语文对话教学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理论与实践在场对话的哲学视野与课程行为(代序)

靳健

赵晓霞博士的著作《语文对话教学论》即将出版发行,作者邀我作序,我欣然应允。因为赵晓霞是我的开门博士研究生,她不但完成了一项对母语教育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而且很快将成果提炼磨砺之后出版,显示了少有的思维睿智和科研功力,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领域,该著作展示了独特的学术个性与理论创新,研究方法也另辟蹊径,对教育研究工作者会有一定的启迪作用。目前的语文教育研究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要么是书斋式的术语堆积和故弄玄虚,要么是功利化的案例集萃和练习指南,而该论著以哲学视野关注课程行为,以课程研究提升哲学境界,给人一种不同凡响的文化体验。体悟《语文对话教学论》,觉得具有以下突出的学术特点。

一 以“上善若水”情怀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上善若水是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种审美境界,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方式与价值追求问题。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他认为,如果善利万物,润物无声,又不争名夺利,那么就接近于自然了。也就是说,水是以自然的方式滋润万物生长而又无所求取,人如果具有像水一样的精神,就具备了自然的品质,这就是最高尚的德行。意思是高尚的品行如春风细雨,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沐浴万物而又让教育者觉察不到。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深有体会地说:我非常享受实践当中听课以及与师生们交流的过程。一堂好的语文课的确让我有“敞亮”的快乐。教学是一种共时性的关系活动,就像戴维·伯姆所言,对话是一种流淌在人们之间的意义的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这种现场的第一性是书斋中的研究所不具备的。如果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语文教育,我首先想到的是“沐”“浴”“浸”“染”“润”“泽”,巧合的是,这些字都以“水”为部首,我想,教育大概正是一种如水般地浸润和滋养。古代语文教育是非常讲求言语的“涵泳”和“浸润”的,正所谓“涵者,如春风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唯有当师生浸润在言语构建的审美境界中时,语文教育的功能方能发挥到极致。教学的内容变化万千,但对话的本质没有高下之分,学生在对话的关系世界中,借助一定的语文知识,创造性地发展着语文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并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对话教学的旨归。因为作者将“上善若水”的情怀倾注在她的研究过程中,所以论著的行文没有书斋式研究的枯燥呆板,而是富于哲理又充满诗意,读起来使人感受到审美体验时内心的腾腾跃动,甚至有血脉贲张之感。

二 在“主客一体”哲学视界里研究语文对话教学问题

我国的教学论研究工作一开始就是对西方教学论的学习、模仿和照搬,西方主客二元论哲学思想主导了我国教育研究一个多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是领略“知识就是力量”的意义,学习掌握西方科学技术并建设工业文明的过程;而西方的后现代化运动则是琢磨中国古代儒道释一体的文化精神,寻求如何才能使人从科学技术的囹圄中走出来的可能性思考。前者追求的正是后者批判的,后者所推崇的却是前者曾否定的。这种戏剧般的对话,迎来了中西哲学合璧发展的新时代,“主客一体”无疑是对话中的最强音。对于西方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意识到了唯科学技术论对文化和人性的摧残还不够,西方还必须放弃或者淡化科学技术霸权行为,才能够迎来全球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必须重新认识曾经被自己批判否定了的伦理性哲学在德行修养领域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在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化对生存环境的破坏作用,对人性良知的病态化作用;如果把内敛的良知实践和外显的科技实践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来引领每一个公民的发展,我们就进入了主客一体哲学的新时代。主客一体哲学的特点是没有主体客体之分,没有唯物唯心之异。一个人的情感修养行为、科学文化能力、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三位一体则一荣俱荣,三者分离则一损俱损。人没有道德则不如禽兽,人没有科学能力就成了专业文盲,道德和科学离开了人则没有意义,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语文对话教学论》正是从这样一种哲学视界研究语文教学问题的,所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 在中西文化对话融通过程中研究语文教学问题

