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 摩擦手心不上火
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很容易因普通感冒、精神紧张、消化不良、郁闷不乐等情况而引起,若经常发生,此起彼伏,则称为复发性口疮。
诊断要点
(1)轻型口疮
①多为2-5mm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中心稍凹陷,表面有黄白色伪膜覆盖,数目不等,散在分布,周围充血,疼痛明显。
②有自限性及周期性复发史,好发于黏膜上皮角化较差的部位
③一般7-10天自愈,愈后不留瘢痕。
(2)疱疹样口疮
①周围黏膜充血,唾液增多,疼痛明显。
②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有时伴有头疼、发热等全身症状。
③大小同轻型口疮,但数目多,可多达20个以上,愈后不留瘢痕。
④散在分布于口腔内,可发生于角化黏膜,分布较广泛,无成簇及融合现象。
(3)腺周口疮
①患者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史。
②病程持续时间长,可达3个月到半年。
③疼痛剧烈,有时伴有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
④溃疡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黏膜,波及黏膜下层及腺体,愈合后留有瘢痕。
⑤溃疡数目少,多为单个发生,可伴有轻型口疮。
⑥溃疡大于5mm,可达1-2cm,周围黏膜水肿,边缘隆起,底部不平微硬、坏死,中央凹陷,呈弹坑状,愈后可留下瘢痕。
最有效的穴位
颊车穴、劳宫穴
取穴与按摩
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大约一横指处,按压耳下一寸左右的凹陷处,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的地方。首先正坐或平躺,两只手的中间三根手指伸直并拢,大拇指和小指以握拳的方式弯曲。用中间三指按压脸颊部位,用中指指腹压在咬肌隆起处,感觉酸胀。两侧同时按揉,每日一次,每次两分钟。
颊车穴
穴名来历
颊车穴又名“曲牙穴”“机关穴”“鬼床穴”“牙车穴”。“颊”的含义是指穴位在面颊,“车”是一种逮捕工具,也是一种运载工具。“颊车”指这个位于面颊的穴位,所承担的是气血的运载功能。这个穴位所接纳的是从大迎穴传来的五谷精微气血,到达这里之后,由于受到内部心火外散的热量催化,气血物质就循着胃经输送到头部。
标准穴位
取穴技巧
按摩方法
劳宫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心,就是在我们握拳时,中指尖所在的部位。首先正坐,手肘略微弯曲,掌心向上。握拳,中指尖所在的掌心部位就是劳宫穴,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感觉刺痛。每天早晚各掐按一次,先左后右,每次两分钟。
护理治疗
(1)局部治疗
①含漱剂:0.25%金霉素溶液,1:5000氯已定洗必泰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等。
②含片:杜米芬含片,溶菌酶含片,氯已定含片。
③散剂:冰硼散、锡类散、青黛散、养阴生肌散、黄连散等是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常用药。此外,复方倍他米松撒布也能起到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⑤药膜:先将溃疡处擦干,剪下与病变面积大小相近的药膜,贴于溃疡上,可减轻疼痛,保护溃疡面,促进愈合。
(2)验方
①冰硼散+西瓜霜
可用冰硼散配合西瓜霜喷剂,见效迅速。
②六神丸或云南白药
每次取30粒六神丸,加2毫升凉开水调成糊状,清洁口腔后,涂于溃疡面,每天3~4次,用药5分钟即可止痛。小溃疡一般1~2天痊愈;面积大的溃疡,多在5~6天痊愈。
云南白药的用法为外敷口腔溃疡面,1日2次,一般2~3天可愈。
(3)食疗
①蜜汁含漱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炎、止痛、促进细胞再生。
②木耳疗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汤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溃疡。
③白菜根疗法: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枣10个,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口腔溃疡。
(4)偏方
①莲心20粒、枸杞10粒、菊花两朵、柠檬半片,(根据喜好也可放点冰糖)泡茶,每天泡4-5杯。
②冰片直接点在患处,每天2次,3天基本就好了。
劳宫穴
穴名来历
“劳”是劳作、劳动,“宫”是宫殿。“劳宫穴”位于我们身体上活动量最大的器官的中心,像掌管劳作的宫殿一样。此穴接纳的气血是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到达本穴后,将气血内携带的高温传给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被气化,穴位内的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好像付出劳动的人一样,所以被称为“劳宫”。它还有别名为“五里穴”“鬼路穴”“掌中穴”。
标准穴位
取穴技巧
按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