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增订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基本史料

(1)纳尔沙喜的《布哈拉史》(Tarikh-i-Bukhara,简称纳尔沙喜书)。这是一部关于7—11世纪布哈拉的基本史书。作者阿布·巴克尔·穆罕默德·本·加法尔·纳尔沙喜 (Abu Bakr Muhammed b. Djafar Narshakhī,899—959)于伊历332(公元943—944,以下省去伊历/公元)年以阿拉伯文写成此书。522(1128)年5月,此书被库巴维(Abu Nasr Ahmad b. Muhammed al-Kubawi)译成波斯文,略有删节。1178—1179年,穆罕默德·本·祖费尔(Muhammed b. Zufer)又做了缩写,把它献给了当时布哈拉的统治者阿布杜·阿兹斯。此后,一位佚名作者把《布哈拉史》续写到蒙古入侵之前。该书即以最后这个版本流传于世,1892年由舍费尔(Ch. Schefer)在巴黎出版。1897年,雷柯申翻译,巴托尔德编辑,在塔什干出版了俄译本。1954年,美国伊朗学家费赖以穆达林斯·拉札维的德黑兰本(西帕沙拉尔清真寺图书馆第七号手稿和第十七号手稿)为母本,又参照另外六种版本或手稿,将该书从波斯文译成英文,并详加考释。 4全书37章,详细记载了7—10世纪布哈拉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和军事活动状况,对萨曼王朝记述犹详,对11世纪布哈拉历史也有所增补记述。此书既有编年史记述事件在年月上较为清晰的特点,又有纪事本末体详述事件始末的特点。因此,本书在年代学上可补同期阿拉伯地理著述之不足,在材料收罗上又可补阿拉伯编年史籍记述经济、社会生活不足之缺陷。不过,此书记述的年代,时有差违,俄国学者巴托尔德在使用此书材料时,曾详加考辨。该书是有关萨曼王朝历史的最基本史料。

(2)伊本·胡尔达兹比赫的《道里邦国志》(Kitab Masālik Wa’ l- Mamālik)。伊本·胡尔达兹比赫(Ibn Khordādhbeh,约820或825—912)曾任阿拔斯王朝杰贝勒省邮驿长官,是阿拉伯古典舆地学派之一的伊拉克学派的奠基人,他用阿拉伯文写成此书。据荷兰学者德·胡耶(M. J. de Goeje)推断,此书初稿完成于232(846)年左右,二稿的定型不早于272(885)年,但这两个版本未流传下来。传世的是较晚的简本。1889年,德·胡耶刊布此书,编入《阿拉伯舆地丛书》(Bibliotheca Geographorum Arabicarum,简称BGA,1870—1894)第六种,并附法译文,还后附古达玛《税册及其编写》摘要。宋岘将两书由阿拉伯文译成中文、并详加注释(中华书局,1991)。该书没有直接记载萨曼王朝的历史,但第一次记载了巴格达北到中亚、南到印度的道路,记载了大呼罗珊路,并详细记述了呼罗珊、法尔斯、杰贝勒诸省的税收、地理、居民、物产、手工业和商业等,为研究萨曼王朝经济提供了间接资料。

(3)白拉祖里的《诸国征服史》(Kitab Futūh al-Buldān,又译《各地的征服》)。白拉祖里(Al-Imam abu-l’Abbas Ahmad ibn Jabir al-Baladhuri,死于892年),是波斯优秀的史学家。他出生于巴格达,与哈里发穆斯塔因和穆塔瓦基尔过从甚密。他用阿拉伯文写成的《诸国征服史》,主要记载了7—8世纪阿拉伯的征服活动,其中有关东部征服的记述,为研究萨曼王朝兴起提供了背景资料。他还记载了阿拉伯对突厥语各部族的征服活动,为研究中亚突厥化提供了最初的资料。此书在1866年由德·胡耶刊布。夏德(P. H. Hitti)和穆哥丁于1916—1924年将其译成英文在纽约出版(The Origins of the Islamic State being a translation from the Arabic accompanied with annotations geographic and historic notes of the Kitab Fatuh al-Buldan)。

