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为语文课程正名

一个事物有一个好的正确的名称方不容易出错,一门课程其实也是如此,语文的内涵争论那么多年,其中原因之一与语文课程名称自身不太妥当有关。因此,我们要善于打破固有的权威说法和观点,为语文课程改一个最佳的名称。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争论

关于语文课程名称的分歧问题,迄今争论还远远没有停止。孝感学院王随仁认为,中小学语文课,叫语文名称不合适,应该更名为“汉语”。他认为“汉语”是汉民族共同语本来的名称,既体现出民族性又能反映出语种,还可以表明这门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使用汉语。王随仁.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名称应该更为“汉语”[J].教育评论,2011,(6):95.这样更名后,与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名称也完全一致。他认为只有更名为“汉语”才是最佳选择。河南师范大学王文彦认为,多年以来,语文名称的内涵之所以产生那么多的分歧,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叶圣陶不应该把母语学科定名为语文。这个名称的出现是造成分析的罪魁祸首。那么,语文名称应该叫什么呢?他认为,原来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国语、国文、汉语、文学等都是历史上的概念,有着特定的含义不能再叫了。后来又对“中语”做了解释,认为“中语”有明确的国别。但民族性不强。比如美国用英语,不是表示国别,而是表示民族。王文彦.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386—389.最后,他提出“华语”是当仁不让的不二选择,认为该名称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性质,又具有一目了然的国别区分和民族特性,同时与国外华人、华侨的用法相统一,符合国际惯例。江明.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8—119.

二、语文课程最佳名称:中语

笔者认为:王随仁把我国母语名称定位为“汉语”是不合理的,因为“汉语”是固定课程的说法,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门课程,涵盖了汉字、语法、词法、句式、句法、辞格及格律等理论知识的学科。如把中小学语文课程更名为汉语,一是容易与汉语这门课程相混,二是会弱化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搞不好会走向“知识中心论”的泥沼和误区。因此,更名为“汉语”是极其不合适的。当然,王文彦对把“语文”名称更改为“华语”也不科学,众所周知,“华语”这一名称早在几百年前,在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侨华人社区以及国外汉语圈里普遍流行,并且赋予了比较明确的含义,即更多倾向于大陆的普通话,学习华语,就是指学习汉语的普通话。因此,既然“华语”一词,有着约定俗成的说法,我们就不能强行解释再给旧词赋予一个新的含义。那么,不叫“华语”,叫“中文”、“华文”合适吗?从字面上看,“中文”可以解释为中国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但是没有了语言的位置。“华文”的“华”可以解释为中华民族,“文”可以解释为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但是也没有语言的归属了。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母语课程,既要体现国别性又要体现民族性,这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由此,对于新词“中语”可能是最佳的名称。但王文彦对此名称的认识不到位。“中”在这里既可以解释为“中国”,具有明确的国别性;又可以解释为“中华民族”,包括中国汉族、55个少数民族和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在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这样来看。“中语”的说法既符合国际惯例的说法,又能体现海内外华族的民族共同性,是华族的共同语(口头的、文字的)。因此。我国的母语学科,如避免“语文”名称所造成的内涵分歧,就需要更名,恐怕“中语”一名称就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