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古族论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都掌是僰人

川南悬棺族属的讨论中,对悬棺、都掌、僚人、僰人几者间的关系也有争论。有同志认为都掌是僚不是僰,是川南悬棺的主人;有同志认为都掌是僰不是僚,不是川南悬棺的主人。其实,两说都不全面,论证也不充分。我们认为都掌是僰人,也就是僚人,是川南悬棺的主人。

首先讨论都掌是否是僰人。

在讨论都掌是否是僰人之前,应先谈谈都掌的历史。

都掌之名著于明代,但它不始于明代。都掌之名始见于唐。《新唐书·南蛮传》载:“上元末(761年),纳州僚叛,寇故茂、都掌二县,杀吏民,焚庐舍。”这里的都掌显然应为纳州属县。查《唐书·地理志》载:“纳州,仪凤二年(677年)开山洞置。……领县八,并与州同置。”八县中有胡茂,显应即《南蛮传》中的故茂。但八县中却无都掌县,只有一个“都”县,在“都”字右下注有一个“阙”字。《太平寰宇记》卷八八载:泸州所管溪洞十六州中有纳州,领七县,七县中无胡茂,胡茂别属蓝州。这七县中有六县全与《唐书·地理志》合,却又无都县。而有一罗掌县。合三处记录分析,所谓“都”,“罗掌”,显然都应是“都掌”的阙夺讹误。羁縻州县之有讹误,是不足为奇的。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七〇说,废纳州在珙县南境,也就是明代都掌蛮活动之地。明代都掌蛮之名显即始于唐代的都掌县,以地名为族称,在历史上是不乏例证的。《纪要》虽说纳州在珙县南,但对州、县治所皆未能确指。盖因仪凤二年始置州县,至先天二年(713年)便改为羁縻州,为正州不过三十五年,羁縻州县常无固定治所,当然也就无可具考了。

都掌之名自唐代见于文献后,历代皆有记录。《宋会要辑稿·蕃夷五》曾三载都掌,其活动地区皆略与后世都掌蛮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〇也载有“都掌十九族”。但这里的“掌”字原写作“党”,掌、党二字音、形皆近,不知是同名异写?抑还是文字讹误?这个“都掌十九族”,与《元史·地理志》所载戎州的“大坝都掌,分族十有九”的记载完全吻合。《元史·世祖本纪》与《新元史·四川溪洞诸蛮传》也屡有都掌的记录注143,与《元史·地理志》所载情况基本相同:“戎州,本夜郎国。西南蛮种,号大坝都掌,分族十有九。……唐武后后,恢拓蛮徼。……(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昝顺为蛮夷部宣抚司,遣官招抚。十七年,本部(指都掌)官得兰纽来见,授以大坝都总管。二十二年,升为戎州,叛服不常。州治常在箐前,所领俱村囤,无县邑乡镇。”

到了明代,关于都掌的记载远较唐宋为详。据载:都掌有“水都四乡,山都六乡。……隶叙州府。水都则阳顺阴违,山都则猖獗日甚,先后凡十二征,俱弗克。万历元年,剿平之,用兵九阅月,告成事。始改戎县为兴文。水都震惧,悉归编户,于山都六乡选中处建武宁城,拓地五百余里”注144。万历之役,王朝投入兵力达十四万余人,战斗相当激烈。此役之后,都掌基本上被“绝灭”,其活动不再见于史籍。《明实录》、《明史》、《万历武功录》等书对攻打都掌的主要战役皆有记录,此处毋庸赘述。

都掌之名,自唐仪凤至于明万历,前后存在八百余年,但都掌一词于汉语迄不可解,无疑当为少数民族词语之译音。都掌人今既不存,此词之意更无可考。且都掌一词后虽用为族称,然其本始则未必为族称,其族称实当为僰。故文献中称都掌为僰的记载颇多。

明王朝一开始,就有都掌活动的记载。《洪武实录》载:洪武廿五年三月,“庚戌,叙州府戎县山赋掌阿那等作乱”注145。这个“山赋掌”无疑是“山都掌”之讹。这次山都掌之乱,在万历平都掌后,礼部尚书李长春在所作《平蛮碑记》中则称之为“戎僰”:“明兴,洪武廿七年,犍为郡臣以戎僰上变。”注146万历元年平都掌之役,当时的四川巡抚曾省吾在《议处都蛮疏略》中说,都掌即“戎僰”。此役之后,李长春在所作《平蛮碑记》和《建武所城碑记》中,都把都掌称为僰人注147

据《明史》及《读史方舆纪要》载,正德时起兵反明的普法恶也是都掌:

都掌蛮者,居叙州戎县,介高、筠连、长宁、江安、纳溪六县间,古戎贼也。成化为乱,程信讨平之;正德中普法恶复为乱,马昊讨平之。(《明史·刘显传》)

