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这样点燃你的下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启发员工主动性的前提:知晓人性

在日本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有一条很重要的领导哲学: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这似乎是领导者都知道的道理,并认为自己在工作中一直努力践行着这一哲学。可大多数部属却不认可,为什么呢?因为能够实现“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的前提条件是知道对方的“立场”,即知人。领导者自己认为的知人,实际只是自己依据自我的价值观,对对方的主观判断,根本不是对方所具有的真实的内在特性。

一个真实案例:

FQD公司是一个专业生产化工设备的企业,它的创始人刘先生曾是某大学的博士,在攻读博士期间设计开发了一种化工设备,并取得了国家专利,市场前景非常好。正是这一优势,促使刘先生开办了公司。在公司开办的前两年里,刘先生以身作则,带领几十名员工辛勤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然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却使刘先生烦恼不断,业绩徘徊不前。

刘先生认为,公司要想发展,就必须扩大生产,实施流水化作业,以降低成本、拓展市场。要做到这些,首先解决人才问题,目前企业的关键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据刘先生讲,有部分国外厂家已经开始研制与自己产品性能雷同的产品了,如果现在不发展,自己的公司将在激烈的竞争中消亡。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刘先生在一年多前就开始广招人才,可是事与愿违,来的人不少,但符合公司要求,自己感觉满意的几乎没有。

刘先生分析认为:

第一,现在的人缺乏奉献精神,让加班就讲价钱,要求享受的多,勤奋拼搏的少。

第二,自私自利,事事讲公平,总想着自己个人的事,稍有不如意就牢骚满腹。

第三,没有事业心,上班就要求明确薪酬待遇,不满意,要么消极怠工,要么辞职不干。

第四,没有上进心,不学习,不求进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对于刘先生的总结,公司很多员工并不认同。员工说的最多的就是:刘总谁也看不上。

对于这一案例,也许大家看出了一点端倪,也许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暂且不进行讨论,留在心中,相信下面对一些问题的剖析,会让你有所感悟。

领导的核心工作对象是人,这无疑对领导者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要求,即了解人。有人会说:“我天天都在与人打交道,而且很注意识人与用人,能说不了解人吗?”其实,相当一部分领导者对于了解人或是一知半解,或是只站在自我的角度去理解,根本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了解人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对人的共有本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不同个体的独有个性特征的认识。对人的共有本性的认识是识人的基础,也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对人的个性特征的认识是用人的关键。不了解人,领导则无从谈起。在本章中,我们重点讨论对人的共有本性的认识,从而找到实施高效能领导的依据,为有的放矢地启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好准备。

人的精神世界可以从四个角度来认识:

(1)以本性为核心的欲望驱动系统。

(2)以信念为标杆的价值判定系统。

(3)以性格为特征的行为习性系统。

(4)以潜能为代表的深层能量系统。

第一节 谁在主宰员工的行为

人做任何事情在大脑中都有一个“操纵者”,这个“操纵者”就是欲望,也有人把它说成是动机。

欲望是人的本性,它随生而来,随亡而去,是人对能给予自我以愉快或满足的一切事物的拥有意识或愿望,是人改造世界,从事一切活动,提升自我价值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动力。通俗讲,欲望是对自己喜欢或需要的东西所产生的占有的想法。如人在饥饿时,就会对食物产生欲望;当看到别人因为成功而受到周围人尊敬时,就会产生我也要努力成功的欲望。

每个人都是一个欲望与满足的循环体,旧的欲望得到满足,新的欲望就会随之而生,产生——满足——再产生——再满足,长此以往,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人幸福是因为欲望得到了满足;人痛苦是因为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如果能把控自己的欲望,即拥有了管理自己的能力,将使你成为快乐与幸福的主人;能把控别人的欲望,你会拥有驾驭众人力量的能力,将无往而不胜,成为不平凡的人。领导的根本目的是运用部属的欲望,激发工作的动力,实现组织的目标。不会利用人的欲望,不了解部属的欲望,领导将无从谈起。领导者只有清晰、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付诸学习与实践的努力,掌握使用与控制他人欲望的能力,才算真正具备了领导力。

人如果没有欲望,就不会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即使是做也会应付了事。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谁是欲望的主宰者。

