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卷一 四法最上
佛法僧三宝,以法为尊;
法之所在,最为尊贵。
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是帮助我们解脱自在的慈航。
四法最上
《阿含经》是佛教传说最早的经典,也是原始佛教的重要思想依据,里面充满了人间佛教的教义与精神。《阿含经》共分四部,分别是《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在《长阿含经》里有一段经文说“四法至上”,意思是有四种佛法,对于我们的生活至为重要。
所谓“四法最上”,有四点说明:
第一,布施者得福
谈到布施,一般人的观念总认为布施是给人,其实布施最大的受惠者是自己。布施如播种,日后必有收成。布施是世间最有保障的投资,不管财施、法施、无畏施,布施就能得到福报,所以又称为“种福田”。佛教有谓“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又说“心田事不同,果报分胜劣”,其实不管是圣贤、父母、贫病,只要诚心布施,都是无上的福田。布施表示自己富有,一个人如果天天仰赖别人,接受别人的布施,表示自己贫穷、不足,所以人要欢喜布施,越是喜舍布施,就越有福报。
第二,慈心者无怨
佛教以慈悲为本,所以又称为慈悲之教。慈悲之心是一切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是人性光辉的流露,慈悲如良药,可以医治嗔恚之病,人与人之间所以纷争不断,国与国之间所以战祸连年,都是起于嗔心。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嗔恨,如果我们待人接物、讲话行事,都能存着一颗慈悲之心,不但不会树敌,自己也会心甘情愿,无怨无尤,因为“一人慈悲,众皆伴侣;万人慈悲,法界一如”。
第三,为善者销恶
佛经云“凡夫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业”。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凡人一旦造下善恶业因,必然招感相应的善恶果报,所以说: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能以做好事来抵销应得的恶报。但是佛教有一个了不起的法门,就是通过忏悔行善,多聚善缘,可以使恶报由重转轻;或者让善缘增多,善力加强,可令善果快速成熟,使恶缘的力量逐渐减弱。譬如一杯盐水,如果多添加善因的淡水,就可以冲淡恶果的咸味。又如一田秧苗,只要不断地施肥灌溉,当秧苗长大茁壮,底下纵有一些稗草,也起不了作用。所以有了罪业不可怕,重要的是多做善事功德;有了善因善缘,一样可以消融恶业。
第四,离欲者无恼
世间的人每天种种营求,都是为了追求五欲六尘之乐。但是欲壑难填,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所以欲望愈多,烦恼也愈多。甚至有时在追求欲乐的同时,已经造下了罪业的苦果,因此,世间的五欲之乐,只能说是一半乐,一半苦,苦乐参半,因为“欲乐”有污染性、有短暂性、有不确定性。自古以来圣贤都教诫大家不可以纵欲,佛教虽然不完全要人禁欲,但是欲需要疏导,欲海波澜,需要导之以正,所以应该追求“善法欲”,远离“污染欲”。当我们离开不当的污染欲,也就等于远离了烦恼束缚,那是何等的解脱自在呢?
佛法僧三宝,以法为尊;法之所在,最为尊贵。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帮助我们解脱自在的慈航,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所以,《长阿含经》的“四法最上”,可以作为我们生活的圭臬。
四心(一)
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之妙用无穷,我们的心可以记忆,可以想象,可以感受,可以思考,举凡一切理解、分辨、醒悟,都要靠心。人心海底针,有时连自己也摸不清,一下子欢喜,忽然又变得哀伤,今天大发慈悲,明天可能又吝啬算计。心念如何影响我们呢?
第一,疑心,会破坏感情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许多人因为不敢信任他人,疑神疑鬼,所以好朋友成仇人,至亲骨肉变冤家,善意被扭曲成假惺惺,帮助被嗤为设圈套,赞美也被理解成讽刺。当疑心作怪时,要用真诚来破除。过去萧王刘秀对投降的敌人,如自家人般地推心置腹,让所有兵将都愿意为他卖力,最后终于成为开国之君。
第二,信心,能凝聚共识
没有信心的人,遇到事情常常胆怯畏缩;连自己都没有把握,当然也没有人肯依附、跟进。有信心就有力量,有信心就会充满希望,即使遭遇逆境困难,也会激发潜能,勇往直前。例如战国时代,齐国的田单复国、越王的卧薪尝胆,都是因为领导者有信心,所以能凝聚大家的共识,齐心努力,共同成就大业。
第三,嗔心,会瓦解人性
一个嗔恨心重的人,容易迁怒他人,稍有不如意,就和别人起冲突。比如有的人由于爱情不如意,妒火中烧,竟杀害自己曾经深爱的人。嗔恚就像烈火一样,小则灼伤自己,大则毁灭整个世界,把过去种种的功绩,焚毁殆尽。嗔心可以用慈悲心来对治,有了慈悲心,会爱人如己,不仅爱人、爱动物,也会爱世间的一切。
第四,爱心,能营造和平
爱心是一种守护万物的心,儒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庭里有爱,就能多一点体贴、温暖;邻里间有爱,就能多一点支援、关心;各种族之间有爱,就能多一点往来;国际之间多一点爱心,就能少一点冲突,和平共处。
心是行为的领导,是生活的指挥。恶心会破坏一切,泯灭善良,善心能添增世间无限的芬芳,心存好心,则所做的都是善事,所讲的也是好话。
四心(二)
每一个人,只有一个心,可是一个心,却能够依不同的环境产生很多不同的“心”,譬如有好心、坏心、善心、恶心、真心、假心等,当每个人面对个人、父母、社会、国家、人间及世界时,我们要以何种心来自处?以下提供四点参考:
第一,真心献给国家
国家是孕育人民的地方,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国家,没有国家的人民,犹如失根的兰花;宋朝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比喻“国土沦亡,无所依附”。所谓“没有国,哪有家”,所以,人人应以真心捍卫国家,以真心奉献国家。
第二,孝心奉给父母
父母无私无悔,含辛茹苦抚养子女,从不求回报。《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愆,卒难陈报”。说明父母之恩,浩瀚崇高。如何孝顺父母,孝经说:“孝者有三,上者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所以古代二十四孝中,老莱子戏彩娱亲;朱寿昌弃官寻母,都是事亲至孝的最佳写照。
第三,慈心传给社会
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技师传授技艺给学徒,而每个人应将慈悲心传给社会,因为慈悲心,能化干戈为玉帛,消除怨怼于无形;慈悲心,能将逆境转为善缘,成就事业普利众生。所以慈悲心是家庭幸福美满的动力,是社会安和乐利的基石,是国家繁荣进步的要素,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泉源。
第四,信心留给自己
信心是进取的力量,自卑是人生最大的跨栏,是走向成功的绊脚石。拥有信心才能释放自己的力量。所以有自信心的人胆大英勇、坦诚开朗、乐观豁达、谦虚热情;有信心的人热爱生活、无所畏惧、快乐积极。美国人约翰·富勒出身贫寒,却有“虽然我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的信心,12年后成为大企业家。所以自己要搭乘信心之船,才能乘风破浪,抵达彼岸。
“心”是我们的主人,心能生出万法,我们必须将这四种不同的心,依各种不同的场合加以应用,发挥它的功能,带动大家的参与,如此才是世间之福。
坚固四心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甚至是修行的道业,要有所成就,都必须有“心”。如政治领袖,拥有胸怀天下、民胞物与的心;认真学业的人,怀有奋发勤勉、广学多闻的心;成就菩萨道的人,大慈大悲,抱持救度众生的心。心有很多,以下提出坚固四心:
第一,信仰要有真心
信仰的美,在于能开发心地,将心中的财宝发掘出来。真心学佛、有信仰的人,他的身口意,全都皈敬三宝,他会效法普贤菩萨,用身体去实践佛法;效法富楼那尊者,不畏蛮凶,说法度众。如果我们在行住坐卧当中,念念都与佛相应,处处不离佛心,就是有真心的信仰了。
第二,求法要有耐心
一个修道人,要养成逆来顺受的胸襟,凡事都以心甘情愿的态度去接受。信仰如靠山,求法如爬山,总要历经一番煎熬与磨炼,方能学有所成,所以要有耐心。如过去的浮山远禅师、汾阳禅师为求佛法,不远千里寻访名师,他们不惧呵斥驱逐,不畏艰难挫折,终于成为一代禅师。
第三,修道要有恒心
