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洗冤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将“天”设为笼子,能起到一定的恐吓作用;将“道德”作为笼子,能起到一定的驯化作用。然而对于君主和官吏的监督干预,最终还得靠社会的每一个人。儒家主张以道义为原则,谏阻君主的过失、规范君主的行为。

《论语·宪问》:“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意思是说,子路问如何侍奉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君主,但可以当面抵触他。”

《荀子·子道》:“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意思是说,能听命于道义而不是机械地听命于君父,这才是人的最高层级的品行。

《孝经·谏诤》:“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意思是说,士人有诤友,才能保持好名声;父亲有诤子,才不会做出不道义的事。在不道义的事情面前,儿子不可以不谏阻父亲,臣民不可以不谏阻君主。所以在不道义的事情面前就应该谏阻,机械地听从父亲的指令,哪能算是孝呢?

现代的人读古书,对“忠”字很敏感,一看到它就反胃,就会想到奴性。其实“忠”的意思是“在道义的原则下对人诚实负责”。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对,我们都希望来自别人的诚实负责,我们也应该对别人诚实负责。

《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意思是说,君主按照礼的规定役使臣民,臣民用忠的态度侍奉君主。

《论语·宪问》:“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意思是说,既然爱他们,能不对他们的劳苦予以关怀和救助吗?既然对他们负责,能不教诲他们吗?这里的“忠”,恰恰说的是君主和官吏对百姓的“忠”。《孟子·滕文公上》:“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可见“忠”不是绝对服从的意思。

郭店楚简:“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成孙弋曰:‘噫,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矣;恒称其君之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所谓“称其君之恶”,意思就是对君主只批评而不赞美。

《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要求君主要“尊德乐道”,他想用“德”压倒“爵”,逼得君主屈其尊,这都是儒家企图用道义圈禁君主的努力。

儒家千方百计地想将权力关进笼子,但权力最终没能有效地被圈禁起来,这责任并不能由儒家来负。夏代以来的中国一直是世袭制的“家天下”社会,权柄不在儒家手里,儒家不是政党,没有组织,不能在社会制度的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所以对于权力的疯狂不能形成有效的阻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