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忘记的新常富
外籍教职员于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的成立和发展功莫大焉。然而,人们除了对创办人李提摩太,总教习敦崇礼、苏慧廉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外,绝大多数教职员至今仍湮没无闻。历史不应忘记他们,山西大学尤其不应忘记他们。
在众多的外籍教职员中,我对新常富情有独钟。这是因为:他不仅是当时大学堂内最年轻和任职时间最长的外教,而且是一位性情活跃、勇于实践,为山西大学乃至山西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新常富,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名字,这是他自己所取的中文名字——新、经常、富有。
新常富原名尼斯特乐姆(Nystrom),出生于瑞典一个上院议员家庭,早年毕业于鸟普萨拉大学,获工程师和哲学学士学位。1902年新春伊始,尼斯特乐姆只身从那不勒斯港口登船向上海进发,经月余左右时间的航行,“无人知晓地出现在异族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
瑞典籍化学教师新常富
尼斯特乐姆到上海的初衷是“能在中国很快找到一份心满意足、报酬丰厚的工作”。但现实并不如此美妙,他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走访过不少的公司,甚至在上海一份颇有影响的大报——《北华捷报》登了一条待聘广告,结果仍然不能如愿。就在此时,经一位美国博士巴蕾介绍,尼斯特乐姆结识了忙于筹建中西大学堂的李提摩太,一周之内,在“没有什么犹豫和讨价”的心绪中欣然受聘于中西大学堂。从此,尼斯特乐姆不仅在中国找到了自己喜爱的工作,而且有了自取的中国名字——新常富。
李提摩太既已聘请新常富为大学堂化学教员,新常富马上投入到筹办将要运往山西的化学仪器和设备的工作当中。在1902年3月27日发往瑞典的家信中,新常富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已做出设想:
第一段时间,在我的中国话能讲通之前,我将装备实验室和准备讲稿,接下去将对从山西各地矿区采集来的样品进行分析,以便对这些东西有个概念。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打算骑着那匹我对叶达提到过的小马(行按:叶达是新常富的妹妹)出去做几次短途旅行。因此,我做了一件有很多口袋的上衣,就像一件猎装似的。
新常富拍摄的山西大学堂标枪选手
新常富瑞典文版《精彩的中国》摄影作品——山西河津龙门渡口
后来的事实证明,新常富的设想基本得到实现。1902年4月底,李提摩太、敦崇礼、新常富一行由上海到达太原。6月7日关于中西大学堂归并山西大学堂的合同签订后,年轻有为的新常富即投入到安装设备及教学实验的紧张工作中:每天早晨7点开始与瓦匠们一道工作;下到几十米深的水井中安装水泵;爬到高高的电线杆上装电线;安装连接中斋和西斋的第一部电话;1902年暑假带着全部家当去晋祠做“民间漫游”;带领学生做体操、踢足球;在化学实验中,因蒸馏瓶爆炸食指被烫伤,因氧气罐爆炸左手被炸伤;每星期上18节化学课;用汉语为学生做关于铁路的报告;读《西厢记》《红楼梦》等中国名著;完成《化学教程》教本……这就是年轻爱动、精力旺盛的新常富,大学堂的讲台、实验室、操场和劳动工地无不活跃着他矫健的身影。
作为山西大学堂的化学教员,新常富对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对山西矿产的调查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1905年,西斋学生就根据新常富的自编英文化学讲义,刊印过中文活字版的《无机化学》,1908年,该书经新常富增补后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国内流行的化学教科书。1913年,在大量实地调查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新常富所著《晋矿》一书公开出版发行。该书分为山西地理、黄土、农事、天气、人口、商务、风俗、地质、各种矿藏之化学分析等部分,并对未来山西开发矿产资源提出具体建议与设想。书末新常富“不禁为山西大声贺曰:三晋,三晋,尔诚世界未来一大主人翁也”。1920年,受万国地质学会和瑞典皇家博物馆资助,经中国政府批准,“瑞华地质调查会”在山西大学成立,作为山西大学地质学教授的新常富亲任该会会长,会址就设在他居住的二层小洋楼上。瑞华地质调查会成立后,新常富即根据培养杰出的地质人才,利用野外地质勘查搜集更多的标本化石,发表较高价值学术论文的宗旨,积极开展工作,山西大学工科采矿学的在读和毕业生成为该调查会的主要会员。据载,山西大学毕业生孙健初以该会会员身份曾骑着毛驴到五台山、雁门关、交城等地进行长时间的实地勘察,在大量调查基础上写成《山西太古界地层之研究》一文,经新常富推荐,发表于1928年出版的《瑞华博物考察会会刊》,不久又被《中国地质学会会刊》全文刊登。该文受到地质界权威翁文灏的赞赏,1929年遂将孙健初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应当指出的是,当时中国各大学中开设地质专业者寥寥无几,山西大学“瑞华地质调查会”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一流的地质人才,新常富的功绩当然不该忘记。
新常富著《无机化学》
新常富主持山西龙门公路地质队
山西大学历史上的外籍教师难计其数,但新常富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自23岁受聘于山西大学堂,一直到1920年辞职离去。可以说,新常富将他的黄金年华献给了山西大学,献给了中国人民。或许,这也是山西大学校史上的一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