修道需要实际的体验,日修月修年年修,朝夕惕厉不变心,才是有恒心的修道。现代人往往不耐烦、无恒长心,过去南泉普愿禅师30年不下南泉、无门慧忠国师40年不离党子谷,庐山慧远大师终生不过虎溪,他们都是修道者的楷模。菩萨不也是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吗?所以修道要有恒心,才能成就。
第四,护法要有热心
护教、护法与弘法同等重要,护法要有热忱,甚至能为信仰、为真理、为佛教而牺牲奉献。近代的章太炎、吕澄、蒋维乔等佛教学者,致力佛学之钻研;孙张清扬居士护持佛教、三宝不遗余力,抢救僧伽于囹圄之中,则是台湾佛教开拓初期的护法功臣。
“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不论做事或修行,真心、耐心、恒心、热心,都是不可缺少的。
人之四心
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不过这一颗心如果没有照顾好,就会变化出许多不好的心来,诸如妄想心、无明心、嗔恨心、嫉妒心,乃至消极、颓唐、悲观、失望的心。佛教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画;心能变坏,也能变好。所以“人之四心”,有慈悲心、智慧心、明理心,也有贪嗔之心。说明如下:
第一,慈悲是恻隐之心
你有慈悲心吗?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心。有的人,钱财没有了,房屋被人侵占了,值钱的东西也都给人偷走了。但是只要你有一颗慈悲心,这是别人偷不去的。慈悲之心就是恻隐之心,就是关怀别人、悲怜众生的心。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慈悲之心;见到别人生老病死,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心,这么一念慈悲的恻隐之心,就能与天理契合。
第二,明理是辨别之心
你有明理心吗?你明什么理呢?最要紧的先要明白善恶之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凡是于人有利的,就是善行;凡是对人有损的,就是恶行。平常我们偶尔会做一些损人又不利己的事,这就是恶行;如果损己而能有利于人,这就是最好的善行。你能明白善恶、明辨是非,就是明理;善恶不分,理路不清,就是无明,就不是一个健全的人。
第三,愚痴是贪嗔之心
你有愚痴心吗?愚痴心就是邪知邪见,就是贪欲嗔恨,就是对人没有礼貌,所以说是“无明”。无明的人,遇事不明原因,只怪结果,那就是愚痴了。
第四,智慧是善美之心
你有智慧心吗?有智慧的人,就能明白是非好坏,就能懂得评断善恶,就会知道如何取舍,这就是智慧。有智慧才能透彻宇宙真相,才能知苦灭苦,才能观空自在。
心如工厂,好的心制造好的产品,不好的心,只会制造污染源。人的心很多,如果人人都能把心调整一下,把不好的心改成善美的心,并且都能明白自己的心,掌握自己的心,便能做自己的主人。所以我们对于人之四种心,要能了解、认识、明白、辨别,那我们就能知道自己的人生该何去何从了。
生活四心
心,有污染心、清净心;分别心、平等心;愚迷心、觉知心。心,还可分为虚妄心与真如心。虚妄的心就是污染心、分别心、颠倒心;真如心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无量心,能产生一切福德智慧,能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以四无量心作为立身处事的根本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处事要有慈心
待人处事要本着一颗仁慈的心,仁慈的心就是给人欢喜、给人安乐的心,而且是能体谅他人、肯为别人服务的心。有了慈心,在处事时,就能退让包容,对别人不利之事,就不会放任而行。《大学》说“止于至善”,就是要我们以仁慈之心利益众生,使众生得到欢乐;以纯善之心乐于公益,让众生得到帮助。
第二,助人要有悲心
人要有悲天悯人的心,悲心,就是帮助别人离苦得乐的心,就是像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心。帮助别人时,有悲心才能不在乎个人的利害得失,才能全心全力为众生去除困难;对于世间一切痛苦,才能没有贵贱怨亲的分别,而以平等之心施以救济,就如太阳,不求回馈而无私地普照世间。所以,助人时要怀着悲心,才能无私地救助他人。
第三,做事要有喜心
你每天工作有欢喜心吗?还是心不甘、情不愿,一点也不快乐?做事时,“心甘情愿”才会让自己快乐;满心欢喜地去待人处事,才能让人感到真诚。做事不欢喜,就会容易感到疲累与辛苦,你带着欢喜心,别人也会因你的欢喜而感到快乐,如此事情做得再多也不觉得累。如驼标比丘,30年的岁月以欢喜心为人提灯笼照路,迎送挂单的人,而让自己与他人都得到了利益。
第四,修行要有舍心
你想要修行吗?你想要修身养性吗?修行与修身都要有舍心。舍心就是要能放得下,要能看得开,要能不计较,不自我执着;修身就是要舍弃不良的嗜好、舍弃不善的行为。语云:“舍才能得”,如果你能经常主动地给人一个微笑、主动地去帮助别人,相信必能获得更多的善意响应。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也是每个人生活中都应该具备的四种心。
四心妙用
四心,就是四无量心,也就是慈心、悲心、喜心、舍心。修习四无量心能够改善人际关系,至于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四心的妙用”,有四点意见提供参考:
第一,慈心能降伏一切恶霸
《出曜经》说:“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当我们遇到一些蛮横不讲理的恶霸时,如果同样以怒目相向、以拳头棍棒回击的话,只会造成两败俱伤,而且结怨结仇。反之,柔能克刚,面对恶势力时,如果你能生起宽恕他、同情他的慈心,就有降伏他的力量。如印度波罗奈国有位忍辱仙人,因迦叶王怀疑他不清净,截去他的手足与耳鼻,仙人当下发起慈悲心,愿成佛后首先度化迦叶王,终于感得迦叶王生起忏悔之心,并且发心供养他。所以,以慈心就能降伏一切恶霸。
第二,悲心能远离一切邪恶
如果遇到了邪恶的人、邪恶的事,我们要有悲悯的心,才能远离邪恶,甚至化邪恶为善美。为什么呢?佛门中的怒目金刚,就是以悲悯之心,现怒目之相来卫护佛教,让邪魔不敢猖狂。印度的阿育王,威勇善战,所战皆捷,但生性残忍好杀,后来他信奉佛教后,一改往昔的暴戾,兴慈悲,施仁政,因而德风远播。其他如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富楼那,都是以悲心投身蛮地,化导愚迷,折服外道,所以,有了悲心就能让邪恶远离。
第三,喜心能善愿所求如意
社会上有些人喜欢幸灾乐祸,看到自己讨厌的人受难,心中就暗自欢喜;反之,看到别人有所成就,便心生嫉妒。但具有“喜心”的人,只要看到他人努力有成,不管冤亲,都会生起欢喜之心。这样的人,只要有人找他帮忙,他一定满心欢喜地全力以赴,当别人有所成就时,他也会同感荣耀。即使自己没有名利地位,他也不失欢喜之心;纵使自己贫无立锥之地,还是甘之如饴。因为他能常保欢喜之心,即使遇到困难,也能欢喜克服,所以能善愿所求如意。
第四,舍心能获得自在解脱
舍是舍掉自己的分别与执着,舍是舍掉自己的贪爱与束缚;舍就是将欢喜给人、将希望给人,甚至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都能舍得给人,如此就能克制贪欲,得到自在解脱了。就如金碧峰禅师,舍去了对玉钵的贪爱,才能免遭无常鬼的追捕。所以,能舍的人,才能获得自在解脱。
《华严经》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慈悲喜舍是我们依止安住的所在。
四心良药
人心有善有恶、有好有坏,甚至忧悲苦恼、欢喜快乐,都是由心生起。人常常因一念心中善恶交织、忧喜参半,甚至处在“天人交战”“自我拔河”的状态而苦不堪言。不过,人心虽然有时会起恶造罪,所谓“披毛戴角因它起”,但是“成佛作祖也由它”。所以,人只要善于治心,把心调适好,有时它也是治疗人生之病的良药。
举出“四心良药”说明如下:
第一,用菩提心对治烦恼
人因为无明而烦恼,烦恼是人生的大敌,经常扰乱我们的心,让我们不得安宁。学佛就是要降伏烦恼魔军,所谓“转烦恼为菩提”。菩提就是正知、正觉,只要发起正觉的菩提之心,让贪嗔愚痴无所遁形,烦恼就无由生起。所以,用正知、正见、正觉的菩提心,可以对治烦恼,让我们的人生更美好。
第二,用宽恕心包容异己
世间最具有毁灭性的力量是什么?就是仇恨。仇恨是由于不懂得宽恕而来。我们对于不同思想、不同性格、不同作风,甚至跟我们唱反调的人,如何相处?跟他打架吗?跟他斗争吗?那太辛苦了。唯有用宽恕的心去包容不同于我的人;包容他,就不会产生敌对,就能消除仇恨、怨怼。所以,用宽恕的心包容异己,世界才能和平。
第三,用勇猛心克服困难
困难是成功的试金石,做事能坚持到底,并且努力克服困难的人,就是成功;反之,被困难击倒,就是失败。如何突破困难?要有勇猛精进的心。所谓“勇猛心”,就是有向困难挑战的信心与毅力,不会因为小小的困难就退缩、气馁,甚至轻言放弃。
