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经络的修炼内丹气功
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的一颗瑰丽的明珠,而经络、穴位、气血学说就是构成这颗明珠最基本的材料。
气功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中,对气功锻炼的方法、理论和治疗效果等内容,都有记载。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气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保健方法。从中医发展史上看,我国历代医家对气功都很重视。著名的“五禽戏”,相传就是汉代名医华佗所创,流传到今天仍被气功爱好者所喜爱。
气功的产生
一般练习过气功的人都知道,练习气功会产生气感。所谓气感,是指练气功或意念集中在身体某部分时会产生的热、麻或痒的感觉。虽然气感是大部分练气功的人都会有的经验,但气感的成因尚未被研究出来。有理论认为气功是幻觉,但幻觉并非无意义,它是在以模拟的感觉讯号取代真实讯号,驱动自律神经进行心身作用。气功的胀麻幻觉能驱动自律神经中的修补神经而达健身的目的。
气功的产生就与这种气感有关,古人在得病时,通常会出现经络气感,于是就用皮骨突出处撞击树木,感受到气感沿肢体循行,病愈后认为是气感的循行将身体上的疾病治好了,于是病人在树旁打坐,反复修习,企求得到气感,以便治好疾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气功。此后气功在经络腧穴的发展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的功法,以达到练功化气、强身健体的目的。
气功与经络
从气功的产生看,气功与经络具有同源性,所以,如果练习气功者不懂得经络犹如盲人骑马,无所适从。
修习气功能够疏通经络,而且许多气功功法都是在经络学说的影响下,依据气功原理编创的。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就反复强调了奇经八脉对于练功和诊病的重要性,针灸学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指出了任督二脉与练功的密切关系,认为许多功法虽然有种种不同,但都离不开任督二脉。可见气功与经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修习气功还要找准经络上的腧穴,它们是治疗人体疾病的药囊,亦是人体各交叉系统的康复中心,无论是想要治病健身,还是开发人体潜能,都必须通过这些腧穴。这对于我们今天修习气功功法或者锻炼身体都具有指导作用。
练习气功的方法
练气功之法,就是要在调息、调身、调心上下工夫。调心就是自觉控制意识活动,是气功锻炼的中心环节;调息就是自由控制呼吸;调身就是调整形体,使自己的身体符合练功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