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建市30年实录(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农业

一、农业基础设施

(一)农田基本建设

境内为黄土高原区,地表形态多样复杂,海拔高度相差悬殊,耕地大部分分布在沟、坡、岭、梁上,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水平。1985年,全市耕地面积为292.23万亩,其中水地35.6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2%;旱地256.5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7.8%。之后,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晋城市为解决既要建设,也要保护耕地的矛盾,一方面实行按建设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一方面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1989—1996年,全市改造中低产田土壤面积累计达145万亩,新修梯田23万亩,整修梯田65万亩,新造滩地6万亩,整修滩地25万亩,新造沟坝地9万亩,整修沟坝地21万亩,整修旱垣地42万亩,新增水浇地8万亩,改善水浇地6万亩,改善平川旱地76万亩,建设三保田98万亩。1996年,全市耕地面积为278.84万亩,人均仅1.36亩。

1996—2000年,全市共投资数亿元,完成上千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超过5万余亩。开发造地模式主要有:①河滩造地。在沁河、丹河河滩大规模修筑堤坝,运土造田。②改造中低产田。③整治荒山、荒坡、撂荒地。采取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措施,注重经济作物规模种植,既绿化山川,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的功效,又建成经济作物基地。④集约整理,盘活存量。主要通过移民并庄、旧村改造、复垦旧村、市区城中村改造、农村宅基地示范点建设等措施,节约土地。同时,清理黏土砖瓦窑,复耕土地。⑤建设集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综合开发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001—2008年,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加大。仅2003—2006年,全市财政累计投入农田基本建设资金达86566万元。2005年,全市水地面积达到45.34万亩,比1985年增加9.68万亩,增长27.15%,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1985年的12.2%上升到16.61%。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达864531吨,比1985年增长近1倍。

皇城相府生态观光园

2009—2010年,全市组织实施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和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农业生态工程。两年完成土地治理6.1万亩,其中,中低产田改造1.35万亩、改良土壤2.0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共5.8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1万亩。农业生态工程0.53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88.2万公斤。

2011年以来,大力实施粮食增收工程,推广高产创建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方。全市改造中低产田23.7万亩。仅2011年就创建玉米、小麦、大豆高产万亩示范片11个,面积达13.4万亩。全市粮食总产2011年达到9.2亿公斤,2012年达到9.75亿公斤,连续创历史新高。

2013—2014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水果、食用坚果种植面积增多,产量增长迅速,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但产量依然保持较高水平。2013年粮食总产量约9亿公斤,2014年为7.3亿公斤。

(二)林地牧坡保护(见本篇第五章生态文明建设)

(三)水利水保设施

1..水保设施

据1985年水土专项规划调查,晋城市土石山区面积8044平方公里,丘陵阶地区面积1336平方公里,平原冲积区3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为7525.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造成流失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降雨、植被及人为活动。

1985年至9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在全市得到快速发展,以山楂、苹果等经济林为主,突出水保治理的经济效益。到1993年,全市经济林面积达到33.63万亩。这一时期,水保治理“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上世纪末,全市普遍推行“四荒”拍卖,小流域治理进入综合防治、规模经营、集中治理、深度开发阶段。由于大量的开发建设,修路、挖矿、冶炼、采石等活动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由此造成全市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214平方公里,占到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16%。从1995年起,市政府出台《晋城市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10余部规范性文件,同时初步建立起市、县、乡三级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在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矿区及重点治理区设立监测点,突出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为水保生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进入21世纪,全市调整水保生态治理思路,在注重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水保生态修复工作,由过去的“重开发、轻保护”,转变到“小开发、大保护”的轨道。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发挥生态自然修复的意见》,狠抓水保生态修复示范项目的培植推广工作。采取封禁治理,围栏养殖,圈舍养殖和轮牧、退耕还林以及沼气、小水电代燃料等措施,提高水保自然修复能力。到2014年底,全市治理水保面积累计达到600余万亩,治理度达到45%。

