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再版序言

这本书,是我年轻时候的习作,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成的。那时候,虽说是想做成严格意义上的理论文章,却也带着一个年轻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观感和思考。如今,人到中年,更多些的生活经验让我体会到,一个人和他的时代是多么贴近,一个人会怎样卷入到所有生活中来,无论他的感受是好是坏。年轻的时候,人是一个激情的动物,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他要尽可能把所有读到的书和所有想到的事都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可当真正的生活开始后,他逐渐发觉,恐怕连自己也难说得清楚;在那么大的历史流变以及现实无休止的纠缠中,个别的人着实是不足为道的,时代的辙印瞬间就会遮掩掉一个人的形骸。不过,这样的心境倒有一个好处,会让人平和下来,朴素一些,想一想生活中能够思考到、经验到的真实问题。

一直以来,有个基本的判断是没有变的:今天仍与二十年前一样,人们依然广泛地处于失范的状态之中。这种体验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加深刻、焦灼;甚至对于当下西方世界的认识,也同样有了这样的感受,似乎更为猛烈的激荡和剧变还未到来。

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构成的双重压力下,在沉渣泛起的意见世界中,不安和无措成为了人们感受性的存在基调。从历史的处境看,这样的基调其实并不陌生,伴随着每一次深刻的历史转型,西方人在希腊悲喜剧时期、罗马中后期、近代早期或者是大革命后的时代里,都经历过相似的痛苦,我们之所以能对那些伟大作家怀有一种感同身受般的亲切感,多半是生身情境使然。我们自己的历史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感受就从未中断过,甚至愈加切肤。依恋感、归属感和敬畏感的消失,是一切失范之根源。不过,也正像黑格尔说的,快乐意识和苦恼意识也会相互转化;失范终究不是结局,而是一种破局的痛苦契机……

失范是所有变迁时代的“阴影”,却也逼迫着处于这个时代的人勇敢面对。从经验的角度去理解,所谓规范,就是应对着现实的世界,人们内心中所存在的最确定的东西,人们因此而有了有限性,知道去敬畏那些无法超越的存在;人们因此而有了归属感,不只因自己存在而存在,而是努力成为他所属的共同体的存在;人们因此而有了依恋,现实中才能建立彼此相依的社会纽带。可是,“求变”、“求新”,是现代人的底色,从自我出发企图去构建整个世界,这条道路从一开始就注定充满艰辛,往往落得自我分裂的下场。不过,由此出发的现代性,也开辟出人类前所未有的纷繁景象,人们在多重的选择中去寻找确定的东西,如同新一次的奥德修斯之旅。

今天,古往今来的所有要素似乎都交织在一起,在繁复变换的实在世界中,规范成了最大的难题。且不说中国受了西方和日本的冲击,一百多年来苦苦寻觅文明重生的道路;在全球化的时代里,西方的世界如今混杂着多少异质性的东西,对抗着自己。

这种情形下,返回规范问题,就意味着返回一切问题:首先,要对当下的现实世界得以运转的来龙去脉和结构机制有通盘的认识,社会科学的意义即在此。其次,要对当下世界以及曾经的历史之关联有合理的解释,从而找到与每一次历史变迁的契合点,及其经验的价值,这是历史学作为总体学科的意义所在。还有一层,即规范的实质,乃是一种文明在所有历史流变中永久存续的机理,它虽始终处于调适中,却能永远保持它的底色,这是规范存在的根基,也是思想的最终动力。所以说,在失范的处境中去寻求人们赖以和解的确定性的规范,必须从经验、历史和理论三个向度出发,将有关社会政治的研究与文明历史的研究汇通起来。当然,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

很庆幸多年来自己还依然在这样的路径里思考这些问题,但自己也很明白,这样的工作靠个人是无法坚持的。一个人每一步的成长和思考,都需要滋养和修剪。本书初版的时候,曾向诸多老师和朋友们表达过感谢之情,趁再版之机,再次向帮助和支持我的老师和朋友们表示感谢!李汉林教授、苏国勋教授、折晓叶教授,是我的恩师,教我为学为人为事,费了很多心血。2016年成立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有幸与邓小南教授共事,虽仅有半年,却觉得又有了一位内心敬仰的导师。三年前,能来北京大学工作,是一生的光荣,感谢谢立中、杨善华、王汉生、刘世定、张静、王铭铭、周飞舟、刘爱玉等诸位教授的帮助,社会学系是最好的学术归宿。如今,王汉生老师已不在了,却总能想起老师的笑容。感谢一直在一起的那么多的朋友,无论是以前李猛主持的福柯小组,还是与朋友和学生们一起读书的黑格尔小组,都是自己生活的保护和思考的基础。倘若没有老师、朋友和学生们在身边,真的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最后,还要感谢商务印书馆的朋友们,多年的合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我会一直珍惜!

本书除了个别字句,没有做太多的改动。年轻时候的想法,虽不成熟,也是自己本来的镜子。很怀念那个时候。


渠敬东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