(4)《黄金草原与珠玑宝藏》(Muruj al-Dhabab wa-Ma‘ādin al-Jawhar)。此书是一部关于中亚、西亚的历史、地理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作者阿本—勒—哈桑·阿里·本·胡赛因·马斯欧迪(Abu-l-Hasan Ali b. Husein al-Mas’ūdi,卒于956年,又译马苏第)出生在巴格达的一个阿拉伯人家庭,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游历中度过。他年轻时曾到伊朗游历,后来又到过印度和锡兰岛。他还可能随商人远至中国,然后从海路去桑给巴尔,最后经阿曼回巴格达。此外,他还游历过里海南岸、叙利亚、埃及等地。他每到一地,就寻访古迹,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史地状况,考证史籍记载的真实性。345或346(956)年,他死于开罗。他留下20多部著作,但大多没有流传下来。他用阿拉伯文所写的《黄金草原与珠玑宝藏》,实际上是他所写的其他著作的摘要和缩编。此书写成于336(947)年,改定于345(956)年。马斯欧迪在晚年还写成《箴规篇》(Kitab at-Tanbih wa‘l-Isharaf)一书,概括、订正和补充他一生的著述。《黄金草原与珠玑宝藏》书中所开具的阿拉伯历史学家名录,其中一些名字甚至未被10世纪编纂成的《百科津逮》(Kitāb al-Fihtist,莱比锡,1871—1872)所收录。作者自己没有说明这两本书的史料来源。据研究,他的那些亲身经历和其他旅行者及商人们的某些叙述都可能成为其著述的资料。他在其历史著作中所引的资料不尽可信,因为其本意是为普通读者写一部读来轻松、引人入胜的作品;他在地理学著作中汲取了前辈学者(如伊本·胡尔达兹比赫)的成果,但他的那些亲身经历无疑使他扩展了当时的地理学知识。该书提供了9—10世纪上半叶中亚、西亚地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翔实、生动的记载。法国学者巴比耶·德·迈纳尔(C. Barbier de Meynard)和帕维·德·库尔戴伊(Pavet de Courteille)整理了《黄金草原与珠玑宝藏》手稿并译成法文(九卷本,巴黎,1861—1877);后又有佩拉(Ch. Pellat)的法译本(巴黎,1962、1965)。《箴规篇》由德·胡耶刊布,收入《阿拉伯舆地丛书》第八卷(莱顿,1894)。卡拉·德·沃也将此书译成法文(巴黎,1896;开罗,1938年重印)。中国学者耿昇据1962—1965年法文本,将此书译成中文,书名《黄金草原》(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5)《世界境域志》(Hudūd al-‘Ālam)。本书作者佚名,写本中也没有提到作者的名字。本书用波斯文写成于372(982—983)。在现有的伊斯兰地理著述中,以本书介绍中亚历史地理最为详尽。本书唯一传世的写本是阿布—古勒派嘎尼于1892年在布哈拉发现的;1893年,他将本书连同在一卷书中的其他三份写本赠给了俄国东方学家A. L.图曼斯基,故本书又被学术界称为“图曼斯基写本”。佚名作者在开篇中说,是书是为护时犍(阿拉伯语为“古兹甘”,即汉籍所载“护实犍”、“胡实犍”,故址在今阿富汗席巴尔甘)的统治者(即法里功王朝[Farighūnids]的阿布—哈里斯·穆罕默德·本·阿赫默德)写的。作者没有提到自己利用过何种史料,但据巴托尔德的研究,作者显然有赖于希腊的托勒密和阿里斯托特里,而且,看来同阿拉伯地理学巴里黑派的巴里希(Abu Zayd al-Balkhi,约849—934,著有《诸域图绘》[Suwar al-Akālīm])和伊斯塔赫里(al-Istakhri,法尔斯人,生活于10世纪上半叶,著有《诸国之路》,有莱顿藏抄本,编号ar.1702;另有君士坦丁堡抄本,编号AS.2971。收于《阿拉伯舆地丛书》第一卷,莱顿,1870)也有关系。研究者认为,该书有关突厥语诸部族的资料,主要源自于萨曼王朝宰相阿赫麦德·本·扎伊哈尼(al-Jayhānī,活动于10世纪上半期,是巴里黑派创始人巴里希的庇荫人)的一本没有流传下来的著作,成书不晚于310(922)年。《世界境域志》有大量关于河中、呼罗珊地区的记述, 系统描述了诸国与城市,详细列举了各地物产,大大补充了有关古代中亚商品出产的知识。它不但反映了萨曼王朝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情况,而且涉及该王朝与周边地区突厥人的关系。

