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 做一个会折腾的人
闲着是没法快乐的
福流理论告诉我们,现实的幸福不是不折腾,而是有方法、有巧力、有乐趣地折腾。必须达到心理能量上的“黄金分割点”:不折腾,闲得慌,空虚无聊;太折腾,累得慌,即便达到完美也难以抵消心理的倦怠和疲乏。唯有在福流中,能量投入回报率是最高、最省力的。
每当看到某些“教人幸福”的书籍或网站上展示着一张张灿烂无限的笑脸时,我的心中都会蹦出俩字:太假。如果我们孜孜以求的幸福就是开怀大笑,那人生注定是个悲剧——除了傻子,谁能做到一直开怀大笑呢?再说,事事开心、样样顺遂的生活,不无聊么?
如果你赞同我,那么问题来了,现实的幸福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有没有一种幸福,不是像巴比伦花园一样悬在空中,而是可以扎根生活的土壤开花结果?
答案是肯定的。
在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幸福基本上存在两种论调:享乐论(Hedonic)和现实论(Eudimonia)。享乐论的幸福就像是那张“展示幸福”的笑脸,关乎愉悦和满足感;而现实论的幸福则未必是笑容洋溢,它侧重于意义、成长和自我实现。如果说享乐论的幸福属于那些天生爱笑的外向者,或是某些得到奖赏的短暂瞬间,那么现实论的幸福则属于每一个人的每时每刻。
有一个理论,可以说是现实论幸福的典范,它的名字叫作“福流”。
福流(Flow,曾译为“心流”,后由彭凯平教授正名为“福流”)是积极心理学开创者之一米哈伊·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幸福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在行动或创造时,那种全神贯注、乐在其中的心理现象。自1990年,关于福流的第一部专著出版以来,这个话题已得到全世界的追捧和热议。四年前,我开始跟随米哈伊教授学习福流,并有机会对它做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许多人觉得这是个高深莫测的学术概念,可我倒觉得它非常接地气,为我们在俗世中寻找幸福,指引了道路。这条道路简单来说就是两个词——折腾和乐趣。
幸福在于折腾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回顾人生历程,你不可否认,开怀大笑、安逸闲适的时光终究短暂,大部分时候,我们不是在折腾,就是在去折腾的路上。
上学、工作、成家立业、养儿育女、柴米油盐、生老病死……没有一样不折腾。不仅如此,你还要抵挡生活中各种内忧外患的威胁和折磨。内有来自身心的欲望和需求,外有来自文化、社会的制约及自然环境的灾难,教人始终不得解放,随时可能陷入混乱。
似乎唯有安住在福流中,才是自在清明的,但福流中的人看起来同样是折腾不歇。他可能会持续从事某项活动,开创某个事业,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去应对级别不断升高的挑战。而且,福流只会出现在一条狭窄的“通道”里(如图1),挑战的难度须刚好是技能所能及的,明确的目标与即时反馈也不能少,必须调用所有意识向挑战进发。一旦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你就被排除在福流“通道”之外,陷入其他低效的状况里,要么百无聊赖,要么焦虑惶恐。
图1 经典福流模型——福流通道
在折腾中“见猎心喜”
既然如此,福流之中,幸福究竟在哪里?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在福流里折腾的“弄潮儿”自己看来,折腾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乐趣。正因为挑战与技能相匹配,会产生一种“见猎心喜”的冲动,明确的目标与即时的反馈,让一切尽在掌握,高度的专注与娴熟的技能,使行动酣畅自如。在持续进行的行动中,他们获得巨大的乐趣,以至于浑然忘我,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今夕何夕,更不知饥饿乏困。
这挑战的乐趣和物我两忘的境界,已然是最大的回报,别无他求,偏偏还收获了一系列有益的副产品——技能提升,成效卓越,信心爆棚,满心欢喜。
