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框架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书的主要概念是农村老年人、“反哺”式养老模式、“接力”式养老模式这三个概念。农村老年人这个概念关系到两个名词:农村和老年人,本书中的农村不仅指空间的概念,也指职业和收入的来源,这里的农村指居住在农村,并且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没有固定工作单位和退休金的一种生活群体的称呼,老年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点范围内有不同的含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概念和含义也在发生变化。由于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60岁,为了研究资料的确定性和客观性,笔者把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界定老年人。通过这种限定,这里的农村老年人是指,生活在农村,没有固定工作单位和退休金来源的60岁以上的农业人员。在平陵村总人口1386人中,共有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142人。就像学者杨善华所说的那样:至于国家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学术界争论不休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都不是针对现在已经进入养老阶段的老人的,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与这样的保险基本无缘。笔者认为,这些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根本没有积累养老资金的能力,特殊的社会经历和社会环境使他们处于一种“断裂”的制度空间中。经济的匮乏,养老制度和养老设施的缺失使他们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如实描述和解释这些人的经济赡养状况、精神需求、生活中存在的现实困难以及社会经济的变革如何影响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是本书的主要目的所在,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另外两个概念主要借鉴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关于养老模式的精辟描述。
“反哺”式养老模式指我国传统社会的养老模式,它以老年人对家庭财产的占有和传统“孝”的价值观念为前提。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又赡养乙代。它与较为低下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联系。
“接力”式的养老模式以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为基础,是养老活动高度社会化的一种表现。其具体表现形式为:甲代抚育乙代,乙代抚育丙代,那是一代一代接力的模式,简称“接力模式”。
二、研究框架
以往关于婚姻家庭与养老问题方面的研究多以宏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为主,研究着重强调家庭制度和家庭结构,较少关心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个人感情、欲望、亲密关系、隐私,夫妻关系、主体性等各种问题多被忽略。而且,研究大多是静态研究,不能反映事件运行的动态过程和内在本质,存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分离和对立。为了克服以往研究的缺陷,笔者借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人的行动,以质的研究方法和“深描”的叙事方式来揭示社会结构变迁给传统养老模式带来的挑战以及这些挑战给老年人生活造成的实际困难。笔者不仅描述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变迁如何改变人的行动和价值观念,也深刻描述人的行为方式的变化如何影响和改变家庭中的互动关系和老年人的赡养状况。通过研究人的行动可以把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微观的个人生活结合起来,人不仅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下行动,人们的行动也可以形成一定的结构。以人们的行动为研究对象,可以综合观察宏观——微观——宏观的过程,实现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结合。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方法和程序、已有研究的评述和文章的框架结构。
第二部分是研究地点的简要概述,重点分析平陵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和公共生活状况,包括社会交往、道德观念、政治参与、经济生活等。因为人的行为方式和道德体验都是在一定的本土世界中完成的,离开了人行为的本土世界,人的行为方式就会失去坐标,就会缺少对其行为进行阐释的参照。所谓本土世界就是具有特定政治、经济、文化意义的空间,只有对平陵村人的本土世界进行详细描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才能理解社会变迁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改变传统“反哺”式养老模式存在的经济、文化条件。理解农村老年人赡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养老问题做历史性地回顾,在我国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老年人赡养方式和有关的文化规范。从我国家庭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我国的家庭养老主要经历了夏商周时期的宗族大家庭养老、秦汉时期的小家庭养老、魏晋到隋唐时期同居共财的大家庭养老、我国目前的家庭养老四个主要阶段。对养老方式和养老方面的文化规范进行简单的回顾,可以使我们对传统养老模式存在的经济、文化条件有更确切的了解,对它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有更确切的把握,从而能够对现时代老年人赡养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更准确的认识。也为后面分析社会变迁对传统养老模式提出的挑战做好铺垫。
第四部分主要研究生产方式的变革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是主要收入来源,这使得具有农业经验的老年人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在财产的占有权方面也处于支配地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农业生产逐渐半机械化或者机械化,而且农业生产也不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必然使农村老年人在家中的传统家长地位和权威受到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的可依赖性就大大降低。
第五部分主要描述和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以及家庭规模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而且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家庭的核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空巢家庭也急剧增加。这必然使农村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第六部分主要研究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对家庭养老的影响。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男女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走向平等,在家庭关系结构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逐渐上升,而父子关系的重要性相对逐渐下降,这必然造成养老方式的一定变革。另外,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也必然影响家庭养老模式。
第七部分主要描述农村家庭养老的现实困境并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进行社会学的反思。农村养老问题是家庭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这个问题就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家庭结构的问题,因为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密不可分,一定的家庭结构意味着一定的家庭关系组合。关于家庭关系、家庭结构的研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一种是“合作社”模式,另一种是“私人生活”模式。在笔者看来,这两种理论模式都只是看到了家庭这个初级群体内部成员互动的两种倾向之一。在本章中,笔者就对家庭养老问题进行了社会学的理论反思,同时,也对以往家庭研究的以上两种理论模式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第八部分主要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当前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对这些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反思。总的来说,我国当前具备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一、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改善农村养老问题奠定了物质基础;二、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奠定了文化基础;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创造了制度条件;四、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第九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今后解决我国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