石头大寨:在(兴文)县西南,亦都掌蛮寨也。正德十年,蛮部葛魁种普法恶等作乱,诏抚臣马昊等讨之。(《读史方舆纪要》卷七〇)

这个著名的普法恶,在《明实录》中却多称之为“僰”:

正德十二年五月乙亥朔,四川叙州僰人子普法恶等作乱,平之。注148

正德十三年十二月……四川僰夷攻破高县、庆符县,巡按御史卢雍劾……(马)昊上年既平僰蛮普(原脱普字)法恶,不留兵将以镇压之……注149

正德十六年十一月……先是白水江僰蛮普法恶等以妖言盅乱……注150

同一个普法恶,虽统称为僰,但或称僰人子,或称僰蛮,或称僰夷,并没有固定的称法。有同志说,僰人与僰夷应有区别,僰人后写作白人,是今云南白族的先民,僰夷后写作摆夷,是今天的傣族的先民,这个看法在这里显然是不能适用的。

不仅明代,即在宋代,也还是把都掌称为僰人。前面谈到,《元史·地理志》载戎州“大坝都掌,分族十有九”,而南宋时的《舆地纪胜》就称之为“僰戎”:

义军:自大中祥符以来,每有边事则屯集名夷义军为用,屡获功赏。今安宁县所管七姓、十九姓僰戎,皆义军也。注151

安宁县后废,在今长宁县境,与大坝相接。其所管的“十九姓僰戎”,无疑就是“分族十有九”的大坝都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〇说“都掌十九族”是义军,也正与这里载安宁县所管“十九姓僰戎”是义军之说相合。这说明宋代确把都掌称为僰戎。黄庭坚《杨子建集序》说叙州有“戎僰”,《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也说,叙州“城之内外,僰夷(原误作棘夷)、葛僚又动以万计,与汉人杂处”。这里所说的戎僰、僰夷,应当也包括了都掌人在内。

在唐以前,都掌之名虽尚未出,而川南僰人之名确是史不绝书的。唐大历元年(766年)南诏阁罗凤所立《南诏德化碑》说:“城邑绵延,势连戎僰。”南诏势力东北与唐戎州相接,这个“戎僰”显即宋人所谓叙州戎僰。《太平御览》注152载:

乞子石在马湖南岸……故僰人于此乞子有验。(《郡国志》卷五二)

西夷有荔支园。僰僮,施夷中最贤者,古所谓僰僮之富。(《郡国志》卷一九七)

《太平寰宇记》载荔支园、乞子石皆在戎州(略当今宜宾地区),据诸书所载,此《郡国志》当为唐世作品注153。说明唐代川南有僰人。《太平御览》又载:

《永昌郡传》曰:“朱提郡在犍为郡南千八百里、治朱提县。川中纵广五六十里,有大泉池水,僰名千顷池。”(卷七九一)

《永昌郡传》作于东晋之初,略后于《华阳国志》。晋朱提郡有朱提、南广、汉阳、南秦、堂狼等五县,今高、珙、兴文等县皆在属内。这说明晋代川南有僰人。至于秦汉时代川南僰人的记载,更是不可以一、二数:

僰道县……本有僰人,故《秦纪》言僰僮之富。汉民多,渐斥徙之。(《华阳国志·蜀志》)

(僰道)县,本僰人居之。《地理风俗记》曰:夷中最仁,有人道,故字从人。《秦纪》所谓僰僮之富者也。(《水经·江水注》)

僰,犍为蛮夷。(《说文解字·人部》)

上述史料说明,自秦汉至宋明的两千年间,川南地区一直有僰人活动着。因此,在川南不少地方志中,便出现不少关于僰人的记载。特别是珙县、兴文、高县一带,不仅把悬棺葬称为僰人悬棺,而且还有不少以“僰”命名的地名,诸名僰人村、僰人寨、僰乡垇、僰乡坝、僰人坡、僰人岩、僰人湾、僰川沟、僰棺岩、僰云洞之类注154。笔者今夏曾至珙县,承县委宣传部曾水向同志见告,这类地名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使用。假如说,把悬棺葬记载为“僰酋椓棺其上”、“僰人多悬棺岩上”、“僰人曾挂棺于此”注155看作是编纂地方志的文人学士发思古之幽情,硬拉古代族称来强加于死者头上,那么很难说,至今犹存的以僰命名的地名,也是方志作者所能强加于广大群众的了。

因此,我们认为,明代作者所记川南地区的僰人,是秦汉以来一直活动在该地区的僰人。其中一部分在唐设都掌县后慢慢又被称为都掌蛮,但僰人之称同时存在。他们就是川南悬棺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