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两篇论文和《爱弥儿》

2005年,笔者应商务印书馆之约,迻译卢梭的《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注12。在这个译本的《译者前言》中有一段话说:

把卢梭的两篇论文加以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第二篇论文的笔调与第一篇论文的笔调有所不同。第一篇论文重在批评,行文是道德学家的口吻;而第二篇论文则重在分析,以哲人的目光观察处于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与处于文明状态中的文明人之间的差异。注13

这两篇论文(第一篇论文和第二篇论文)都是研究人的著作,是人类学的奠基作之一。区别在于,它们研究的对象有所不同。第一篇论文歌颂的是斯巴达的公民,用斯巴达人来对比现代的文明人。第二篇论文赞美的是人类历史的“黄金时代”即“原始时代”的野蛮人或原始人;他在原始人的身上看到了“天国庄严的纯朴的烙印”。他指出:文明人腐败了,而要人类退回到原始状态作原始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人类发展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怎么办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卢梭著《爱弥儿》,按照《爱弥儿》中论述的那样塑造不受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的新人。两篇论文和《爱弥儿》,这三部著作的内在联系,卢梭在1762年1月12日致马尔泽尔布先生的信中表述得很清楚。他说:

先生,如果我把我在那棵树下所看到的和感觉到的情形能好好地描述出四分之一的话,我就能多么清楚地向人们展现我们社会制度的种种矛盾,多么有力地揭示我们制度的一切弊端,多么简要地阐明人生来是善良的,他之所以变坏,完全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我在那棵树下一刻钟内悟出的许许多多真理,我能记得的,都零零星星分散地写进了我的三部主要著作,即第一篇论文和关于不平等的论文以及关于教育的论文。注14这三部著作是不可分开的;三部著作应合起来成为一部完整的著作。注15

这三部著作,各自论述一个主题,而它们立论的出发点,都是“人生来是善良的”,虽然受到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的败坏,但可以通过教育使之成为新人:新人新风尚,新秩序,这是社会幸福的可靠保证。正是由于对人类社会抱有这个美好的希望,才有这三部书的写作。

李平沤

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