该书波斯文原文由巴托尔德刊布并作序和作索引(列宁格勒,1930)。1937年,V.米诺尔斯基把《世界境域志》译成英文,并详加注释,作为《吉布丛书》新辑第十一种出版(Hudūd al-‘Ālam. The Regions of the World. A Persian Geography 372 A.H./982 A.D., translated and explained by V.Minorsky. With the Preface by V. V. Barthold[1930],London,1937. GWS NS XI)。1970年,博斯沃思又增订英译本出版,仍为《吉布丛书》新辑第十一种。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学者王治来等将此书英译本译成中文。 5

(6)《米撒儿行纪》。作者米撒儿(Abu Dulaf Mis’ar bin al-Mahalhil)是大食诗人,在萨曼王朝艾米尔纳斯尔二世(Nasr b. Ahmad,914—943年在位)时,他作为后者的使者从不花剌(布哈拉)出发,东行中国,求聘中国国王哈凌·本·沙乞儿(Kalim ibn as Sakhir)之公主为萨曼王朝王子妃。米撒儿东行后,撰下《见闻札记》(Risāla,约950年写成)。该行纪原文似已遗失,仅在可疾云尼(Kazwini,卒于667[1269]年)书和雅古特(Yākūt,卒于626[1229]年)书中有采录。1842年,德国学者F.乌斯坦菲尔德(F. Wustenfeld)把这两本书所辑之“米撒儿行纪”转译为德文;1845年,斯考娄泽(Kurt von Schlozer)又刊行一部阿拉伯文本,并附拉丁文译文;1866年,英国学者亨利·玉尔(H. Yule)又从斯考娄泽所译拉丁文本中以英文节译行纪之文,载入其《契丹行程记》一书中 6。罗赫·骚尔(Alfred von Rohr Sauer)又在1939年用德文译注了这篇行纪。 7该行纪对布哈拉至中国西北旅程路线、沿途部族、宗教、风土等情况有许多记述,可补中国正史记载之不足。就萨曼王朝研究而言,该行纪最有价值的是记载了出使中国这个事件以及对萨曼王朝军队的具体描述。不过,由于该行纪所记的中国都城Sandabil究竟勘同何地,学界众说纷纭,因而削弱了该行纪的价值。11世纪,阿拉伯作家艾兹·祖拜尔(Qādi Abūl-Husain Ahmad b. az-Zubair)在其《珍宝录》 (Kitāb adh-dhakhā-ir Wat-tuhaf,成书于463[1070—1071]年)中,也记述了与“米撒儿行纪”相似的事件。两者可相互参对。美国学者博思沃斯整理、研究了《珍宝录》中有关这次出使中国事件的记述 8

(7)《诸地形胜》(Kitāb Sūrat al-Ard)。作者伊本·豪卡勒 (Zbn Hawkal)出生在美索不达米亚(贾兹拉)的纳西宾,故又名纳希比。他一生游历了中亚、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其中,在350—358(961—969)年游历了贾士拉、伊拉克、胡齐斯坦和法尔斯,358(969)年游历了花剌子模和河中地区。伊本·豪卡勒在游历时,从事经商和传教活动,他总是注意价格、物产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他于977年以阿拉伯文写成《诸地形胜》一书。此书以伊斯塔赫里的《诸国之路》为蓝本写成。伊本·豪卡勒的创新之处在于,他把巴里希和伊斯塔赫里书中对地图的简略说明据自己在游历中积累的材料改编为自成体系的著作,增加了对毗邻伊斯兰世界的各国诸族的议论,主要有关于突厥语诸族、可萨人、南意大利城镇居民、苏丹人和努比亚人的几节,他对伊斯兰世界各地也增添了内容,最重要的就是西部(马格里布、西班牙、埃及和西西里)和东部(呼罗珊、特别是河中地区)。因此,豪卡勒书比伊斯塔赫里书显得更具史料价值。

