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观音菩萨——中国第一佛
观音菩萨与儒教
观音信仰在汉化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有了非常密切的结合。儒家的精神与审美不断地影响着观音的内涵与形象。儒家重现世的思想令中国的观音平添了许多“实际”的法力:她是大慈大悲的菩萨,也是送子娘娘,还常常化身为成年女子帮助遭遇灾难的人。每当人们陷于困境时,便会持观音名号求她救助。任何从事危险旅行者也都会供奉她。这幅10世纪的图画所描绘的观世音,是大悲观世音的一种化身。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摘录自《法华经》,念诵于法会中
天婴礼拜
由婴儿礼拜观世音,可确定观世音与小孩的关联,她常常以“送子娘娘”的形象出现。婴儿结手印以表恭敬,此手印亦代表身心合一。
施主的小孩
图下方是出资制作此图的施主米还德的儿孙,他们被描绘成礼拜观世音的信徒。在他们上方是施主之妻及其妯娌或施主的妾。全家人按儒家传统的尊卑顺序井然排列。观世音的慈悲被视为女性的美德。
委制此画的施主
一位着宋服的官员手持焚香炉,正礼拜观世音。他是委制此幅图画的施主米还德。铭文上记载:“施主米还德永远一心供养”。他的几个弟弟伴随其侧,以对观世音菩萨表示敬意。此处对观音的礼拜形式与传统儒家供奉祖先的仪式几乎完全一致。在古人来说,儒家的“礼仪、忠孝”与观音信仰并行不悖。
观音菩萨与道教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后期吸收了很多佛教的元素,特别是在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的身影更是常常出没于道家的天地。右边这幅18世纪的丝帛画描绘了道教的天堂,其中有八仙、三星和西王母,他们的故事和神迹中常有观音的影子。在下面这幅有关文学作品《西游记》的绘画中,更可见到观音在道教天堂自由出入的身影。
民间:观世音与王母娘娘在西游记中形象
彩印 年画 清代 王树村藏
道教的西王母在《西游记》中几乎是一个反面形象,而且毫无神力。她和玉皇大帝遇到孙悟空造反之后,是观世音出来解围。由此可见,明朝以后,中国人的女神崇拜已经由道教转向了佛教。所有的民间女神,包括九天玄女和土地夫人,都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权威性,而观世音却如日中天,受到景仰。在这幅年画中,孙悟空与道家的天兵天将大战,但王母娘娘却完全没有出现,只有观世音和太上老君(道家的第一主神)在指挥战斗,她当时的神圣性可想而知。
丐仙
仙人李铁拐貌似拄着铁拐的跛脚乞丐。相传有一回当他睡着时,魂魄出外神游,他的弟子找到他,以为他死了,就将他火葬。他的魂魄回来看见自己的身体不见了,因此就进入了一个才刚饿死的跛脚乞丐身体内。李铁拐善以仙术治病,据说他曾蒙西王母教授医术和长生不死之术,也曾经看管过长生蟠桃。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摘录自《道德经》
仙人何仙姑
何仙姑是唯一的女仙。她与武则天(684-705)是同时代的人,自幼就誓不婚嫁,并赴深山苦修。在山里,她梦到有位仙人传授她长生不死的秘密。她会腾云驾雾,常飞越群山采摘水果奉养母亲,而她自己已无需进食。她的名声传到唐朝宫廷,武则天召她入宫,但因被吕洞宾邀入八仙之列而在途中消失。在民间,何仙姑的形象经常与观音的一些化身类似。
观音与民间宗教
这幅清代是彩印年画中的观世音已经将其神圣性推到了极限。她位于火德真君和关帝之上,由善财与龙女侍奉,如日中天。图中的另外两位主神是药王和财神,分别占住画下方的两角。这些神佛是中国民间最受重视的五个,分别代表着武功、健康与财富,而观音凌驾于一切之上,代表着绝对的救苦救难、无限慈悲。这说明观音不仅已进入中国的民间宗教信仰,而且在其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关帝
全称“关圣帝君”,俗称关公,即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为神的三国蜀将关羽,甚至佛教也将其奉为护持佛法的迦蓝神。因为传说关羽“面如重枣”,所以关帝的形像一般为红脸。关帝主要作为道教的神,特别在中国南方和海外华人中得到普遍的供奉。人们认为他是团结、仁义、忠诚于友谊的楷模,是三大慈航之一(三大慈航分别为观音菩萨、吕祖和关帝)。关帝在民间的威信很高,也是人们普遍供奉的财神之一。