这就是福流的幸福,不是愉悦,而是乐趣。米哈伊在他的书中特别区分了愉悦和乐趣的差异:愉悦是被动地接受外界提供的感官享受,比如看电影、吃美食,而乐趣必定是主动出击的结果。任何有乐趣的事都少不了折腾——挑战、学习、成长。
换言之,待着、闲着是没法获得乐趣的。
这在孩子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就像是羽翼渐丰的幼鸟,向往在空中自由翱翔一样,尚在蹒跚学步的孩子,渴望能在地上无拘无束地奔跑。那股成长的力量势不可挡,哪怕东倒西歪,跌无数跟头都不在乎,依然兴冲冲地推开大人的手,继续尝试,屡败屡战。就在这跌跌撞撞的乐趣中,他终于学会了走路。然后,他又连忙投入到其他乐趣当中,比如试着把积木搭得越来越高,或是把皮球一遍又一遍地投向篮筐,每一次有乐趣的经历都是满满的福流,也预示着最快速的成长。追求乐趣本就是人的天性,但现在许多成年人的价值观成了追求享清闲,其实是远离了人的天性,因此也很少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寻找折腾和幸福的“最大公约数”
福流理论告诉我们,现实的幸福不是不折腾,而是有方法、有巧力、有乐趣地折腾。必须达到心理能量上的“黄金分割点”:不折腾,闲得慌,空虚无聊;太折腾,累得慌,即便达到完美也难以抵消心理的倦怠和疲乏。唯有在福流中,能量投入回报率是最高、最省力的。
研究发现,“福流中的人”焦虑水平适中,大脑前额皮质(主要消耗心理能量的部分)活跃度较低,因此付出的脑力也会相对较少;而同时,福流体验中高度集中和有序的意识带来效率最大化,由此达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图2)。这种驾轻就熟、高效使用能量的经验,自然给人带来巨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此可见,福流这个西方心理学理论,其实折射出我们东方传统道家的学说“无为而为”的大智慧。
图2 福流、脑力与任务难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如此现实、省力、高效且有获得感的幸福,究竟如何才能达到呢?我在网上看过不少这方面的讨论,基本上围绕福流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术”大于“道”。
其实,要实现福流之“道”,依我看还是要去把握“折腾”和“乐趣”这两件事——去寻找两者的“最大公约数”,说得通俗点,第一,折腾有乐趣的事;第二,把折腾变成乐趣。
折腾有乐趣的事
首先,你要去发现什么事情对自己而言是有乐趣的。这里的“乐趣”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
主观上的乐趣因人而异。比如,有人可以在图书馆查一整天学术文献,看得津津有味,有人却一分钟也看不下去。有人和小伙伴出去打篮球,打到天黑忘记回家吃饭,而有人却打十分钟就腻了。
主观上认为有乐趣的事,必定关乎各人的热情、优势和人生追求。也就是那些让你发自内心渴望去做,非常看重,即便没有外部回报也心甘情愿去做的事,心理学称之为“内在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这种由内而外的力量是活出生命价值的原动力,也是福流的核心要素。
客观上的乐趣,来自于一些特定的活动。它们本身的设计就非常符合福流的结构特点:具有挑战性,有提升空间,规则明确,反馈及时,因此任何人都比较容易从中找到乐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游戏。
我小时候玩的第一个电子游戏是俄罗斯方块,这个永远不会赢的简单小游戏,却有着无穷的魅力,让人想要不断突破自己反应速度的极限,冲过一关又一关。
理论上来讲,所有的游戏、竞技类活动、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活动都具有这样的福流特征,比如打麻将、跳广场舞、冲浪、过年包饺子等等。生活中吸引人的事物,也都是依照福流活动的结构特点设计出来的,比如,让人欲罢不能的朋友圈和购物网店,以及让人爱上运动的计步手环。
提醒,除非你的人生目标与这些客观上有乐趣的活动高度一致,比如为了成为网游世界冠军,而废寝忘食地打网游。否则,当你用大量时间做这些事,以至于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目标时,走出福流,感到的不是成就和满足,而是空虚和自责,那样就一点乐趣都没有了。