水保工程主要为梯田、坝地、滩地、谷坊、淤地坝等小型工程。

梯田1985年境内有梯田78万余亩,2008年达到121.15万亩,2014年达到122.65万亩,平均每年修建1.5万亩。因地形条件不同,梯田规格不同。在土石山区,由于山高坡陡,梯田为石坝,田面宽度一般为3~5米,还有1米左右的条田;在丘陵阶地区,地形较缓,田面宽度一般为5~15米。

坝地1985年境内有18万余亩,2014年达到28.59万亩,平均每年新增0.35万亩。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区,是高产稳产的粮田,坝高一般为2~4米。

滩地1985年境内有滩地0.8万亩,2014年达到1.2万亩,平均每年新增0.02万亩。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沁河、丹河及大的支流两岸。

谷坊2008年,全市有谷坊26740座。主要在中小沟道的中上游,不仅拦蓄泥沙,又种植树木,有土、石两种类型,高在1~3米之间,长一般都不超过10米。在一条小沟里,从上到下节节修筑谷坊分段控制,拦泥淤地,巩固抬高侵蚀基点,形成谷坊群体。在淤平的小块谷坊地内,可以种庄稼或植树造林。2014年全市有谷坊26867座。

淤地坝2008年,全市有中小型淤地坝291座,可淤地0.77万亩。淤地坝是水土流失地区小流域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拦蓄治坡措施拦蓄不完的洪水、泥沙,起到蓄洪水、削洪峰、拦泥沙和造良田的作用。2009年,泽州、阳城重点实施国家农业开发水保项目,建淤地坝1座,水保林2800亩,经济林2200亩,封禁3万亩,完成治理面积24平方公里;陵川、高平实施2008—2012年国家水保重点建设项目,建淤地坝1座,谷坊67座,整修田间道路18公里,完成治理面积35.19平方公里;沁水、阳城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完成河滩地改造1900亩,沟坝地改善400亩,小型灌溉1300亩,中央、地方及群众共投入资金4500万元。2011年,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53万亩。2012年,陵川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跨年度工程)项目完成并验收。阳城、泽州两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跨年度工程)建设完成并验收。沁水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跨年度工程)全面完工。2014年全市有中小型淤地坝171座,可淤地0.16万亩。

此外,晋城市注重采取包括水保林、经济林、种草等在内的生物措施加强水土保持。

水保林 主要分布于山顶及山的中上部,栽种的主要树种有油松、侧柏、刺槐等,是保持水土的第一道防线。2008年,全市水保林面积达到180.3万亩。2014年底,全市生物水保面积达到277.46万亩。

经济林20世纪50年代,境内没有种植经济林,60年种植经济林1.18万亩。建市以后经济林种植形成高潮,主要品种为苹果、山楂、梨、核桃、桑树等。

种草1949年至1966年,境内的草地面积逐年增加,由34.53万亩增至172.86万亩。以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大,同时因种草经济效益很小,草地逐步被侵占开垦,面积逐年减少,至1996年仅为21.3万亩。进入21世纪,实施退耕还牧,尤其是近年来,草地增加比较明显。

2..小流域治理

1985年,境内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及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1987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在山顶营造乔灌木林,山腰种植经济林,山脚修梯田平整土地,沟道里筑坝造地、闸谷坊、修筑田间道路,利用集水、小泉小水发展节水灌溉,对210多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涌现出30多个治理先进典型,全市水保治理在质量、效益、规模上都有突破性进展。陵川县曹庄乡张庄流域199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两高一优”小流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市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推进“四荒”拍卖,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租赁、承包等形式,通过明晰产权,建立责、权、利明确的利益关系,开展水保治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2001年后,推行大户治理和专业队治理。2007年出台《晋城市水保治理大户扶持办法》。至2014年,全市发展500亩以上民营治理大户195户,承包面积30多万亩,已治理面积20万亩。全市6县(市、区)都建有水保专业队。同时,依法足额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和治理费,推广以煤还绿、以工建绿、产业扩绿等工业支持水保新机制,鼓励矿企及社会承包治理小流域工程。