药王
中国古代民间对一些著名医学家均尊为药王。如神农、扁鹊、王叔和等都被尊为药王。各地大多建有药王庙,并与每年阴历4月28日举行药王会等纪念活动。常见的药王为生活于公元六到七世纪的名医孙思邈的神格化。据说他在长达101岁的一生当中,一直致力于向民众普及医学知识,著述了许多在中医学史上极有实用价值的医学实用手册。孙思邈同时也是一个炼丹专家,发明现存最早的火药配方。佛教中也有做为佛陀的胁持“药王菩萨”。他具有独特的修行方法,即应以何身帮助众生,即现何身。药王总是在相应情形下使用最需要的那种身,以便得到最佳的疗救效果。药王之道就是献身、信任和慈悲,他不遗弃任何人、任何东西。
神佛大像 杨柳青年画 清代 王树村藏
善财童子
据说是福城中一位长者的儿子,因“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无数财宝与之俱来而得名。尽管家财万贯,但善财看破红尘,发誓修行成佛。在文殊菩萨的指点下,善财童子历访五十三位名师(善知识),而进入佛界,佛经中即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最后在普陀珞迦山拜谒观音菩萨,得到观世音的教化而示现成菩萨,现童子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左胁侍。因其名为“善财”童子,因此常被人从字面上误解为“善于理财”、“善于招财”。相传妇女拜求他定能投胎其中而得贵子。
观音与《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简称《法华经》,是一部古老的大乘佛教经典。在中国一直是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佛教经典之一。《法华经》有两个主要的教义,一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圆满觉悟的佛;二是佛遍一切时、一切处。它也提及许多佛陀在普渡众生时使用的善巧方便。现行流通译本一般为7卷28品,其中第25品为《观音品》,提供了修行观音法门的方法,是观世音信仰的主要经典和依据。在北魏至唐代以前,中国主要信仰《法华经》观世音,唐代才开始信仰净土教的观世音,后者与地藏菩萨一起是与死后往净土的信仰紧密结合的,由此中国出现了大量阿弥陀佛、观音、地藏并列的“西方三尊”造像。这部经典在日本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崇,下图即为16世纪日本所做的《法华经》手卷版画。
观音的援手
在此图中,观音的手接住并拯救从山上坠落的人。《法华经》:“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坠,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祈求帮助
根据《法华经》,当人身陷危险,若求观音帮助,她定会前来相救。在新兴宗教中,祈求帮助极为普遍,且通常是祈求现世利益,例如身体健康或生意兴隆。
海难得救
暴风雨中遭遇海难者一心称念观音名号,菩萨必以神通力救他。《法华经》:若有人于船上,一心称念观音名号者,必得救。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后来出现的“妈祖”女神,与此有相似的法力。
胁持观音的人与物
在这幅珍藏于北京法海寺的明代“水月观音”壁画中,四个角落分别有护法、善财等侍奉,观音随意跏趺,衣着华丽如印度贵族。“水月观音”是观世音三十三分身之一,尽管叫“水月”,而实际画面却与水月无关。这是一个隐喻,说佛法如水中之月一样没有实体,只有精神。《智度论》上说:“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这与书中直接用水月去比喻观音形象截然不同。不过此图中,围绕着观音有一圈巨大的光轮,让人联想到满月。
韦驮
位于水中观音像右上部。佛寺的守护神,传说又是观音菩萨的护法神,体格魁伟,威武勇猛,面如童子,表示他不失赤子之心。
金犼
