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的汉字学转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贰 论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

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是字形。字“形”是汉字“图”“象”的凝缩和定形;“文”则是构成汉字之“形”的特殊效果。字“形”集纳了丰富的感性特征,来自中华先民对世界的“本质直观”。研究形成、创造汉字的结构的人类体验和感悟、洞察和直观的“前理解”,正是美学的应有之义。由于字形乃汉字形成最初始、最重要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地图”。有了汉字字形作为“地图”,可以回归中国文化原来的“家”。“字形”是汉字的本质属性,汉字的“声音”则与“汉语”相关,汉语的单音节形成了汉字音韵的一些重要特征。汉字由“文”到“字”,显示了汉字在声音上如何由“字形”向着表音“文字”的发展。对汉字声、韵、调的研究,既与其语义相关,又与其非语义性质相关,两者都表现了汉字在声音上的审美特性。汉字的意义,则与“形”“声”相关。对“指事”“会意”造字的分析,表明汉字意义生成状况的复杂性。“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可概括汉字“字形”生发的“意义”状态。而“形音义”的激荡,确立了意义的界限,也为汉字美学留下了无尽的空间。


汉字,能够成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吗?如果可以,“汉字美学”的概念能够成立,那么,其逻辑起点何在?由此逻辑起点能够演绎出一个独立自足的体系吗?

尽管,“美学”这一名词是从日文翻译而来,其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误解,可是,探讨中国美学,似乎研究“美”字,被视作一种必要的学术工作。学者们在探索“美”字时,从字源学的角度进行,似乎也是自然而然的。如“美”字是“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从甲骨文来探究“美”,或认为“美”与“羊”其实无关,而是与羽毛的头饰相关。12这些阐说,就关系到原始的“美”意识的一种根源。可是,几乎无人深究“美”这个字作为符号,其积淀的审美意识是如何符号化的。也就是说,形成符号的能指的过程本身,是否就包含着一种思想意识?例如,为何漫长的历史中,“羊”与“大”,已经组合成一个字的符号,而到了《说文解字》,又形成“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的层层递进的阐释?“羊”如何从类图画符号转变为象形符号?而“大”则包含着似乎更复杂的思维简化。更重要的是,这个符号的创造,又埋藏着、潜隐着怎样的意识世界?不是“能指”与“所指”之别,也不是德里达所谓“能指的能指”,而是形成“能指”之前的奥秘:其建构方式与这种建构方式背后的情态、思维、意象等整体的精神方式。也就是说,符号创立的背后,是人的精神活动;每个汉字之中,都包含着这个汉字的造“字”思想;所以,在汉字形成的体系中或者说体系性形成的汉字中,还更深层次地潜隐着所有汉字的造字思想。这样看来,“说文解字”不仅是美学,而且是哲学和诸多学科研究中国文化共同的任务。隐藏在汉字的创造、建构背后的“故事”“诗”以及“思想”,显然应当是“汉字美学”的起点。

一、字形的原点

我们看到,在探讨“美”字时,学者们似乎不假思索地就从字形来分析。为什么“图形”“象形”或“形”可以成为汉字分析的重要元素?我们以为,这与汉字的基本存在方式相关。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在拼音文字中“字母”构成“词”的元素,是不变的“形”,换言之,这些已经固定化的“字形”,已经不再有构成文字意义的功能;而汉字则不同,字形的分辨,甚至是到了微妙的地步,例如,“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而西方拼音文字则可以大而化之地处理一些变化,例如英文字母在写法上的不同变体,不会影响意义的表达。也就是说,汉字的字形,是汉字美学成立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方的拼音文字是极度抽象、固定的字形,作为构成“词”的“字母”,只有表音的功能,而不再有构成“字”的能力。汉语中的“字”则不同,是一个有效的意义单位。不仅表音、表意,而且,其形体本身就具有“能指”的作用——这个“能指”的形体,不仅具有认知功能,而且具有审美功能。所以,汉字学中,字形的探究向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形音义的合一,形成汉字尤为复杂的审美意蕴。

