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迎合“面子文化”
中国人素有“面子文化”。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恐怕都隐藏着“好面子”的基因。
比如在送礼时,“好面子”的心理就会自动导致一个思想和行为,即注重礼品的外包装。像西方人那样拿着一瓶酒或一束花去朋友、亲戚家做客(而在礼物如衣服上别上一朵小花、绑上一条丝带,或好看点的绳子就是包装了),对于我们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先不要将此归结为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其本质上与“好面子”的观念有关。
由此,很多礼品装的产品便应运而生。将产品附加上豪华、昂贵、漂亮的包装,它们成了另外一种独立的产品,甚至连蔬菜都可以放在漂亮的礼盒中成为礼品(除非是一些特殊的蔬菜)。显然,那些豪华、昂贵、漂亮的包装,同时还造成了巨大的自然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当一家企业借由礼品装产品赚钱、扩大市场时,一个人为了利益和关系而送出礼品装时,当接受礼品的人享受着产品和被人尊重时,就是在损害其他人、所有人的利益。因为环境是大家的。
也许在销售礼品装、送礼、收礼时,根本想不到这个问题,即便想到了,也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对整体环境的影响太微乎其微了,还会认为大家都这样做,自己只是在顺应社会,也是被迫而为之。不管是怎么想的,这个行为本身对环境的破坏一直在持续着。
企业为了赚钱,一直在迎合、支持这种浪费、污染。这本身就是在作恶。
可是,企业也许会觉得很冤枉,会想:我只是在满足市场需求,这是人们的需要,并不是我建立的“面子文化”,我只是做企业和营销,就应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我不这么做,别人也会这么做,这会导致我无法生存下去。我也是被动的。我的心是善良的,只不过我没办法,只能这么做。
让我们继续省察企业迎合“面子文化”的内心世界。我们期待这样的省察能引发一次内心的革命。
如果企业以赚钱为经营的第一目的、核心目的,那么,当然会认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是绝对正确的,不管消费者的需求是否正义、环保、善良。这样的企业自然会说:“需求就是需求,需求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影响与我无关,那是消费者心中的事物,他们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但是,如果一家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赚钱,而是如彼得·德鲁克说的:“企业的目的是满足和创造顾客价值。”(而价值一词,显然不会有邪恶、危害环保的含义)那么,也许就会注意到自己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给社会或社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因为在思考给顾客带来的“价值”而不是赚钱的同时,必然会想到人们的内心感受以及生活的环境等问题。
因此我们看到,迎合大众到底是对还是错的问题,其实是在于我们站在哪个角度,是站在牟取私利的角度,还是站在正义、良善、责任感、大众利益的角度?
不言而喻,我们都知道自己一直是站在哪个角度上的,良心在拷问着我们。
“我是被动这么做的,不这么做就经营不下去了”,这个看法也有一个深层的认识问题。
为什么苹果产品在极其简单的包装下,也可以作为礼品?而且专门开发了礼品销售政策,比如在产品上刻上名字等。你也许说:“那是他们的产品好,所以不需要特殊的包装。”但是,为什么他们的产品好,而我们的产品不行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根本就没有将精力、财力、人才等用在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卓越的产品上,而是放在花哨的、噱头、营销技巧、讨好迎合、模仿上了。
为什么会这么做?
是不是内心的贪婪、急功近利、物质主义、极端的自私自利所致?
现在,我们是不是应该认真地反思自己。真心痛悔,勇于否定自己,才能带来心灵的更新。幸福才能进入我们及后代子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