位于水月观音像右下部,观音的坐骑。金犼,兽名,又叫金毛犼。似犬,凶猛异常,食人。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往往不能取胜。
鹦鹉
为于水月观音像左上部。佛经中关于鹦鹉传说较多,如阿弥陀佛化为鹦鹉教化国人;再如山火烧林,鹦鹉思林恩,取水洒林,天帝见而感之,降雨止火。
善财童子
善财童子双手合十,虔诚地敬奉观音。他的形象已经完全中国化,就像一般年画上的儿童,只有美艳的服饰和脚铃让人联想到他的原形来自印度。据说他经过了五十三次考验,才最后成为观音的胁侍,也有人说他的原型来自《西游记》中的红孩儿。北京法海寺壁画在离北京市中心20公里处,曾经叫龙泉寺。寺里的十八罗汉像在文革时被毁,而壁画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些壁画大都是当时的宫廷画家所作,因此笔触细腻规整,仪容肃穆儒雅,甚至对童子的描绘也透露出贵族气质。
白纱衣
水月观音局部。身披白纱衣,象征洁白无瑕。披纱画工极细,纱上每一六角小花,均由48根左右金丝组成。
观音菩萨的道场
印度普陀洛伽山
普陀洛伽山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另外还被翻译成补但洛伽、布袒洛伽、布达拉等等。意思是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位于印度西高止山的南段。山顶有池,水从池中流出,形成大河。据说观世音当初就在这里来往优游,感悟生命和佛法。后来,包括善财童子在内的崇拜者,都是到这里朝觐观世音,参悟佛法的。因此,这里是观世音说法的第一个道场。
西藏布达拉宫
西藏布达拉宫是观世音崇拜传入中国后最重要的道场,据说也是观音来中国的第一站。布达拉也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是对印度Potalaka的比喻。西藏人至今仍然认为自己是观世音菩萨的后代,而观世音与密宗的度母,都是布达拉宫里的主神。
浙江舟山群岛普陀山
中国东海的普陀山大约宽3.5公里,长8.6公里,南边还有一个洛伽山,只有0.34平方公里。这是观世音在东土最著名的道场,也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据说唐朝时,有一个印度僧人到这里,亲自听到观世音菩萨为她显圣说法,并传给他七色宝石,于是这里就成为了观世音的圣地。不过更多的人相信这里与观世音有关的原因,是据说日本僧人慧萼曾从五台山偷出观世音,企图从这里回国,但航船总是遇到台风,无法回去。他相信这是观世音不愿意去日本,于是定居在这里,并建造了著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后来,这个典故流传华夏,普陀山遂成为海上佛国,第一道场。
河南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河南汝州,现在在宝丰县县城东大约15公里的大小龙山之间,传说是妙善公主修炼成道的地方。这是唯一与本书有密切联系的观世音道场。香山寺修建于唐朝,到宋朝时香火尤其旺盛,近代以后,它的建筑大多被战乱和革命所毁坏。但是现在仍然藏有大量的石碑,包括大书法家蔡京的石刻书法。而且,在它的“大悲观音塔”下面,据说还埋藏者妙善公主成为菩萨后的舍利子。
观音菩萨东传流变图
印度大乘佛教中的观音
观音是印度大乘佛教所信奉的菩萨之一。佛教经卷中记载了两种有关他的由来:其一,据《悲华经》记载,观音菩萨是后来修成阿弥陀佛的印度一位名叫“无诤念”的“转轮圣王”(印度古代神话中的国王)的王子,当这位“转轮圣王”最终修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后,他的长子不和次子尼摩也发愿修行菩萨道,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胁侍阿弥陀佛,普渡众生前往西方净土。后来不就成了观世音菩萨,尼摩就成了大势至菩萨。佛教寺院中供奉的“西方三圣”一般即中为阿弥陀佛,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后两者形像类似,只是观世音的宝冠上一般为阿弥陀佛坐像为标志,大势至宝冠上以宝瓶为标志。也有传说观音和大势至是有两朵莲花变化修行而来。图中的印度绘画中居中而坐的观音菩萨一手持莲花,一手持念珠。西方世界的诸佛围绕在他身边,表现了《千光眼经》中记载的释迦牟尼所说的:观世音菩萨在我之前就早已成佛了。据释迦牟尼所讲观音事迹,说明观音不但曾经是释迦牟尼的老师,也是当时所有诸佛的老师,并且在功德和能力上都是成就很高的佛。但他出于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愿望而永留人间。
