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五大圣人就是有功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没爹的孩子像根草

公元前552年的一个秋天,鲁国上大夫臧纥的第三个儿子满月了,照例是要大摆酒席,宴请宾朋好友。

宴席进行到高潮时,臧纥让夫人把刚满月的小儿子抱出来给大家看,客人们纷纷围上前来,逗弄一番胖嘟嘟的孩子,说些赞誉之词。

此时,却有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闷闷不乐地喝着酒,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鲁国陬邑大夫叔梁纥。

叔梁纥姓孔,名纥,字叔梁,大家都称呼他为“叔梁纥”。叔梁纥虽然只是一个大夫,管理的范围也只有区区一个邑,但却非常有名气。而且,他不但在鲁国德高望重,在其他诸侯国也是家喻户晓。叔梁纥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是因为他是“圣人之后”;二是因为他的骁勇善战。

叔梁纥的祖先是传说中的商朝建立者——成汤。周武王灭商以后,孔家先祖微子启被分封到今天的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孔家先祖因此由帝王之家降为诸侯之家。几十年后,因为宋国争权更迭,孔家先祖又由诸侯降为大夫。后来,因为权臣嫉妒,孔家的势力被大大削弱,孔家先祖只好举家逃到了鲁国。

逃到鲁国之后,孔家已经完全失去爵位,成了所谓的“贵族破落户”。他们没有爵位,不能跻身上流社会,但是也不像平民那样靠耕种为生,他们只能依靠给上层提供一些专业服务,领取少许俸禄。

孔家的颓势到了叔梁纥这一代,终于得到了改变。叔梁纥生得高大威武,自幼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武艺高强,力气很大,做事勇敢果断,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时刻想着建功立业,光大门楣。

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563年春天,晋国联合几个诸侯国一起进攻郑国。叔梁纥带领部下跟随鲁国军队出征。郑国都城虽小,但是城池坚固,军民的抵抗力很强,战斗持续了很多天,郑国都城仍然固若金汤。

有一天,诸侯国的盟军再次发起进攻,今天的郑国守军有些奇怪,不仅放下浮桥,还打开城门,似乎是准备出城迎战。于是诸侯国的盟军一拥而上,乘机攻进了城门。谁也没有想到这正中了郑国人的诱敌深入之计,他们看到盟军涌进城中,连忙放下城门,企图切断入城盟军的退路。此时可谓万分危急,一旦城门落下,入城的军队就会被围在瓮城之中,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叔梁纥出现了,他一手托住重达千斤的城门,并招呼城里的军队赶紧撤退。正是因为叔梁纥的挺身而出,诸侯盟军没有造成重大伤亡。叔梁纥一时间威名远扬,各诸侯国都在争相传诵这个人的勇气和力量。

七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556年,齐国与鲁国发生了矛盾,齐国的军队包围了防邑,被围困在防邑的有鲁国大夫臧纥和叔梁纥等人。一天晚上,已经六十多岁的叔梁纥带领三百勇士护送臧纥等人突围,然后又杀回城中,带领部下顽强抵抗。齐军最终没有攻下城池,只好撤退。三百勇士守卫防邑的事迹被人们熟知以后,叔梁纥的名气就更大了。

经过这两次战争,叔梁纥以勇力闻名诸侯各国,并官居大夫,封地陬邑。因为叔梁纥的努力,孔家终于又出现在了世人的视野里。

可是,战场上英武无敌的叔梁纥,在生活中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的夫人一连生了九个闺女。按照那时的规矩,女孩是不能继承祖业的。陬邑大夫虽然不是多大的官,可毕竟还在大夫之列,况且孔家又是君王之后,加之自己又以英勇著称于各诸侯国,如果没有一个男孩接续香火,那可真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夫人因为自己只能生闺女很自责,所以就主动张罗着给叔梁纥纳了一个妾。妾倒是给叔梁纥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孟皮。可惜孟皮的脚有毛病,是个残疾人,也不能继承叔梁纥的家业。

没有一个健康的儿子继承家业,成了叔梁纥最大的心病。叔梁纥一想起这事就郁闷,孔氏家族历经千年风雨,难道这门血脉要断在自己手里?随着年龄的日益迟暮,这种感觉越来越急迫。

今天来参加宴席,看到好朋友臧纥已经有了三个儿子,而自己却一个健全的儿子都没有,叔梁纥不由得愁上心头,索性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喝闷酒。

看到角落里闷闷不乐的叔梁纥,臧纥端着酒杯走过去,他心里很清楚好朋友为什么不开心,于是劝慰道:“俗话说,‘事不过三’。你不妨再娶一个妾,肯定能生个儿子!”

听了好朋友的话,叔梁纥思虑再三,暗自下定决心:再娶一房小妾,给老孔家生个儿子。

喝完杯中酒,不等散席,叔梁纥就先行告退。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中途去了趟媒人家,让媒人尽快帮他寻个合适的姑娘做妾。叔梁纥已经迫不及待了,他希望自己能尽快有个健康的儿子。

第二天,媒人就给叔梁纥带来了好消息:陬邑附近有一个颜老汉,他的三个女儿都到了结婚的年龄,而且都还没找婆家。

听媒人把情况讲了个大概,叔梁纥连忙求她前去说媒。

颜老汉听说大夫叔梁纥来求婚,感到很荣幸,就把三个女儿找来征求意见,问她们谁愿嫁给叔梁纥。他对女儿们说:“叔梁纥是圣人之后,身材高大,骁勇善战,我很尊重他。虽然他现在年纪大了,官职也不是很大,但是他能看上你们,也算是咱家的福分。你们三个谁愿意嫁给他?”