我国教学论研究关注的是西方的教学思想与理论体系,认为教学论就在国外,漠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中国古代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知之甚少。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本意识”和“至善实践”传统不仅是古代中国而且是现代中国和未来世界永不言弃的精神瑰宝。至善实践之门由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开启,以后又吸收了老庄“道法自然”和禅宗“直觉顿悟”的精神,经明代王守仁融儒道释学说为一体,提出知行合一的人格养成理论,遂酝酿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解放人性、挑战生活的先声。古代思想家旨在给人们展示一个主客交融、天人合一、实践审美、生生不息的“中国古代精神”,以涵养美丽人格的健康发展。但是,中国古代教育对于科学知识的建构是比较薄弱的,科学实践之门一直处于掩闭状态。反思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百年发展的历程,展示出一个直面世界、勇于自新、学习科学、重建知识的“中国现代精神”,以唤醒人格建设中的科学意识,强化人格建设中的自强行为。在西方世界,“知识就是力量”很早就成为一种社会共识,通过掌握知识去战胜对象或者被对象征服演变成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法则,这种法则刺激和保护了西方人发展个性的欲望,这种欲望反过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人也意识到自己逐渐成了科学技术的工具。人的目的是掌握科学技术工具去战胜对象,结果自己沦为科学技术的工具而失去了自由。中国文化的悲哀是没有科学技术而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凌辱和掠夺,西方文化的悲哀是被科学技术牵着走进战争泥潭和恐怖废墟。《语文对话教学论》正是在这样一种中西文化对话融通的过程中来研究语文教学问题,所以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四 建构了一个从内涵到外延都比较清晰的语文对话教学理论体系

语文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实践范式、学习环境、课程标准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共通体,是在对话中促进学生积淀语文知识,历练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及其情感态度的实践活动。对话哲学教学论有三大特点:一是重建学习者与客体(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文化性实践关系,即求真的关系;二是重建学习者与自身(情感行为与创造能力)的存在性实践关系,即求善的关系;三是重建学习者与他人(合作宽容与理解分享)的社会性实践关系,即求美的关系。《语文对话教学论》从内涵到外延对语文对话教学进行了清晰、科学、富有逻辑性的意义界定,不仅对开展论文写作有引领作用,而且为教学论研究领域开拓了一个新颖的发展方向。

五 在“言语实践”共通体中展示所有对话者的学习有效性与创造性

语文对话教学研究的是学生、教师、文本互动对话的过程,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一般表现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空间意义和心理时间意义的融会贯通状态。心理空间意义是学生、教师、环境之间的互动对话意义,追求的是教育公平、民主关系、自由氛围、合作意识与心灵开放;心理时间意义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意义,追求的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披文入情”与个性表达。语文对话教学便是对这种融会贯通状态的行动研究和理论提升。建构“言语实践”共通体,以智慧理性去感悟、发现、推崇语文实践中的创造性价值,以美丽情怀去体验、收获、升华语文实践中的主体性精神;创造性活动的理性凝聚,主体性精神的自由飞扬,便是语文对话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语文对话教学论》将理论界相对孤立的建构主义、进步主义、行为主义融会贯通为彼此联系的“负反馈学习环路”大理论,为评价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提供了方法论模型,进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意义的“言语实践”共通体,将语文学习中的所有对话者引向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言语”不是一个工具,而是对话者的真实存在与心灵表征。

六 运用“一心二门”方法论开拓了教学论研究的新途径

中国语文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因为我们经常把“优秀传统”和“封建思想”相提并论,所以有意无意地把“至善实践”的优秀传统之门关闭了;因为我们不太习惯西方的思辨理性和科学方法,所以乐于接受种种“去知识”化的教育思潮而关闭“科学实践”之门;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机制,所以把学生的发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对话通道阻断了,使学习者成了“孤独”的人,从而关闭了“生态实践”之门。中文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时代性难题,就是做到“一心二门、十字打开”,即向内收摄重新打开道德实践之“善”门,在左右方向同时打开科学实践之“真”门和生态实践之“美”门,三门纵横贯通打开之时,语文教育就走上了“十字打开”的敞亮之路。我们需要一种“视界融合”的言语实践过程,“一心二门”方法论提供了这种可能性。把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生活实践融为一体,把中国古代诗教精神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融为一体,在中西对话、古今融通的境界里,培养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自强之精神、自律之行为、合作之意识、宽容之胸襟素质的美丽人才。《语文对话教学论》在教学方法论领域另辟蹊径,成功地使用“一心二门”方法论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具有实践的创新价值。

最后,祝愿晓霞博士身体健康、工作进步、再接再厉、天天向上!

2017年10月25日于西北师范大学


[1].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