3..防汛抗旱

晋城市境域属温暖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旱灾发生频率较高,向称“十年九旱”。建市以来至2014年,全市共有14个旱灾年,即1985、1986、1987、1988、1991、1992、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4、2009年。为抗御干旱,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物资,组织群众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抗旱。

1991年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旱灾,6月至9月,连续干旱少雨,比历年同期偏少157毫米。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230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150万亩,绝收面积110万亩,25万口人,5.2万头大畜缺水严重。面对罕见的特大旱灾。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多次召开会议,市长薛荣哲亲临抗旱一线,各级政府都落实了包片责任制,大灾之年,粮食夺取了丰收。

1992年,这一年是继1991年之后连续发生的又一重旱年,从1991年冬至1992年3月,全市雨雪稀少,气温偏高,小麦大面积枯死,难于反青,全市受旱面积达190多万亩,全市20条清水河断流,101座水库有70座干涸,46万口人、6.3万头大畜缺水严重。面对严重旱灾水荒,市委、市政府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斗争,把“一抗三保”(抗旱,保麦、保春播、保吃水)当作中心工作来抓,市、县、乡干部深入抗旱一线,组织群众抗灾自救。

1996年,全市发生严重春旱,最长连续无降水日达130余天,1995年11月至1996年5月降雨量只有60毫米,市委、市政府把粮食丰产当作政治任务来抓,全市共投入3000万元资金用于抗旱,“一抗两保”高潮层层迭起,粮食产量大灾之年比历年同期多产8000万公斤。

1997年全市遭受百年一遇大面积旱灾。从4月17日开始,连续140天未降透雨,1—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88.5毫米,与历史干旱年雨量对比分析,为百年一遇干旱年。由于降水偏少,全市四等级以上20条清水河断流13条,全市101座水库62座干涸,蓄水量仅有760万立米,占可蓄水量的8%,且大部分在死水位以下。由于干旱缺水,全市2633处小型水利工程不能启动。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239万亩,严重受旱面积165万亩,粮食产量只有正常年景的40%。全市2350个自然村,61.51万口人,6.97万头大蓄吃水困难。全市有300所学校,因缺水提前放假,不能按时开学,有2000余个乡镇企业被迫处于停产状态。由于缺水,群众到处寻水、拉水、起早贪黑挖河汲水,部分缺水严重村庄不得不变卖大牲畜或者寄养在有水的亲戚家。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多次召开会议,市四大班子领导分片包县,深入一线,领导群众抗灾自救。

2009年,晋城市遭遇建市以来罕见的旱情,市政府紧急启动《全市抗旱预案》,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1600万元,完成抗旱冬浇春浇面积41万亩(54万亩次),临时解决4万人、6000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建市以来至2014年,全市发生较大洪水5次,分别为1993、1996、2007、2010、2012年;局部地区洪水多次。2010年8月18日,晋城市部分地区降雨强度达到百年一遇,白水河、城区北石店河、丹河和沁河的部分支流河水暴涨,市区及周边24小时降雨量达到210.5毫米,北石店镇降雨319毫米,发生特大洪水,市区及周边、北石店镇有5072户居民遭灾,冲毁淹没农作物3099亩,直接经济损失5640余万元。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启动III级应急响应,全力组织抢险救灾,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先后调集军分区、公安、武警、消防、市矿山救护队、晋煤集团救护队等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灾,保证了刘家川等地的人员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无一人伤亡。