在人生的路上,来自人情的、社会的、自然的,甚至自我加诸自己的困难,不断纷至沓来,如果我们没有坚强的信心与毅力,很容易就被困难所击败,所以要用勇猛心来克服困难,才能成功有望。
第四,用知足心惜福结缘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知足”。所谓“知足常乐”,知足的人,虽卧地上也如天堂;不知足的人,虽在天堂犹如地狱。人生懂得知足很重要,一个知足的人,必常心存感恩,他感谢社会大众给我的帮助、利益、好处,因此知道要惜福惜缘,同时也要奉献、回馈社会;如此广结善缘,自己会更有人缘。所以,用知足之心惜福结缘的人,会让自己更富有。
人的身行、口言,都是由心念所主宰,心的一念,可以让我们上天入地,甚至在十法界里来回游走,所以二六时中,要善护心念,让自己常存菩提、宽恕、勇猛、知足之心,成为疗病之良方。
心的四要
我们的身体每日要活动,甚至嘴要吃,眼要看、耳要听、鼻要呼吸、舌要尝味等;五根正常运作,身体才会健康,生活才会正常。此外,我们的心要清明、心要自在、心要慈善、心要柔软,才是健康的人生。如何达到“心的四要”?有四点:
第一,心要自在,就要无私
人生最重要的是生活要自在,心灵要自由,精神要解脱;我们的心如果不自在,就像被人捆绑、束缚了,就像被拘押、囚禁了,很不自在。所以,人要活得快乐,就是要自在。观世音菩萨有一个名字叫“观自在”,因为他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心自在,故能自在;一般凡夫常常喊“苦啊、苦啊”,就是不自在。
怎样才能自在呢?先要无私。一个人所以不自在,都是由于私心太重,只顾个人,不管别人,自然不得自在;没有私心,才能自在。
第二,心要清明,就要无欲
空气清新,呼吸才能舒畅,灯光明亮,精神才能振奋;一个人的心要清明,人格才能高尚。心要如何才能清净光明?先要无欲。欲望就等于尘埃,明镜蒙尘,就不能照物;心被物欲所覆,就不能清澈明亮,就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会迷失自己。所以,人要保有一颗清明的心,首先要能无欲。
第三,心要慈善,就要利他
做人心地善良,不为非作歹、于人有害,自然不会招灾惹祸,前途才会平安、顺利。因此,慈悲、厚道的人,虽然有时看似被人欺负,但从因果法则来看,终究不会吃亏。人要如何培养慈悲善良的心?要有利他的精神,不但别人有难时,主动给予协助,帮人解危脱困,甚至凡有所做,都能想到利益别人。一个心中有人、乐于助人的人,必是慈悲的善心人士。
第四,心要柔软,就要感恩
佛教里有一种“禅坐”的修行法门,禅坐是一种心地功夫,除了腿子要软,性情也要软,心地更要柔软。一个心地柔软的人,凡事容易感动,别人有恩于他,固然感恩,别人伤害了他,他也能慈悲包容,不起怨恨、嗔心。所以,心地柔软的人,就像海绵容易吸水,自然不会枯竭。
我们的心,要像过滤器,好的、善的、美的、真的事要记在心里;恶的、劣的、丑的、假的事,要过滤掉。时时保持一颗清净、善良且有弹性的心;因有弹性,待人处事自然会柔软而不会伤人。
四不与四有
人生要有什么,不要有什么?佛教的五戒约束我们,不要乱杀、不要乱取、不要乱淫、不要乱说、不要乱吃,因为有五戒的“不”,就会“有”所得,例如不乱杀生就能长寿,不乱取就会得到法财,不乱淫就能家和,不乱说就有好名誉,不乱吃身体就能健康。此外,另有“四不与四有”:
第一,遇事不惑有智
遇到事情,有明鉴之识,能洞察时事的变化,预知祸福休咎的洞察力,就是有智慧。像东汉光武帝刘秀,当初自己的亲兄长被杀,若不是因隐忍不惑,得到刘玄帝的信任,怎能兴汉,继而以柔道得天下呢?所以我们在面临纷杂之事时,不能慌乱、迷惑,要用智慧去处理。
第二,犯难不避有节
当一个人在穷途末路、艰难困苦的时候,“居乱世能生死不改其守者”,犹如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都是坚强的意志力在支撑着。像文天祥忠于南宋,虽为元军所俘,多番劝降,百般折磨,又被长期囚禁于潮湿阴暗的囚牢里,他只求速死而不屈,其从容就义的精神,为人间留下浩然的正气。这种危难之中不逃避的节操,受到后人无限的景仰。
第三,临财不私有廉
东汉时期的杨震,是明经博览的经学家,曾被誉为“关西孔子”,他虽曾做过朝廷显赫的太尉官职,但始终过着俭朴的生活。有一天,受他举荐任仕的学生王密前来拜见,临走前留下黄金十斤,杨震说:“你知道我的为人,怎还这么做?”王密说:“晚上没有人会知道的。”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王密听了之后,只得惭愧地离开了。一个人面临这种状况,能没有私心,不想私取,不想侵吞,就是有廉洁的人格了。
第四,应付不疑有辩
我们在社会上立身处事,难免会遇上艰难的事情,更有甚者,会面临性命攸关之际,此时若能以禅定摄心,不慌不乱,不疑不惑地坚定立场,自能胸有成竹地化干戈为玉帛。好比蔺相如赴秦时,即是对自己的立场、言语有信心,展现无碍辩才,终能完璧归赵。
四思之益
一个人思想正确很重要,因为思想正确,话语行为才会正当。如果有一念偏差失误,所谓“一念不觉,六根逐妄”,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难以保全终生的节操了。如何才能有正确的思想?
第一,家贫应思良策
家庭贫穷,要想办法改善经济状况,不能坐吃山空,懒惰懈怠。也不能狗急跳墙,尽想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或是不劳而获的诈骗,亦不可从事有关杀生、邪淫等不道德、不正当的职业。那么,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善家庭的贫穷呢?懂得开源节流,勤奋努力,从事生产,以及布施结缘等,都是改善家庭生活的良策。
第二,国乱应思忠臣
国家社会秩序混乱,外有强敌当前,内有乱臣贼子,这个时候最要紧的就是用人无私,提拔忠臣烈士,共同为国家做一些助力。
像唐朝安禄山、李希烈叛变,朝廷就延用忠臣颜杲卿、颜真卿两位堂兄弟,以及明末郑成功把占领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人赶走等,都是忠臣爱国的事迹。
第三,危急应思善友
遇到危急、有困难时,要赶快寻求善友的帮助。在人生旅途中,不能没有善友,当我们有过失,善友会劝谏止恶;我们有好事,善友会随喜相助。甚至遇到苦厄困难,善友都不会舍离背弃我们。
所以,能结交善友,好比植下万福的基础,不仅现世不会做坏事,还会帮助别人,广行善法。
第四,枉误应思正法
被人冤枉,被人误会、辱骂,怎么办?不必怨天尤人,应该要思维正法。什么是正法?首先要自我反省:我是不是真的有错?有过失就勇于悔改。如果问心无愧,可能是自己的德行薄、功德浅,不能感动他人,因此更应该积功累德。接着进一步观照,凡事有因有果,冥冥之中自有因缘关系,不怨恨他人加诸于己的误会、冤枉,就能在正法里安身立命。
四种学习
世间没有天生的伟人;伟人都是经由不断地学习,才变得伟大。学习不是一张文凭,或什么证书就可以代表,学习也不是为了父母、为了升学或为了什么学位。学习是充实自己的生命;从学习中可以探究宇宙的奥秘,窥得知识的浩瀚,了解人间的缤纷,得知人生的微妙。学习可以有很多方面,列举四种学习:
第一,从师长学习,要闻一知十
子贡闻一知二,颜回闻一知十,都是孔门杰出的子弟。跟从师长学习,要勤查、勤问、勤记,并且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方能如古之鸿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通古今,才思敏捷,自成一家。
第二,从书籍学习,要反复思考
宋朝苏轼刚中进士不久,年轻气盛,恃才傲物,王安石为了激励他,遂出三道上联考他,苏轼穷思仍对不出下联。他感到学无止境,于是勤奋向学,好几年后,才对出下联。所以,读书不仅只是读懂字面的意思,除了依文解义,还要进一步反复思考,再三推敲,懂得作者的真正用心,才能心领神会。
第三,从经验学习,要体会实践
许多饱学之士,知道很多知识,却不一定能够实践。每个人在学习时要立定志愿,将所学为国分忧,为民解劳,贡献社会,或将所学运用在生活中,如此,知识才能转为实践的智慧。比如曾子,虽然资质不高,但闻善言必定亲自躬行,因此能够继承孔子的圣人之法,由此可知,智慧不只在圣贤书中,更在实践的真实经验里。
第四,从内心学习,要自觉行佛
许多人学习都是向外追求,这是舍近求远,真正能学习的是自己的心,也就是一种“自觉”的能力。有了自觉,就能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清楚学习的方向。佛是觉悟的人,所谓“行佛”就是以自觉的心,做一切清净的行为,不管行住坐卧,什么时候都能自动自发,觉照现前所行是否清净;把自己内心的宝藏开发出来,就是自觉行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生命,无论有情无情,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师长、朋友、路人也都是学习的来源,最重要的是自己能明白真理,有了正知正见之后,进一步要知而能行,无求而行,才能扩大自己的生命。
四种病
人有两种病,一种是身体上的病,这靠医师、药剂、护理、科技仪器的辅助,就可以治疗;另一种是精神上、心理上的病,这就比较严重,不容易治疗了。人的心理毛病有哪些呢?