如此,则汉字的“字”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功能。尤其因西方没有“字”的概念,使得“汉字”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概念。“字”如何成为独立的语言分析单位?“字”本位思想(徐通锵、法国白乐桑等提出),能够成为逻辑分析的起点吗?此类问题,我想暂可悬置。但是,汉字研究所独立开辟的“文字学”“中国文字学”“中国古文字学”“汉语文字学”“古文字源流”等,则不妨均以“汉字学”名之。因为,他们研治的对象,确实是独一无二的“汉字”。在这个意义上,汉字确实具有一种“本体”的地位。古人(如《文心雕龙》)论“炼字”,所指主要是“字”,但也牵涉现代意义上的“词”;不过,在古人心中,“字”的地位却是本源性的,具有本体地位。这也是重要的事实。

基于这个事实,“汉字”作为一个独立而特殊的领域,可以成为“学”的研究对象。那么,它如何成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呢?

显然,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论,汉字的“字形”与汉字的意义有着深刻的关系,而广义的“象形”,使汉字几乎带有“图形”乃至“图画”的特征。西方学生初涉汉字,几乎把一个个汉字当作一幅幅神奇的图画,这种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眩晕”,在某种意义上,恰好切中了汉字最为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图形”因素。《说文解字序》中,许慎分析“文”字,曰“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又曰“文者,物象之本”;汉字作为“文字”,其根本特征在于“物象之本”的“形”。汉字字形的重要性,在于它与声音和意义在一个媒介中同时起着符号的作用。所以,汉字可以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前提,就在于它首先是图形符号。这个图形符号,已经经过了各种变异,却能够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审美的特质。这当然与造字的方式相关,与意义在这种符号中的渗透和积淀有关,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图形符号中,集纳了人全部的感性特征。所以,汉字中,“字形”与声音、意义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课题。

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就建立在汉字“字形”的图象特质上。汉字字形的图象特质,源于汉字创造中的本质直观,与美学相通。许慎云汉字的创造“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古人常常以“此皆视而可见、察而可识者也”来表现这种直观性的能力;在文字形成后,却又显示出“反向”的直观性,即由图形反“观”事物原型。“观象”“观法”,互文见义,表现在“法象”中直观到一种抽象的“本质”;“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文”与“宜”,则将取象的范围扩展到原初社会的大自然中,从而最终回归到“近取诸身”和“远取诸物”。从对事物的本质直观,到人对自身的本质直观,表现了一种思维的深度。以上观点或有把对世界的观照,从“近取诸身”即由自我扩展开来的意识;可是,我以为,从对天地的仰观俯察,到对与人类世界相联系的一切事物的观照,最后到“近取诸身”的审察,不妨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路线,但是,却都表现出对世界的观照由“图象”开始的意识。要之,人类在“象”的“直观”中,获取的却是一种抽取“本质”的能力。陈独秀曰“许慎又易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之说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中国文字训诂之学益入歧途”13,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原则,以“象”为核心,正与陈独秀所编撰的《小学识字教本》的体例相同,即都是以“直观”的“象”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确立作为“象”的基本形态。“象形”以及连带着的象事、象意、象声,总之是以“象”即“直观”所得为基点。“象”若做动词,即表现了一种“直观”的视觉性悟解;做名词时,则表现了一种经过“本质直观”后,抽象的结果。

“象”或者“形象”,其实是指包含着多种感觉的整体性体验,是丰富感性经验的集合。聚集多媒体于一个媒体,使得“象”具有一种调动人类感官的功能。例如,“尿”字,在甲骨文中,作“”形。“三点水”的图画(),形象地表达了人()撒尿时的动态,从人体飞泻的“水”,如果说可以调动起对尿液的热烘烘、骚乎乎的感觉,也并不夸张。篆文,生殖器官)加上(水,液)构成;略去了男性特征,却仍然强调由生殖器官排泄体液,“形象”的意味有所削弱;隶书省去“水”(),则完成了一种更高的抽象之象。在甲骨文里,排泄物在人体()前面为“尿”(),排泄物在人体()后面为“屎”()。这里出现的“点”,尚未充分符号化、固定化为一定的结构程式,却包含了更原初的感觉内容,是“形象”的显现,呈示“多媒体”感觉的“象”。而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看到,“形象”越来越脱离具体化、情境化,却仍然保留着似乎可以“意会”的“象”的内容。这与古典文论所谓“象外之象”,有着深刻的对应。