《诸地形胜》阿拉伯原文最初由德·胡耶刊布,收入《阿拉伯舆地丛书》第二卷(莱顿,1873)。后来有克拉默斯(J. H. Kramers)重刊本(莱顿,1938),克拉默斯的法译本由G.怀特修订刊布,为《诸地形胜》(两卷本,巴黎—贝鲁特,1964)。

(8)加尔迪齐的《记述的装饰》(Zain al-ahhar)。加尔迪齐(Abu Sa’id Abd-l-Hal b. Zahhak Gardizi),波斯人,生平不详。他是伽色尼王朝(即哥疾宁王朝)时代的大史学家之一,于1050—1053年间写成此书,献给伽色尼王朝素丹阿卜达尔—拉希德(‘Abdar-Rashīd,1050—1053年在位)。这部历史著作除包括直到1032年的哈里发历史和1041年的会战之外,还有专门章节记述突厥语各民族和印度。加尔迪齐在写此书时,利用了一些其他历史学家(如伊本·阿西尔)所未曾利用的材料。他把下列著作称作自己的史料来源:萨曼王朝宰相扎伊哈尼的地理著作,伊本·穆卡法厄的一件佚名作品,伊本·胡尔达兹比赫的一本完全不为人知的关于“尘世琐事”的著作及其《记述之书》。加尔迪齐的记述与《世界境域志》可相互比对。巴托尔德认为,对于从阿拉伯征服之始到(伽色尼王朝)马乌杜德素丹登基(1041)以前时期的伊斯兰东部世界的历史来说,加尔迪齐的著作属于那些迄今几乎没被任何人利用过的最重要史料之一。其中有关突厥诸族的一章,有许多全新的地理资料和关于各部落起源的一系列有趣的传说。他还认为加尔迪齐关于萨曼王朝艾米尔曼苏尔的记载,是最精确的权威记述。 9此书仅有两个晚期的抄本传世:牛津抄本(抄于1196年12月[1782年11月],藏于牛津大学图书馆,萨科·厄特所编《目录》,9—11栏,15号)和剑桥抄本。据研究,以牛津抄本较好。19个世纪末,巴托尔德充分利用了这个抄本,并做了详细摘要。1954年,纳费西在德黑兰出版了新的完整的波斯文《记述的装饰》。1983年,王小甫摘译了巴托尔德所做该书的摘要 。 10

(9)《治国策》 (Siyāsat-nāma),又名《王德》(Siyar al-Mulūk)。本书是研究中亚中世纪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宗教、文化、生活习惯和奴隶王朝起源的重要史料。本书作者阿布·哈桑·阿里·伊本·伊斯哈克 (Abu Hasan Ali ibn Ishak)是塞尔柱王朝的宰相,两朝为相,执政达30年之久(1063—1092)。塞尔柱王朝素丹授予他“尼扎姆·莫尔克”(Nizām al-Mulk,意为“国家的安排者”)的封号。因此,他又以封号著称于后世。他于484(1091—1092)年受素丹马利克—沙赫之命,总结萨曼王朝和塞尔柱王朝的国家行政管理经验和统治之术,着手以波斯文写作《治国策》,次年写成此书,共50章。不久,他在从伊斯法罕赴巴格达旅途中遇害。在他死后十三四年,此书才由素丹书库的司书穆罕默德·马格里比上呈素丹,使此书得以面世流传。此书有关于萨法尔(Saff ār)、萨曼、布叶、伽色尼诸朝历史的记载(约占全书十分之一),还有关于中亚诸国与辽、宋经济贸易往来的记载。不列颠博物馆藏有《治国策》抄本,编号为Add 23516(1881年波斯文抄本目录第二卷),抄写于1032(1623)年;柏林博物馆也藏有该书1032(1623)年的一份抄本。1891年,舍费尔刊布了《治国策》波斯文原文,他用的是690(1291)年抄本,这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抄本。1893年,舍费尔参考不列颠博物馆抄本和柏林博物馆抄本,将《治国策》译成法文出版。1897年,舍费尔又发表了《治国策》补遗。1949年,苏联科学院出版了扎霍德尔(В. Н. Захолера)据舍费尔的抄本为底本翻译、校订和注释的俄译本。1960年,英国学者达克(H. Darke)据波斯文本把《治国策》译成英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名著集成·波斯丛书》之一,在伦敦出版 (The Book of Government or Rules for Kings. The Siyar al-Muluk or Siyāsat-nāma of Nizām al-Mulk, London, 1960)。