第一,懒
古人有云:“为人在世莫嗜懒,嗜懒之人才智短;百事由懒做不成,临老噬脐悲已晚。”当一个人懒于对人点头微笑,懒于招呼关心,对家人朋友不关爱,对上班公事不勤劳,什么事都不热心,甚至对自己的生存都不起劲,这就是“懒病”了。一个人懒惯了,惰性会使得一个人在学业、工作、修行上都不会进步;因此,一旦懒,不仅形象会打折扣,生活也会很艰难。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有付出,主动接触、关心各种人、事、物,就会有好的收成。相反的,如果自己不根治懒这个毛病,那么谁也没有办法。
第二,私
社会上、周围朋友有不少人是大公无私的,但也有不少自私的人。人一有了私心,就只知道保护自己、图利自己,以自己为前提,不管大众,他慢慢地就高不起来、大不起来、成就不起来了。因为这个世间是众缘所成,若不重视周围因缘条件,就算是一粒好种子,也不可能会有成就。因此,培养自己具备大众性格、社会性格、融和性格,不自私、不自利,才能在这天地之间成长茁壮。
第三,疑
疑心好比盗贼土匪,让我们没有信心,对伦理没有序分,对真理不能受用。佛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在信仰上狐疑不信,如何入门?相同的,没有信心,无论读书、做事、往来,如何能有成就?为此,“疑”的心理毛病,不是靠别人、靠名医可以治好,而是要靠自己去断疑生信。
第四,痴
痴即无明,这是指在语言上、行为上、思想上不明理的病。人因无明不懂得要广结善缘,不懂群我之间的关系,不懂自己未来何去何从,不知如何慈悲待人,不知如何学习巧妙,不知如何联络往来。无明,所以不明善恶、不讲好坏,胡思乱想、颠倒是非,甚至扰乱六根,让我们不该看而看,看出烦恼;不该听而听,听出烦恼;不该说而说,说出烦恼;不该想而想,想出烦恼,无明实在是所有毛病的病根所在。
人都不喜欢自己生病,除了身体的病外,心理的毛病也要看好,才会有所成就。
四多之病
人心之病在于私,有了私心就会起贪,有了贪心,就会被嗔恨不满蒙蔽礼义道德而无恶不作,造成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乃至自己的身心百病丛生。以下举出人生的四种病,说明之:
第一,贪多为做人之病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纵然富可敌国,其心将因永远不能满足而贫穷。看看社会上,不乏因贪多一点财富,而反目成仇的好友;不乏因贪多一点利息,而被迫倒闭的商人;不乏因贪图谋利,而铤而走险的政要;不乏因贪爱情感,而引发杀机的情侣;甚至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的亲人,也不乏其人。所以贪是为人之病。
第二,言多为涉世之病
说话要言之有物,才能受人敬重。荀子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知也。”人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有时候是不需要多说话的,对于毫无意义的事,口沫横飞地雄辩,不如保持沉默。西谚有云:“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就像一艘漏水的船,让每位搭船的乘客都想赶快逃离它。”所以古人说:“沉默是金。”就是为了避免因多言而犯错之弊。
第三,计多为用心之病
一个人的计谋太多,善于运用各种手腕,甚至利用人际关系,处心积虑地只为了获得一己之利。这种人心胸狭窄,让人与他交往时,觉得没有安全感而不敢深交。《宋史》说:“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如果你与人相处,能以真心相待,他人自然不忍心欺侮你;同样的,你的花样太多,城府太深,会让人与你保持距离。所以正直和忠诚,才能使友谊巩固。
第四,费多为居家之病
有的人喜欢住豪华住宅,吃山珍海味,开外国车,用尽一切心思,只为表现自己的身份地位。还有的人没条件摆阔,却还是强以外表的华丽来满足自己的虚荣之心。其实,人的高贵之气是由内涵而来,只知一味地挥霍,不但愈显自己的虚浮,并将使自己的经济陷入贫困之境。所以,善于持家的人,凡有所花费,必把每一分钱花在当用之处,如纪德说:“省钱应该解释为‘用钱的方法’。”所以,懂得如何用钱,才是持家之道。
人的贪心如深壑难填,贪多就会引来患得患失;计多就会失去朋友;费多就会导致匮乏;言多则有失言之虑。
四种无益
世间的人事,有时候对我们有利益,有时候对我们没有利益;有利益的事情当然要多做,没有利益的事情则应该加以改正或者放弃。可是有的人努力行善、结交好友,平常也很勤劳节俭、重于保健,以为如此可以获得利益,其结果却是徒劳无功,为什么呢?因为:
第一,不孝父母,行善无益
儒云“百善孝为先”,佛经里也说父母是我们的“恩田”,所以孝顺父母就是种福田。但是有一些人放着堂上双亲不孝顺,却到处求神拜佛、布施行善,想要借此求神明保佑家庭平安,甚至升官发财。殊不知孝顺父母,是做人之道,你对父母不孝顺,就是信佛教、求神明,也是本末倒置,难以获益,所以,到南海朝观音的屠夫,到头来还是回家才能见到“观音老母”,这才是真正的福田。
第二,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古语说:“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不离父子兵”,都是说明兄弟亲情的可贵。但是现在的社会,很多人为了争夺家产,演出“兄弟阋墙”“父子反目”的悲剧,令人不胜唏嘘。其实,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手足一起奋斗,可以发挥人生很大的力量,否则“家不和,被邻欺”,兄弟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即使结交再多的朋友,终会受人讥评、看轻。
第三,贪心好赌,勤俭无益
俗语说:“财帛动人心”,每个人都想升官发财,但是有的人贪心好财,总想一夕致富,因此把赌博当成发财的捷径。其实“十赌九输”,不少人一夕之间输光了所有家财,如此贪心好赌之人,即使平日里再怎么勤劳节俭,又怎敌得过一个“赌”字呢?所以奉劝世人千万不要涉足赌场,否则输掉的不只是钱财,还可能输掉自己的人生。
第四,保养欠缺,服药无益
现代人注重身体的保健,但是往往不得要领,结果适得其反。例如有的人平日不肯运动、不重卫生、不知调适身心,三餐饮食也不懂得均衡、节制,反而每天食补之外,还迷信各种补药,结果“病从口入”,吃得“百病丛生”。其实“预防重于治疗”,我们的身体要靠平常的保健,平日不懂保健之道,一旦生病才要看医生,不但花钱找苦吃,万一病入膏肓,即使服用特效药也不一定有益。
所以,我们的行为举止、做人处事,要符合正道;偏离正道,要想有好的结果,正如缘木求鱼,总是徒劳无益。
四种涵养
《省心录》说:“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人要养成宽容的美德,能够宽谅他人无心之过,让人有改过向上的机会,才是君子之行。关于“四种涵养”,说明如下:
第一,觉人之诈,不发于言
我们跟朋友相处,发觉他对你有所图谋时,最好不要轻易地揭穿,只要心里有数即可。清代史襄哉说:“恭可平人怒,让可息人争。”如果你能表现得不争不权谋、礼让守节操,以诚心忠实对待,反而比漫骂指责、钩心斗角,更能让对方感动而有所改进。
第二,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有时候别人讲话伤害我、侮辱我,你不要将不满之心表现在脸上,因为你将怒气形于色,反而让他人觉得你没有涵养。宋代苏轼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一个人可以忍得了别人的羞辱,是大勇之人,如蔺相如、勾践、韩信,他们不都是因为能忍,所以成为一代名将的吗?
