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编者序
永不过时的处世智慧
在学业繁重、工作紧张的现代生活中,有时间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但即便如此,几乎每一个人也都会听过《狼来了》、《龟兔赛跑》、《狮子和老鼠》这样的小故事。如果您熟知这些故事甚至还能讲给别人听的话,那就说明您已经是一位《伊索寓言》的忠实读者了。
源自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寓言集,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的古代文学名著之一。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至少有数亿人阅读过这部作品,如此的阅读普及率,除了《圣经》之外,恐怕世间再难有别的书籍可以与其相媲美了。
和世界上其他的古代文学相比,《伊索寓言》的文字显得朴实无华。书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短文,这让很多读者都误以为它是一部只属于孩子的作品。其实,将人世间无数复杂的处事智慧诉说得如此透彻,如此短小精悍,正是《伊索寓言》在全世界流传上千年的原因。所以除了孩子,成年读者也能从书中得到很多启示。
《伊索寓言》的传说与历史
据传说,《伊索寓言》的原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一位名叫伊索的人。关于伊索的身世,文学界和历史学家有很多的说法,其中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伊索曾经是一名奴隶,他的相貌其丑无比,但是智慧过人。这让他的主人非常欣赏他,于是他被重新赐予了自由。之后,伊索便行走于希腊各地,为民众与官僚讲述了各种各样的小故事。伊索的这些以动物为主角的小故事,讲的主要是受欺凌的奴隶、社会下层群众与官僚们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讽刺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各种人类的陋习与劣根性。
这些带有警示意义的小故事,立刻受到了希腊各地民众的喜爱。随着伊索的名气不断攀升,伊索成为了希腊寓言的“代言人”,很多希腊的小故事、小寓言也被归到了伊索的名下。在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被德尔菲人杀害。据传说,在伊索死后德尔菲立刻就爆发了瘟疫,这让德尔菲人非常后悔,他们甚至祈求能用金钱来赔偿伊索的生命。
到了公元前4世纪末,时任希腊总督的哲学家德米特里奥斯(Demetrius Phalereus,公元前345年~公元前283年)根据各种资料编辑了第一部《伊索故事集》,传说书中包含了200多则寓言故事。但遗憾的是,由于德米特里奥斯总督因政治上的失势而被迫逃亡,这本《伊索故事集》也随着他的众多著作一起失传了。在此后的公元1~2世纪,《伊索寓言》又被用拉丁文和希腊文改编成了两种诗体的版本,流传得也并不广泛。如今我们普遍意义上的《伊索寓言》,指的是后人根据14世纪初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而成的。在1479年首次印刷的《伊索寓言》中,包含了150则寓言故事,它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伊索寓言》的最初底本。
《伊索寓言》的插画
和每一部传世巨著一样,《伊索寓言》也是知名插画家们最乐于挥毫泼墨的文学作品。自从1484年第一部英文版的《伊索寓言》出版后,其各种插图层出不穷。但是由于当时印刷条件的限制,很多图片都只能出现在孤本中,而且多数都是黑白图片。还有不少插图是以木刻、板画的形式存在的。这也是造成不少图画不幸失传的原因。
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多色套印技术的进步使得插图艺术进入了一个彩色时代。越来越多的欧美画家为《伊索寓言》创作彩色插图,其中不乏像亚瑟·拉克姆(Arthur Rackham,1867年~1939年)、瓦尔特·克兰(Walter Crane,1845年~1915年)这样的欧洲插画大师,就连如今被誉为世界图画书奥斯卡奖的凯迪克奖奠基人——鲁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1846年~1886年)也曾经为《伊索寓言》创作过插画。19世纪未至20世纪初的彩色插图,都带有明显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特点。其中,被誉为欧洲插画家“三剑客”之一的亚瑟·拉克姆的作品表现得最为突出——线条细致,色彩考究,华丽而又暗藏一丝压抑感,就如同当时即将走向衰败的英国一样,给人一种“衰落中的华丽”的感觉。
这些传世的大师级画作,被视为欧美最珍贵的收藏品,它们的原稿在世界收藏品市场和各大拍卖行中至少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有些则已经是无价之宝。在本书中,您将第一次有幸目睹这些珍贵的插图。
《伊索寓言》在中国
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展开,《伊索寓言》在明朝时期传入我国。在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撰写的《畸人十篇》中,就曾介绍过伊索,在他之后的多位传教士著作中,也曾经引用过伊索寓言。1625年,我国根据传教士金尼阁口译出版的第一部《伊索寓言》的译本——《况义》在西安刊印,收录寓言仅22则。在1840年,《伊索寓言》的另一个著名中文译本《意拾蒙引》出版,收录寓言81则。新中国成立后,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周作人(鲁迅之弟,1885年~1967年)根据古希腊语的原稿制作了新中国第一部《伊索寓言》的汉化版本,此后,越来越多版本的《伊索寓言》在中国出现。
您现在看到的这本《伊索寓言》,是根据中外多个版本的原文,经过精心编排,删减了重复、相似故事之后的版本,全书共包括寓言257篇。此外,本书还独家收录了93幅来自欧美近500年来最经典的《伊索寓言》插图,这些精美的图片,全部都是在国内首次公开亮相。
孩子与《伊索寓言》
在中国著名文学家钱钟书(1910年~1998年)先生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年)里面,有一篇叫做《读》的文章。上面写到了他对于《伊索寓言》的一些看法。从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钱钟书先生并不赞成孩子读这本书。无独有偶,法国哲学家卢梭也反对孩子读寓言。但是,这两位大师的理由却是截然相反:卢梭反对孩子读寓言,是因为他认为寓言有“坏心术”,会把原本简单质朴的孩子教得过于复杂;钱钟书先生则是觉得寓言会把聪明懂事的孩子教得过于像野兽们那样简单、鲁莽。
那么孩子到底该不该读《伊索寓言》呢?在编辑了整部著作之后,我们相信《伊索寓言》还是值得孩子们读一读的。我们如今的社会虽然远比伊索那时的社会进步、文明得多,但是人性的丑恶与凶险依然存在。通过《伊索寓言》,孩子们能学会辨别是非好坏,能了解人类有着怎样的勇气与智慧,又有着怎样的贪婪自私甚至残忍。这些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对于大孩子和成人来说,《伊索寓言》同样大可读的,因为人在长大后虽然得到了知识和经验,也难免学会了些许固执和傲慢,我们会因为成长而忽略很多原本很简单的道理。这就好比《狮子和老鼠》中的那只“狮子”,如果他忽略原本能救自己一命的“小老鼠”,他的命运又会是怎样呢?
所以,孩子和大人都该读一读《伊索寓言》。或许有一天,这位大智若愚的老朋友能用它简单而原始的处世智慧,在关键的时候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编者谨识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