把折腾变成乐趣
福流之道的更高境界,是把折腾变成乐趣。不依赖事情本身的吸引力,而是更多地调动主动性,在艰难、枯燥、痛苦、甚至丧失的时候,依然能够创造福流。
我曾观察过两名在不同医院工作的清洁工阿姨。一个每天例行公事,工作时偷偷在楼道里抽烟,时常与其他清洁工发生口角——为谁多洗了一次拖把、谁早走了两分钟这样的小事。
而另一位阿姨却很不一样,每天早上,她会热情地走进病房,拉开窗帘,向每一位病人问好,并主动给她们打开水。干活时麻利且自信,休息时陪病人聊天,关心他们的病情,甚至去做些分外的事,比如,帮病人打饭,给病人家属带路等。两个阿姨职业相同,都是枯燥而卑微的工作,后者却令许多工作体面的人肃然起敬。她的福流体验令人羡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她从自己平凡的工作中找到了乐趣,这种乐趣来自于与病人的连接。
人的一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工作中度过。然而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以自己爱好的事情为专业和职业,但是这位清洁工阿姨的事例告诉我们,我们完全有可能“干一行,爱一行”。
根据积极组织行为学中“工作重塑”(Job Crafting)方法,我们可以发挥自主性,让自己的工作内容、方式以及活动都按照福流的规则来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具乐趣和吸引力。许多人会抱怨工作枯燥、无聊,每天从上班开始就在等着盼着下班,不知要浪费多少时光和生命。从折腾到乐趣,也许只需一些主动的、小小的改变。
福流不仅属于那些原本就有乐趣可寻的人,它属于每一个人,甚至包括遭受最深苦难的人。即使大部分自由被剥夺,他们依然有机会选择,去看到更好的可能性,从而创造出意义感和意识的秩序,在痛苦之中尝到乐趣的滋味。
维也纳精神医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曾在纳粹集中营中度过漫长的牢狱生涯,目睹许多狱友在绝望和混乱中自杀,但他却在那样惨绝人寰的环境中,依然保有幽默感,并帮助自己及身边的人找到活下去的意义。当他走出集中营之后,写下了著名的《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并开创了“意义治疗法”。他在集中营里的日子,很难说是幸福的,但或许那已经是他在当时所能选择的最理想、最有质量、最有福流的度过方式。
别闲着,尽管去折腾
可以说,福流打破了“苦尽甘来、乐极生悲”的怪圈,让过程和结果都可以是甜的,是乐的。它不仅仅让人在幸福中主动创造,而且让人在空虚时不无聊,在艰难时不苦闷,在失去时不绝望。
现在你应该懂得,在幸福的表情包里,绝不是只有阳光下灿烂的笑脸,还应有浑然忘我的专注,志在必得的笃定,激流勇进的乐趣,大功告成的酣畅。漫漫人生路,真正衡量我们生命质量的,不是笑容的弧度,而是专注的深度;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我们如何度过生命的整个历程——是在浑浑噩噩、焦虑不安之中,还是在满满的福流之中?
而我们的福流如何实现呢?别闲着,尽管去折腾。但是也别忘了问问自己:我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了吗?如果没有,就去把乐趣找回来吧!
想拥有一棵开花的树,如果不知运用自然之力,就算费尽心机,装点枝叶和花朵,也只能制作一棵逼真的死树。如果懂得运用自然之力,只需轻松地播下一颗种子,便可繁花似锦,枝叶葱茏。创造繁盛的人生亦是如此。福流就是一枚深埋在现实挑战中的幸福种子,若你给予合适的阳光雨露,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Helen Yan,壹心理专栏作者,心理学硕士,英语硕士,积极心理学者、辅导师,目前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师从积极心理学开创者之一、福流之父契克森米哈教授。个人公众号:HQuest幸福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