(10)《居兹加尼书》(Tabakāt-i-Nāsirī)。此书本名为《宗教保卫者一览表》,作者居兹加尼 (Abu’Omal Minhaj al-din ’Othman ibn Sirāj al-din al-Jawzjani,或Jurjani,或Jūzjūni,死于13世纪后半叶),故书以作者为名。他出身于伽色尼王朝姻亲家庭,曾为古尔王朝奴隶君王德尔希(Delhi)服务。他所写的这部书就是献给古尔王朝的。此书以波斯文写成,它记载了伊斯兰世界194(810)—658(1260)年的历史,尤以东部地区的历史记述为详。此书分章记述了东部各王朝(如塔赫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的历史,尤以伽色尼王朝和古尔王朝记述为详。此书以编年体写成。1864年,N. Lees和L’hadim Husain以及Abdul Hay 刊布了该书的波斯原文本 (Tabakāt-i-Nāsirī, Bib Indica, Calcutta, 1864)。1881年,英国学者雷弗迪(H. G. Raverty)据波斯文手稿将此书译成英文出版,并详加注释。英译者把此书名译为《亚洲伊斯兰诸王朝通史》。英译者在译注时,参考了许多原始史料,其中就有《记述的装饰》。不过,英译者的考释中也有不少失误之处(Tabakāt-i-Nāsirī: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Muhammad Dynasties of Asia including Hindustan...Trs. by H. G. Rawerty, Vol.Ⅰ-Ⅱ, London, 1881;Index, Calcutta, 1897)。

(11)《马卫集论中国、突厥和印度》。马卫集(Sharaf al-Zamān Tāhi Marvazi,1046—1120),中亚谋夫(Marv,又译木鹿)人,曾任塞尔柱王朝的宫廷医生。他以自己丰富的医学、自然科学知识和广博的见闻,以阿拉伯文写成了《动物之自然属性》 (Tahā’l al-Hayawan)一书。全书共分二编,第一编共有21章(节),第一编为综合性的序言,分为三部分:A.概述(1—6章);B.地理(7—15章);C.人类(16—21章)。第二编为有关动物注释的动物学论文。1937年,亚伯利博士 (A. J. Arberry)在印度国立图书馆发现了该书较完整的抄本(缺第1—2章,第3章不全)。不久,英国学者米诺尔斯基将该书地理编五章(第8、9、12、13、15章,关于中国、突厥、印度、埃塞俄比亚及边远诸国诸岛)摘译成英文,并详加注释,是为《马卫集论中国、突厥和印度》 (Marvazi on China, the Turks and India,1942年由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出版正文60页,注释及索引110页,并附这五章阿拉伯文抄件影印53页)。

从该书内容上看,马卫集利用了伊本·鲁斯塔书、加尔迪齐书、《世界境域志》以及加哈尼的《君王道里志》 (Kitab al-Masālkwel-neck)。这些资料来源不算多。但由于马卫集利用了已佚的加哈尼书,使其著述显得珍贵。伊本·艾哈麦德·加哈尼(Muhammad b. Ahmad Jahani)曾任萨曼王朝宰相,是著名的伊斯兰地理学家。他的著作利用了前人许多材料,还收集了943年萨曼王朝遣使米撒儿到中国的游纪。马卫集书中特别翔实地记载了10世纪末11世纪初东方游牧部落向西迁徙的史实,并第一个记述了11世纪契丹、回鹘出使伽色尼王朝的史实,还独家记载了有关印度宗教分布的情况。马卫集书为研究中古突厥历史和北非、西亚、中亚和印度历史以及中西关系史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此书由胡锦州、田卫疆译成中文。可惜中译本未出版,仅刊布了原书论中国、突厥部分摘译。 11

