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杠精精神早期启蒙读物
跟我高中的同桌很有共同语言,是因为当时一款风靡初高中的杂志——【读者】。
那个时候,连语文老师都推荐我们看读者,说是对写作有帮助。当年其实真没觉得有帮助,因为那个年代写作文很像八股文,随便开个头结个尾,中间摆一堆名人轶事万用论据完事。
所谓万用论据,也即是说,不管论点是什么,这些论据都是可以用的,比如,论点是持之以恒,论据可以是司马迁;论点是坚持自我,论据也可以是司马迁;论点是现实和理想,论据还可以是司马迁。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这样。
不过我必须承认,【读者】杂志对我现在写【杠精随笔】很有帮助,因为那里面有些文章真的很会杠,或者说,是很会找杠点,给我的启发就是:只要你愿意,并且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万事万物都可以杠。
我曾经看到有一篇版面挺长的文章,通篇在杠汉语外来词汇的翻译问题,大意是:
早期的翻译更多表意、贴切精准优美、充满智慧,比如金字塔、木乃伊和美利坚,尤其是金字塔,“金”的字形跟金字塔很贴合、颜色也贴切。后来就变成毫不体现脑力和水准的音译,比如考拉、汉堡包、咖啡。再后来就更不济了,直接首字母缩写,比如TV、GPA、DNA。由此可见blablabla。
看完,首先我们认为他说的很对,但直觉是这位作者应该是被催稿了,实在没灵感,随便找了个杠点去撬。
如果说杠翻译还有点学术价值,那么,下一个就只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作者了,因为他在杠流氓兔。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记得流氓兔这个卡通形象,现在看来(其实不止现在,在任何时期,哪怕放在清朝去看),它都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可爱sui sui兔,而这位作者不知是否也是因为被催得狗急跳墙了,连个卡通动物也能发现杠点。
不过这位作者有一点很厉害:明明是个扯淡的主题,看完后居然让我有那么一秒钟信了他的邪,感觉这个卡通形象风靡亚洲的问题确实很严重,我想大概是因为这位作者用词相当严肃,用笔如刀堪比鲁迅先生,我只模糊记得其中一句比较夸张的表述:当这只兔子用它的……和……让全亚洲……时,……已裹挟着……袭向青少年,……高调宣扬着对颓废的妥协。
同桌对这篇文章的评价是:这货是真有病,以前我说有病的那些统统收回。
我是感觉这位作者既然有这样的洞察力,真应该去光点棕橘工作,一定可以杜绝影视剧中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颓废符号。
所以整体上我还是挺喜欢看《读者》的,算是我的杠精精神启蒙读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