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书写作的特点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以政治事件和外交关系为切入点,着重对清朝兴起时期中国王朝与朝鲜政权之间开展政治外交往来的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比较,剖析明代至清代中朝政治秩序的沿革历程,反映历史发展。其次,注意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既全面反映中朝政治秩序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摩擦和冲突,又注意用矛盾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对中朝政治关系中的问题进行微观的分析研究,力争提出符合历史史实的结论。最后,注意把握后金(清)是渔猎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特点,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正确阐释清朝统治体制在中朝政治关系问题中反映的特殊国际关系模式。
本书的研究方法是,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已经掌握大量丰富的中外文献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与本书研究有关的资料,从微观研究入手,注重宏观问题的把握,探索这一时期中朝政治秩序演变的基本走势,本着辩证的、历史的态度,进行理论探索,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联系,把问题放置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坚持历史的、矛盾的联系发展观点,注意分析其内在的因果关系。
第二,运用史论结合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应用第一手资料,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的背景、性质、影响等。同时,注意使用丰富的历史资料,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说明中朝关系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借鉴、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尤其注重对韩国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对比,考察中韩学者在历史观、方法论方面的异同,澄清对相关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对一些历史问题给出客观的评价,系统概括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开拓更为广泛的研究思路。
第三,运用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政治学、民族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等角度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例如,把朝鲜与后金(清)、晚明的政治关系置于东亚国际环境中考察,分析中朝的国力、相互追求的政治实利、国际环境对中朝关系的影响等问题。
书稿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其一,就研究角度而言,以往国内外学者关于后金(清)、晚明、朝鲜关系的研究,都是局限于其中两方的关系研究。本书则以明清史发展及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研究视角,对后金(清)、晚明、朝鲜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选取后金崛起而明朝衰落这段明清交替历史时期,以清朝兴起即后金(清)的发展为研究线索,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探讨明清更替为中国与朝鲜封贡关系所带来的新变化。本书研究角度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这不仅可以发现以往没有引起学界注意的历史现象,而且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该时期的历史发展状况,因而本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其二,在研究观点上,笔者认为,清朝兴起时期,后金(清)从一个被支配、被统治(被明与朝鲜双方统治)的地位,转变成为一个支配者与统治者;与此同时,明与朝鲜一点点、一步步变得失去主动,以至被宰割、被统治,也就是一个由明支配的中朝华夷秩序,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由清支配的中朝封贡体系,在此过程中,朝鲜的反应及其应变,是中朝政治秩序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朝鲜对明清封贡对象的转变,根源在于思想文化的认可度,朝鲜本来只尊奉代表中原文明的明王朝,即使被后金(清)军事打败,仍难以从心理上接受“野蛮化外文明”,只有当清人入关建立起统一王朝完成儒化过程,朝鲜才真正认同清王朝。
其三,本书完成过程中充分利用一些新的文献资料。写作本书所依据的资料,除了深入分析那些与本书研究相关的最基本原始文献,如中国方面的《明史》、《明实录》、《清史稿》、《清实录》,朝鲜方面的《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备边司誊录》、《同文汇考》等,更重要的是,注意挖掘和使用一些新的文献资料。这一是指此前大陆学者较少使用的《满文老档》、《东华录》(两种版本)等;二是指韩国所收藏的《尊周汇编》、《小华外史》,以及出版不久的《韩国文集丛刊》及《燕行录全集》(有的《燕行录》包含在《韩国文集丛刊》之中)等,这些文献极具史料价值,包含较多中朝官方正史所不曾记录的资料,值得认真研读利用;三是笔者利用到韩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研修的机会,查阅到台湾历史学家张存武、叶泉宏编纂的《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一书,该资料集中披露了大量的以前未曾见到的史料,如《朝鲜国书往来簿》、《清入关前与高丽交涉史料》等,为笔者从事研究提供了极好的资料,在新资料的发掘方面是一个极大的收获。另外,笔者利用出外访学机会,购买、复印许多韩国学界的研究成果,如《壬辰倭乱与韩中关系》、《明清时代中韩关系史研究》、《丙子胡乱史》,以及与本书有关的大量韩国博士、硕士论文,能够借鉴参考韩国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为笔者顺利从事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本书研究的学术意义在于:清朝兴起时期,即16世纪末17世纪前期,正值明王朝衰落,后金(清)崛起之时。明、后金(清)政权的更替,影响到了东邻朝鲜,使其朝贡对象发生转变,即由臣属于明朝变为对清朝贡。中国大陆封建王朝的更迭,使该时期的中朝传统政治秩序相应发生变动,即本来以明朝为上国的中朝政治秩序,由蕴含危机到受到冲击再到发生深刻变化,直至演变为以清朝为主导的中朝政治关系体系。本书历时性考察清朝兴起取代明朝以及与朝鲜政治秩序变化的历程,共时性探究彼时中朝政治秩序的变迁特点。共时性探究是在历时性考察基础上的抽象和升华,这种研究视角与路径在以往的研究中尚不多见。鉴于目前学界对明清交替时期中朝封贡关系史的研究尚有待深入,因而本书稿的完成,有助于丰富该时期中朝关系史的研究,加深对古代中朝政治秩序的理解,研究成果对中国史、朝鲜史、中朝关系史、中朝边疆史、比较历史研究及国际政治学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第一,目前,东亚区域国际问题备受世界瞩目,现在盛行一种说法,“世界的未来在亚洲”,“亚洲的未来在东亚”,而地处东亚中心位置的中国,其与朝鲜半岛关系的变化,同样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书通过探讨清兴起时期明清王朝更迭与朝鲜王朝的政治秩序演变,可以做到鉴古知今,把握当今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走向,审视当今东亚国际关系政策的得失,以此对我国和朝鲜半岛国家之间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借鉴意义,进而构建东亚和谐秩序。第二,本书研究过程中注意与韩国学界的相关著作论文进行对比研究,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中国与朝鲜的复杂国际关系问题,这一研究成果的问世,可以促进当今中韩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澄清历史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如关于壬辰战争中明朝“援朝御倭”作用以及后金(清)发动丁卯之役与丙子之役等事件如何看待的问题,纠正错误的学术观点,消除存在的隔阂和偏见,共同推动日益繁荣的中韩关系研究的深入发展,从而开创中韩和平、友好与发展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