1.行为的动之源

欲望产生的根源是心理需求的刺激。探讨人的心理需求,离不开对人性本质的分析,即人格分析。心理动力学派创始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人性最原始、最自然的生物性属性,它使人产生满足本能的冲动和欲望,是人格的生物面,如饥饿、生气、性欲、能动的自卫等。本我与生俱来,是最基础的人格构成要素,它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即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本我即原我,是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不会受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它唯一的要求是满足欲望需求,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它的目标是求得自身的舒适、生存及繁衍。

自我:属于人格的有意识范畴,代表理性和机智,是人格的执行者。如出生后婴儿的行为由本我构成,所有的冲动与欲望都是本能的、自然的;而自我是一个人出生之后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有了被某种规则制约的一面,这种规则要求自我的欲望应符合社会的行为规范,或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自我既坚持本我的欲望与冲动,以利其需求的满足,又不让本我与这些外在的规则发生冲突,压抑本我的种种与外界不相符的冲动和欲望。同时,尽量将本我的盲目冲动、欲望导入社会认可的渠道,它坚持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属性,它常以本我、自我的管制者身份出现,是“道德化的自我”“理想化的自我”,由“良心”和“理想”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它遵循的原则是“完美原则”。

通过对人格结构理论的学习,我们会得到这样的共识: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要素构成了人的完整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它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内含社会属性的人格,与具有理想化属性的超我与具有生物性属性的本我,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但还会妥协于本我和超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以促使“三我”人格的内部协调和均衡,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三个“我”需要平衡,如果得不到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并通过行为表现到外界。

对本我与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先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我们把人格比作一驾马车,那么就可以把本我比作是马,把自我比作是马车夫。马是驾车者,会使马车产生驱动力;马车夫负责给马指引、规范方向。没有本我,车就没有动力,无法运动;没有自我,车就没有了运动的方向,无法实现欲望想要达到的目标。

分析人的性格,我们感觉到主导人的欲望的有三个动力系统:一是使人直接产生欲望的本我动力系统,只要受到需要的刺激就会产生欲望;二是本我进行约束、规范的自我动力系统;三是理想化的、完全社会属性的超我导引动力系统,它以社会的主流方向、他人的主流行为为理念,来影响自我,并通过自我约束本我的欲望。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欲望产生于需要对本我的刺激,欲望受自我的约束与规范;超我影响、导引自我,并通过自我使本我得到外界的制约。欲望是人的本能,没有欲望人会失去行动的动力,欲望的强弱影响着行动力的强弱。

2.指挥人行为的系统

挖掘人行为的背后推手,解析人性的本质,不是把领导者都培养成心理学家,而是希望领导者能理解人性,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通过领导方式的改变,从内心深处去启发部属的需求,刺激本我的动力系统,产生行动的欲望,实现积极主动。

分析一下需要刺激。需要刺激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生物属性类的刺激,如疼痛的刺激、味觉的刺激、饥渴的刺激、冷暖的刺激等;二是精神属性类的刺激,如物质上的刺激(惩罚、奖励)、语言上的刺激(批评、表扬)等。也许大家会有疑问,物质上的刺激怎么算是精神属性类的刺激呢?这里所指的刺激,不是指惩罚或奖励量上的刺激,而是这种刺激形式对人精神上的影响。

对于这两类刺激,人不管遇到哪一种,都会有本能的反应,都会产生索取、规避、反抗等欲望,并产生与之相关的行动。渴了会有喝水的欲望与行为;受到惩罚会有反抗、沮丧的欲望和行为;得到表扬和奖励会产生愉悦的欲望和行为等。这两种刺激所产生的欲望与行为,人并不是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在受到刺激后,需要表现什么样的行为,要经过自我的“审查”,经自我“审查”认为可以表现的,人才会有行动。

举例来说:我被罚款100元,本我会请求“要立即反抗”,自我在接到本我的这一请求后会进行审查,为什么会被罚100元,是因为不负责任,还是没有过错。如果是因为不负责任,本我会告诉自我:“你不要反抗,这是你玩忽职守造成的,你要反抗不符合道义上的要求。”如果是因为没有过错,自我会同意本我的反抗请求,但会告诉它反抗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在本我和自我工作的过程中,超我始终会站在高空观察,并用自己已经认同的社会理念影响自我。