第三,察人之过,不扬于人
中国人一向有“隐恶扬善”的美德,也就是不传扬他人的缺点或是非。但是,当遇到一些大奸大恶,我们仍应诉诸法,以免危及大众;如果只是个人的小过失,以及一些不当的言行,我们可以仗义直言地告诫他,请他改过,但不要随便向他人宣扬。因为不断扬善,才能让大众有“见贤思齐”的心,如此才能减少恶的行为,进而增长善行,净化社会。
第四,施人之惠,不记于心
古人云:“受人之恩不可忘,施人之恩不可记。”平常我们或许有机会帮别人一些忙,为人做一些服务,施人一些恩惠,但是我们不能老是念念不忘,甚至希望别人回报。佛教讲“无相布施”,《圣经》也说:“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就是说明施人之惠不要记在心上,才是真正的布施。梁武帝一生造了很多寺庙、供养了很多僧人,但是菩提达摩祖师却说:“了无功德。”所以布施要做到不为名、不求利、不望报地无相布施,才是大功德。
俗语说:“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的事业就有多大。具备以上“四种涵养”,不但成就自己稳重踏实、磊落容忍的性格,更是仁爱的施与。
四种危机
佛经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我们所生存的世间,就如同一间失火的房子,人们居住其间,随时都有被火焚烧的危险。此外,世间到处充斥着地水火风以及战争、瘟疫等各种天灾人祸,可以说我们的生活里时时刻刻都满布危机。但是,人生最大的危机,则是由于性格、思想、观念上的缺陷所造成,以下四种危机即是:
第一,临渴掘井欠打算
人生要有忧患意识,“有”时要思“无”时之苦,所以凡事要早作准备,以备不时之需。例如晴天要准备雨伞,以防下雨;白天要准备手电筒,则不怕黑夜来临。一个人如果口渴了,才想要挖井,则往往缓不济急。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这是有欠打算,通常不会有好结果;能够事前做好周详的计划,则“有原则不乱,有计划不忙,有预算不穷”。
第二,恃才傲物少人缘
“骄必败,谦受益”;骄傲的人仗着自己的才华、能力,见到人就摆出一副高姿态,认为我有你没有、我行你不行、我能你不能。恃才傲物的结果,朋友必然渐渐离他而去,等到有一天需要别人的帮忙,却因平时没有结缘,以致缺少助缘而失败。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广结善缘,千万不能贡高我慢,否则即使能力再强,没有助缘,终究注定会失败。
第三,观望不前失时机
人的性格,有的人积极主动,有的人消极被动;有的人争取机会,勇敢向前,有的人凡事观望,裹足不前。人生处世,固然要审慎行事,但是如果凡事犹豫不决,甚至当一个旁观者,对大众有益的好事,自己一点也不热衷,不去积极参与,总是在旁观望,不敢当下承担,一旦失去机会,则悔之晚矣。
第四,无惭无愧招祸殃
无惭无愧就是不知羞耻。惭耻之心是人类高尚的美德,一个有惭愧心的人,凡有所做,他会想到此举是否会对自己的人格操守有亏,是否能有益于社会大众;因为有了这种道德观念,自然不敢为非作歹。反之,无惭无愧的人,凡事只想到自己;因为自私、无德,只要于己有利,再大的坏事他也铤而走险去做,如此坏事做多,自然惹祸上身,这是必然的因果。
人生处处充满危机,在重重危机里面,我们如何转危为安呢?重要的就是要有危机意识,要能防患未然。
四种不可(一)
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只要我欢喜,有什么不可以?”这句话严重误导青少年的行为,让他们把任性当率性、把脱序当洒脱。试想,人类社会所以能够有秩序地运作,就是靠道德、礼法的维系,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喜欢不喜欢而为所欲为,这将成为什么样的世界?所以我们每做一件事,如果合于道德、理法,能为社会情、理、法所容的,当然能做,否则就是自己喜欢,也不可以去做。以下列举“四种不可”说明之:
第一,物非义,不可取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甚至“盗亦有道”,因此一个正人君子,对于不合仁义的东西,应该一概不取;对于不义之财,更不该生起贪念。所谓不义的财物,例如贪污所得、吞没寄存、抵赖债物、因便侵占、借势苟得、诈骗投机,乃至转卖赃物,获取暴利等,这些都是不义之财,即使一时拥有,不但无法用得心安理得,而且有损己德,所以对于不合仁义之物,万万不能要。
第二,事非见,不可说
有的人喜欢听信谣言、乱传是非,造成别人的名誉受损、身心受创,自己也在无形中造下罪业而不自知,真是害人害己。所以做人要谨于言,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所知的事情,千万不可以随便乱说。甚至即使是亲眼所见,如果对当事人的私德有损,对大众的利益无害,最好也不要随便乱传,因为有时候亲眼所见,也不见得就是事实。
第三,人非善,不可交
交朋友,要注意对方的品性、道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不慎交上坏朋友,整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为非作歹,跟这样的人做朋友,即使不被熏染变坏,也难保有一天不会因为对方做了坏事而牵连受害,所以不要和品性不良的人交朋友,这是自保之道。
第四,念非正,不可举
平常我们的举心动念,都是一股无形力量,会驱使我们在身、口上付之行动,此即佛教所谓的“身口意”三业。三业是造作的主人翁,其中又以意念为主,心里有了想法,才会发之于身、口的行为,所以佛教主张要“防意如城”,也就是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念头,要心存正念,不要有妄念、邪念、歹念,自然就不会起惑造业而身受其苦。
俗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只要我们为人正派,不可以做的事情不去做,自然不会招惹无谓的麻烦。
四种不可(二)
我们在世间做人做事,有一些事情可以做,有一些事情不可以做;有些观念可以有,有些观念不可以有。比方说善事可以做,恶事当然就不可以做;慈悲喜舍的观念可以有,贪赃枉法的行为当然就不可以有了。尤以在人间做人处世,有一些分寸,更要拿捏得妥当,否则一念之失,将差之千里。
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列做人做事“四种不可”贡献给大家参考:
第一,不可因求全而不知变通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因为自己一时的欢喜,就随意承诺他人,等到事过境迁,心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又不肯兑现当时的诺言,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语云:“信誉是人的第二生命。”因此,我们不可以因一时之欢喜而轻诺寡信,更不可以在不欢喜的时候,又言而无信。
第二,不可因速成而马虎草率
我们有的时候,因思虑不周,就急急忙忙请托这个人帮我们说一句好话,或是请托那个人帮我们做一件事,态度马虎轻率,又怎能取信于人呢?假使所托之人推辞你的请求,你便怀恨在心,如此又怎能有好结果呢?须知人家的推辞,表示有不便之处,所以我们不能强人所难。如果他人肯帮助我们、接受我们,这是人家的好意,而我们也应该要感谢,切不可以因速成而马虎草率。
第三,不可因乘意而多事生非
有的人因自己一时的快意,守口不密,泄尽真机,结果为自己惹下许多的麻烦,给自己带来以后的不便。《孟子》记载:“盆成括在齐国做官,因为露才扬己,器卑识乏,终以见杀。”所以在快意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小心,不可多生是非。
第四,不可因疲倦而鲜终无果
不可因为自己疲倦了,觉得无力,就不顾后果,不奉行自己的责任,不履行自己的诺言,到最后必定会失去许多的助缘和朋友。
所以,再怎么疲倦,我们都应该要完成任务。
四种饮食
人要吃才能生存,所谓“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不但是一门艺术,内容也很广泛。有时不一定是指用嘴吃,例如知识分子以“读书”为食,商人以“获利”为食,艺术家以“唯美”为食,修道人以“法喜、禅悦”为食,佛门也有所谓“四食”,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为我们摄取各种不同的养分。饮食有哪些种类呢?以下四点:
第一,好人以礼乐为食
“礼”是行为道德的规范,“乐”能调和性情,舒缓身心,因此《礼记·文王世子》中有云:“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而温文。”性格良善之人,他汲取礼乐内涵,做事规度,待人礼貌,从内心自然流露正派、诚信、温和,让人觉得舒服、亲切。所以说,好人以礼乐为食。
第二,小人以贪取为食
弘一大师曾说:“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小人遇事,好取便宜,只着眼于个人欲望贪婪,不顾虑是否伤害他人,或造成不良影响。他以贪多为食,大饱私囊,明白说来,只是个“贪名图利世间人”。
第三,圣贤以仁义为食
所谓“廉者不受嗟来食,志士不饮盗之泉”。一个贤能的人,他凡事讲求仁义礼信,不贪不义,也不卑躬屈膝,行仪典范,受人尊崇。例如,古来孔子的“饭疏食,饮泉水,曲肱而枕,乐在其中”,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乃至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精神,他们以仁义为食,立足于天地之间,至今犹令人欣羡与赞佩。
第四,道人以禅悦为食
在佛门里,每日斋堂中都要唱诵《供养咒》,其中有一段:“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即是提醒过堂用斋的修道人,不过度贪求外在饮食的鲜香味美,时时将自己安住在禅悦法喜与自在宁静之中,以法为食,可以当饱。
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动力,人要靠吃来得到营养,产生力量。因此,应该要从吃里体会生活的道理,吃出人生的正知来,不单纯满足肉体的需要,而重视精神的养分,如此才能双向健全发展。
四种适意
