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在三十五岁以前,我是一个严格的职业本位的教书匠或建筑师。我的兴趣虽然很广阔,但工作的范围则很狭窄,不论研究工作、课堂讲授,都是一板一眼的,希望达到我所了解的国际建筑教育界的标准。然而在专业上有了相当的经验之后,发现建筑实在是一种公众艺术,躲在象牙塔里不但永远不会为公众了解,而且永远达不到改善环境品质的目的。
所以我开始在专业性刊物之外写些介绍建筑的文章。但是报纸的副刊与文艺性的杂志多半是以文学与艺术为主要内容,专谈建筑的机会不多;所以我写了一些游记,希望以散文的形态,介绍我在异域所见之建筑,及从而产生的观感。这些文字后来集为一册,命名为《域外抒情》。我希望读者通过我的描述,对建筑的性灵的一面有一种体会,并对建筑发生深一层的兴趣,然而其效果是很值得怀疑的。
几年前,明道文艺社社长陈宪仁兄打电话来,希望我在该刊写一个专栏,专谈建筑,我立刻同意,因为我准备写这类的文章已经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明道文艺》是有广大青年读者的文艺杂志,而我很愿意对青年谈话,又很愿意把建筑与文艺连起来看,以便更易于达到沟通的目的,所以明道给我的这个机会可以说是很珍贵的。同时,最近几年来,我已成为生活在忙乱之中的俗人,每月写一篇三四千字的建筑专栏,一方面可以勉强我做一些思考,也还在我能负担的范围之内。
以建筑为中心谈论到有关文艺、社会、文化诸方面的问题,对我自然比较顺手,而且更能把建筑在文化中的位置表达出来,比起用游记的方式要痛快得多了。但这专栏开始时,打算只写十篇,所以内容的安排,以介绍建筑各方面的性质为目的。等到接近结束时,陈社长希望我继续写下去,以便出版集子。这表示我的专栏尚有正面的反应。我受到他的鼓励,就把内容放开,以更易于为一般读者接受的角度去下笔,不再顾及建筑学的完整性了。比较明显的改变是我决定不谈建筑学中占有相当分量的科学与技术的一面,使得这个专栏更加“文艺”一些。
准备结集的时候,我把这二十四篇文字整理一遍,觉得还是应该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顺序,就按各篇的性质重新排列了一下,并把题目略加修改,使目录看上去整齐一点。谢谢明道中学汪校长与陈社长的支持,愿意印一些彩色的照片进去,为这本小书增色不少,也使它看上去更有分量一些。没有他们两位的热心鼓励与策划,这本集子是不会如此顺利出世的。
由于我在行文中,自由而大胆地征引了一些行外的知识,就个人的才能而言,也许是太过狂妄的,希望读者先生们不吝赐教,以便更正。
汉宝德
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