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关中地区水资源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利用——以渠堰修筑为主的河渠灌溉工程

关中地区是一个平原、台原、台地、山地相连并相对封闭的地貌单元。关中的河流皆属于渭河水系,渭河自西向东横穿中部。由于流域属大陆性气候,雨季集中,多暴雨,导致渭河支流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夏秋为汛期多洪水,冬春枯水;还有就是泥沙含量高,容易淤塞渠道,给灌溉用水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秦汉隋唐这些强盛王朝的都城都设在关中,因此古代关中平原的水利建设兴旺发达。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的引河灌溉工程,主要以渠堰修筑为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蓄水灌田,充分利用河流水系。具体而言,关中地区的河渠灌溉工程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引河灌溉工程。

大型水利工程系指由中央或较高级地方行政长官主持兴修的跨州县水利工程。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主要在引泾灌区。

据相关文献记载,明代较大规模地整治引泾工程,至少进行了六次。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洪渠堰因年久失修,堰圯渠塞,已经到了不通灌溉的程度,明廷“遂命长兴侯耿炳文督工浚之,由是泾阳、高陵等五县之田大获其利”注72

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又因洪渠堰东西堤岸圯坏,再由长兴侯耿炳文与工部主事丁富等人主持修筑,大约用了五个月时间,“浚堰渠一十万三千六百六十八丈”注73

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年),由于洪渠堰数次经受洪水的冲击,多处渠段被毁坏,地方官以实情呈报中央,明廷遂命亟加修葺,以恢复灌溉之利。注74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因浙江归安知县华高言,洪堰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营修时,未能彻底,请求朝廷派员重加疏浚。宣宗从其请,又于是年发动泾阳、三原等五县民及西安等卫所军士协同用工,对洪泾工程进行了第四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注75

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陕西佥事李观言:泾渠又因年久“而堤堰摧决,沟洫壅潴,民弗蒙利”注76。于是朝廷遂命有司负责修治泾渠。

到了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又对泾渠进行了第六次整治。这次整治工作议于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开工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竣工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是明代历次治泾工程中用工最多、历时最长、工程规模最大、灌溉效益最好的一次。此举发动了引泾灌区内的醴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富平六县人民参与其事。渠段的大部分是仍旧迹疏通之。而原渠口位置则因泾河向下切蚀使河床低深,渠口相对显得高仰而难以进水,成为影响洪渠入水量严重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次更上移渠口,然渠口上移则要穿凿大、小二龙山。二龙山的石质非常坚硬,故在工程进行中,每遇刚顽之石,则聚火熔铄而穿窦,工程艰巨异常,也极耗费工时。此项工程先由右副都御史陕西巡抚项忠主持修凿,未竟工而项忠被召还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继由右都御史陕西巡抚余子俊赓续其后,前后“积十七年之久始告竣”,改名为广惠渠,凡溉泾阳、三原等六县田8 300余顷。注77

清代前期政府多次对明代所建的广惠渠进行维修,顺治九年(1652年),泾阳县令金汉鼎重修广惠渠,把泉水引入渠中,泾泉并用。注78康熙八年(1669年),泾阳知县王际有指派张式似主持修葺泾渠,这是一次全面的较大规模的修筑泾渠活动。注79雍正五年(1727年),川陕总督岳钟琪主持修治泾渠。注80雍正七年(1729年),吏部尚书兼川陕总督查郎阿在泾渠渠首设闸。注81雍正年间所置水利通判田红佑、刘克泰、罗国辑,先后对泾渠都有修治。注82 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到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由政府出面,置坝龙洞北口,遏泾水勿令淤渠,并于水磨桥、大王桥、庙前沟等地整修堤岸,修渠2 268丈,灌溉礼泉、泾阳、三原、高陵四县民田74 032亩。注83从此,开始了“拒泾引泉”的历史,改称“龙洞渠”。

中小型水利工程一般是几个各州县协同或自己兴修,共同或自己受益。有些工程有地方官员主持,有些工程则由民间独立兴办。明代的关中地区中小型灌溉工程兴修数量很多,大凡可资利用的河流,几乎皆有灌溉之利。具体情况可从表1—1中窥见一二。

