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摄影的历史

在数码相机普及的今天,摄影几乎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那么什么是摄影,摄影的原理是什么,相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有哪些前辈在摄影历史上做出过成就?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摄影的发展史。

1.1.1 史前摄影

公元前四世纪,我国的《墨经》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墨子不仅发现了这些现象,而且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他认为光线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例如,屋外站着一个人,他头顶的光线通过小孔照射到墙壁的下方,而经过脚部的光线通过小孔照射到了墙壁的上方,结果造成人像是倒立的。这是人类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最早记录。这就是著名的小孔成像原理,比欧洲整整早了2000年。

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在西方,关于“针孔成像”的记载最早见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15世纪,意大利人L·B·阿贝尔第(Leon Batisti Alberti)研制出了最初的暗箱,他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来进行绘画,如图1.2所示。

▲ 图1.2 利用“小孔成像”原理作画

1.1.2 摄影的诞生

为摄影诞生做出重要贡献的3个创始者为尼埃普斯、达盖尔和塔尔博特。

1. 尼埃普斯

尼埃普斯——世界上第一幅照片的成功拍摄者,如图1.3所示。

▲ 图1.3 约瑟夫·尼塞费尔·尼埃普斯

约瑟夫·尼塞费尔·尼埃普斯(1765—1833年)是法国发明家,他用日光将影像永久记录在玻璃板和金属板上的摄影法,称作日光蚀刻法。尼埃普斯1793年就已从事用感光材料永久性保留影像的试验,1822年曾用涂有柏油的玻璃板为感光材料,再敷以版画,置于阳光下暴晒成像。

1827年,尼埃普斯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这幅作品在其法国勃艮第的家里拍摄完成,通过阁楼上的窗户拍摄,曝光时间超过8小时,如图1.4所示。

▲ 图1.4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

2. 达盖尔

达盖尔——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如图1.5所示。

▲ 图1.5 达盖尔

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法,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与艺术院联合会议上,由法国巴黎国立天文台台长阿拉贡作摄影术报告,宣布摄影术诞生。这一天被世界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达盖尔摄影法的器材包括:照相机和显影箱、化学药品、磨制金属版的工具等,一共有50公斤重,售价是400金法郎,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8个月的工资。

达盖尔在摄影室内用自然光拍摄了《画室》,这幅照片是存世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照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片,如图1.6所示。

▲ 图1.6 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片

3. 塔尔博特

塔尔博特——由负像到正像,现代派摄影法的奠基人。

1835年,塔尔博特研制出了第一张相纸负像,用来印制正像。虽然1839年1月,他向法国和英国的皇家学院提交的申报未成功,但由负像到正像的发明却为现代负片工艺开创了新起点。如图1.7所示,这种摄影术是先拍出负像底片,再冲洗为正像照片。

▲ 图1.7 摄影的负像底片(左)与正像照片(右)

1.1.3 感光材料与相机的发展

1. 摄影史上第一次大革新

1851年,英国雕塑家阿彻尔发现火棉胶是很好的胶合剂,可以将感光化学药品附着于玻璃板上,而不至于像蛋白那样会变黄或干裂。这是摄影史上的第一次大革新,也就是著名的火棉胶“湿版”摄影法。

湿版法的优点是光敏度高,感光快,拍风景需10s~1min,拍人像只需2~20s。使用蛋清相纸,便可以印出无限量、永久性的照片,且影像、纹理清晰,层次丰富,景物优美真实,价格低廉。湿版法相机和用湿版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如图1.8所示。

▲ 图1.8 湿版法拍照技术与拍出的人像照片

扩展图集

再现湿版摄影

2. 第二次大革新——干版摄影普及的曙光

19世纪70年代,摄影在技术上又发生了一个重大变革。1871年,英国的一位医生马多克斯发明了另外一种以玻璃为感光版的摄影方法——“干版法”,玻璃干版在感光能力上又有提高,质量很稳定,摄影时比“湿版法”方便很多,在室外阳光下的曝光时间可缩短到1/25s。

3. 第三次大革新——胶卷的发明

1888年,当时的伊斯特曼干板公司(现柯达公司)利用涂布机将感光乳剂涂在透明的软片片基上,用于拍照的胶卷由此诞生,如图1.9所示。与此同时,干板公司还研制出了使用这种胶卷的“柯达”相机,无疑,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胶卷的相机。从此,照相底片以干板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感光材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 图1.9 摄影用胶卷