(12)萨马阿尼的《谱系之书》 (Kitāb al-Ansab,简称萨马阿尼书)。萨马阿尼 (Abd Sa’d Abud al-Karim b. Muhammad al-Sam‘ani,卒于1166年),出生于谋夫。他大约于12世纪中期写成这部《谱系之书》词典。为写此书,作者于1155—1156年到河中地区和花剌子模游历,到过撒马尔罕、布哈拉、涅塞夫和捷尔梅兹等城。《谱系之书》是一部关于伊斯兰教谢赫(Shaykhs,教长)和对宗教做出贡献者的人名词典。由于词典是按人名的“地望”排列,所以它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地名和地理学资料,成为雅库特的地理词典的主要材料来源。巴托尔德对此书的史料价值评价甚高,往往以此书材料来勘对其他史料记载,并采纳此书的记述。纳尔沙喜《布哈拉史》中的许多“谬误”就是通过此书勘正的。此书年代记述往往正确。除此而外,萨马阿尼还写了一部谋夫城通史。

《谱系之书》原书为八卷本,用阿拉伯文写成。但原书在13世纪已少见。流传较广的是史家伊本·阿西尔编辑的节略本,共三卷。这个节略本1835年由F.乌斯坦菲尔德出版 (Specimen ellobabi sive Genealogiarum Arabum,...F. Wustenfeld, Gottingae)。原本1912年由马尔哥利乌斯影印不列颠博物馆手抄本出版(The Kitab al-Ansab of Aba al-Karim b. Muhammad al-Sam‘ani,...by D. S. Margoliouth, Leiden-London, 1912。北京图书馆有收藏,编号PJ 709/G6/Vol.20),作为《吉布丛书》第20卷。此外,还有一个几乎是完整的手抄本藏于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КИТаб-ал-ансаб,рук,инА с361〈543а〉)。

(13)穆卡达西的《诸国知识的最好分类》(Ahsan at-Taqasim fi Marifat al-Aqālim,简称穆卡达西书)。作者阿布—贝克尔·穆卡达西 (al-Mukaddasī,或Maqdīsī,巴托尔德《突厥斯坦》说他卒于约985年或1000年),生于耶路撒冷,游历了除信德、锡斯坦和西班牙以外的当时几乎所有的伊斯兰国家。375(985)年,他为萨曼王朝写成了《诸国知识的最好分类》初稿;在进一步游历之后,他为埃及法蒂玛王朝编写了该书的增订二稿。该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伊朗人各地区。第二部分开始于对东方的描述,包括呼罗珊、锡斯坦和河中地区。在他之前的伊斯兰作者都把这些地区分为三个独立的气候带,而他却把它们联成一个地区—东方,再划分成两块:嚈哒人之国(海塔勒)和呼罗珊,然后再细分为七块地域。在记述每块地域时,他都引述它的行政区划,指出隶属于它的各城市的特点和名胜,介绍该地域居民的宗教、道德、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制度、赋税、徭役和关税,还详细记载了各地的度量衡制、货币制度和驿传体系。因此,该书保留了大量的包括萨曼王朝在内的伊斯兰各国各个方面的资料。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采用的地理学术语“气候带”(iklim)已具有“国家”的意义。

《诸国知识的最好分类》阿拉伯原文收入德·胡耶编《阿拉伯舆地丛书》第3卷(莱顿,1877)。1963年,又有了A.米盖勒(A. Miquel)编排本,并附法文节译(达马法兰西学院,大马士革,1963)。

(14)雅库特的《地理辞典》(Mu‘djam al-Buldan,简称雅库特书)。作者雅库特(Yākūt al-Rūmī Hamawī,1179—1229)生于拜占庭统治下的一个非阿拉伯人家庭,他的别名“鲁米”(东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小亚地区)就是由此而来的,意思是“东罗马人”。他少年时被俘,作为奴隶卖给了叙利亚哈马的一个商人,因而又被叫作哈马维。主人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训练他从早年就外出经商。他曾几度到海湾地区的基什开展贸易。610(1213)年,他在伊朗、阿塞拜疆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游历,从那里又转到叙利亚和埃及。612(1215)年,他前往东方,次年住在尼沙不尔。然后,他访问了谋夫,在那儿的一个藏书甚丰的书屋里工作了两年。615(1218)年,他利用在谋夫得到的文献着手编写地理辞典,毕六年之功方成初稿。此后,他不断修订,直至626(1229)年他在阿勒颇去世。