如果本我没有自我和超我的约束与监督,遇到刺激就会立即反应,其行为必然会出现一面倒的倾向,概括起来可以用两个字来表示,即“自私”。一切以我为中心,满意就做,不满意的就不做或消极怠工。如果人没有了本我,只表现为自我和超我,那么其行为就只会表现出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社会属性,一切以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单纯的如此表现,当然也不好,因为当人失去了本我时,也就没有了欲望,更无法维持生命。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启发人的主动性,不能只期望人依我们的要求(自我和超我的社会属性)而工作,也需要本我(人的生物属性)保持需求的欲望,只有二者协调一致,才能使人产生自发性的主动行为。因此,作为领导者应接纳人性的自私属性,承认“自私”是每个人的天性。同时,承认每个人的人性都有遵守规则、乐于奉献的社会属性,承认社会属性的可塑性。至此,再遇见“人们为什么都这么自私”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需求刺激是人欲望产生之源,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要想使人持续地产生动力,就必须使人不断地产生需求刺激,但这种需求刺激所产生的欲望又必须受到节制,否则会走向自私的极端。领导者启发人的主动性应从影响“自我”入手,如经常持续地向员工灌输,什么是企业倡导的行为;制定能给员工、企业带来益处的双赢制度,并加以大强度宣贯,使这些理念植入员工的“自我”本性之中,以节制本我提出的“无理欲望动力”,鼓动本我的“合理欲望动力”。人有欲望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领导者不能正确地面对员工的欲望,被本属于人天性的自私欲望所困扰,甚至是被动地接受不合理的欲望或被其牵着鼻子走,领导力自然就不会得到高效能发挥了。

第二节 员工的价值观:“孤独的心秤”

犹如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即使是在同等条件下的同一个问题,每个人对待的态度和评价也不会完全一样,处理的方法自然也不会一样;赋予同样的任务,不同的人选择完成的方式也不会完全相同;对一个人,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此众多的不同,原因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根本一点是每个人都有着一套自我独有的价值观、信念体系,或者说有着自己思考问题的心智模式。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心智模式都具有唯一性,这种唯一性,即确定了人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唯一性,正是这种异质特征,使人在“心里”形成了一杆秤、一套对外界事物的评价标准。由于每个人标准的独特性,我们暂且称为“孤独的心秤”吧。

心智模式(MentalModel)是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思·克雷克(Kenneth Craik)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管理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教授认为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他人、组织和整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诸多假设、成见、逻辑、规则,甚至图像、印象等。通俗理解,心智模式就是人观察事物的角度、评价事物的标准、思考与处理事物的方式。

价值观同心智模式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一些人认为价值观与心智模式是类同的概念,都是描述人处理问题、思考问题、评价问题的方式,角度与标准的心理理念或信念、观点,只不过国外有人喜欢用心智模式描述,而国内更多的人则习惯用人的价值观来解释。

1.人为什么会固执己见

组织10个人,站在马路边,同时观察过路的行人。客观上讲,这10个人都看到了同样的事物,但当我们让每个人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时,每个人所描述出来的景象绝对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人们总是透过自己的理念、观点,即用自我的价值体系标准来认知、解释世界、解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认知活动中,人们只关注自己想关注或喜欢关注的,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其关注点的不同,当然就会出现类似于盲人摸象式的解释了。因此,自我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眼中的世界。

人自呱呱落地,有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知功能那一刻,就开始了自我价值体系的构建。如有了饥饿的感觉,就试着用各种动作来表达,开始是用蹬腿,也许是挥舞小手,当母亲观察到孩子的这一行为后,可能会认为孩子冷了或热了,会用盖被子或掀被的方法来解决;大人的行为与孩子的期望不一致时,他就会改变战术,或改用哭的行为来重新表达。此时,母亲因原有的方法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但她又不清楚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于是也会改变方式,试着用喂奶的方法来解决。结果孩子解决了饥饿的需求,于是在孩子的大脑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哭能解决饿的问题,或者是形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认识。

当人看到周围的某一个人,因穿着一件新式的衣服而受到他人的羡慕时,此人即会产生一种拥有的欲望或需要,于是他找到了有这件衣服的地方,当他试着去白拿,即会被赶出来,于是在他的大脑中产生了这样一个感觉,要满足自己的需求,白拿是行不通的,需要用钱,或用一种付出去交换。如此过程,他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价值观: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即是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人的价值观是一个体系,由众多举不胜举的观点组成,有些观点与他人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还是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观点呢?这需要对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