为了构建更为可靠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河道的综合整治,防汛抗旱体系日臻完善。近年来,全市先后完成了任庄、上郊、董封等4座中型病险水库及60余座重点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新建堤防180余公里,疏通河道300公里;新建市区东西两河、阳城获泽河、沁水梅河等城市防洪景观工程,丹河上游高平50公里河道经过大规模改造,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启动了市区河道治理工作,城市防汛形势大为改观。建成三级防汛现代化通讯网络和卫星落地平台,完成了全市雨情、墒情、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建设,高平、沁水等四县完成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任务,提高了防汛抗旱的预测预报和减灾技术。

为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晋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健全防汛责任制,将全市4座中型水库、42座重点小型水库、10个重点集镇、31条重点河段、38个重点边山峪口村庄以及在建重点工程的责任人和责任目标明确到人。各县(市、区)成立村民联防组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值班制度和岗位职责,落实防、抢、撤、避预案,将“防洪避险明白卡”发放到户。开展防汛宣传,发放《防汛知识读本》和墙体宣传画,提高群众防洪意识。2012年,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技术负责制和部门领导负责制,全市共分8个组分包6个县(市、区)、重点水利工程和市直单位防汛工作。建立市级水利防汛抗旱抢险应急队伍和市级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加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阳城、陵川两县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全市6县(市、区)抗旱规划全部完成并获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复。

4..蓄水工程

晋城市把加强防汛蓄水工程和抗旱灌溉工程建设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的重点。

境内最大的蓄水工程为张峰水库,位于沁水县张峰村,是黄河流域沁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90平方公里,库容3.94亿立方米,建设任务以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农村人畜饮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总投资17.48亿元。张峰水库建设工程几经波折。1973年即进行前期工程建设,直至2005年6月才正式开工。2007年10月大坝封顶竣工,建设工期4年。该水库年供水量2.0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2228万千瓦时,下游河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是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水资源保障。

张峰水库

境内的中小型水库90%以上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建市后于1997年修建杜河水库, 2001年建成,为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除杜河水库外,大多数中小型水库受当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及历史原因,迄今多数为病险库。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后,全市经水利部和省水利厅专家进行安全鉴定的中小型水库11座,全部为三类坝。至2008年,完成除险加固改造工程的水库4座,即任庄水库、董封水库、上郊水库和申庄水库。据对全市中小型水库安全状况普查,105座中小型水库中,二类坝数量为19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7座、小(二)型8座;三类坝数量为86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26座、小(二)型59座。

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98座(水库现状数为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公布数据)。其中:大型水库1座:张峰水库(省水利厅直管);中型水库7座:任庄、董封、申庄、上郊、杜河、东焦河、湾则;小(1)型水库38座;小(2)型水库52座。按所在流域分:黄河流域93座;海河流域5座。按行政区域分:城区4座;泽州27座;高平20座;阳城县21座;陵川县22座;沁水县4座。总库容7.34亿立方米(大型库容3.94亿立方米,中型库容1.96亿立方米,小型库容1.44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86亿立方米(大型库容0.36亿立方米,中型库容0.94亿立方米,小型库容0.5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4.26亿立方米(大型库容3.03亿立方米,中型库容0.55亿立方米,小型库容0.68亿立方米)。这些水库保护着下游74.33万人、62.35万亩耕地、112个城镇村庄和423公里铁路、公路的防洪安全。经过多年建设,已初步形成防洪、蓄水、供水、发电、养殖等较为完善的骨干水利工程体系。

