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概述
第一节 古典舞的历史与发展简述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我国现存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石砖雕刻、陶俑、玉器等各种文物,以及各种出土实物上的绘画、纹饰中,均能找到与舞蹈有关的痕迹,这些痕迹有着丰富的舞蹈姿态和内容,记述着它们曾经的灿烂与辉煌。从而表明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历朝历代都积淀着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形式。
中国舞蹈史系统地阐述了从原始舞蹈“舞”的起源,到历代舞蹈的表演形式、舞蹈剧目、表现功能、思想内容等。我国相关的文史资料也曾对过去的舞蹈盛世有过记载,对舞蹈作品有过描述,对舞蹈内容有过具体的记录。这一切说明舞蹈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古典舞曾经是宫廷和市民喜爱的舞蹈形式,是什么使古典舞艺术失去活力?为什么古典舞表演、生存、传承受到限制?古典舞为什么没能像戏曲一样代代流传下来?这些是后世理论家永远解不完的谜题。关于没有传承下来的原因看法不一,其中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古典舞自宋代以后由宫廷文化转变为市民娱乐文化,独立的舞蹈表演形式兼容于戏曲舞蹈中,转化为了戏曲“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形式,古典舞成为戏曲的一个部分而存在。古典舞被宋代戏曲所吸收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戏曲在历代传承过程中,戏曲舞蹈的一些姿态和造型,保留了中国古代舞蹈的痕迹。
今天人们能够演奏和聆听几百年前欧洲的钢琴曲、小提琴曲、交响乐及歌剧,完全归功于五线谱的发明。今天人们能够演奏和聆听到上千年的中国古琴曲,完全归功于古琴有它特殊记录乐曲的方法,即减字谱。中国古典舞不能传承下来,我认为原因很复杂,其一,独立的古典舞形式发展得并不足够完善;其二,古典舞的发展与当时的经济繁荣程度和社会稳定程度有关;其三,古典舞的衰落与其欣赏者为小众有关;其四,古典舞没有建立完善的舞蹈记录方法。
尽管历史上出现过一些舞谱用以详细记录舞蹈的技巧、动作姿态和队形等,但古典舞有它的特殊性,只凭着文字的描述或一些术语来记录舞蹈动作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动作与音乐的配合等,所以说完美地记录古典舞在古代是很难实现的。一种科学、可用的记录舞蹈的专有方法,一定是能够将舞蹈作品完整地表演出来,无论经历怎样的沧桑,这种记录总会再现当年的舞蹈情景,就如同记录音乐的五线谱和古琴的减字谱一样,古典舞的传承实际上和戏曲有着相似之处,依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可能是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最好的记录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舞蹈专业教育机构并不完善,从事舞蹈创作、表演的人非常少,社会教育普及程度不是很高,能够欣赏舞蹈的人也不多。特别是连年的战乱和并不稳定的社会基础,更使得舞蹈艺术岌岌可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舞蹈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发展得十分缓慢,创作出来的作品影响范围也十分有限。
舞蹈在中国民间始终处于比较原始、活跃的状态,由于舞蹈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紧密相关,所以舞蹈在民间不会消失,只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环境中,艺术水平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舞蹈动作也不十分规范。尽管民间舞蹈历史很长,但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其发展依然较为缓慢,远不及戏曲。戏曲在世代相传中,有历代文人的加入,艺术水平既有传承又有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舞蹈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根据“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舞蹈事业。当时中国既没有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专业舞蹈形式,也没有现成的中国舞剧艺术,对于国外芭蕾舞采取不套用现成的基本动作为原则,所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中国古典舞在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初创期、停滞期、发展期、成熟期、创新期等多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是第一个阶段——初创期。这个阶段对于古典舞的形成与发展尤为重要,它奠定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风格,确立了古典舞主要是对中国戏曲舞蹈的模仿、移植、提炼、整理的基本准则,借用“戏曲动作”“戏曲身段组合”“戏曲行当表演片段”,同时吸收武术的动作技法、技巧。古典舞剧目初期也是依靠提炼中国戏曲的剧目题材为主,同时又从古典文学、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舞蹈史料中寻找创作题材。欧阳予倩认为:戏曲中那“鲜明的节奏、幽雅的韵律、健康美丽的线条、强大的表现力,显然看得出中国古典舞特有的风格,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所没有的……”在这个基础上,借鉴戏曲、芭蕾舞的训练程式与技巧,便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形式。