雅库特《地理辞典》是一部编纂性著作,但此书在许多方面都可作为原始史料利用,因为其中引用的大部分著述都没有流传下来。雅库特的大部分史料看来都能得到验证,因为他经常提到这些作者及其著作的名称。他所引用的著述足有一百多种,材料包括地理、历史、传记、语言和文学等多种。雅库特最主要的史料之一就是萨马阿尼的《谱系之书》、白拉祖里的《诸国征服史》全本(这个全本没有流传下来)和《贵族谱系》。雅库特对某些著作做了大段的摘要或引用,从而使我们可据此对那些被认为已佚的著述进行可靠的评价,使今人得以窥见这些已佚的珍贵史料,例如希萨姆·本·克利比(卒于204[819]年)的 《诸儒像记》 ,伊本·法德兰在保加尔地方游历(921年出访)后所写的《行纪》,以及米撒儿的行纪。

除了文献史料之外,雅库特还使用了自己和当时人的实地考察资料,这就大大提高了著作的准确性及其对中亚史地研究的意义。在写作时,他对最可靠的资料也进行了选择,对那些可疑的资料,在引用时都提出了批评性的修改意见。

《地理辞典》阿拉伯原文由F.乌斯坦菲尔德刊布(6卷,莱比锡,1866—1873)。1930年在开罗又出版了一个本子。 12

(15)陀跋里的《先知与国王书》 (Ta’riīkh al-Rusul wa’l-Mulūk)。陀跋里 (Abu Dja‘far Muhammad ibn Djarīr al-Tabarī,又译塔巴里,839—923年),出生于塔巴里斯坦省(Tabaristā)阿穆勒(Āmul)城,是波斯著名的史学家。他从9世纪70年代末在巴格达教授伊斯兰教的《逊奈》和法典,同时用40年的时间编写成《先知与国王书》。这是中亚和西亚地区的第一部世界通史,从《圣经》和关于阿拉伯先知的神话写起,包括萨珊王朝时代的波斯史、穆罕默德的传记和哈里发的历史,一直写到915年。他的书被认为是流传下来的阿拉伯和中亚中世纪史最原始的材料。在这部书中(主要在第3卷),记述了萨曼朝和萨曼王朝(915年前)的政治史、君王传记,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此外,他还写了30卷注释古兰经的《塔弗西尔》 (Tafsir)。

1879—1890年,《先知与国王书》由德·胡耶用波斯原文出版;《塔弗西尔》1903年在开罗出版。

(16)伊本·阿西尔的《全史》(al-Kāmil fi’t-Ta’rīkh,简称伊本·阿西尔书)。伊本·阿西尔 (Izz al-Din Abul-Hasau Ali ibn Muhammad ibn al-Athrī,1160—1234),阿拉伯著名的史学家,出生于两河流域的奥玛尔城的一个地方长官之家,1181年迁居摩苏尔,为当地统治者供职,曾出使各地。他以当时罕见的极其认真的批评态度,从各地为自己的著作收集材料。当两件史料互有矛盾时,他宁肯两者都引用,绝不任意取舍。这部巨著,其伊斯兰历最初的三个世纪(公元7、8、9世纪)主要取材于陀跋里的《先知与国王书》,但是补充了许多新的材料。该书写到1231年。有关萨曼王朝的记述,主要在第8卷中。

伊本·阿西尔的《全史》,1851—1876年由多伦堡编辑出版,共14卷 (Chronicon quod perfectissimun insoribitur)。巴托尔德对此书的评价是:“只有在伊本·阿西尔的卓越著作出版之后,伊斯兰东方史的研究者才感到自己有了坚实的基础。” 13巴托尔德往往利用此书记载考辨其他史籍(如纳尔沙喜书)记载之正误;当两者记述不一,而又缺乏其他材料旁证时,巴氏也宁可选择伊本·阿西尔之说。

(17)乌特比的《亚米尼史》(Ta’rīkh al-Yamīnī,简称乌特比书)。乌特比 (Abu Nas Muhammad b. Abd al-Djabbār al-‘Utbī,卒于427[1036]或431[1039—1040]年),波斯人,出身于两代为萨曼王朝宰相的名门,他本人是伽色尼王朝素丹马合木德(997—1030年在位)的侍臣。他以阿拉伯文,用一种夸张的手法写成《亚米尼史》。“亚米尼”是苏丹马合木德赐的封号,意为“国家的右手”。

