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惟诚文集(第1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现代麦客随想

我国北方每逢夏收,都有大批农民到产麦区打短工,帮助麦农抢收割麦,人们称他们为“麦客”。《人民日报》报道了一则现代麦客的消息,说的是今年晋南麦收中出现了一批武装了现代机械的麦客。仅他们驾驶的大型收割机就有二千多台。这批现代麦客以更高的劳动效率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消息的最后说,晋南麦收结束,这批现代麦客正向晋北进军。

这是一条使人振奋的消息。

农业机械化的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几十年。几十年来,也有相当的前进,可是问题还远没有解决。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机械化还可以抢得农时,增加作物生长的时节,有利于夺得高产。这也已经为许多事实所证明。可是,中国人多地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就有一个富余农业劳动力的出路问题需要解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从农业转移出大约一亿劳动力,使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了希望。还有一个问题是机械的成本太高,用不起。

这后一个问题好像是不应该存在的。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实行了农业机械化。以西欧为例,一个农业劳动者使用的机械大约价值5万美元以上。美国的水平可能还要高些。他们那里农民的收入并不低,粮价也并不高。因为机器虽然贵,但提高了效率,一算投入产出之比,还是合算的。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大机器和农业生产规模的矛盾。欧洲的农场一般比我们的家庭农场规模大十倍左右,美国的农场一般又比欧洲一般的农场大十倍左右。但即使他们也并不是每个农场都装备有全套农业机械。尤其是美国,农业机械化服务公司十分发达,到了收获季节,收割机从最南部的弗吉尼亚州一路向北开,边走边收割,机器的使用率相当高。欧洲由于分成若干小国,就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欧洲农业的成本远高于美国。欧洲各国如果不采取种种保护措施,它们的农业就要被美国的农业打垮。目前国际上关于关税贸易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吵了七年半,尚未达成协议,吵的就是这件事。中国人均只有一亩半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在使用农业机械上的困难自然比欧洲大些。

困难之一是地块太小,机械转不开,但这个矛盾是可以解决的。集体化就是办法。家庭联产承包之后,也仍然可以用双层经营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同一个地区农时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成熟,同时收割,同时播种,同时施肥,等等。需要用机器的时候,大家都要用,你争我夺,机器忙不过来,还免不了有些人因误了农时吃亏。那几天时间一过,机器闲下来,无事可做,还要盖房子保养它,还要为买机器的贷款交利息。因此,拿机器的成本同机器能够提供的效应相比,算起账来就不合算。人们就说机器太贵。有些地区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农业劳动力不足,非用机器不可,只好以工补农,从乡镇算总账也许是合算的,单从农业本身算账,还是不合算。所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就快不起来。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农业机械都普及不了。水利机械的普及就比较好。因为它的使用率比较高。小四轮拖拉机更是因农忙可以务农,农闲可以跑运输,常年发挥效益,而独得农民的青睐。真正难以普及的是那些专门作用比较强的机械。然而中国也有中国的有利条件,这就是幅员辽阔,从南到北,季节差异在两个月以上,为专业机械比较充分地发挥作用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过去的体制下,地区的界限分明,这种时间差难以得到利用。如今农民利用传统麦客的形式,把地区的界限打破了,让农业机械显示了威风,为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开辟了新的道路,这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的创造。

麦客在中国是有传统的。农事季节性强,中国虽然地少人多,一到农忙季节又总是人手不够。特别是麦收,最怕下雨天,过了那几天,一年的辛苦就会泡汤,要在龙口夺粮,更分外紧张。而季节一过,紧张的农民又会变成挂锄的闲散劳力。麦客就是变闲为忙,解决困难的一种很好的互助形式。过去的麦客走到20世纪90年代,手里掌握着机器,鸟枪换炮,作用就更大了。

北京有一户农民买了两台收割机,每台5万元,收割1亩小麦收费15元,如果1年能作业30天,每天每台机器收割100亩,可收入45000元,除掉汽油费、修理费、人工费,据说两三年可全部收回投资,资金利润率可能达到30%左右。他的说法是否准确,有没有代表性,尚不可知。希望有心的记者、经济学家能深入地了解研究。从种地的农民角度算账,夏收夏种原来大约需要15天左右,实行机械化以后,可能缩短到7天,甚至只要5天就够了。这就为秋作物增加了7—10天的生长期,由此提高的产量相当可观,当然也是合算的。总之,如果经济上不是双方合算,现代麦客是不可能大批产生的。

现代麦客出现在我们面前了,这样的事实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能告诉我们哪些规律性的认识?现代麦客的前景如何?跨地区的农业机械服务公司有没有可能产生出来?农业的现代化还需要在哪些领域里为它提供服务?对农机质量是不是会提出新的要求?

前面的路还很长。


(《人民论坛》199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