印度婆罗门教的马头观音
以骏马为冠冕的菩萨带着严肃的表情,注视着天下苍生。他的愤怒让人感到他还没有成佛。马头观音也叫马头明王,是畜生道的教主密宗胎藏界中的人物,在印度婆罗门教经典《梨俱吠陀》中,早有关于它的记载,很多人认为他才是观世音的真正前身。马头明王出现于佛教产生之前的约公元前7世纪。在婆罗门教中,他是一对小马驹,是一般的善神,因为可爱而受到天竺国人的崇拜。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将这个传说吸收过来,称为“马头观世音”。到了公元1世纪之后,他的畜生身终于进化为人身,变成了一个印度男子。这样推算起来,妙善公主传说的成形,离原始马头明王的存在时间大约间隔了2000年,观音的神奇实在是一言难尽。
传入西藏后的观音形象:度母
观音是随着佛教的昌盛传入西藏的,后来西藏成为佛教密宗的中心。在藏传佛教中,对观音的说法极其多样。他有时候被说成用一滴眼泪制造了度田,有时候又被称为“度母”,据说是佛陀的一滴眼泪所变。观音也曾将西藏作为他的道场。
传入日本的观音
隋朝前后,佛教经过中国传到日本,成为那里最重要的宗教,仅次于国家神道。不过观音是在公元858年左右才传过去的。这是日本香川县鹫峰寺的十一面观音立像,铸造于江户时代,面目圆润,慈祥,接近于日本民间女性的形象。
传入东南亚的观音
佛教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经过印度支那地区,传入东南亚,并成为那里的主要宗教。观世音也在那里受到广泛崇拜。不过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对观世音的看法不同,印象不同,铸造的雕像与绘画也不同。在东南亚很多地方,观世音仍然是男性。
传入东土后的观音形象:正观音
中国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佛教与观音是公元3世纪中叶,也就是晋朝前后,经过西亚丝绸之路,随着天马、葡萄、沙漠和胡服骑射一起传入中国的。当时正置五胡乱华时期,战争连绵,人们对观世音救苦救难的形象十分崇拜,希望他能解脱众生的苦难。正观音是那时最流行的佛教形象之一,仅次于释迦牟尼。这是宋朝的正观音,造型朴素但材料昂贵,是用铜铸金而成。
观音菩萨形象的变迁
中土佛教也叫像教,其信仰是与对神像的崇拜分不开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深奥抽象的教义总是与或画或雕的具体形像相互辉映,并且伴随着不同朝代的特殊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在不同时代的观音形像中,既有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深刻印记,又集中了中国民间的无穷智慧,反映了中国民间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要求。
观世音菩萨是印度大乘佛教中的一位主要的菩萨“鸠摩罗什”的意译,这种翻译大约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三藏(玄奘法师)后来将其翻译为“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本来梵文是“Avalokitesvara”,其主要意思是遍观任何时空万事万物与一切现象的根源,而且能够显现真正的精神所在。图为11世纪克什米尔地区制作的观音菩萨雕像。六臂的菩萨一脚置于宝座之下作半珈的姿势。这是为帮助众生准备降临地上的准备姿势。宝冠的正面有个小阿弥陀佛,缩小的佛像表示菩萨的灵“亲”——这种样式在唐代以前的中国影响很大。观音手持的三叉戟及披于左肩的鹿皮均与印度教中的西卡神图像相类似。