作者在自传中承认,他写此书是为颂扬素丹的业绩,并因之获得了宰相的职位。然而书中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黑暗面和人民的灾难。本书记述了976—1021年间的伽色尼王朝(赛布克特勤和马合木德统治时期)的历史,保存了许多有关伽色尼王朝与萨曼王朝关系以及萨曼王朝衰亡的珍贵史料。本书成为伊本·阿西尔(《全史》)叙述976—1021年间历史的主要史料来源。14世纪初,著名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写有关伽色尼王朝(哥疾宁王朝)的历史,就逐字逐句地摘引了《亚米尼史》。 14不过,由于该书关于时间、地点之记述往往模糊不清,这就大大降低了它的史料价值。约602(1206)年 15,杰尔巴德·卡尼(Jurbad hqānī)把此书译成波斯文。他在翻译时做了少量删减。这个本子译文准确,但没有翻译阿拉伯原本所附的乌特比自传。学者多使用这个波斯文本。这个波斯文本于1857—1858年在德里刊行,1858年又被译成英文出版。巴托尔德认为,这个英译本不准确。《亚米尼史》阿拉伯原文本1847年在德里出版,1883年在开罗出版了附有乌特比原文的《亚米尼史》。


1 关于“中亚”的地理范围,诸说不一。本书所论“中亚”,大体上东至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西至呼罗珊地区,以锡尔河流域和阿姆河流域为主。

2 参见《唐会要》卷99;《册府元龟》卷995。阿拉伯史料对阿拉伯军首次渡过阿姆河的时间记载不详。

3 本书所使用的“萨曼朝”(Samanids)与“萨曼王朝”(Samanid)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指“萨曼家族”或“萨曼王族”;后者指萨曼政治实体,即874年7月成立的萨曼王朝。“河中”,又译“河外”,是Mā-warā-al-Nahr一词的意译,该词最早见于9—10世纪的阿拉伯历史地理著述中,它是指从巴格达东望,阿姆河彼岸、阿姆河以东之地域。具体地说,它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地域。有些书上,把它音译成“马维兰纳赫尔”之地。古代希腊人把阿姆河称之为奥克斯河或奥克苏斯河,把阿姆河彼岸(东岸)之地称为Transoxania(“特兰索克西阿纳”之地)。参见H. A.阿西洛娃、Г. A.阿格扎莫娃:《论地名“马维兰·纳赫尔”和“突厥斯坦”》,陈继周译,见《中亚研究》1989年第1—2期合刊,第65—70页。

4 Narshakhī, The History of Bukhara, Trs. by R. N. Frye, Cambridge, Mass., U.S.A., 1954.

5 王治来:《10世纪波斯文古地理书—〈世界境域志〉》,《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王治来译注:《世界境城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6 H. Yule, Cathay and the Way Thitter, London, 1930, pp.138-141.

7 罗赫·骚尔:《阿卜·杜拉夫的突厥斯坦、中国、印度西行记》,德文译注本,斯图加特,1939年。

8 C. E. Bosworth, An Alleged Embassy from the Emperor of China to the Amir Nasr b. Ahmad, The Medieval History of Iran, Afghanistan, and Central Asia, London, 1977, XXII, pp.1-13.

9 《巴托尔德文集》第8卷,莫斯科,1973年,第23—24页。他写作的《〈记述的装饰〉摘要》,收在其文集第8卷,第23—62页。

10 巴托尔德:《加尔迪齐著〈记述的装饰〉摘要》,王小甫译,《西北史地》1983年第4期。

11 《马卫集论突厥》,胡锦州等译,《中亚研究资料》1984年第3期;《马卫集论中国》,胡锦州等译,见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编:《中亚研究资料·中亚民族历史译丛(一)》,1985年,第168—178页,参见田卫疆:《阿拉伯古籍〈马卫集论中国、突厥 、印度〉简介》,《中亚研究》1989年第1—2期合刊。

12 参见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Rep., Leiden, 1987(以下简作EI 1) , Vo1.8, p.1153 “Yākūt ”条。

13 V. V. Barthold, Turkestan down to the Mongol Invasion, London, 1977(以下简作 Turkestan), p.61。

14 拉施特:《史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3—114页。

15 C. 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 Edinburgh, 1963, pp.9-10.王治来称,《亚米尼史》译成波斯文的时间是在1025年。参见王治来:《中亚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