影响人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如人应孝敬父母、长辈,这是社会的文化要求,是众人遵循的一个规则,人从能记事时,就受到这种教育,所以在其大脑中就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如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观点,经过长期的灌输和熏陶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家风,如同企业文化一样,家风也可以叫家庭文化。这种文化影响着家庭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观,不同的家庭,其成员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会有其家风的影子。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学校,因校风不同,学生的价值观也不会相同;不同的老师,因其价值观的独特性,其所带的学生的价值观也有与其的相似性,或受其影响,形成了有其价值观影像的价值观。

(4)工作环境。它是指人工作所在的组织文化、直接领导者,对其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如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创新;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跟随这些理念的是海尔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流程等,这些制度中已经植入了海尔的理念,这些理念的长久熏陶,形成了海尔员工的特有的价值观。

(5)实践经验。实践是对人的价值观影响最直接、最巨大的因素,它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自己的亲身行为,通过亲身的感受确立对一类事物的认知;另一部分是自己眼见的事物,虽然自己没有接触的经验体会,但亲眼见到的事实指导了认知此类事物的方法。

对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如自我根据经验的演绎或推理,梦中情景的启示,从人以外的生物的认知体会等。

对于不同的人,价值观影响的因素有的相同,如社会文化、学校的某些教育、家风中的一些共同的东西等。但也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如个人实践,不可能人们遇到的事情都是一模一样的,这种不一样的情景,会产生不一样的实践,决定了所产生的价值观的不同。再者,家庭习俗不同、教育方式不同、父母价值观不同,都会使子女的价值观,不同于其他家庭。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价值观,这种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其对事物认知与处理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来指责、疑惑别人与自己不同的想法,更无法判断别人方法的对与错。

之所以要对人的价值观进行分析,是想提醒我们,不要拒绝任何意见、建议、方法。对于工作中与部属相左的意见、想法等,首先要在心理上接纳,而后才是优劣分析,并进行建设性地引导。接纳是一种尊重,引导是使尊重得到延续,在尊重中去工作,会让人产生动力。

矛盾来自何方?一是对自我利益的侵害;二是对真相的误解;三是对事物认知的差异。对于第一种矛盾,往往无法化解,除非心甘情愿;对于第二种矛盾,我们可以用沟通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第三种矛盾,我们则可以通过正确理解价值观差异性的原理来化解。

2.你的员工能够接纳外来的信念

世间万物的广博性,决定了人对世界的认知永远是有限的。人的价值观体系永远不会完备,永远处于增加和完善之中。人的大脑能量的未知性,证明了它还有大量的未开垦的“荒地”,在等待着开发和使用。有研究者认为:正常人的脑细胞约140亿~150亿个,以最有学问的人为标准,其利用率也只有不足10%,其余大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还有研究者认为:人脑有98.5%的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只有1.5%参加大脑的功能活动。即使人在30岁以后每天脑细胞以十万个的速度死亡,这对于拥有150亿个脑细胞的大脑来说,其可以使用的容量也是微不足道的。对这一观点,有些人认同,有些人反对,但不管是反对者还是认同者,仅仅是对其具备数值量的疑惑,对大脑的巨大潜能却有着共同的认识。

人脑的巨大空间,人价值观的可塑性,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人的大脑还有余地,为何不加以利用,植入我们想要的价值观呢?

不必急于回答如何植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植入我们的价值观。

人有一种本性:不愿意被改变,但愿意自己改变。不愿意被改变,说明被改变是自己的价值观还没有认同的情况下,强迫自己产生认可行为,此种情境下的行为一定不会主动,即不会产生价值观认同情况下的高效能;愿意自己改变,是当前的事物得到了自我价值观的认同,这种认同的自主性,决定了其行为的主动性。

领导力是什么?西方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威尔(JohnMaxwell)博士认为:领导力是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为什么你能实施对他人的影响?简要回答是你能为其带来或帮助其价值得到提升。由此,我们会产生这样一个共识:领导者的核心职能之一是为他人增加价值。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主动帮助下属成长进步的人,一定是一个具备帮助下属成长进步能力和魄力的人。正是其给他人的“益处”,才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仰,从而心甘情愿地受影响。所以,领导者真正的影响力,来自于帮助他人增长价值。