两汉时期
两汉末年佛教东渐,佛教造型艺术随之经西域传入中土,观音的造像开始在中国兴起。
这尊陶质摇钱树座上的“一佛二菩萨”像制做于东汉末年,中间为释迦,两侧为大势至和观世音菩萨。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观音造像,造型简单,但含有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四川彭山县崖墓 南京博物院藏)
这组位于甘肃省永靖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北壁6龛的“西方三圣组像”完成于西秦时期的公元420年,其中的观音是中国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观音菩萨形象(位于佛陀左侧,对面站立者为大势至)。此时的观音造型单纯,神情安详,为蓄须的男性形象。造像手法清晰可见西域风格的影响。
名词图解
犍陀罗样式
印度北部犍陀罗王朝所发展出的一种影响极大的佛教造型艺术。其风格混合了希腊后期的写实特点与印度传统雕像的造型风格。这尊说教中的佛陀制作于公元5世纪,沉静的眼神、稳定的表情、健壮的身材、轻盈薄软的法衣和如同卷贝般并列的螺发,这些都是犍陀罗样式的典型特征。
曹衣出水
出身于中亚的北齐时代重要画家曹仲达以画梵像著称,风格优美纤巧。其造像特征是薄衣贴体,似完全透明,皱纹稠密,如身着水浸的丝衣,此所谓“曹衣出水”。图中的菩萨残像躯为北齐时期作品,是“曹衣出水”式的代表。
北魏时期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改汉制,迁都洛阳,官场礼仪、服饰一律汉化。中原的瘦骨清像之风成为造型艺术的主导。观音的面相从丰润变为清瘦,长颈削肩、身材修长、嘴角上翘、衣裙飘逸。衣服一般不再是斜披式,而是以宽大的披巾遮肩,不露肌肤。
图为位于甘肃天水麦积山127号窟的正壁龛,于北魏时期制作。中为主佛,左立者为观音菩萨。观音双目含情,显得神态慈祥,气宇轩昂。头部和双手用圆雕处理,其余皆为浮雕,形像十分突出。
隋代观音雕像
隋代
隋代的观音不再具有北魏时期的秀骨清相、潇洒飘逸的风度,脸型变得方且厚重,身姿拙重粗扑。
至隋代,无论是壁画还是石窟造像,观音的形像已显示出其主旋律,即慈悲的风格。所谓悲是解除人们的痛苦,所谓慈是给人以快乐。隋代开始逐渐出现了大量单独的观世音的造像,表明对观音的信仰已开始从正统的佛教中游离开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崇拜体系。
名词图解
吴带当风
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的佛像衣服飘举,人物如沐风中,恰好与“曹衣出水”形成对比。
瘦骨清像
梁朝时期士大夫阶层风行“褒衣博带”、“大冠高履”,至使顾恺之等一批画家形成了以清瘦为美、追求风姿清秀、超然独达的画风。“瘦骨清像”之风对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型艺术有深刻的影响。图为北魏时期典型的瘦骨清像造型。
由隋代至初唐,无论是男相还是无性相的观音,都已显示出女性神的端倪。图为初唐时期敦煌第328窟的观音菩萨像,充分运用了泥塑彩绘的特长,使肌肤、衣裙、佩饰都极富质感。菩萨形像端庄,气质高雅典雅,虽仍为男相,但已充满阴柔之美。
敦煌第328窟观音雕像
唐代
唐代社会的鼎盛也伴随着佛教信仰和佛教艺术的普及。观音的形像开始朝世俗化发展,变得丰满妩媚、端庄美丽。很可能是由于女性信众的大量增加,女相观音成为主流,即使是有须的男相观音,其优美的身姿和妩媚的表情都已十分女性化。
敦煌第45窟观音雕像
宋代
宋代以来理学开始风行,但思想的禁锢却似乎在观音造像上有更多的反映,相反地,宋代的观音形像较唐代更世俗化,得以流传的观音形像多以普通人的表情姿态传神。宋代的观音造像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不可逾越的高峰,右图中位于重庆大足转轮经藏窟的数珠手观音,在宋代观音造像中极富代表性。
重庆大足数珠手观音
宋朝木雕观音
辽金时期
