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 在佛教史上为什么如此重要
古印度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在佛教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佛陀时常在其附近的灵鹫山上说法,城南的七叶窟更是佛教第一次经典结集之处。
王舍城是摩竭陀国(Magaha)的首都,有一处旧城和一处新城,相距仅四公里,分别为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Bimbisara)和阿世王(Ajatasa-tru)所建。他们两人在位时,正是王舍城的极盛时期,曾先后在旧城与新城接见过佛陀。
据历史记载,当时城内人口众多,楼宇林立,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城中的富商有经营海外贸易的,经常有外国商人来此。但王舍城后来没落了,中国僧人法显(337-422)曾于公元5世纪来到这里,当时的城池已经荒废;玄奘在公元7世纪到此,已是“外郭已坏,无复遗堵。内城虽毁,基址犹峻”。现在这座古城更是只余古迹,任后人凭吊而已。
●王舍城与佛教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舍城不仅是印度的一座历史古城,而且与佛教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重要之处体现在以下几点:
(1)国王在这里接见佛陀。频婆娑罗王和阿阇世王曾先后在这里接见佛陀,前者还把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送给佛陀,作为传教场所。
(2)佛陀的说法之地。旧城东北的查塔吉里山,也就是古代的灵鹫山,是佛陀经常居住与说法之地,频婆娑罗王亦曾来此向佛陀求教。灵鹫山确切的位置在今印度北部比哈尔邦(Bihar)巴特那(Patna)县境的丘陵谷地。
(3)佛陀坐禅石窟。西北毗布罗山的毕钵罗石窟(Pippali Cave),是佛陀饭后坐禅之处。
(4)第一次佛典结集之处。旧城南部的七叶窟(Saptaparna Cave)是佛陀弟子大迦叶(Mahakasayapa)与五百位罗汉,于佛灭寂后进行第一次结集(约前五世纪或前六世纪)的地方。
(5)佛教徒与耆那教徒共同的圣地。王舍城山谷中有温泉,四周山上有耆那教庙宇,是佛教徒与耆那教徒的朝圣地。
佛陀说法居住的城市——王舍城
古印度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在佛教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佛陀时常在其附近的灵鹫山上说法,城南的七叶窟更是佛教第一次经典结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