表1—1  明代关中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资料来源:康熙《陕西通志》卷11《水利》;万历《郿志》卷1《地形》;隆庆《华州志》卷2《地理志·山川考》;乾隆《宝鸡县志》卷4《渠堰》;乾隆《华阳县志)卷14《郭良传》;万历《华阴县志》卷3《水利》;天启《同州志》卷2《舆地·渠堰》;《明史》卷88《河渠六·直省水利》;嘉靖《耀州志》卷2《地理志》;嘉靖《泾阳县志》卷6《水利》;顺治《临潼县志·水利》;顺治《咸阳县志》卷1《土地一·川原》;万历《户县志》卷1《地理志·山川》;万历《富平县志》卷10《沟恤志》。

清代关中地区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修更加频繁,灌溉面积也大小不等。为了便于比较分析,现将清代关中地区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情况列为表1—2。

表1—2  清代关中地区中小型灌渠修治统计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资料来源:雍正《陕西通志》卷39~40《水利》;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57~61《水利》;耿占军《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表十《清代陕西渠堰兴修一览表》注84

对比明清两代关中地区的引河灌溉工程建设,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关中地区河渠灌溉工程的兴修存在着时代上的差异。明清时期关中地区中小型引河灌溉工程数量逐渐增多,到清代基本已无大型灌溉工程的兴修,中小型灌溉工程呈长足发展趋势,工程兴修数量远远多于明代。出现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可能与地方志的记载有关。就现存地方志而言:明代地方志的数量要少于清代,有些地区到清代才有方志记载,而中小型灌溉工程往往都是由地方兴修,正史当中很少记载,从这一点而言,根据地方志统计的工程数量,清代多于明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事实上从明清时期水环境的变迁,我们可以推断,清代关中地区中小型灌溉工程的发展优于明代应该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由于水环境恶化,水资源日益稀缺,关中地区已经不适宜发展大型河渠灌溉工程,甚至明代修建的一些灌渠也因为水环境的恶化而失去作用,如清峪河中游有广惠、广济二渠为明代所开,至乾隆末,前者已“徒存虚名”,而后者“已壅”。渠道废弃的原因,乃是无水可引注85。乾隆年间,同州府所属华州、大荔、朝邑、澄城、蒲城、华阴、白水、郃阳、韩城凡九州县,经过疏通,恢复了原有的渠道163条,但仍有周公渠、利俗渠、通灵陂、山阳堰、武子渠等二十余处水利工程无法恢复。与此相关联的是同州有多达5 000余顷的荒地难以开垦利用,主要原因同水资源条件的恶化有密切的关系。曾任职同州府的乔光烈在调查后指出,当地部分泉渠无法恢复的原因在于“或源流细微,或水性苦涩,或地高水远,或干涸堙塞”注86。清代关中地区灌溉工程的小型化应该是一个普遍现象,农田灌溉工程的小型化反映的是地表水资源的紧缺,正是由于水资源日渐稀少,人们开始因地制宜,以更多的小型农田灌溉工程来取代旧有的大型水利工程,维持作物的水利保证率。这一变化一方面同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变化了的环境条件下因地制宜的新的水利技术的选择。

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也存在着区域内部的差异。从表1—1和表1—2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农田水利事业基本都是在渭河北部地区进行,也即农田水利发展的重心位于渭北地区,大型引泾灌溉工程也分布在渭河北部。南岸农田水利工程相对较少,并且还多是中小型规模的灌溉工程。

在相同阶段表现出来的渭河南北两区域的这种差异性,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渭河由西向东横穿关中,但其两侧不对称,导致了南北地形、水文的差异明显。渭河与秦岭之间是一个堑断地带,秦岭沿着断层上升,渭河沿着断层下降,因此渭南坡度很陡,原面狭窄;河流众多,且短少流急;各河流之间形成高于河面的长条状原面,不像渭北的原那样宽广。这种地理条件决定了渭河南岸地区多适于中小型农田水利的发展。

渭北地区西部是高平广阔的黄土原,东部为低平宽大的堆积平原,河流相对源远流长,泾河、洛河、汧河构成了渭北最长的三条支流,流量也较丰富。这也是关中地区唯一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引泾灌溉工程之所以在渭北地区,并且渭北地区农田水利相对发达的水资源条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