人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有人说提高技术水平,还有人说多学习知识,也有人说多做事情……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还不能算是提升价值的根本方法,根本的途径是改变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是人增加价值的倍增器,所以有人提出了“态度决定成败”的观点。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普遍把自己创业的艰辛夸大了,很多想创业的人,听到创业会这么艰难,就知难而退了。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一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这本书果然鼓舞了许多人,他们不再认为创业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他们感觉到: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正是这一观念的转变,韩国的创业大潮一涌而起。

故事告诉我们: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变得难。这是一种态度,改变它会使事物的难易程度得到改变。领导者要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关键是做好对部属的启发、引导,这种启发引导不仅仅是业务、技术上的帮助,更多的是价值理念上的改变和灌输。

人的价值体系永远不会完整,这种不完整,很多不是自己能充实的,因为社会高度复杂的分工,人自我不可能完整地观察事物,只能是盯着身边熟悉的“片断”;社会极快速的变革,人也只能跟随极小部分人的脚步,而大多数观念会滞后于事物的发展;再加之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身份、工作、文化背景、教育及宗教信仰的不同,都使人不可能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体系。此时,充实与更新组织成员的价值观的任务,就落到了领导者的身上。这给了我们向其灌输组织所需价值观的机会,好好地利用人价值体系的不完整性,充分开垦这片“荒野”,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呢?

3.两面三刀有时并非有意为之

领导者常常会遇到“阳奉阴违”“两面三刀”“讲一套,做一套”的人,对此,一般人会给其下一个结论:道德败坏或品行不端。真的是这样吗?

类似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此人确实在品德上如此;另一种是当时认可了你的观点或理念,但转过头后又感觉到你的观点、理念有不妥之处,而改用其他。第一类人无须多论。第二类人则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承认你的观点,是因为其思维与信念与你思维与信念的比对没有完整进行,而出现的临时认同。当其冷静分析并与自我价值系统进行深入比对后,发现了当时的认同是“错误”的,就会做出行为上的调整。

人们常戏问:假如你和你的爱人还有老母亲乘船出海,可是遇到风暴船翻了,三人全部落水。假如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是救你的母亲还是爱人?一般当着很多人的面问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回答救母亲,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有一部分回答救母亲的人会放弃原来的想法,去救爱人,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真正的认同与被迫性认同经过自我观念的博弈后,由迫于社会认同向实施真实的自我认同的转变。

4.“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误导

在求证问题上,人们比较推崇的一句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这不一定是真理。

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时候,穷困不堪,断粮七日,连野菜也吃不上,只好在大白天睡觉。颜回讨来一点米,把它放在锅里煮。饭快熟了,孔子看见颜回抓饭吃。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装着什么也没看见的样子说:“刚才我梦见祖先,要我把最干净的饭食送给他们。”颜回连忙说:“不行,刚才有灰尘掉进锅里了,把饭弄脏了一些,我感到丢掉了可惜,就用手把它抓起来吃了。”孔子听了感慨地说:“我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相信;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脑子,但脑子有时也靠不住。你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确实不容易啊!”孔子从自己的“误判”中得到启示,立刻进行反省,这说明孔子具备一种观念:要真正识别一个人、正确判断一件事,都是很不容易的,不能轻易地把自己的“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作为结论。

领导者会面对很多对人定论的问题,这是需要慎重而为的事情,一旦判断失误,将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伤害。因此,凡遇此类问题,一定要经过多方的求证,方可评定。如工作中我们看到某某人非常卖力,而某某人似乎并不专心,能据此而论吗?难说。通常情况下,笨人的努力往往是最容易看到的,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将事情做完;而聪明人往往看不到其努力,因为他们看似玩的时候就已经把事情做完了。

人的价值观决定了观察事物的视角,它指导着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它把我们的推理理解为客观事实。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但并不是说不能改变,只是要有确切的证明与实证,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做出更新。

第三节 员工的潜能期待被唤醒

人的能量,别人或自己能看到与感觉到的,只是其中少之又少的一部分,更大的一部分——潜能,还远远没有被人们所认知和利用。潜能是潜意识与潜在能量的统称。潜意识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人无法觉察潜意识的存在,但它却时刻影响我们意识体验的方式。

