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藏传佛教的开创者
在西藏,提起莲花生大师,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是西藏佛教的实际开创者,有“第二佛陀”之称。
莲花生大师,梵名Padma-sambhava,梵名音译为白玛桑坝哇,藏族人称其为“邬坚仁波且”(ao-rgayn-rin-po-the,意为“邬坚大师”)、邬坚白玛(ao-rgayn-pad-ma,意为“邬坚·莲花师”),出生于印度西北部的乌仗那国(今巴基斯坦西部的卡普利斯坦)。
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密宗的开创者与奠基者,被西藏奉为“西藏最具神通力与加持力的上师”,以及“师君三尊”之一;同时,莲花生大师也是宁玛派(俗称“红教”)的开山祖师。
虽然说,早在悉补野世系第28代藏王拉脱脱日年赞时,就有“天降神物”的传说,即由天上降下一个精美的盒子,里面装有佛教《大乘庄严宝王经》、《百拜忏悔经》以及金塔(一说是《诸佛名称经》、《宝箧经》及一尊水晶观音菩萨像)等佛教物品,但因当时没人看得懂,不知是何物,故把这些天降之物取名为“严密宝箧”,被供养在荣布拉冈宫内。据称,这是佛教传入西藏的最早记载。
再到开创吐蕃王朝的第一代藏王、悉补野世系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617—698年)时,因政治联姻而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618—680年,一说626—680年),因二位王妃学佛的缘故,而有了佛教的信奉,并修建了大昭寺、小昭寺,以及昌珠寺等十二座寺院。但是,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广的传播或影响。即使松赞干布本人对佛教极有好感,即使松赞干布还以大臣吞米桑布扎新创的藏文翻译了不少佛教经典(当时参与的人有印度人古萨惹、尼泊尔人香达、汉族僧人大天寿等),但他去世后就宣告停止了。
莲花生大师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这幅唐卡中,莲花生大师白色身,现寂静相,头戴宝冠,身穿袈裟,右手托金刚杵,左手托嘎巴拉碗,怀中抱天杖,结跏趺坐在莲花座上。在西藏,莲花生大师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上师,相传他出生于莲花之中,拥有降妖伏魔的神通,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密宗的奠基者。宁玛派的祖师,对西藏地区的历史、宗教等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寂静相吉祥天女(局部)
松赞干布在世时,因慑于他的威名与英武,反佛势力还不敢把佛教如何,当他去世后,苯教以较大优势取得了主动权,所以在以后两代赞普时期,佛教不但没有什么发展,还慢慢消退了些。而且,由于藏地本土的宗教苯教的根深蒂固,加上大部分臣民长久以来信奉的习惯,所以将佛教的传入视为是对苯教神灵的亵渎。而在势力上佛教在当时还不足以与苯教相抗衡,因此在松赞干布去世后,大昭寺、小昭寺都被迫关闭了,就连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也被埋入地下五十余年,直到金城公主(? —740年,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重孙女,唐中宗李显的侄孙女,雍王守礼的女儿;中宗将金城公主视作亲生女儿一般,后册封她为“长女”,有诏书为凭)于公元710年嫁来藏地时才有所改变。金城公主所嫁的人,据说本来是赤德祖赞(690—755年,704—755年在位)之子江察·拉温,但在她去西藏的途中,因江察·拉温从马上摔下来死了,所以只好嫁给了赤德祖赞。
赤德祖赞是松赞干布之后吐蕃第五代赞普,因武力之威促使大唐与吐蕃第二次联姻,迎娶了金城公主。因金城公主是虔诚的佛教徒,受她的影响,赤德祖赞自然是支持佛教的,她到吐蕃后不但把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从地下挖出来供奉在大昭寺,而且还成功地劝说藏王赤德祖赞接纳了因战乱而从西域逃来藏地的僧人,并为他们修建了7座寺庙。这些做法无疑促进了佛教在当时的发展,但却也因此引起了信奉苯教大臣们的仇恨与不满,最终导致反佛势力更加排斥和压制佛教,连藏王赤德祖赞也被他们设计害死了。
松赞干布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这幅唐卡中央所绘为西藏历史上著名赞普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是吐蕃第32代赞普,他在位期间,统一吐蕃,创制文字,在藏地大力推广佛教,被尊奉为观音菩萨化身的法王。
唐卡中,松赞干布白色身,左手持法轮,右手持莲花,左舒式坐在金刚座上。主尊两侧绘有尼泊尔墀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身后背景为松赞干布主持修建的大昭寺。唐卡上界右侧为松赞干布修行的本尊十一面观音。
金城公主进藏图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公元710年,唐中宗收唐雍王宗礼的女儿金城公主为养女,封她许嫁吐蕃赞普,并派左卫大将军杨矩持节护送至吐蕃,这幅唐卡描绘的就是金城公主入藏的情景。金城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量的佛学著作,并且劝说赤德祖赞赞普在藏地大兴佛法,为藏传佛教的振兴与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密宗三怙主: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局部)
赤德祖赞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死后,赤德祖赞之子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继承王位,因当时年龄太小,而被信奉苯教的贵族大臣把持了政权,他们不遗余力地打击佛教,还发动了藏族历史上第一次的“禁佛运动”。这次禁佛的一些措施是令人难忘的,比如下令在西藏境内禁止信奉佛教,改大、小昭寺为屠宰场,将畜皮和牲畜内脏挂在佛菩萨上,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带到西藏的佛像埋在地下等,直到赤松德赞成年之后,设计消灭了反佛势力,佛教才重见天日。
就算在莲花生大师之前,有静命论师(即寂护,700—760年,梵名S a n t a-raksita,印度僧)前来弘法,但因地方鬼神作怪,出了不少天灾,而给了苯教不少口实,最后静命大师只好先返回印度。静命大师临走时曾告诉赤松德赞说,这些违缘非具足大神通及威猛咒术的高僧不能降伏,故让藏王礼请莲花生来藏,缘起因此而开。
8世纪中叶,莲花生大师受藏王赤松德赞正式邀请前往西藏弘法,一路上斩妖除魔、降伏外道,到藏地后,又修建了西藏第一座真正具足佛、法、僧三宝的佛寺——桑耶寺;同时,还与静命论师以及十二名印度有部僧人一起为吐蕃最早发心出家的七名青年授戒出家,开西藏本族(藏族)人出家之始——而这七名最早出家的藏族人,被世人称为“七觉士”。
除了建寺、安僧之外,莲花生大师还与静命大师、莲花戒以及他的二十五位得意弟子一起翻译了大量经典。尤其是他的神通广大,不但在降伏外道、天魔地神的障碍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在启发民心向善、增加对佛教信仰上,更扮演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角色。
至此,我们知道西藏有建佛教寺院,有译经活动,有遣使印度、尼泊尔、汉地求法,但没有本地出家人(有外来僧人),准确说还没有形成气候,算不得有组织、有僧团的正统佛教。正因为如此,可以体现莲花师大师对西藏佛教的重要性,故而说他是西藏佛教的实际开创者。
前藏佛寺图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这幅唐卡描绘了西藏拉萨地区和山南一带主要的佛教寺庙,其中唐卡右侧下方所绘即为桑耶寺。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开始兴建,公元779年建成,选址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出生地,由莲花生大师主持桑耶的建设,建筑仍保持寂护大师的原设计,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了奠基,被誉为“西藏第一座寺庙”,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