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江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壹·房屋建筑

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传统房屋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功能、式样都比较齐全,时代跨度大。从建筑类型看,传统的民宅、店铺、祠堂、庙塔、牌楼、桥梁、关隘等都有所保留;从建筑年代看,以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建为多,明清时期的建筑也保留不少。

传统的民居大都依山傍水而筑,随山势地形而定形制规模,以坐北朝南者居多,也有坐西朝东、坐东朝西者,分别在门额上题写“南极星辉”“紫气东来”“爽气西来”等字。建筑结构上早期以“三间两小厅”[saŋ44kaŋ44nɛ̃24ɕiɐɯ51thĩ44]为主,“合面三架”[ɒʔ2miɛ̃22saŋ2451]较少;1950年代末集体化以后以“剖腹弄堂三间六”[pʰa44poʔ5loŋ22

daŋ213saŋ44kaŋ44laʔ2]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则多建成现代建筑,大量的传统建筑都被推倒重建。用材上,传统的民居建筑屋顶基本上盖红瓦,极少数盖稻草、茅草;墙体早期有“开砖墙”[kʰᴇ44tɕyɛ̃24ʑiaŋ51]、泥墙,也有泥砖墙。集体化以后以黄泥、沙、石灰混合的沙灰墙为主,石头墙也不少,红砖墙少数。

内部结构最具特色的是每座正屋都有中堂,俗称“厢下”[ɕiaŋ44o22]。“厢下”是吃饭、会客与祭祀的地方,上首墙上张挂或张贴有“==公”[thiᴇʔ5liᴇʔ2koŋ44]神佛祖宗的字幅、对联,墙前摆有“香几”[xiaŋ44ki44]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