1900年,柯达公司推出了普及型照相机白朗尼。至此,摄影真正在老百姓中普及。这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不同类型的胶卷相机开始充斥市场。相机的发展因此开始向小型化和轻量化方向演进。

1913年,德国莱兹厂的一位工程师巴纳克按35mm电影胶片的规格设计出了一种小型照相机,取名莱卡(Leica)。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莱卡相机直到1925年才问世,它标志着35mm照相机(又称135照相机)的诞生。

4. 第四次大革新——电子数码相机的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CCD芯片”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卫星系统从太空中向地面发送航天照片。

1975年,柯达研发出世界上第一部数码相机。柯达工程师赛尚先生和他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如图1.10所示。

▲ 图1.10 赛尚先生和他的第一台数码相机

1995年,世界上数码相机的像素只有41万;到1996年几乎翻了一倍,达到81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出货量达到50万台;1997年又提高到100万像素,数码相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台。

1996年,奥林巴斯和佳能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数码相机。随后富士、柯尼卡、美能达、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东芝、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先后参与了数码相机的研发与生产,各自推出数码相机。

1.1.4 摄影的功能

摄影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同样对社会生活产生作用,同样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这三个方面的功能。对于商业艺术的产品摄影、广告摄影,其功能会更多一些,最主要的是促进销售,打造品牌。

1. 摄影的认识功能

摄影的瞬间纪实特性,使其作品能够以真实的形象再现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的精神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扩大人们的生活视野。许多反映名川大山、古迹、陵园及有关旅游胜地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民俗题材的摄影作品,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

摄影艺术作品的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作品帮助人们认识所反映的事物与生活,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

《十岁的纺织女工》是美国著名社会纪实摄影家刘易斯·海因(1904年开始从事纪实摄影活动,经过努力使纪实摄影达到完善并对世界产生影响)拍摄的作品,如图1.11所示。

▲ 图1.11 作品《十岁的纺织女工》

照片中这个十岁的女孩处在一个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符的环境——纺织厂中,背景采用虚化处理,纵深的线条增加了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并使画面增添了一种动荡、压抑、沉闷的气氛。照片展现了童工们在艰苦和危险条件下的生存状况,并最终促使美国国会颁布了《童工法》,废除了童工制度。

2. 摄影的教育功能

摄影艺术作品在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同时,也体现着摄影者对生活的态度和评价。当我们在欣赏摄影艺术作品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作者态度的影响和教育。

《模范监狱所见》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法国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拍摄的作品,如图1.12所示。

▲ 图1.12 《模范监狱所见》

照片中瘦削的腿脚和手臂竟能从狭窄的铁栅缝里伸出,怒吼的嘴巴隐约可见,这所“模范监狱”究竟“模范”到了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布列松善于在日常生活的场景里发现隐藏着的问题和内在矛盾。他说:“摄影,意味着在若干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同时认识到现象的本质,又能快速地把有含意的形式严密地组合起来。这是一种使自己的头脑、眼睛、心灵同时集中在同一个轴心上的活动。”

3. 摄影的审美功能

摄影艺术作品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审美愉悦。没有美,也就没有摄影艺术。在内容上,摄影作品反映的是摄影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以及具有审美价值与本质意义的生活本身;在形式上,摄影作品所表现的是符合美的规律,符合人们审美需要从而给予人们美感的艺术形象。

美与善也是联系在一起的。美的形象总是体现在摄影者的道德观念、社会理想中。为此,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总是真、善、美三者的结合。没有真和善的作品,也就没有美可言;没有了美,摄影作品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摄影的审美功能是普遍存在着的。在有些作品中,可能认识作用或教育作用较为突出,而有些作品则是审美作用较为突出。当然,那些能使认识、教育与审美作用三位寓于一体的作品,则是更理想的作品。

《她叫玛格丽特马瑟》和《亭亭玉立》是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的摄影作品,如图1.13所示。

▲ 图1.13 作品《她叫玛格丽特马瑟》和《亭亭玉立》

照片呈现出连续性的美妙线条和形状,左图已成为人体摄影史上最伟大的经典之一,右图虽然是贝壳照片,却带着一种强有力的形体感和神秘的内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