听了父亲的话,老大、老二都不吭声。此时的叔梁纥已经六十多岁了,年轻的女孩谁肯嫁给一个老头呢?

三女儿颜徵在看到大姐和二姐为难的样子,就对父亲说:“既然父亲这么说,那我愿意嫁给他。”

“叔梁纥”这个名字对于颜徵在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鲁国人的心中,“叔梁纥”这个名字就是英雄的化身。当颜徵在听说这样一位能够双手托住千斤城门、救战友于危难之中的人,这样一位仅带三百兵士冲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守卫国土的大英雄,竟然来自己家提亲的时候,浪漫的少女动心了!

于是,只有17岁颜徵在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六十多岁的叔梁纥——她心中的英雄。

结婚以后,为了能尽快生个儿子,叔梁纥与颜微在经常斋戒沐浴,到离家不远的尼丘山祈祷,希望老天保佑自己早生儿子。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颜徵在就怀孕了。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这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的尼山,颜徵在生下了她与叔梁纥的儿子。

颜徵在的娘家在尼山东南,婆家在尼山西南,生孩子前,颜徵在正好在娘家。由于周礼规定女儿不能在娘家生孩子,所以颜徵在就急忙往婆家赶,没想到途中临产,急切之下,尼山东山坡下的一个不大的山洞,就成了孩子诞生的地方。山洞至今仍存,后人称为夫子洞。夫子洞东南的颜母山上,有一片山石上有星星红点,那里的草每到秋天也会变成红色,据说就是颜徵在初破羊水的地方。

终于有了健康的儿子,叔梁纥欣喜若狂。为了感谢经常去祷告的尼丘山,他给儿子起名丘,字仲尼。这个男孩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

孔子出生以后,叔梁纥整天高兴得合不拢嘴,没事就抱着孩子出去转悠,见人就炫耀:“看,我儿子!”

此时的生活对于叔梁纥来说,已经再幸福不过了。作为一个逃难的破落贵族后代,他重振了家族威名:做地方官时,德高望重;带兵出征时,声名远扬。如今又老来得子,让家族血脉能够得以延续,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俗话说: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在孔子三岁的时候,一向身体强健的叔梁纥突然去世。叔梁纥的去世对于整个孔家来说是个灾难性的打击。他生前是当地的镇长,虽然官不大,工资不高,但是能养活一家人。现在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孟皮是个残疾人,孔子才三岁多一点,两个人都没办法继承父亲的事业,也没有能力去养家糊口,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饥寒交迫之中。

孔家是一个大家庭,叔梁纥有三个老婆、十一个孩子,各种关系复杂而微妙。在叔梁纥在世时,这些关系还能得到调和,现在家长不在了,加上生活拮据,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多。此时,失去了丈夫庇护的颜徵在需要面对一大群妻妾子女,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处于孤立与弱势的地位,甚至连幼年孔子的生存也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之下。

颜徵在认为,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孔子的成长很不利。于是,刚刚二十出头的颜徵在做出了一个影响孔子一生的重大行动:离开昌平乡陬邑的叔梁纥家,带着三岁的儿子孔丘,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居住。

这是一个富有远见的决定。颜徵在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干出一番光宗耀祖的大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第一步就要学到进入贵族阶层的本领,要懂得周朝的礼乐典章,并学会当时可以进身谋生的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六艺”。而曲阜就是可以帮助她实现目标最好的地方。

曲阜是贵族聚集之地,更是“六艺”的兴盛之地。让儿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既能在耳濡目染间受到熏陶,更能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

搬到曲阜后,孤儿寡母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生存问题。幸好他们居住的阙里,是曲阜最繁华的地方,谋生的门路有会多。颜徵在靠给别人做手工养家糊口,有时候实在周转不开,还要依靠亲友的接济。

孔子逐渐长大,颜徵在把他送到了学校。这样,白天的时候,孔子去读书,颜徵忙着做工。到了晚上,她一边做事,一边在灯下辅导孔子读书。

令颜徵在欣慰的是,年幼的孔子很懂事。他深知母亲一个人辛苦,所以非常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当时的曲阜不但是鲁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更是整个东周王朝的文化圣地。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克己复礼”,这里说的“礼”就是周礼。周礼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保存和遵守最完备的地方就是鲁国,而在鲁国实行周礼的规定的地方就是曲阜。童年孔子经常能看到祭祀、婚嫁等等礼仪场面,听到音乐的演奏和唱歌的声音。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之中,孔子也变得对礼仪非常热爱,并且乐在其中,甚至连做游戏时都是摆上祭祀用的礼器,像模像样地模仿大人磕头行礼。

为了帮助母亲减轻家庭负担,孔子从小就帮母亲做事,做过许多在当时的人认为是没知识、没文化的粗人做的事情。

总之,童年的孔子虽然缺少父爱、生活艰苦,但是在母亲的悉心照料和教导下,得到了有力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