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链接:中国传统营销的逻辑

营销的4P分析架构,在西方发达国家演化为1P(产品、品牌)营销;在中国演化为品牌驱动和渠道驱动,而且渠道驱动优先品牌驱动。

中国营销中有一个独特现象:品牌与渠道双轮驱动可以成功,渠道驱动单轮驱动可以成功。唯独品牌驱动单轮驱动很难长期成功。

中国渠道的碎片化,决定了渠道驱动是中国营销的必要条件。除非企业专注于中心城市市场。但是,仅仅渠道驱动单轮驱动也能成功,还是让不少人很困惑。

这种现象,在营销实务人员中讨论较多,营销理论界较少讨论。施炜老师关于互联网时代“三位一体”的观点提示我们,传统渠道也存在另一种形态的“三位一体”——关系、认知、交易三位一体。

渠道驱动单轮驱动能够成功,正是传统营销线下“三位一体”的逻辑在发挥作用。这为“中国式营销”重视渠道驱动找到了新的逻辑依据。

品牌驱动的认知来源是大众传播,渠道驱动的认知来源是传统渠道“三位一体”,新营销的认知来源于“三度空间”实现的全网传播。

可以说,认知来源才是营销的驱动力,认知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

认知的信息来源

近两年,针对互联网带来的营销改变,营销界有人提出,营销的本质没变。

没错。从农业文明时代,到工业文明时代,再到信息文明时代,营销的本质没变,仍然是信息不对称。

农业文明时代,由于信息传递工具不发达,“地理距离”成为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因素。商人“出差”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才有文人“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感慨,实在是距离越远,信息越不对称,利差越大。在中国,商人主体是流动的社会边缘人。“晋商”的崛起,就是“走西口”的结果。

工业文明时代,出现了大众媒体。首先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是电台。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个词汇源自约100年前开始在美国普及的电台——肥皂剧。

有人以为,肥皂剧指的是泡沫剧,只求搞笑,没有深度。其实,肥皂剧源于20世纪30年代,宝洁公司在广播节目中播放的肥皂广告,因此把那个时段的节目称为肥皂剧。这是比较早利用大众传播打造品牌的案例。

大众传播在营销中的重要性,因此得到重视,特别是作为打造品牌的有效工具。

营销界有一句名言:认知大于事实。大众传播作为快速改变认知的工具,得到高度重视。

工业文明时代,因为大众传播的出现,“地理距离”形成的信息不对称接近消失,而由于信息传播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强化了

品牌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通过传播改变了认知。

品牌驱动与渠道驱动

在中国,营销界曾经出现过“品牌驱动”还是“渠道驱动”的论争。

针对当时营销界品牌驱动的主流观点,一部分本土营销实践者特别强调渠道驱动,我是其中之一。并非我反感品牌驱动,而是中国渠道的碎片化决定渠道驱动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中心城市,因为KA占据主流,消费者自选为主,所以,品牌驱动更明显。

在中国的通路市场,因为小终端占主导,小终端与社区居民有互动关系,所以,渠道驱动占主导。

渠道驱动为什么能够成立?因为渠道自带流量。终端老板与附近居民是熟人,生活圈与商圈高度重叠,推荐有天然优势,与KA的自选不同。

所以,渠道驱动的产品,我们也可以视为渠道品牌。一般讲品牌,指的是C端品牌,渠道品牌是B端品牌。

如果说C端品牌是消费者首选,那么B端品牌就是店主首推。

在中国低线市场做得好的品牌,要么是渠道驱动,要么是品牌驱动与渠道驱动的双驱动。在中国做得好的跨国公司也是如此。

中国传统营销有两条逻辑线:

第一条逻辑线是品牌线,大众传播改变认知,塑造品牌。尽管这种说法过于简单,会遭到一些品牌论者的质疑,但实际上,中国品牌基本上是速成品牌,大众传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施炜老师形象地比喻过去的品牌模式,就是拿着“大喇叭”喊一喊。“喇叭”越大,喊的时间(投入)越长,效果越好。

第二条逻辑线是深度分销。因为渠道链长、碎片化,所以必须通过深度分销直达终端,与终端建立关系,利用终端的推荐能力,发挥“首推”的优势。

跨国公司以第一条逻辑线为主,在中国要向第二条逻辑线妥协。中国企业必须两条线兼顾,因为交易是在渠道发生的。

传统渠道的“三位一体”

在中国传统营销里,我一直非常另类。我不否认品牌的重要性,但也提出过“不是品牌也畅销”“品牌不能当饭吃”“以销量破解强大品牌,以销量托起强大品牌”等在营销界相当另类的观点,我是渠道驱动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

《中国式营销》表达的就是上述思想和实践。

回顾起来,当时实务操作虽然非常有效,但还是没有搞清楚渠道驱动的真正逻辑。施炜老师的三位一体,勾起了我的回忆,其实中国传统流通渠道就是三位一体,关系、认知、交易三位一体。

互联网时代的三位一体,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认知在前,交易在后,关系在交易之后。认知是互联网传播产生的。

传统渠道的三位一体,关系、认知、交易,三位一体。关系在前,认知在后,交易在认知之后。

虽然都是三位一体,但三者的顺序不同,逻辑也不同。

传统渠道是熟人圈子,关系早已建立,而且多数是生意圈子与生活圈子重叠。以生活圈子而言,是熟人;以生意圈子而言,是熟客。

既然关系早已建立,那么,店主的推荐,哪怕是新产品,也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同。这与纯粹的传播产生认知不同。渠道认知建立在人的认同基础上,所以,推荐简单有效,容易达成交易。

深度分销与“三位一体”

1997年至2003年,渠道的主题是市场重心下沉,从“省代”到“市代”,再到“县代”,最后确立了以县为基本营销单元。

市场重心下沉,正常情况下能够带来连续两年销售20%以上的增长,因为重心越下沉,渠道渗透率越高。

2003年之后,渠道的主题是深度分销,直至2013年达到顶峰。初期,深度分销的效果是提升铺货率,后期是能够做终端推广。比如,统一老坛酸菜的崛起,终端推广功不可没。

深度分销那么有效,其逻辑是什么?用三位一体解释很圆满。因为终端是三位一体的,所以,只需要通过深度分销,让终端店主建立认知,那么,店主就能够通过三位一体,完成交易。

“不是名牌也畅销”“不做品牌做销量”,这样似乎与正统营销理论相悖的观点能够成立,恰恰就是因为传统渠道的终端“三位一体”,利用了“三位一体”。

也正因为三位一体,所以,渠道品牌(现在称B端品牌)可以对抗消费者品牌(现在称C端品牌)。

两个“三位一体”的重叠效应

现在是传统营销到新营销的过渡时期,传统渠道的“三位一体”的营销逻辑仍然成立,“首推效应”仍然存在

互联网在渠道的应用在增长,互联网的“三位一体”的逻辑也成立。如果两个“三位一体”叠加,会是什么效果?2017年,我在部分企业的新营销实践已经验证,引爆市场的速度比想象的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