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说自话
《给我三个春天》是北京绿十字的一个乡村建设项目随笔。书中的很多说法、理论、感受应该是我个人的想法,也可以说是原创吧。我很不习惯于用论文的方式写作,小说的文笔去写东西,平日看过的名人名句也没有做笔录,书中有很多说法少了一些准确的依据。所以大家在读这本书时,不要视其为作品和文章,仅把它作为一种很自由式的随笔而已,实为歉意。
2006年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第一时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五山乡村日记》系列丛书。六年后,“五山模式”已在很多地区复制和推广,此时再回头看2006年出版的书,明显留下不完整的“五山模式”过程,还缺少必要的总结和反思。绿十字作为公益性的民间环保组织,在进行公益项目时也有自己的“利润”。一个项目中有政府、农民和绿十字,三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目标。政府需要的是政绩和稳定,农民需要的是收入和致富,而绿十字需要的是理论和模式的复制。这次再次编辑这本书就是对绿十字的“五山模式”给以很完整的理论思想整理和完善。
我是项目的负责人,也是一名志愿者。项目第一个阶段是三年,三年后农民、村干部和县市政府不让绿十字走,于是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又开始了第二个三年。之后又开始第三个三年,前后一起就是近十年。在十年多的乡村工作生活中,我每天写下一些体会和感想,没想到就写了近百万文字,后又压缩到三十八万字的《五山乡村日记》,拍了三万多张乡村实践照片。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李檀说:“这是研究中国农村税费改革转型期最真实的写照,极有价值。”正因为真实、有价值,我就想一条路走到底,坚持写完这篇长长的随笔。
同时,我给自己记录了一篇当代个人的跨界——行为美术实践史,我的愿望是把艺术还给农民。艺术来自于土地,来自于农耕文明,经过了几千年,最后落到城市,停留在学院、美术馆和展览馆,最后进入博物馆,艺术寿终正寝。我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困惑,艺术就这样结束了?艺术还有目标?艺术还为谁服务?艺术的价值在哪里?这与我到中央美院去读书有关,因为只有到了这里才会思考到这些问题,也只有到了北京可能才会产生这样的思维方式。
在这里,我有幸成为著名油画家曹立和民间美术系吕胜中的学生,我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感受到艺术再次与生活那么贴近,在他们的作品中体会到土壤与艺术之间的“血缘”关系。我以为艺术来源于乡村就要还给乡村,艺术来自土地也应该再次服务于土地,艺术源于真实的农民就更加应该归还于真实的农民。此时我想的更多的是怎么把贵族式的艺术再服务于普通农民,并能为农民的生活中融入艺术呢?
经过的十几年的经历和实践,我终于让艺术可以服务于建房、乡村规划、旧村保护、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活和生产。农民接受了,农村变美了,关键是农民的精神也变得“美丽”了。
一个艺术家以志愿者的理想和观念,带着一群充满理想的知识分子和成千上万的农民,从事着乡村实践这个中国大地上最广大的行为艺术;也记录着绿十字的专家学者们是怎样按照心中的美来遵从自然、改变生活、净化农民心灵的历程。它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兴趣,它的确也是这个社会的需求。我只是通过这样的“行为”来素描乡村的今天、明天与后天。
经济之上是政治,政治之上是哲学,哲学之上是宗教,宗教之上是艺术。艺术(绘画)在普通人看了是花花草草的,可在社会学和哲学理解中,艺术与宗教距离最近。
而我,只是一个艺术家。我在做事时,会带着艺术的理想,从艺术的思维出发,用艺术的手法去做。很多人在问我,孙君你这样做为了什么?
七八年前我还不太清楚想做什么,现在越来越清晰了:一是想告诉城市人,三十年后中国农村将是这个国度最美、最能可持续发展、最接近现代化的地方;二是中国农村要按照城市的模式发展必死无疑,农村其实是另外一个世界,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我们最后的精神家园;三是艺术来源于乡村,本该还原到农民的衣食住行中。
贺雪峰在《新乡村中国》中说:《黄河边的中国》走好了乡村研究的第一步,愿更多的人来走第二步。
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陈桂林夫妇的《农民调查》、《县委书记》等,都揭示了中国农村的现象,也暗示了中国农民的不幸。《给我三个春天》是把中央对农民的关心、城市人对农民的同情、知识分子对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未来的担心、五山农民真实的生活状态等呈现出来。一个又一个春天,绿十字的朋友们扎在农村中,把这些关心、同情、担忧和关注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共同创造了一个“五山模式”。我们所做的就是贺雪峰先生所说的第二步。第二步中还有志愿者精神,有杞人忧天的浪漫情怀,也有城市人对农民歉意的补偿。
晏阳初创造的“平民教育——乡村科学化”模式、梁漱溟创造的“文化复兴——乡村学校化”模式和卢作孚创造的“实业民生——乡村现代化”模式,被社会称为民国时期的三大乡村建设模式。
相隔七十年后,温铁军教授提出“新乡村建设”和“新乡村建设实验”,以区别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我同意他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分析和对现代化的解构。他提出“新乡村建设”,既有历史感,又有国际视野。这些乡村建设模式的不同是年代、文化、思想和背景的不同,有各自相关的使命、步骤、内容及动机的基本理论,但都对“五山模式”项目有了很好的参照。前辈的实践经验留给了我们,而“五山模式”的现实思想、生态理念、艺术视角和实践路径也自然会留下来。“五山模式”其意义就是有较好的复制性与推广性,为当下的新乡村建设和解决当代的“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中国农村与绿十字同时在田间地头实践的还有很多人,杜润生、杨勋、张晓山、茅于轼、贺雪峰、温铁军、李昌平、何慧丽、贾建友、陈文胜、胡晓芹、杨云峰、邓仪、樊英、刘老石、廖星臣、邱建生、孙晓阳、王佛全等,他们都以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在乡村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行走这条路上的不仅是几个人,而是几十个、几百个人。
这本书是我的乡村生活随笔,也是我的艺术作品。我记得有人说过,重读一次日记,就好像人生再来一次。重看一次作品,又比别人多了一些自豪,多了一点感动,感动自己是感性的。感性的文字是真实的,是自己的心声。真的不一定是美的,但美的就应该是真的。本书中涉及的所有事都已经过去了,百年的人生不会有第二回。有得罪之处,朋友们请原谅!
2005年8月18日修改于北京阳光画室
2008年12月20日修改于王台三组
2009年4月21日修改于什邡地震灾区
2011年4月3日修改于河南信阳
2013年1月8日修改于北京呼家楼
2013年7月2日修改于雅安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