后来,学者在“说文解字”时,往往首先从字形来理解。正如沈兼士所说:“初期象形字音义之不定于一也。……盖初期象形,只是事物之象征,而非语言之符识,繁省向背,其用一也。”14这就说明,事物首先以形象出现,这种“象形”的需要超越语言,具有“事物之象征”的特点。字形的解析,成为《说文解字》以来,“小学”的第一要义。以至于章太炎曰:“余治小学,不欲为王菉友辈滞于形体将流为字学举隅之陋也。”15可是,字形却是文字学家训释汉字最首要也最重要的根据。于省吾曰:“留存至今的某些古文字的音与义或一时不可确知,然其字形则为确切不移的客观存在。因而字形是我们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的唯一基础。”16这里,需要重视的是,“形”与“音”的最初相对分离,正是汉字最重要的特点。作为“事物之象征”的“文字”,与“语言之符识”不同,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而这就是汉字成为审美符号最重要的特质。

先于汉字字形的思维和理解,是人类经验结构、精神结构的理解,亦即形成、创造汉字的结构的人类体验和感悟、洞察和直观的“前理解”。也就是说,后来,人们对字形的解释,其实与华夏先民的思维结构有关,也与人类的思维结构内在相通。这种思维结构,天然地与审美相关。正如利奥塔所言,“艺术需要图形,‘美’是图形的、无联系的(non-liee)、有韵律的。真正的象征供人思考,但它首先供人‘见’”17。汉字字形,当然与“美”相关,而这就与语言的关系,有了一个深刻的距离。利奥塔在“图形”与“话语”之间所做的哲学分析,其实也与汉字在“形”与“语言”之“音”的分疏上,有着相似含义。不过,汉字使这种关系显得尤为复杂,这个问题,有待以后进一步探索。

正是基于字形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地图”。有了“地图”,我们永远不会迷失,可以回归中国文化原来的“家”。“地图”说,基于一种比喻,一种体验,一种思考方式。所谓“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令问题凸显。比方行路,如何问路?比方上山砍柴或者打猎,路线如何,怎么走?如何“指路”,成为一种特别的方法。西方的语音中心,需要一种符号表述,那是在符号体系的基础上才实现的。索绪尔的学说,以符号的纵横关系和差异来表现。中国文化中的文字,则由图画、图形符号来完成“指路”的任务。要告诉他人山上的一个什么地方,只要画一个地形图,然后根据这个“地图”就一下子找到这个地方了。这就有图象的抽象,有一种直观的描述,有一种意会的基础。这样,“地图”画出来,我们就获得了“前进”的“结构”。这种“结构”必须“省之又省”,“得意忘形”,成为最深层次的结构图形。所以,文字作为“地图”,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地图”,不仅表现了中国人对外在世界的“看法”,也表达了其对内在世界的看法,是中国文化的心灵“地图”。汉字的“图式”,就是中国文化的存在之“家”,就是中国心灵的“故乡”。汉字“字形”,之所以成为构成“文化地图”的基本形式,其原因在于,“形”,含有构形之义,而“图象”则是构形之结果;“文”,则是构形之特殊结果。

字形,是汉字得以创立的“图象”的内在依凭,是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也是华夏文化原初的、根本的“家”。

二、汉字与汉语

由汉字的“字形”而产生的“文字”,却不能不与“语言”相关。语言可以独立于文字,大量“文盲”的存在,可以证明离开“文字”,人们的交流同样可以进行。录音机、录像机等现代媒介,则更使“语言”的存在形态有了新的发展。但是,汉字存在的特点,在于“汉字”与“汉语”不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汪曾祺曾指出:“汉语和汉字不是一回事。中国识字的人,与其说是用汉语思维,不如说是用汉字思维。”18汉字思维,即我们前面所言,是“形”的思维、“象”的思维。所以,汉字的传达可以不经语音做中介。这是汉字不同于西方拼音文字的特性。