一般人都希望诸事“称心如意”,例如物质上的富裕、银行存款的增加、精神上的满足、获得别人的赞美与肯定等,这些都是生活上的适意。然而,从外而来的东西,有时候靠不住,因缘条件一变化,情况也就跟着改变了。适意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去创造。怎样创造适意的生活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无事以当贵
古人说:“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万般可忘,难忘者闲名一段。”人人都有求富贵、地位、荣耀,乃至受人尊重的欲望。《世说新语》说:“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所谓“树大招风,名大招忌”。名利之后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种种的毁谤、打击、烦恼、压力。“无事以当贵”,贵在什么?贵在无事,贵在有一颗平常心。当你心中无事,就不会被世间尘劳所惑,内心无所挂碍,则能处处平安,自在而适情。
第二,知足以当富
客家人有一句话很美:“我足了。”意思是“我饱了、我够了”。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心更富有?要发财,钱财和烦恼是兄弟,钱财有了,总离不开烦恼;求名利,名利与挂碍是一体,名利来了,难免患得患失。因此,知足才是富乐安稳之处。《佛遗教经》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的人,常为五欲所牵绊,知足的人,以超越升华为富贵。
第三,安步以当车
时代在进步,交通工具也逐渐改变,人类的欲望也随之增加。例如有了自行车,开始希求摩托车;有了摩托车,觉得要有汽车才好;买汽车时,要进口的才拉风;有了进口车,何不来一架直升机?什么都拥有了,内心却不平安、不快乐,为什么?因为怕被偷、被抢、被拖吊、被撞坏,苦恼无处停放,担心恶人恐吓……其实,生活不在求享受,安步当车,安贫乐道,多一份闲情,少一份奔忙;增一分健康,减一分负担。
第四,晚食以当肉
《古文观止》的《颜斶说齐王》一文记载:齐王要颜斶做官,给他种种优渥条件,但是颜斶婉谢了。他说,他不要什么荣华富贵,也不必什么美食佳肴,只要在家做个老百姓,肚子饿了才吃,味道自然甘甜,与吃肉一样美味。唐朝张蕴古在他的《大宝箴》里也说:“罗八珍于前,所食不过适口。”丛林里的“过堂”一语,意思是,吃饭只是滋养色身,经过一下,不在执着菜色如何。果能尝得这般淡泊滋味,才能维持最长、最久。
天气冷暖的变化,要适时增减衣服,环境变化了,也要懂得调适身心。人生无论做什么,总要有一个适合:男女结婚要适龄,穿鞋大小要适足,煮菜咸淡要适度,应对进退要适宜。遇到学习因缘、种种商机,感谢适逢机会;工作就业全力以赴,就不怕被时代淘汰;甚至人我相处,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否则任性而为、逾矩越分,只会适得其反,破坏情谊。
四种寿命
日本禅师丹羽廉芳曾说过:“人寿像马拉松赛跑,谁有耐力,谁就可以获胜!”到底人的寿命要“活”多久才好呢?其实,人的寿命不一定要长久,因为一个人除了身体的寿命外,还有语言的寿命、信仰的寿命、功德的寿命、事业的寿命、共生的寿命等不同层次的寿命。以下有四种说明:
第一,肉体上的寿命
平常我们为了这个肉体生命,给它化妆、营养、运动,种种的爱护、照顾,乃至养生有术,希望长命百岁,依然童颜鹤发,矫健如虎,毫无龙钟的老态。这是一般人所希求的寿命。但是,它毕竟是有限的,到了百年以后,这身体就不是我们的了。
第二,事业上的寿命
开创事业,福利邦梓,泽被社会人群,譬如创建公司、工厂,一经营就是几十年,甚至百年老店,不但本身投注毕生的岁月,子子孙孙继承不辍,就是一种事业上的寿命,尤其是从事文化出版的事业,其寿命更是亘古长久!这是一种利世、利国、利人的功业,可以为人所称颂。
第三,言教上的寿命
古人所谓“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古今圣贤的珠玑教谕,让后代的人不断地沿用,他们的教言,是人类智慧的遗产、文化的宝库,通过古人的著书立说,传之其人,文化得以薪尽火传绵延下去。言教上的寿命,是超越时空,和心灵交会的生命,是一种真理和道德的传递。
第四,信仰上的寿命
肉体上的寿命,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事业上的寿命,有兴隆衰微的可能,言教上的寿命,有时也依因缘际会之不同,而有或被宣扬或遭压抑之别。所谓信仰上的寿命,是对生命有无限未来的信仰,相信生命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弥新,信仰上的寿命,是超越了有无、美丑等对待,绝对解脱,究竟常乐,与真理契合的清净生命!
寿命长好,还是短好?事实上寿命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功于人间。佛门中的僧肇,年仅32岁,却留下一部脍炙人口的《肇论》;亚历山大以33岁之龄,领导百万雄兵征服世界。因此,一个人的功业,并非靠年岁成就。而人生也不一定光讲色身寿命,而是要讲究什么样的寿命,才是有意义。
以上四种寿命,您要选择哪一种呢?
四种善用
《佛光菜根谭》说:“一个良将,残兵败卒也能训练成勇士;一个明医,枯木朽石也能炮制成仙丹;一个名匠,破铜烂铁也能锻炼成精钢;一个巧妇,剩菜残羹也能烹煮成佳肴。”做事能有善巧方便的智慧,才能够圆融无碍。列举“四种善用”,提供参考:
第一,善养威者,不易发怒
“君子不重则不威”,一个人的举止行仪要有威严,不可轻浮,才不会被人看轻。但是,威严不是不苟言笑地摆出一幅严肃的面孔,或是靠发怒、骂人来显示威风。所谓“不怒而威”,一个人的威严,要用道德让人对你信服,例如诚实守信、廉洁自持,对人言而有信,凡事以身作则等,能够让人因你有德而对你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的威德。
第二,善感恩者,不吝施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人要懂得感恩,感恩的人生最富有。每一个人的存在,都要感谢社会大众的因缘成就,我们在感恩之余,也要给人因缘,所以要不吝施舍。所谓施舍,并不一定要施舍金钱或物质,有时候给人一句好话、一个鼓励、一脸微笑,尤其对人心存尊敬,是最好的布施。
第三,善承诺者,不避诚信
“人无信不立”,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做人要重承诺,不可轻诺寡信。所谓“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个人如果经常失信于人,自己的信用、人格破产,日后必定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做人诚信第一,对于自己所说的话,一定要履行、实践,这是善于承诺者。
第四,善用人者,不会苛责
人皆有所长,也有所短,一个善于用人的人,必然懂得取人之长、容人所短。用人之长,则破铜烂铁也能炼成钢;容人之短,则不会苛责别人,而能以体谅的心,随时原谅别人、帮助别人,如此对方也会心悦诚服地为你所用,这是用人之道。
做人,要善于培养各种美好因缘,也要善用一切好因好缘来创造美好的人生。
四种恶行
一个人的行为,有善、有恶。所谓善恶,“势可为恶而不为,即是善;力可为善而不为,就是恶”。另外,在《善生经》里也讲到“四种恶行”:
第一,自私的欲望
一个人有欲望不是绝对不好,因为欲望有时是“善法欲”,例如我要用功读书,希望出人头地;我要为人服务,希望自己的道德更高尚,甚至我要成佛等,这种善法欲是很好的。但是有一种欲望是“染污欲”,也就是自私的欲望,一心只顾自己的安乐、温饱,不顾别人的死活,只求自己得安乐,不管他人的痛苦,这种自私的欲望,就是一种恶行。
第二,嗔怒的恚心
有的人满肚子的偏执,满腔的嫉妒,看到别人成功,他就不高兴;见到他人受苦,他就感到欢喜。甚至看到别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感到不顺眼,而且处处与人结仇、结怨,因此,每个人看到他,莫不敬而远之。《佛遗教经》说:“嗔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法苑珠林》也说:“嗔是善心之大贼,恶口之府藏,祸患之刀斧。”所以,嗔怒的恚心是一种恶行。
第三,颠倒的邪见
有的人虽然有宗教的信仰,但是不见得有正确的见解。例如不相信“如是因,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法则,这就是邪见。有的人不接受“人有前生、有来世”的三世轮回观,这也是邪见。有了邪见的人,就如行走于黑暗中,看不清道路的方向;又如船只航行于大海,不辨正确的方位。我们但看社会上一些绑票、杀人、吸毒等案件,都是由于颠倒邪见,不懂得辨明人生的方向而引起的,所以,颠倒的邪见是一种恶行。
第四,愚痴的执着
在生活中,有的人因为固执己见,无法接受别人的善言而造成自他的痛苦。因此,人之所以产生烦恼的根源,主要是由于执着;执着是贪心、嗔恨、愚痴的展现。执着的人,不能接受真理,甚至执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因此碰到任何事物,往往不究其好坏,只要与自己所知者相违,就会立刻产生对立与无明。甚至执着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或是认为死后一了百了、无有来生,因而肆无忌惮地耽溺享乐、为非作歹,因此沉沦生死不得解脱,所以,愚痴的执着是恶行。
学佛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不当的行为,所谓“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消灭”。
所以对于以上的四种恶行,应该努力去除。
四种教化
有一次,佛陀到一个地方教化,当地有个恶人责怪佛陀是个不事生产的人,每天只是到处行脚、云游。佛陀告诉他:“我也有工作,我也跟农夫一样,自耕而食。”佛陀所谓的“耕种”,就是对众生的教化,其中有“四种教化”如下:
第一,以信心为种子
《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人在世间上要有所成就,一定要有坚决的信心,才有傲人的成就;有信心,才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有信心,才有承受挑战的力量;有信心,才能接受更多学习的机会。佛陀教化众生,到处散播信仰的种子,让信仰种植在众生心里,一旦因缘成熟,就可以开花结果,增加力量,成为面对困难时的依托。
第二,以修行为时雨