对意识,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当前能够认知或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特点是大脑能清晰地感知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对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动的目的性,能实施有效的控制。

潜意识也称之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是人们的心理活动不能被意识到的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也受潜意识驱动。人一般不能意识到,集中精力努力回忆和经过提醒,才能将其调入,上升到意识里。潜能来自何方?至今,人们也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但一般认为与遗传、学习的积淀、实践的积淀、观察与体会到的技能或方法、逻辑推理有直接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哈佛著名心理学家埃伦·兰格在1985年进行了一项实验,目的是让人变得更年轻。他选取了100名住在波士顿7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实验志愿者,送他们去度假十天。度假地点的建筑与生活设施,采用20世纪50年代的装潢风格,这种风格恰好是受试者的壮年时代。兰格播放20世纪50年代的音乐、放置20世纪50年代的报章杂志、要求受试者穿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衣服,并要他们“表现得”像是回到了20世纪50年代。十天的假期结束后,受试者的物理和心理测试结果,都比度假前年轻。

是什么造成改变,让他们变得比原先年轻了呢?分析得出是实验设置的条件唤醒了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潜意识接受了自己变得年轻的心态。

领导者往往很重视人现有意识能量的发挥,忽视了比其大得多的潜在的意识能量。如果想使业绩有所突破,离不开调动与激发人的潜能;企业实现创新驱动,超越常规发展,当然也不能离开发挥人的潜能。不懂得潜能的领导者是有素质缺陷的领导者;不会启发部属潜意识的领导者是低层级的领导者。

1.一切皆有可能

19世纪中叶,许多运动研究专家研究认为,人类奔跑的最快速度是一英里(约1.6公里)需要四分钟,没有人能突破这个极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一些人进行了努力,但仍然没有进展。1954年,一名叫班尼斯特的青年人打破了这一纪录,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仅仅在几个月内,有五六位奔跑者超过了这一纪录。运动研究人员研究分析了他们的体能改进情况、奔跑方式,发现没有什么改变,最大的改变是他们的信念!他们认为,只要别人做得到,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俄罗斯举重选手艾列柯西(Vasily Alexeev)的成功经历也证明了信念的重要性。艾列柯西曾经试着训练自己举起500磅的重量,但失败了,于是他将重量降到了495磅进行训练。有一次,他的教练耍他,偷偷把杠铃加重到500磅,却告诉他只有495磅,结果艾列柯西一如往常将杠铃举了起来,当教练告诉艾列柯西刚刚举起的是500磅后,他并不相信,但确认后他喜出望外。从此他改变了信念,在比赛中屡次打破纪录。

媒体通讯:远大科技集团旗下的远大可建公司以一天3层的速度,在长沙建起一栋57层的高楼。据施工方介绍,这栋名为“小天城”的高楼于2015年2月17日封顶,楼高200多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包括3.6公里的步行街、19个10米高的大厅,可容纳4000人的工作场所及800户住宅。据施工方介绍,大楼采用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远大工厂内完成。大楼外墙采用多种特有技术,据称比常规建筑节能80%。目前,大楼已完成主体封顶,转入墙体及内部装修阶段。

看到这则消息时,许多人产生了不小的疑惑。因为人们通常的意识认为建楼要从打地基开始,然后是一块块砖或一层层地用水泥浇筑,逐步进行。可远大打破了人们的常规意识,正是这种不同于常规意识的理念,创造了惊人的速度。

人的意识一般是有序和分类排列存储,但人的潜意识与能量却是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的“库房”里,它们常以扭曲的或胡乱排列形式出现,世间的很多成功往往来自这种“扭曲的或胡乱排列”的闹剧。

信念是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识的界线,这种界线往往成为人们思维或行为的鸿沟,阻挡了人的进步与发展。人的能量有多大,恐怕只有潜意识知道。艾列柯西的教练,一次无意的戏耍行为,使其信念意识移动到了潜意识区域,成就了突破。人应当忘却自己意识中的定格,树立“一切皆有可能”的意识,充分调动与启动潜意识,完成你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领导者要相信部属的潜能,在启发成员潜能中扮演积极角色,不但自己要积极挖掘自我潜能,还要帮助与鼓励,并创造条件促成部属潜能的开发和利用。