可是,文字与语言,却又有深刻的关系。“文字”,在《说文解字》中,是分别训释的,“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孳乳而浸多”,意味颇为复杂。以什么原则“孳生”而“乳育”了那么多的“字”呢?“形声相益”是基本原则,不过,这也牵涉“转注”与“假借”。章太炎云:“转复审念,古字至少,而后代孳乳为九千,唐宋以来,字至二三万矣,自非域外之语,字虽转繁,其语必有所根本。盖义相引申者,由其近似之声,转成一语,转造一字,此语言文字自然之则也。”19这就是章太炎将他反感的形义系统重组为音义系统的缘由。可是,“孳乳”的“字”,与“语言”相关,并且,在汉字的发展中,日渐形成了一种颇为巨大的力量,但是,其缘起,却在于象“形”而生的“文”。这不仅因为,“文”先于“字”,汉字之中,“图象先于声音”,而且,汉字的发展中,“形义”关系还是根本性的关系。“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倘使都用声去包括,那么声同义异的文字,便要失去代替言语的价值;所以必须要用形来区别。”20“语言”与“文字”之间,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张力”。“文者,自其有形言之;字者,自其滋生言之。”21“有形”的“文”与“滋生”的“字”,自是“文”更具先在地位。所以,“文字”并非单纯的语言符号,而自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要之,“文字”的价值,不尽在于“读”,而在于“看”。“读”由“看”而“孳乳”。汉字的“看”,对于“字音”的异读,以至于方言上的意义,自不待言,它对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物象之本”)化,起到的作用更是巨大的。“汉字”的功能与作用应当在一种更高的视角下审视。

不过,“汉语”的声音系统确实自成体系,发展出了汉语的“音韵学”;“汉字”中声音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作为一种观念的“韵”与美学的关系,更为历来中国美学所特别重视,成为中国美学的一个核心。汉字的声音特性,也就成为汉字美学的一个重要着眼点。“读”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项文化活动,汉语的“神理气味”,由“读”中“体会”到的“格律声色”来显现,是传统思路;就汉字而言,其蕴含的内在之“气”“精神”,正通过“声音”这一美学特色而体现。

所以,“汉字”与“汉语”,既有不同的指向和特性,又有内在联系,具有深刻的美学关联。重视汉语与汉字是“两回事”,因此就要关注汉字“字形”的首要性;而由于汉语与汉字的内在联系,即汉字毕竟是表达汉语的主要符号,因此我们需重视其声音属性。章太炎所指出的汉字的音义系统,是由汉语语言论而来,所以,对汉字特点的认识有欠缺。对于章太炎这样的大师,其实并非“偏至”,盖因他对传统的字形学说实已熟而生厌,由声音一路,彰显其重要学术发现。但是,在“文字”与“语言”的分别上,却有所未明。不过,他却在很大程度上,显明了“汉字”与“汉语”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正是由“声音”而扭结在一起。章太炎重视的音义系统,其实在古人已经有深刻认知和阐发,太炎自谓“顾、江、戴、段、王、孔音韵之学,好之甚深,终以戴、孔为主。明本字,辨双声,则取诸钱晓徵,既通其理,亦有所歉然”22。中国音韵学的发展,对音义的论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汉字的声音特点,或曰非语义特点,以及音义关系,即声韵与意义的关系,就不能不是汉字美学的重要内容。段玉裁云:“许以形为主,因形以说音、说义。”23这是说许书《说文解字》的原则,在我看来,这也是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即“以形为主”,自然涉及“形义”关系,即“形”与意义的关系,而文字是有读者的,因此及于声音和意义的解说。

从声音的特点来看,汉字单音节特点,构成汉字乃至汉语的独特性质;汉字美学的基本特点,即于此显现。齐冲天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成熟的单音节语,从商周文字到周秦时代的文献,都是单音节语。虽然也出现一批为数不多的复音词(大多或双声或叠韵),它们也大多可分解为两个单音节词”24。齐冲天认为,单音节词具有特殊的智慧和优势,“以前,赵元任做过一个试验,找一个英国孩子和一个中国孩子,以同样的速度一起背诵数学口诀,结果是中国孩子要快三分之一的时间背完。袁晓园女士在联合国工作多年,她说,同样一个文件,汉语所用的篇幅要节约三分之一。只因为汉语是单音节,占用篇幅和时间少。……阅读汉字的人,其认知和表达速度高于阅读罗马字母的人”25。汉字是单音节的,却以“高度的简练、精微、清晰、明确”26,铸造了独到的智慧,这种神奇、卓越的智慧,正与单音节的感性特质所凝聚的审美特点,具有深刻的关系。

