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中的西藏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 古老的本土宗教——苯教

苯教是西藏古老的原始宗教,是藏族远古时期的主体文化。直到8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大力扶佛抑苯,苯教的统治地位才逐渐丧失。

一、泛灵信仰的原始宗教

苯教又称“苯波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俗称“黑教”。最早出现在象雄(今阿里地区一带),后来逐步传遍整个藏区。

从内容上看,苯教相信万物有灵,所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草木、禽兽等自然物。苯教可以说是泛灵信仰在西藏的地方形式。

原始的苯教把世界分为三界,即天、地、地下。天上的神名字叫“赞”,地上的神称为“念”,地下的神称为“鲁”,即常说的龙。掌管人的疾病的叫“龙神”;掌管自然灾害的叫“念神”,传说念青唐古拉山就是一尊大念神;除此外,还有地神等等。它们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能给人以凶吉祸福,人们是千万不敢触犯它们的。藏族人在饮食中忌讳吃鱼,一种解释就是此禁忌和苯教的信仰有关:苯教视鱼、蛇、蛙等水中生灵皆为地下世界的“龙族”,决不能杀生。

苯教将神话纳入其经典或仪礼中,用它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苯教经典中有这样一则创世神话,有位名叫南喀东丹却松的国王,拥有“五种本原物质”,法师赤杰曲巴把它们收集起来,分别形成了风、火、水和山,法师又从五种本原物质中制造出两个卵,由卵中最终形成了世界。这则创世神话体现了藏族先民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同时又表现了神的超人力量。

雅拉香波山神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苯教认为世界由赞、念、鲁三神分管。念神居住在地上,它主管雨水、冰雹、雪灾、干旱等。藏族原始信仰认为的九大山神沃德巩甲、雅拉香波、念青唐拉、玛卿伯姆热(即阿尼玛卿山)、蛟卿顿日、冈巴拉杰、雪拉居保、觉沃月甲、西乌卡日,就属于念神。

本唐卡为雅拉香波山神的画像。它居住在雅砻河谷的雅拉香波山上,是雅砻河谷所有本地神的首领。在九大山神中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沃德巩甲山神。其实雅拉香波山并不是一座大山,这个地位可能与雅砻河谷是吐蕃文明发源地有关。

二、苯教由崇拜自然到人为宗教

苯教的派别,按出现时间先后,可分为“笃苯”、“恰苯”和“觉苯”。

在聂墀赞普后六代的达墀赞普时,前藏有一个苯教大巫师叫汝辛。他宣称能通鬼神,并且精通祭祀、役使鬼神等法术,形成了一个派别,叫笃苯教,又称因苯派。

恰苯派是来自外地的苯教徒所开创的一个派别。与笃苯相比有两点变化,首先是出现了代替神灵说话的特殊人物巫师(笃苯时期有原始巫师,但主要是自然崇拜)。其次是产生了祖先崇拜。这是苯教为了生存和发展,开始按照奴隶主的意志办事,从自然宗教逐渐变为人为宗教的表现。

因佛教传入带来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苯教为了抵制、抗衡佛教,也十分重视苯教理论经典的译著传播,以至受到佛教徒指责,说把一些佛经改头换面,充认苯教典籍,这一派被称为觉苯派,意为翻译苯。

苯教的活动主要通过巫师来进行,巫师在社会上很有威望和地位。左右国政的巫师按惯例均由大贵族的子弟世袭担任。而巫师总是在关键问题上,假借神的意志支持贵族势力,打击王室。因此,吐蕃王室与苯教的矛盾日益尖锐。佛教传入藏区后,苯教逐渐被王室压制下去,也慢慢向仿照佛教的方向演变。

大部分苯教寺院建在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里,寺院的规模小,僧侣也少。早期的苯教寺院有西藏的“贤达顶”和“甲莫”,康区的“拥宗拉顶”,被称为苯教三大寺。其中“拥宗拉顶”在清朝乾隆平定金川后,改为格鲁派寺院。