佛陀教化众生,希望大家修习慈悲心,修习忍辱行。乃至持戒、布施、念佛、参禅等,让众生因为修行而身心安乐、远离烦恼,透过修行改造人心、净化社会。甚至佛陀也是以修行来修正自己,进而感化整个社会;以修行的功德,成就他人;以修行的悲智,救度众生;以修行为及时雨,润泽一切众生。
第三,以智慧为阳光
佛陀运用智慧,以契理契机的权巧方便,散播他所觉悟的缘起、因果、业力、空慧等真理,来引导众生出离痴暗无明、消弭刀兵劫火。例如他以所证悟的空慧,打破悭贪的黑暗、消灭嗔恨的阴霾;以智慧的心灯,点亮出离生死之路、照见福慧之光,让众生远离忧愁贫困,趋向菩提大道,就如阳光一样,照破世间的幽暗瘴气,迈向光明温暖之途。
第四,以惭愧为大地
《佛遗教经》说:“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惭愧是升华道德、去恶向善的根本,惭愧就像大地一样,能让万物生长、成熟。佛陀让世间的人,时常惭愧自己的不足,惭愧自己对父母的孝养不够、对子女的教导不力、对亲朋的爱护不足、对社会的付出不竞。有了惭愧心,才能远离自大自满的固蔽;有了惭愧心,才有悔过向上的意愿;有了惭愧心,才能资养自他及世间的和谐。
佛陀不但是一位善耕心田的农夫,更是一位以众生为田,期望众生皆获菩提道果的专家。佛教一直积极地从事众生心田的深耕工作,对于社会人心的净化,大有助益。
四种话不取
把话说出来,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心中的想法,而方便彼此的沟通。但是,说话有说话的艺术,说得不好反而伤感情。好话固然能让人产生信心,是一种助缘,但无心之语也会酿成灾祸。如《华严经》里提到的粗犷语、苦他语、令他嗔恨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等,都是“能坏自身他身语”,因此,人与人之间,有四种话不足取:
第一,哗众取宠的话不取
有时候一句话说出来了,虽然一时之间能让大家觉得兴奋,但实际上却只能取悦人于一时。像现今中国台湾政坛以作秀的态度来问政,即是一例。事实证明,这种颠倒浮夸的言论,终究无法长久取得大家的信赖和支持。
第二,举止轻慢的话不取
我们做人处事,话不可说尽,势不可用尽,凡事要为自己和他人留个余地。有的人做事灵巧,不但动作快速,脑筋反应也快速,很容易不经意就说出傲慢犀利的伤人言词,让别人听了不舒服。这种语言如同一把利斧,伤了别人,自己也得不到好处。
第三,危言耸听的话不取
有些人怀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不健康心态,像过去有人扬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但直到现在,地球还是完好无恙;在SARS期间,某些媒体报道太过于耸动,引起社会民心的恐慌等等。无益于人的话说出来,给人错误的联想,甚至会扰乱人心,引发动乱,都是不可取的。
第四,信口开河的话不取
《金刚经》赞叹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因此,感得广长舌相的正报。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飞机轰炸重庆,一拉警报,大家问:来了多少架飞机?有人说“是一架飞机”,最后却变成91架飞机。
说话要说正派的话、说中肯的话,有些人说话不经大脑判断,不根据事实求证,随便信口乱说,闹笑话事小,不能为人所信任才得不偿失。
说话的目的在于沟通、表达,如果说出来的话,对别人没有帮助,反而损害他人的前途、名誉,使之陷于痛苦的深渊,则不如不说。
《法华经》云:“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引导众生心,闻者皆欢喜。”言语得体,能够善言软语的人,不但能导人向善,更可以为后世立下言语的典范。
四种第一法
古德云:“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都要有方法,不可任性而为,如果我们懂得人际间的相处之道,就能往来顺利。关于处世之道,有“四种第一法”,说明如下:
第一,忍耐是做人第一法
做人最大的力量就是“忍耐”,《尚书》云:“必有忍,其乃有济。”忍,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化解。能忍,才能解决困难,才能生出智慧,才能接受磨炼,才能不辞辛劳,才能从失意痛苦中再度站起来。因此,忍,才能顺利走完人生旅途,如黄庭坚所说:“百战百胜,不如一忍。”可见忍耐是做人第一法。
第二,礼貌是处事第一法
人在世间生活,免不了要与人接触往来;与人来往要有礼貌,处事才能顺利。礼貌是修养的表现,礼貌是互相尊重的行为,也是道德知识的流露。礼貌能让人不卑不亢,礼貌能获得好人缘。《礼记》云:“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做人有礼貌,会让人欢喜与你接触,因而使你在事业上,在团体中获得好的评论,因此礼貌是处事第一法。
第三,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人生的荣耀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如何保住已有的成就与荣誉?首先要懂得谦虚退让,就如老子所说:“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人在应该谦虚时要谦虚,应该退让时要退让,只有不争,才不会有人跟你争;反之,如果你不谦虚、不退让,就会与人产生纷争。有了纷争,你所想要得到、拥有的,很可能一夕之间丧失殆尽,所以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第四,宽容是用心第一法
宽容是君子之风,宽容是气度的表现,宽容是善解人意,宽容是以德报怨。我们能对别人多一分包容,就愈能显示自己的肚量;一个人的肚量有多大,就能对他人涵容多少。就如天地虚空,因为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以能广大无垠。因此,我们要如天地一样,能包容各式人种,能亲疏平等,能与万物共存,则能虚怀若谷、意畅舒怀,所以,涵容是用心第一法。
荀子说:“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未来的成就如何,从你现在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能做好“四种第一法”,就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关键。
四种怨亲
人在世间上生活,身边一定有许多的亲人与朋友。周遭的这些人,有的虽无血缘关系,却亲如家属;有的虽是亲人关系,却仇如冤家。究竟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人,谁是亲?谁是怨呢?有时候,可能连自己都难以分辨清楚。在佛教的《善生经》里有“四种怨亲”,说明四种看起来是亲人,实际上是冤家的人:
第一,有贪欲而来畏伏的人
有一种人,之所以与你交往,是存有企图之心。他为了得到你的财产、权位、名利、美貌等利益,而假意遵从你、畏惧你,甚而服侍你,这样的人,是有贪欲之心者。孟子说:“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也就是说一个贪欲之人,其心中的道德良知是非常微薄的,这样的人,是寡德之人,也是冤家,而不是亲友。
第二,有所求而来美言的人
《礼记》云:“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有的人,他想要请求你的协助,希望得到你的帮忙,他会对你作出种种的奉承,说出种种的好话,甚至说尽种种谗媚之语,让你心花怒放,因而不察其人的品性善恶好坏,以及所求之事是否合于道德。这一种人是小人,也是冤家,而不是亲友。
第三,有谄谀而来敬顺的人
有一种人,他想要亲近你,是想仗恃你的势力,想假借你的名位,想依靠你的威风,因而假意地来恭敬你、顺从你。事实上,他是想“狐假虎威”,为非作歹。如果重用这类人,必会造成国贫民疲,上下不和。荀子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所以,对你有谄谀之心的人,是贼人也是冤家,而不是亲人。
第四,有图乐而来交友的人
有些人与你交往,是因为你有钱,跟你在一起可以享乐。《战国策》载:“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为了图乐而相交的朋友,他不是患难同当的朋友,而是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等到与你相处没有玩乐的机会,或是你所能给的利益消失时,彼此之间的友谊也就停止了,所以这一种也不是亲人,而是冤家。
我们身边的人,是正是邪?是怨是亲?这就要看自己如何运用智慧来分辨了。
四种人
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才能做人;不能通情达理,不能洞悉人情事理,就是对做人的这门学问还不够透彻。做人是一门大学问,人有很多种,有的人热心公益,有的人自私自利;有的人见义勇为,有的人自扫门前雪;有的人刚直不阿,有的人圆滑狡诈;有的人内敛稳重,有的人轻薄肤浅,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人的种类繁多,以下介绍四种人:
第一,不闻不问者为局外人
有一种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在他的心里,“天塌下来自有高个顶着”,因此对于世界局势,乃至国家社会的一些现象、问题,他都漠不关心,不闻不问,把自己当成局外人。现在社会上多的是这种人,其实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彼此都是相互关系的存在,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当国家社会有了危机,自己岂能置身事外?所以,人不能当局外人。
第二,隔岸观火者为无情人
有一种人,对事抱着观望的态度,当别人有了困难,他习惯袖手旁观。有时候即使邻居失火了,自己只看不救;朋友发生灾难,他也生不起同情之心。甚至路边有人跌倒了,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他都不愿扶人一把,这就是隔岸观火的无情人。人一旦失去了关怀别人、同情别人的慈悲心,则如同冷血动物,如此人的价值何在?所以,人不能当隔岸观火的无情人。
第三,两面讨好者为圆滑人