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舞剧《宝莲灯》的诞生,使中国有了古典舞的舞剧,这个具有划时代开创性的作品,确立了古典舞的形式,为后来古典舞的创作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宝莲灯》创作成功之后,出现了一批这类的舞蹈作品,如《小刀会》《春江花月夜》等。
20世纪60—70年代的“文革”是第二个阶段——停滞期。由于“文革”提倡文艺作品要表现革命时代的内容,要把“封、资、修”的文艺作品“赶下舞台”,古典舞擅长表现的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事件或才子佳人题材,正是当时舞台上所不允许出现的,所以,在这个阶段舞台上很难看到古典舞的踪影,古典舞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20世纪80年代是第三个阶段——发展期。“文革”结束后,文艺工作者摆脱了桎梏和枷锁,心情舒畅,创作热情高涨,满怀激情地迎来了艺术创作的新时代,从而形成了文艺创作的繁荣局面。在舞蹈创作上首先是继承与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古典舞舞蹈语汇,拓宽古典舞创作的思路;其次是逐渐摆脱初创时期对戏曲模仿的痕迹,古典舞的审美追求逐渐明确,真正从身体语言的表现、结构、审美出发,使古典舞逐步发展完善。20世纪80年代古典舞“身韵”的确立,使古典舞有了这个舞种最基本的舞蹈语汇或典型符号,扩大了古典舞的表现方式,逐步由单一的叙事为主的舞蹈形式,走向抽象性、交响性、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扩大了古典舞肢体语言的表现力,音乐与舞蹈结合得更为紧密,使舞蹈语言有了更深层的蕴涵。
20世纪90年代是第四个阶段——成熟期。中国处于经济迅猛发展的改革开放时期,文化艺术与国际交流更为频繁,形成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局面。古典舞在创作意识上深入挖掘古典文化和古代艺术的内含,在表现手段上不断提高完善、突破传统,推动古典舞向更为精彩的高度发展。
21世纪是第五个阶段——创新期。在这个时期,古典舞寻求自我突破与创新的意识更为强烈,现代舞的创作思维逐渐融入到古典舞的创作中,在一如既往地追求弘扬民族传统与精神的框架中,舞蹈创作在表现手段、表现形式、审美追求上表现得更为大胆,突显出与世界潮流相融合的趋向,从而挖掘、创作出更为超越、更有文化底蕴的舞蹈作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审美追求不断变化和提高,中国当代舞蹈的创作在人文环境、艺术标准、社会责任以及审美感知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形成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创新力强的局面。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国际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使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与探索有了坚强的后盾。现代舞的影响不断扩大,人们对肢体语言有着新的解读,这一切都对古典舞的发展产生着影响。
中国古典舞不是古代历史舞蹈的复制,它是古典传统的现代创造,具有复兴与重构的意义,重在对传统舞蹈动作形态的研究、挖掘、提炼、创造和运用上,同时融合了更多的艺术元素于舞中,注重运用现代的创作观念与手段表达戏剧内容,未来古典舞的创作也将面临着更多、更新、更强的挑战。
在古典舞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的教师们,李正一、唐满城的古典舞身韵学派,孙颖的汉唐舞学派;还有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高金荣的敦煌舞学派。她们用自己的一生,为古典舞的形成、发展、研究探索着前进的道路,确立了古典舞的基本舞蹈语汇和形态,研究、整理了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设置了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课程。这一切都推动着古典舞迅速发展至成熟,如今古典舞在教学理论、舞蹈身韵、经典作品等方面均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教师们为古典舞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古典舞在表现内容上有其独特性,基本上是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思想感情与人文品格展开的,涉及崇高的英雄主义,乐观的人生追求,悲伤、哀愁的人生痛苦,文人雅士超逸清雅以及孤高愤俗的品格,特别是与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琴棋书画、松月竹梅、山水自然意趣相融。古典舞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展现的载体。
古典舞在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优秀舞蹈作品,其代表作品有:《宝莲灯》《小刀会》《飞天》《美人鱼》《春江花月夜》《金山战鼓》《新婚别》《木兰归》《文成公主》《铜雀伎》《丝路花雨》《黄河》《新婚别》《昭君出塞》《江河水》《木兰归》《醉鼓》《踏歌》《扇舞丹青》《芳春行》等,古典舞以它独特的舞蹈特征成为了最具中国特色的重要舞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