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1.1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特定主体(如某企业)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企业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要素表现的是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表现的则是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在利润表中列示。
1.资产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具体而言,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如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这些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也就是企业的资产。除了这些有形资产,企业还可能有像专利权、商标权等虽不具有物质形态,但有助于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无形资产,对其他单位的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各种有价证券等。
资产虽然具体形态各异、种类繁多,但其应具备以下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控制。
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一般而言,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有些情况下,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即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企业能够控制这些资产,这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符合会计上对资产的定义。例如,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项固定资产,尽管企业并不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但如果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则表明企业控制了该资产的使用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当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能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能来自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形式可以是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形式,也可以是能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还可以是可减少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资产预期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例如,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和购置的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产品生产,产品对外出售后收回货款,货款即为企业获得的经济利益。如果某一项资源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如,霉烂变质的资产、已失去转让价值的资产等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定义,故均不应当再确认为资产。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应当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换言之,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形成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例如,企业有购买某机器设备的意愿和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确认为资产。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能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变现或耗用的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所谓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这里所指的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其中,法定义务是指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通常必须依法执行。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形成的应付账款,企业向银行贷款形成的各种借款,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交纳的税款等,均属于企业承担的法定义务,需要依法偿还。推定义务是指根据企业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也使有关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义务、解脱责任的合理预期。例如,对于企业公开的产品质量担保政策,企业将因此承担相应的质量担保义务。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只有企业在履行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才符合负债的定义;反之,如果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就不符合负债的定义。在履行现时义务清偿负债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用现金偿还或以实物资产形式偿还,以提供劳务形式偿还,以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形式偿还,将负债转为资本等。但不论采用何种偿还方式,履行现时义务清偿负债都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应当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也就是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形成负债,企业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含一个会计年度)需要清偿的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的净额(即企业的净资产),反映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进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剩余的所有者权益才可分配给所有者——投资者或股东。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具体表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①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又包括投资者实际出资额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投资者实际出资额中构成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为实收资本(或股本);投资者实际出资额中超出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即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上反映。
②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上反映。
③ 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指企业的经营积累,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留存于企业的部分,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企业积累资金,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分配后留存在企业中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具有以下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所谓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区分开,日常活动是确认收入的重要标准。凡是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都应当确认为收入;反之,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比如,接受其他单位赞助属于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就不应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利得。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例如,企业向银行贷款尽管也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该经济利益流入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是使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不应将其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导致资产的增加。例如,销售商品时,企业会收取现金或者在未来有权收取现金,从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该经济利益的流入是由收入带来的。但是,并非所有的经济利益流入都是由收入产生的,有时经济利益的流入是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导致的。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而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应当确认为收入,应当将其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兼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此外,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性质的不同,收入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费用必须是企业在其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该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中日常活动的界定相一致。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目的是将其与损失区分开,企业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应当计入损失。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发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其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流出或者消耗等。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不应确认为费用。
费用主要包括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等。其中,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即营业利润,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若该净额为正数,表明企业实现了利润,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业绩提升;反之,若该净额为负数,表明企业发生了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业绩下降。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
利润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综上所述,会计要素及其构成如图2-1所示。
图2-1 会计要素及其构成
微课:会计要素
2.1.2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包括财务状况等式、经营成果等式、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相结合的等式。
1.财务状况等式
任何企业要进行经济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资产表明的是企业拥有多少经济资源和拥有什么样的经济资源。资产从何而来?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谁对这些经济资源拥有要求权?这就是权益问题。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资产存在的状态,另一方面是与资产有关的权益。资产与权益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定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定有一定数额的资产。也就是说,资产与权益在数量上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即:
资产 = 权益
任何企业的资产来源不外乎两个渠道,一个是所有者投入,一个是向债权人借入。所有者投入资本形成所有者权益,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则形成企业的负债。因此,权益包含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根据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它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由此可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间存在着以下数量关系。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一恒等式,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任何变动都不会破坏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间的平衡关系。
现举例说明。
【例2-1】利华公司2017年9月30日的资产总额为1 100 000元,负债总额为286 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814 000 元。资产(1 100 000 元)= 负债(286 000 元)+ 所有者权益(814 000元)。10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购进原材料,价值5 000元,货款未付。
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资产(原材料)增加了5 000元,负债(应付账款)同时增加了5 000元。等式两边同时增加 5 000 元,会计等式仍然成立。该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表 2-1所示。
表2-1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1)
(2)收到南方公司的投资款50 000元,存入银行。
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资产(银行存款)增加了50 000元,同时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了50 000元。等式两边同时增加了50 000元,会计等式仍然成立。该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表2-2所示。
表2-2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
(3)从银行提取现金5 000元备用。
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一项资产(库存现金)增加了 5 000 元,另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 5 000 元。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且增减金额相等,因而资产总额没有变化。该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表2-3所示。
表2-3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3)
(4)以银行存款30 000元上交企业所得税。
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30 000元,负债(应交税费)减少了30 000元。等式两边同时减少30 000元,会计等式仍然成立。该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表2-4所示。
表2-4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4)
(5)签发商业汇票,面值50 000元,以抵付所欠的货款。
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一项负债(应付票据)增加了50 000元,另一项负债(应付账款)减少了50 000元。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且增减金额相等,因而负债总额没有变化。该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表2-5所示。
表2-5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5)
(6)经协商,同意将所欠长安公司的货款20 000元转为投资。
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了20 000元,负债(应付账款)减少了20 000元。会计等式的右边有增有减,且增减金额相等,因而等式仍然成立。该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表2-6所示。
表2-6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6)
(7)公司按法定程序减少注册资本,并以银行存款10 000元退还投资款。
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10 000元,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减少了10 000元。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少10 000元,会计等式仍然成立。该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表2-7所示。
表2-7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7)
(8)经批准,公司向投资者分配以前年度实现的利润200 000元。
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负债(应付股利)增加了 200 000 元,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减少了 200 000 元。等式的右边有增有减,且增减金额相等,因而等式仍然成立。该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表2-8所示。
表2-8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8)
(9)按法定程序,将盈余公积50 000元转增资本。
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50 000元,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盈余公积)减少50 000元。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且增减金额相等,因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该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表2-9所示。
表2-9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9)
综上所述,尽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它们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不外乎以下9种情况。
(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
(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3)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4)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减少。
(5)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6)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7)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8)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但不论发生何种经济业务,都必然会引起会计等式一边或两边的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量变化。即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将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始终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2.经营成果等式
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看,企业总是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收入,同时发生相应的费用。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可以确定一定时期的盈利水平,即实现利润。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取得收入,实现盈利。在没有利得和损失的情况下,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收入 − 费用 = 利润
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之间的这种基本关系实际上是利润计量的基本模式。其含义如下。①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确定。也就是说,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和费用。②来自于特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费用进行配比,可以确定该期间企业的利润数额;③利润是收入与相关费用的差额。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3.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相结合的等式
企业是由企业所有者投资设立的,企业实现的利润自然归属于企业的所有者,通过分配利润最终形成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计等式可做如下拓展。
资产 = 负债 +(所有者权益 + 利润)
= 负债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费用)
这一等式表明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财务状况可表现出企业在特定日期资产的来源与运用情况,反映特定日期的资产存量。经营成果则表明企业在一定期间所有者权益(即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情况,反映一定期间的增量或减量。企业的经营成果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实现利润,将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企业发生亏损,将使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另外,这一等式直观地表明了收入与费用的本质,即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微课:会计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