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式管理”的发展历程
1.中国式管理的纵向鸟瞰
严格来说,从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后,“中国式管理”就开始成为国内管理学领域的一种景观。有一些国内的学者,在80年代初就开始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讨论管理问题。国门打开之后,外面的新鲜空气扑鼻而来,所以,管理学在刚刚诞生之初是以学习西方为开端的。但是,对本土的熟悉而形成的路径依赖,华夷之辨传统的潜意识影响,使中国人在对外学习的榜样选择中也倾向于偏爱带有中华色彩的典范,如当年不离口的“亚洲四小龙”等等,就是明显的例证。不过,80年代的主题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当时的“中国式管理”有点零敲碎打,而且基本不成气候,还遭到“西化”派的无情奚落甚至嘲讽。
90年代,尤其是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快车道,而经过了一场风波之后的特殊社会背景使思想领域出现了一股强劲地“东风”。学术界对“西方强势”的反思和批驳,对“东方学”的赞扬和宣传,对本土资源的探寻,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着管理学的“本土化”。在国内学界,当时那种以艰深的学术语言对萨义德的介绍,对东亚儒家传统的推崇,对海外汉学研究成果的引进,使国内学界产生了对“西化”的普遍警惕。这里面不乏严肃的学术理性,但也夹杂着抗拒西方“话语霸权”的意气用事。借用小品演员赵丽蓉的一句经典台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成为这一时期学术界的风向标。管理学也正是在这个氛围中开始了“中国式”建构。
但是,90年代的中国,毕竟底气不足,小品中的“风景这边独好”,仅仅是舞台上的一种调侃,当不得真。真正的转变,是从加入WTO开始的。可以说,从经济角度看,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是一个里程碑。从此,中国经济正式融入了世界体系。而此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出现了重大变化。比较一下图片和视频资料,看看人们衣食穿着的变化,看看城市交通建筑的变化,哪怕仅仅是看看当年北京站前的“面的”和三轮照片,同现在一比,都会发出感叹,中国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以说,正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为“中国式管理”注入了活力。如果没有经济实力的支撑,所谓“中国式管理”不可能蔚然成风。所以,曾仕强在央视开讲中国式管理,于丹在央视侃谈《论语》心得,正是顺应时势的推波助澜之举,对中国式管理的推崇,在经济崛起的社会中出现了新的高潮。学界对“中国式管理”的热情,也是随着经济的变化而上涨的。在中国知网上以“中国式管理”为关键词检索,就可发现,2001年以后中国式管理开始升温,2004年以后在学界成为气候。现实中对中国式管理的推崇和普及,要比学界更热火。面向企业家和经理人员举办的各种培训讲座,国学、传统文化、本土资源等等与中国式管理密不可分的内容,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同80年代的管理培训“言必称美国”相比,进入新世纪后几乎是“言必称中华”。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似乎已经转到了中国。
可以说,在新世纪的最初十年中,中国式管理的兴起是引人注目的。这十年的发展轨迹,明确表现出一种由小众到大众、由学术到普及的变化。经过这十年,我们需要回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这样的追问,有助于人们从中得到理性的启迪。要看清我们今后的走向,必须回过头来观察此前的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