辽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民族冲突和交流都十分频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观音造像的最大突破,是在各个地区都出现了密教式样的造像。与宋代并存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如回鹘、高昌、辽、西夏、金、大理等,更是留下了大量密教造型的观音。此时的观音既不是瘦骨清相,也不丰腴肥美,而是具有唐代影响的遗迹,同时又具有北方民族的脸部和身体特征。
天津蓟县独乐寺辽代彩塑十一面观音立像(局部)
元、明、清、近代
由蒙古族人统治的元代提倡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及至明、清,民间的观音信仰已彻底世俗化和程式化。这几个朝代将唐朝开始出现的独立的观音题材发挥到了极至,出现了大量“水月观音”、“渔蓝观音”、“千手千臂观音”、“送子观音”、“自在观音”等观音变身的形像。观音的法器如柳枝、净瓶等也开始伴随观音大量出现,观音以变成中国地道的民间神。这几个朝代观音造像的形式和材料极其多样化,不再仅仅以大型雕塑或绘画的形式出现,而出现了大量民间制造且方便民间信仰的小石雕、玉雕、金铜小雕像、年画、剪纸等等。这几个朝代的观音造像大多衣着简单如同女尼,形像也多为地道的中年妇女,沉静安祥文秀的品味成为主要的审美风范。
元代观音
元代战争频繁,观音崇拜尤其昌盛。在西藏,观自在更是主要的神灵。这尊观音具有很典型的慈悲相,微笑,禅定,四臂,被称为“雪山的救主”。她的脸逐渐接近汉族,几乎失去了一切印度的特征。
明-朝观音
中国明朝是儒家的天下,民风保守,观世音的形象也受到影响。这尊观世音虽然也是金身,但雕塑家将她塑造得犹如一个官家女子,谨慎的表情和方形的头颅,几乎难以相信她是菩萨,更象是一个女管家。只有跏趺而坐的双脚,能确定她的身份。
清朝观音
清朝以佛教为国教,观音崇拜再度昌盛起来。翡翠观音在众多的佛教工艺品中流传颇多。翡翠是玉石的一种,多绿色。这尊价值三百万港币的翡翠观音由于材料特殊,青白相间,更增添的观世音的神秘感。
近代观音
近代,观世音崇拜更加普及,在民间到处都可以看到观音的小雕像。用寿山石雕刻的观世音十分普及,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装饰物和护身符。当然,观音的形象也越来越世俗化,面貌臃肿,老气,圆滑,似乎除了保佑平安和带来金钱外,没有任何宗教哲学上的涵义。
观音与其他宗教中的女神
观音是中国世俗佛教和世俗宗教中的第一神,她(他)是慈悲的化身,是人类进入极乐之地的引导者,是各种人世苦难的解救者。在世界其他宗教中,有许多女神的神格和世俗功能与观音菩萨类似,以下所选择比较的是几位重要的女神。
圣母玛利亚
基督教所尊崇的圣母玛利亚以圣洁之身使耶稣诞生。对基督徒而言,处女生子表示上帝透过凡人玛利亚,将人类的生命复原到罪与死都被克服的状态。圣母在基督徒中与“圣三位一体”一样享有至高的神圣地位。在基督徒眼中,她通过自己的子宫拯救了人世,将人从罪与苦难中拯救到天堂乐土。圣母的慈悲本性和救苦救难的本质与观音菩萨惊人地相似。
爱与美之神维纳斯
维纳斯的父亲是宙斯,丈夫是残疾且丑陋的冶炼之神。她复杂的情人名单上包括了许多天神和凡人。在中国民间,观音化身为“马郎妇”的故事流传甚广,其中的一个说法是观音化身为美貌的“马郎妇”,在“金沙滩上与一切人淫,凡与交者,永绝其淫”。“马郎妇”一直得到佛门的认可,是清净法身的代表。如果说维纳斯的诸多性爱是出于“欲望”,而中国的“马郎妇”则是“以欲止欲”。
观音美神
敦煌第57窟的这幅初唐的观音壁画中,观音体态婀娜,肌肤细腻,长目修眉,唇红鼻直,是典型的中国美人形像。
欢喜佛
欢喜佛是藏传佛教供奉的佛像,“欢喜”原为古印度传说中的神,即“欢喜王”,后来受观音菩萨以大慈悲心点化信奉佛法,成为护法神,又叫“欢喜佛”。藏传佛教的莲花部以印度佛教中的多罗菩萨(即现女身说法的观音菩萨)为明妃(密宗中时常称白度母或绿度母,其来源也说法不一),是观音的修行伴侣。同时密宗的无上乘将男女双身修法作为成佛的途径。
多罗菩萨
这尊印度人制作于公元2世纪的大乘慈悲菩萨多罗石雕像,表现的是极受欢迎的慈悲菩萨。据说她是由观音的瞳子所化,通常被认为是化身为女身说法的观音菩萨。她背负光芒,左手持莲花,右手做与愿印。一足往下表示进入人间解救众生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