那么,如何解剖单音节,既是一项文字学、音韵学工程,更是一项美学工程。汉字音韵的解析,首先重视声、韵,声韵结合,又有汉语独特的字调分析。声、韵、字调,是构成汉字、汉语独具的感性特质。这方面的美学探索,在朱光潜先生《诗论》中有所涉及,但是,落实在“文”“字”单位,对这些因素做过细探讨,则与音韵学已取得的成就,未免不相称。汉字美学当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应当注意汉字语音的非语义特点,这在特别重视声音与意义关系的传统音韵学中,似乎容易被忽视。传统文字学认为,“凡字声之所在,即是义之所在;无论什么字,但举右旁的声,懂音韵的人,可以因声以知义;因声是义的根本”27。从中国文字的构造来看,凡形声表声之字,必兼表意,所以许慎有“亦声”这一解,宋朝王圣美有“右文”说,郑樵也有“声兼义”说,都强调了“声”与“义”的关系。我们认为,“因声知义”,固然强调了声音的重要,可是,“知义”的狭隘理解,却限制了声音多方面的审美意义。尤其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声音具有独特而自足的美感功能。我们以为,这需要对汉字单音节的特点做分析,才可做深入研讨。

在先秦典籍中,《诗经》《易经》《老子》以至《楚辞》等作品中,都有声音的非语义特点的充分运用。《诗经》《楚辞》且不论,即使《易》《老》,都有有韵文字,加强了著述的表现力。即使在《论语》这样的著作中,一些表达语气、语调,乃至声、韵的文字,也都加强了孔子言谈的表现力。如,子曰:“辞,达而已矣”,这里的“而已矣”,从意义上,似乎是“赘余”,但是,却表达了一种情绪,一种“温柔敦厚”的精神。非语义的特点,在汉语语言层面,如何沉入文字层面,应当有更为深入的分析。特别是与西方的拼音文字所具有的非语义层面的分析所显示的相同与不同,均应在“单音节”这个特性上进行探究。

由单音节特点,解析汉字的音义关系,由来已久。汉代人四部语言学著作《尔雅》《说文解字》《方言》《释名》,都注重声训,即联系语音以解释语义。齐冲天先生则提出“双声为训与叠韵为训”的结合,由音的结合到义的结合,对音义分析做到彻底而完善。28齐冲天举清代邓廷桢学术笔记为例,“古人于事物之比类者,两两对举,辄成双声”,“草木、鸟兽、虫鱼之名,多取双声叠韵字”。又说,“《孟子》凡言古人制度文章,往往自为训诂,以声阐义,遂为汉儒说经家法”。“说字必先审声”,“古人用韵文字,不必诗歌也”,“古双声叠韵之字,随物名之,随事用之”。29清人发现的音义现象,暗含了声韵结合、双声与叠韵结合的道理。齐先生举出多种例证,阐述了声韵结合以求义的原则。我们认为,这种研究,对汉字声韵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从美学方面来看,则开启了审美特质与意义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对于汉字音韵的历史探索与美学精神的探究,有着深刻的意义。仅以“韵”字而言,一个已经提升为高级的美学范畴,所蕴含的内在空间,如果不从汉字音韵学的成就中汲取养分,是无法展开的。

所以,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是“字形”,却从“文字”与“语言”,或“汉字”与“汉语”的不同性质中,产生了“声音”,产生了声韵的结合及其复杂关联。对于汉字美学来说,这是重要的资源。

三、意义的界限

任何文字,最重要的是其所指的意义。汉字之“义”,是这个“形音义”结合体最为重要的指向。必须注意的是,汉字的“字形”起点,使得汉字的意义状态变得尤为复杂。

图象先于声音,也令图象先于意义。本是为“表意”的文字,首先以图象的形式出现,正如利奥塔所说,这种供人“见”的图象,作为沉默的艺术,“意味着图形的某个未被赋予意思的功能,并且这一功能围绕着话语,甚至处于话语中心。它意味着象征的超越性在于图形,亦即某种语言空间不可能纳入自身而又同时不受动摇的空间性表现,某种语言空间无法内化为意思(la signification)的外在性”30。汉字首先作为一种隐喻符号、象征符号,它与意义的关系,就与“字形”图象密切相关。甲骨文的字形,有着复杂的意义呈现,后人解读时,除了可利用后世发明的“六书”等造字原理,更可调动一切审美的诗意的想象,“以意逆志”,才可能贴近文字本来的世界。求“字”之“本义”,需求其“本意”,是汉字训诂的重要原则。