赞国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赞国又称“载乌玛保”,即红色夜叉护法,是来源于西藏民间的苯教精灵,本是众魔的首领,被佛教降伏成为护法。

赞国红色身,头戴皮盔,身穿铠甲,胸甲用毒蝎皮装饰。右手持摩尼杖、左手持金刚索,坐于奔马上。伴神有万名未被征服的野赞、龙、猎鹰、虎、豹等。上界为七世达赖、宗喀巴、大持金刚、贝丹益西、莲花生。周围是各护法,最下层是八大鬼卒。

三、创始人辛饶米沃

辛饶米沃是公认的苯教创始人,在苯教徒心目中,其地位与释迦牟尼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一样,是神圣而不可替代的。不过辛饶米沃的身世远没有释迦牟尼那样可信,而是存在很多的矛盾和混乱,以致有人怀疑他在历史上的真实性。

这里,我们根据有关传说和苯教经典《朵堆》等,对辛饶米沃一生做一简要概述。

在什巴叶桑天国,有达巴、塞巴、希巴三兄弟,他们都拜苯教最高神灵奔赤洛格杰巾为师,学习苯教教理。学成后,三兄弟又一起到辛拉俄格尔神处,请教面对人间苦难的修身济世良策。辛拉俄格尔神告知他们要分三个阶段研修苯教教理,之后便可成为上师,相当于佛教之佛。老大达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修,成为第一阶段的上师,相当于佛教的前世佛。老二塞巴完成了第二阶段的研修后成为第二阶段的上师,相当于佛教的现世佛,并化身为辛饶米沃。老三希巴则一生等待,以图研修第三阶段教理,承担未来某个时期的职责,相当于佛教的未来佛。

传说辛拉俄格尔神是辛饶米沃的保护神,他答应帮助辛饶米沃使世界众生皈依苯教。于是辛饶米沃化身为王子降生到象雄魏摩隆仁,约在公元前5世纪,他创建了苯教。

实际上,据藏文文献记载,在古代象雄和吐蕃,曾经有过各种原始苯教,如天苯、赞苯和魔苯等,还有后来的达拉、巴色、盖阔等苯教古老的神。辛饶米沃以各种原有的苯为基础,吸收邻近部族文化,创建了具有独特理论和仪轨的雍仲苯教。他不仅将原始苯教分为恰辛、朗辛、斯辛、楚辛4个分支在象雄传播,而且还谙熟医术。据说辛饶米沃一生完成了12件功业,于82岁时圆寂。

苯教祖师辛饶米沃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这幅唐卡是苯教祖师辛饶米沃的画像。据苯教经典,辛饶米沃从什巴叶桑天国化身为王子降生到象雄魏摩隆仁。他活了82岁,一生完成了十二件功业。图中的逆时针“”(音万)是苯教标志,表示永生、永固、永存之意。它在藏语中称为“雍仲”,意为“坚固”。

吐番示意图(公元820年)

此图仅作为历史资料参考示意图,不作为地图使用。

示意图说明:

本图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朝吐蕃地图(公元8 2 0年)绘制。图中吐蕃控制区包括“卫藏四茹”、“孙波茹(苏毗)”、“多弥”、“大小羊同”、“羌塘”等。

吐蕃王朝最早将其本部划分为四个“茹”,即“伍茹”、“约茹”、“叶茹”和“茹拉”。“伍茹”、“约茹”即前藏的拉萨河流域和雅砻河流域,合称为“卫”,意为中心部分,“叶茹”即后藏雅鲁藏布江以北一带,“茹拉”即后藏雅鲁藏布江南岸一带,合称为“藏”。

此四茹之境西北与阿里地区接,东部到工布地区;北部抵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即吐蕃王朝的本土区。后吐蕃强大,整个青藏高原都纳入其统治之下,于是又在藏北增加一“孙波茹”。

相关内容请参考第1章第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