2.召唤与搅动

对于人的潜意识与能量,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人的意识比作深渊中的水,那么,潜意识则是沉积在深渊下的沉积物,若想一见,就要搅动;如果把人的意识比作电脑内存中可随时调取使用的程序,那么,潜意识则是记录于硬盘内的预装程序,若要调用必须唤醒。领导者带领部属创造佳绩的手段,离不开唤醒与搅动自己和组织成员的潜意识及能量。

搅动与唤醒的基本方法是执着行动。假如把能够意识到的知识比作一根勘探机的钻杆,专的程度好比钻杆直径的大小,越是专直径越小;知识好比钻杆的长度,掌握得越多、越深说明钻杆的长度越长。如果我们想激发出更多的潜能,就要加长钻杆的长度,才能深入大脑的底部,挖掘出更多的潜能,激发更多的潜意识。

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中写道: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大意是:学习得广博,不如掌握住要点;掌握住要点,不如付诸实际行动。他论证了“博”与“精”、“卸”与“行”的关系,认为学的知识多而杂,样样都是半瓶子醋,不如学得专而精,掌握住重点要旨。在动物界,狼很值得着墨。狼的耐心总是令人惊奇,当它们确定了攻击目标后,会为这个目标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丝毫不觉厌烦。细致观察、寻找破绽与攻击点,直至实现目的,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得狼能在群雄林立的动物界生存下来。狼的成功给人的启示就是:态度单纯,对成功保持坚定不移的努力。

人心灵的深处,有许多遗传下来的力量,也有许多自我累积的力量。唤醒这些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人的生活与命运。

3.意境之外

经验会使人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给人们带来便捷,但如果一味地围着经验的“火炉”,就很难发现更舒适的取暖之所或方法。

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而使自己一举成名,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路径依赖理论”的重视。“路径依赖理论”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如同物理学中的运动惯性,一旦形成,身在其中者,无论其惯性是“好”还是“坏”都可能对它形成依赖。而且惯性的力量将使人的理念得到不断地自我强化,形成一个自我陶醉的意境,不能自拔脱身。有关铁路铁轨的间距来源,演绎了无数人一路“陶醉”的故事:

据说,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85英尺,有好事者对此不解,追究其产生的依据,得到了这样的结果:这个标准来自英国,因为美国的铁路最先是英国人所建,所以,执行了英国的铁路建设标准。好事者接着追查,为什么英国人用4.85英尺的标准,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这个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

好事者不死心,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距宽度做标准。

好事者并不满意这一根据,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因为路上的车辙的宽度是4.85英尺,马车用不一样的轮距,轮子就会被老路上的车辙啃坏。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是古罗马人修的,因为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的,4.85英尺是罗马战车的宽度。那么,罗马人的战车的轮距为什么是这一宽度呢?是因为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之和是这一宽度。

好事者哭笑不得,原来改变交通文明的功臣铁路,其铁轨轨距的“科学”依据竟是两匹马的屁股。

看到此,我们不妨乌龙一下,若干年后,科学家们在遥远的太空,发现了一颗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当科学家把人送去生活,建造飞船时,其飞船的宽度是不是还要依据4.85英尺呢?也许这只是一个玩笑,但有谁能肯定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呢?

路径依赖理论不仅揭示了人对已有意境的留恋,管理学家们的动物试验证明,动物同样具有此特性。

试验者将5只猴子放在一只笼子里,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笼子的顶部装有高压水枪,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所有的猴子就会受到高压水的教训。开始时,其中的一只猴子经不住香蕉的诱惑,伸手去拿,结果所有的猴子就会受到高压水的教训。反复了几次,5只笼子中的猴子明白了。于是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有猴子想去拿,就群起而攻之,最后5只猴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香蕉。试验者此时,取出了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换进了一只新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竟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结果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试验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

如果说笼子中的老猴子怕受到“株连”,而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可以理解,但后来笼子中全部换成了新猴子,而其中没有猴子知道拿香蕉会受到惩罚,却还在执行着“不许拿香蕉”的规则,这就是人们死守路径依赖意境的表现。