有一种人,做人圆滑,做事投机,善于两边讨好、见风使舵。这种人看似左右逢源,到处吃得开;其实这种“墙上草”的人,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这种人太圆滑了,给人不安全感,不容易让人信任、重用。所以,做人要圆融,但不能圆滑。
第四,功成身退者为明智人
有一种人,功成不居,这种人最好。平时尽心奉献,努力服务,随喜促成好事。但是一旦事情成功了,他就急流勇退,交棒给别人,毫不眷恋。社会上就是因为有这种人,才能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反之,有很多人把着权利,不肯退位,得到利益好处,就不肯分享给别人,最后遭人唾弃,这是最失败的人,所以功成身退者为明智之人。
学问是为了做人,做人之道无他,能够心中有人,凡事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进而发心奉献、服务人群,当你成就别人的同时,也会成就自己。
四种人不用
机关团体,时常要招考各种职员;商店经营,需要雇用外务店员;工厂运作,也要聘请技术人员等。甚至于在家庭里,也会请个管家、保姆。对于用人,哪一种人能用,哪一种人不能用,不可不知。以下建议,有四种人不可用:
第一,巧言令色者,不用
巧言不如直道。有的人说话,善于察言观色,谄媚逢迎,专说一些好听的话,给你灌迷汤;骨子里没有一点真心,所说的话都是虚伪不实的绮语妄言。甚至不但语言是假的,连笑容也是伪装的,一举一动,都是做作不实,这种人不能令人信任,当然不能用。
第二,损人利己者,不用
世间上,一等根器的人凭着崇高理想而行事;二等根器的人凭着常识经验而工作;三等根器的人凭着自己需要而生活;劣等根器的人凭着损人利己而苟存。损人利己的人,凡有利益,归于自己,凡是过失,归咎他人。平时专做一些自私自利的事,说一些坏人名誉的话,这种人如果用他,会给你招惹很多的麻烦,增添很多的不愉快,所以不能用。
第三,言行不一者,不用
有一种人,表里不一,说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外一回事。平时喜欢发表高论,说得天花乱坠,但是真要他去实行,则推得一干二净,说和做完全是两回事。更有甚者,有的人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语言和行为不能配合,表里不能如一。对于言行不一致的人,不能托付重任,自然不能用他。
第四,自赞毁他者,不用
平常在我们的朋友、同事当中,会有一些人总喜欢炫耀自己、夸赞自己。三句话就谈到自己当初是何等英雄,贡献多么伟大,立了多少功劳;谈起现在,更是不得了,好像少了他团体就不能运作,太阳就不再升起一样。有的人不但夸赞自己,甚至毁谤他人,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是。凡是别人都是错的,自己都是对的,这一种自赞毁他的人,经常制造纷争,用了以后会很麻烦,因此最好不用。
做人,可以无用,但不能无明;做人,可以没有贡献,但不能侵犯别人。做人踏实、本分最要紧,所以上述这四种人我们不能用,当然也不能做这四种人。
四不可
现代是一个民主时代,个人可以随着自己的兴趣、性向、专长,在不影响他人的权益,以及不违背国家的政令之下,自由地发挥所长,甚至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有四件不可任意而为的事,应该戒之、慎之。以下就来谈谈“四不可”:
第一,不可随耳目之娱
随着科技高度发展,一般人每日追逐于感官刺激的娱乐,驰骋畋猎于目眩神移的声色之中,身心却空虚不安,无法求得安定与自在。明朝的薛敬轩说:“目欲视,当思其邪与正;耳欲听,即思其是与非。”我们不可以放纵自己的耳目,任其贪看美色、听取靡靡之音,所谓“宁静致远”,唯有在宁静中,不让心灵受到外境的五欲六尘所蛊惑,能够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自然不会起惑造业,也就不会频生无明烦恼了。
第二,不可说虚妄之言
朱熹说:“言语不可妄发,发必当理。”话不可以乱说,开口说出来的话必须合于正理。人只要说了一句谎言,就要不断说更多的谎言来掩饰,甚至为了要自圆其说,无所不用其极地算计别人,以为自己脱罪,于是每天活在惶恐黑暗之中,不得安宁。所以口要常说赞美之语、诚实之语,而不说虚妄之语。
第三,不可揭他人之短
《弟子规》云:“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人家有短处,我们要隐恶扬善,不可揭发人隐私。台湾的选举,竞选人的祖宗八代,常常会被一一地提出来品头论足,甚至被骂得一文不值,这是社会亟待改善的不良风气。其实每个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天下没有完美无过之人,包容他人的不足,赞美他人的长处,不仅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更能带给自己好的人缘。
第四,不可夸自己之长
社会上常见有的人开口、闭口都是自己怎么了不起、自己怎么好。其实这些自我宣扬、自我炫耀的人,反而会被人看轻。曾国藩说:“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人应该懂得谦虚,谦虚才是美德;不夸耀自己专长的人,才能如大树般向下扎根。
《礼记》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人的气度是透过高度的修养所展现出来的。“四不可”就是让我们表现恢宏气度的礼仪,有礼才能对别人产生恭敬之心,有礼才有公共道德,所以,我们要时时将“四不可”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等人
现代人讲究情绪管理,但是,一般人大多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人虽然能力很强,但是脾气也很大,让人不敢领教;有的人能力差,脾气又大,自然受人排斥,难以合群;有的人能力强,脾气又好,则人人赞叹,到处受人欢迎;有的人能力虽差,但也没有脾气,尚能与人共事,差堪受教。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能力大小,而看能量的高低。能,每个人都有,而且各有不同,能力、才能都可以经由学习而来;量,却是不容易培养。量是不嫉妒,有包容、有雅量、有涵养,不随便发脾气。所以做人以能量来区分等级,可以分成四等人:
第一,一等人,能力大脾气小
第一等人,能力很大而且没有脾气,例如在学校里,会教书的老师绝不会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反之,喜欢体罚学生的老师,为什么要打骂学生?因为他没有好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只有用打骂、用发脾气来威吓学生。所以,只要我们培养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能力而脾气小,就是第一等人。
第二,二等人,能力大脾气大
第二等人,能力大,脾气也很大。因为他要求完美、要求苛严,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当别人的能力无法和他配合,他就用发脾气来教训人、督促人,要别人跟他一样。发脾气,总要让别人感到你是出于一份爱心,他才能接受;如果你是恶意的,对方也会心生反感。所以能力大,脾气也大的人,只能列为第二等人。
第三,三等人,能力小脾气小
有的人没有能力,不过他也没有脾气,这种人算是普通人。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做多大的事业,也没有办法有杰出的表现,所以他也不敢发脾气。如此大家将就将就,总算能够与人和平相处,这是三等人。
第四,四等人,能力小脾气大
这是最差劲的下等人,论能力没有,可是脾气很大,自己不会做事,却对别人要求严苛。这种人无论是主管或属下,都不得人缘,到处不受人欢迎,所以是劣等人。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是用脾气去领导别人,也不是用脾气去教导别人,而是以身教来领导人,以道德来感化人,以度量来包容人,这才是最有智慧的上等人。
四病致失
“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但是人总是希望有所得,不希望有所失。其实得失都有它的因果关系,既然不希望失去所拥有的,就不要造作失去的原因,自然不会有所失。造成失去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四点说明:
第一,骄傲会失去礼节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骄傲,一个骄傲的人,往往自恃甚高,自以为了不起,因此目中无人,不把别人看在眼里,当然不会在意人与人应有的礼节。例如见了面,他不肯跟人点头打招呼,平时也不肯说好话、赞美别人,在人前人后永远是一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人欢喜和他在一起,日久不但朋友疏远他,做事也不会有助缘,所以骄傲必败,这是自然的道理。
第二,我慢会失去仁厚
贡高我慢的人,不但自己自高、自大,对别人往往也要求严苛,缺乏宽厚、仁慈之心,所以无形中在人际之间竖立了一道高墙,让别人不容易亲近他,他也走不近人群,因此佛经比喻“我慢如山高”。我慢会成为人际之间的障碍,乃至自绝成功之路,不可不知。
第三,发怒会失去人和
俗语说:“生气无好话”,一个人生气发怒的时候,往往失去理性,忘记对人应有的尊重与包容,即使面对再亲的家人、再好的朋友,他也口不择言,不顾一切地给人难堪,以致亲情破裂,好友反目成仇。所以当一个人要生气的时候,最好能够“慢半拍”,气就生不起来了;就如同唱歌,跟不上节拍,歌自然就唱不下去了。否则,东西打破了可以再买,人情破坏就很难再回复;如果因为一时生气而失去人和,事后才后悔,往往悔之已晚。
第四,欲望会失去品格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一个人欲望太高,贪财、好色、好名、好利,经常有求于人,必然善于攀附权贵、逢迎拍马,甚至对人卑躬屈膝,失去做人应有的风骨。如此活得毫无尊严,生有何益?所以,做人要节制私欲,不要因为贪欲而失去品格,这是人生最大的损失。
人,有时候容易患得患失,在得失里面不得安心,所以我们要看淡得失。但是,对于可能导致自己失败,乃至失去人格的缺失,则不能漠视,而且要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