从人类全部感性活动中,以视觉为重要根基,来形成文字,是《说文解字》开宗明义的原则:“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远取诸物”,被认为是象形的根本;可是,如何“象”形,则不能不与“近取诸身”相关。这种“象形”,正如古文字学者所说,“绝大部分的象形字都要猜想、推敲”。“今天我们在古汉字形训所遭遇的困难,就是因为历史上的脱节,缺乏这种共识和造形意图的失落,以致往往不明所以。”31那么,文字的字义的习得就有赖于复原字形产生的原初情境。仰观俯察的静态方式,似乎并不足以表现彼时情境,动态的“近取诸身”式的表达,例如与手语的关系32,则令我们对汉字的创生,有了新的想象。我以为,不限于手语,汉字产生或与人的身心活动都有密切联系,更与活动的人对“世界”的广义“观”念相关。所以,汉字就与人的审美活动不可分割。“字义”的“形训”,由此而具有复杂意味。

由此,我们不仅重新审视“象形”,还可以观察“指事”“会意”,是如何与“形训”相关的。要之,汉字的“图象”“图形”的“意义”是如何产生,并且,更重要的,是如何“约定俗成”,达成共识的?这些,都值得深入的探讨。“象形”已牵涉最根本的问题:殷商的文字已远离图画文字,那么,这些需要“猜想、推敲”的“字形”遵循的是什么样的规律?这些字的“形”与“意”“义”之间,又是怎样的联系?至于“指事”,清人王贯山云“所谓视而可识,则近于象形;察而见意,则近于会意;然物有形也,而事无形,会两字之义,以为一字之义,而后可会;而‘’‘’两体,固非古本切之‘丨’,于悉切之‘一’也。……明于此,指事不得混于象形,更不得混于会意矣”33。无形可象,无意可会,却于不成文的文字中,体会到“事”之“意义”,更将汉字的“意义”状况,推至一种新的“象”中。似“抽象”,却往往由“象形”而来;非抽象,却最具抽象意味。“会意”造字法,则合两文、三文的意义,成为一个字的意义,则两文、三文之间,如何产生一个“意义”,具有了更为辽远广阔的空间。如“信”,由“人”“言”而会合,为什么会是“信”呢?自然有其“合理”的“理由”,可是,我们是否还有“理由”做别的解释?汉字意义的多元,难道不与此相关?

字形为本,本义难求,在于其本“意”难知。华夏先民造字的原初情境很难再还原,而由此原初情境产生的原初图象,则是一种本质直观。正因是本质直观,所以我们现在仍可与之相通,心知其“意”;可是,也因是图象的本质直观,又使我们与之有了巨大的“隔”。这种“隔”固然使我们产生一种茫昧感,却更激发我们“猜想、推敲”的想象与推理。毕竟,字形、字义有了较为确定的范围,让我们的探索有了一种浑茫的原始意识和理性的穿透力。也就是说,意义固然“有限”,却又有似乎“无限”的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可概括汉字“字形”生发的“意义”状态。

《说文解字》解“意”义谓:“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从“形声”到“假借”“转注”,汉字的音韵所产生的意义,则是由“形”而推演出来的又一特殊课题。因声求义,却成为造字的新契机——不再需要造新字,只要以既有的“形”和代“声”的“形”,以“假借”“转注”,就可以在一个系统中,完成一种圆满、自足。声音,这一属于“语言”的要素,在形成“意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甚至幻想抛弃汉字的图象体系,只保留其声音体系,汉字拼音化也成为一个重要选择。

历史无法假设,汉字尚未成为历史。电脑没有淘汰汉字,却意外发现了汉字某种优于拼音文字的长处。所以,汉字由“形”展开的“形音义”关系的逻辑演绎尚应细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