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奢侈品拍卖年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荐序

康威凯

现任《精品购物指南》报社钟表主编

一切源于热爱

我是因为太喜爱钟表才从事有关钟表传播的工作,转眼干了近十二年。以祖国日新月异的速度来衡量,一件事情专注做十二年算是挺不可思议的。这也体现出钟表的独特气质与巨大魅力。我最常听人说:你真幸福,工作就是自己的爱好。但我的内心独白是:把爱好变成职业,你也就亲手毁掉了这个爱好。

记得我刚刚开始对钟表入迷的1998年,北京开始出现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的柜台,虽然那柜台非常小,但足以勾起我的很多好奇。当时老百姓的月平均收入也就一两千,三千以上就算“高收入”了。而江诗丹顿每只表都要十万元起价,于是我最直接的问题来了——它凭什么那么贵?我永远忘不了,当时店员对江诗丹顿的一番解释:“您看它的机芯多么精致,没有任何瑕疵,即使您用一百倍的放大镜去看它,依然看不到瑕疵,另外,您别觉得它贵,它保值呀。”这就是我对江诗丹顿最初始的印象。几年后我心中甚至有了一个“宏大”的计划,用自己五年总收入的一半去买一只江诗丹顿马耳他系列的大日历表,我多么渴求真正体会一下在一百倍的放大镜下仔细品味机芯之美的享受。我曾经趴在江诗丹顿的展柜上仔细认读其机芯上的每个镌字;我曾经央求店员为我启动一下价值三百多万元的江诗丹顿三问报时表,聆听到清脆的声响感动得几乎落泪;我曾经目不转睛地凝视江诗丹顿陀飞轮旋转时的威风凛凛……而当我为了“宏大”的计划而奋勇积攒时,北京的房价仅每平米三四千元。我的同事们都在筹备买房甚至已经买了房。我表露出的“表痴”状态,令当时的同事、好友们不敢给鄙人介绍对象,怕姑娘跟了这么一个怪家伙而吃苦,但这正是钟表作为爱好带给我最大乐趣的时期。那时家里的台历都是日内瓦风光主题,我时常看着台历,畅想有朝一日上面的照片能变为眼前的现实。后来我对钟表爱得太深,最终决定将爱好变为职业,投身钟表传媒。我一个在金融系统养尊处优惯了的人,进入媒体行业出现了N种不良反应。比如不适应媒体行业的低福利及人员高流动性,这让人心慌,没着没落,可这就是媒体行业的特点。回想自己作为爱好者时,是喜欢什么表就看什么表;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喜欢什么表就买什么表。我把爱好变职业后,无论是否喜欢,都要为各种表撰文组稿,甚至包括一些不喜欢的牌子。而且因为媒体主要依靠广告生存,我明明知道一些表的先天不足,却要在文字中尽量宣传其优势……此乃把爱好当职业的苦果之一。

大家又会问我为何一干十几年?——一切源于热爱。虽然钟表最初带给我的乐趣已经少之又少了(并未完全消失),但因为热爱与坚持,职业回馈给我的远大于玩表本身的乐趣。家里台历上的日内瓦风光早已变为我眼前的现实,瑞士这个国家几乎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更是我与太太的婚礼举办地。因为不再是爱好者而是从业者,我才能从田园诗般的品牌故事中跳脱出来,而洞悉这个行业中近乎惨烈的商业竞争。其实这种竞争在人类的各行各业中都普遍存在,并无化外之地。钟表行业魅力巨大,我与很多行业的人群打过交道,还是感觉钟表行业的人很踏实、很沉稳、很务实,这与钟表自身的特点非常相像。目前世界上叫得响的品牌基本都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钟表行业的核心技术理论几乎两百年间没有发生过变化,你可能不记得十年前你用的是哪款手机,你十年后也一定不会用今天的手机。但十年前的江诗丹顿是江诗丹顿,十年后江诗丹顿还是江诗丹顿,从这点来讲,表确实是保值的。钟表犹如人类文明中的一方净土,不可否认,对于投机者来说表不是严格意义的投资品,它倒是更像内衣那样的贴身物品,在你享受了它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使用价值后,它的残值居然还有那么多,甚至远远超过你最初购买的花费,这才是钟表所谓的“保值”。没有这层因素,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爱表、玩表,也不会有这本又大又厚的年度工具书。

本书精选了2014年度全球顶级拍卖行170场拍卖中的奢侈品名表拍品,不仅是一本参考性极佳的钟表拍卖资料书,相信,它一定可以成为钟表爱好者透析奢侈品名表拍卖行情走势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