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正德年间
(1)造型装饰
这一时期为紫砂的初创期,紫砂造型单一,大多是容量较大的圆形壶器。但供春所制的茗壶,款式有所增加,如“龙蛋”、“龙带”、“印方”、“刻角印方”、“六角宫灯”、“六瓣圆囊”等,至今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则是他创制的“树瘿壶”。
(2)泥料
这一时期制壶所用泥料大多为原矿粗砂,颜色为紫褐色与灰褐色,胎体与缸体相似,手感较沉重、粗糙。
(3)款识
金沙寺僧创制的壶,由于只是供一时之用,而没有想借此留名,所以并未在壶上刻下名款。供春则开始在壶上署名。
(4)紫砂名家
金沙寺僧
明正德年间金沙寺的一名和尚,确切姓名不详。据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创始篇》记载:“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炼,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由于此人的紫砂作品并未署名,所以人们无法识辨,但自供春从他这里学到制壶本领后,其人便开始流传。
供春
供春,又称龚春,最初为宜兴地区进士吴颐山的一位书童。正德年间,吴颐山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在金沙寺闭门读书,供春一直跟随在身旁。
在此期间,供春常看到寺僧制壶,就利用闲暇时间悄悄向其学习制壶艺术。由于刻苦练习,壶艺迅速增进。相传他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在上面刻上了树瘤的花纹,古朴可爱。由于身份的原因,供春与读书人交往甚深,这把树瘤壶很快就在读书人中传开了,大家称其为“供春壶”。
总体来看,供春制作的紫砂壶造型俊俏,逐渐成为后世的楷模。供春其人也为紫砂壶制作的专业化、艺术化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