好了,道理应该说明白了,如果把人的意识比作路径依赖意境,那么,潜意识即是跳出了这种意境。也许铁路路轨的轨距宽一点或窄一点会有更高的效率。领导者应善于引导、启发员工跳出路径依赖意境,走进潜意识的深水区,创造更佳的业绩。

对于潜能的开发,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研究出了很多方法,领导者不求全部熟练掌握,但一定要有开发的意识,在领导活动中灵活应用,以提升效能。

第四节 少在难以改变的地方费功夫

性格是人特有的思维、行为属性与习性。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可以命名为人的本性,是先天形成或由遗传而来,是不可或很难改变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遇事暴躁,有的人会冷静思考,有的人手快嘴快等,这些都与遗传有关。另一部分是后天形成的,与环境、教育有关。如人对事物的观点、看法,自我的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一部分有很强的可塑性。

对于人性格的遗传性,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和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工作,他们都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性格具有遗传性,且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并伴随人的一生。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选取了多达1.7万人为观察、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50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孩子在7岁左右时,如果数学和阅读技能方面非常出众,那么他们在成年后拥有较高的收入、较好的住房条件和较好的工作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如果儿童在7岁时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那么他们在42岁时的收入就会增加5000英镑。即使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考虑进来,这样的关联依然存在。来自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文章指出,在3岁表现出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到32岁时更有可能出现健康和财务问题,甚至会有犯罪记录。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俄勒冈大学和俄勒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了一项针对人性格4项特征的研究。

他们首先找来20世纪60年代对夏威夷州约2400名不同种族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一份调查。这项调查中,这些孩子的老师依照学生的日常表现,以打分方式做出性格方面的评价。研究人员主要对比其中的4项性格特征:是否健谈,又称语言流利度;适应性,即能否很好地适应新情况;是否易冲动、感情用事;自我贬低程度,主要看是否弱化自身的重要特质。40年后,研究人员找到其中144人进行深入调查,并给研究对象看接受调查时的情况录像。

对比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当年被认为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善于动脑、讲话流利,总是试图控制局面并表现出高度智慧;而当年被老师认为不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多表现为缺少主见、遇挫折容易放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当年被认为适应性强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出乐观开朗、善于动脑、讲话流利;适应性打分低的孩子,成年后态度消极、缺少主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当年被认为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大声说话、兴趣广泛、健谈;不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得胆小害羞、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缺乏安全感。当年被认为自我贬低度高的孩子,成年后易内疚、喜欢寻求安慰、爱讲自己的消极面、爱表达不安全感;自我贬低程度低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爱大声说话、善于动脑、表现出优越感。

看到如此的比对结果,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加州大学里弗赛德分校博士生克里斯托弗·内夫说:“我们仍可辨认为同一个人,这正好说明了了解性格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环境,追随你一生。”他说:“我们认为,性格‘居住’在人身上,它是人的一部分,生物学层面的一个部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仍对人的行为构成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未来行为中性格所起的作用。”

人的性格中的本性基本来自于遗传,而其他大部分的性格特征都会在上小学之前,也就是说7岁前形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指人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是世代流传下来人们对难以改变的性格的形象描述。性格是人一系列的习性组合,它主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人的行为习惯;另一部分是人的思维习惯。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有适应与适合。我们讨论人的性格特征,认识与坚定一个事实,即人性格的相对稳定性。基于这种认知,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把改变人的性格特征部分的努力放在次要位置,以减少时间的浪费。

组织中的每一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性格要求,即“岗位性格”。它是胜任此岗位的前提条件之一,岗位的性格特征与之相适应的人相匹配,这就是人岗匹配度。组织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组织中的岗位性格是明晰的,即“岗位性格分析”准确;二是对每一位加入组织人员的性格分析,并有准确的结论。最后,把适合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人除了难以改变的本性特征外,还有一部分通过“耕种”能得到收获的土地,那就是信念、理想、观点或者价值观这一部分。

到此,我们可以一点即通了。组织的领导者,其对员工的改变主要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的影响,通过影响促成自己的改变。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现在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耕耘和播种了,因为通过前面对价值观的形成及可利用性的讨论,怎么做、做什么,领导者应该明了了。

若使人的能量得到充分、自主发挥,领导者必须将每位部属的性格特点搞清楚;若使领导者工作效能得以提升,就不能在误解人上浪费时间;若打造强力的组织凝聚力,需要人与人相互间的正确认知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