5..灌溉工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干旱年份增多,特别是采煤业大规模发展,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水源干枯,加之国家投资不足,造成许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失管,浅井、小井、旧井纷纷报废,农村井灌区建设由打浅中层井转向打中深层井。但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发展以及工业用水的急剧增加,地下水超采严重。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各井灌区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水分生产率为突破口,通过全面普及低压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和推广喷微灌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灌溉农业建设得到持续发展。1985—1992年,以发展渠灌、管灌为主,采取渠道防渗和输水管道节水,田间仍采用大水漫灌方式,节水效果相对较差。1993—1999年,以发展喷、滴灌为主,由单一的输水节水向田面节水发展,实现了由浇地向浇作物的转变。2000—2005年,以田面配套、发展节水达标面积为主,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大力兴建节水园区工程,达到田、林、路综合发展,全市节水农业质与量上都发生了重大突破。通过对原有灌区、灌站修复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实施“一矿一池一园区”战略,推行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和设备,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滴灌等工程措施,农业灌溉工程得到快速发展,应对旱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建市初,全市有效灌溉面积为36.55万亩,到2008年底发展到67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9万亩,占70%。共建成500亩以上高标准节水园区160个。亩均用水量由过去的100~250立方米降到50~80立方米;粮食作物亩均单产提高100~300公斤。

境内灌溉工程主要有塘坝、渠道、灌区、灌站、井灌等。

塘坝1996年底,全市有塘坝53座,总库容量为265.3万立方米。其中,城区3座,总库容量19.7万立方米;泽州县16座,总库容量72万立方米;高平市12座,总库容量57.5万立方米;阳城县15座,总库容量78.5万立方米;陵川县4座,总库容量30万立方米;沁水县3座,总库容量7.6万立方米。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塘坝设施1579处,其中城区150处,泽州县663处,高平市50处,阳城县709处,陵川县4处,沁水县3处。全市塘坝总容量817.35万立方米,其中城区20万立方米,泽州县336.35万立方米,高平市104万立方米,阳城县318万立方米,陵川县30万立方米,沁水县9万立方米。总灌溉面积1.79万亩,其中城区0.11万亩,泽州县1.22万亩,高平市0.31万亩,阳城县0.03万亩,沁水县0.06万亩。2014年,全市有塘坝198座。其中,城区5座,泽州县62座,高平市62座,阳城县18座,陵川县35座,沁水县16座。塘坝总灌溉面积4.23万亩。

渠道2014年,全市有自流渠道设施817处,挖潜截流设施103处,灌溉面积为11.68万亩,干渠总长度达811.1公里。具体分布是:城区有自流渠道57处,灌溉面积0.44万亩,干渠长36.2公里;泽州县自流渠道设施199处,挖泉截流设施70处,灌溉面积1.97万亩,干渠长265.17公里;高平市自流渠道60处,挖泉截流32处,灌溉面积1.86万亩,干渠长62公里;阳城县自流渠道136处,灌溉面积2.8万亩,干渠长153.73公里;陵川县自流渠道78处,灌溉面积1.26万亩,干渠长94公里;沁水县自流渠道287处,挖潜截流1处,灌溉面积3.35万亩,干渠长200公里。

灌区灌站2014年,全市共有8处中型灌区灌站,设计灌溉面积15.38万亩。其中自流灌区5处,分别为任庄灌区、许河灌区、釜山灌区、丹河灌区、董封灌区,灌溉面积8.78万亩;机电灌站3座,分别为北留水轮泵站、曲堤水轮泵站、郭壁电灌站,灌溉面积7.62万亩。

1985年,全市有小型水利工程4704处,灌溉面积21.19万亩。1996年,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431处,灌溉面积为26.02万亩。2014年,小型水利设施2588处,灌溉面积为17.22万亩。

井灌 据2006年全省机井普查数据,全市实有机电井1369眼,其中深井137眼,已配套机电井1266眼,配套装机21.2千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2.19千公顷,灌溉水利用率0.473,粮食水分生产率1公斤。2014年,全市实有机电井1341眼,其中深井137眼,已配套机电井1269眼,配套装机2109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6.68万亩。

泵站 晋城市的泵站工程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以后,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小型电灌站得到稳步发展,70年代达到鼎盛期,80年代以后,因气候干旱,河道来水量减少,小泉小水断流,泵站设施老化失修,效益衰减。至2014年,全市有中型泵站2处,小型泵站492处。

6..废水利用

20世纪60年代,晋城县、高平县就开始利用煤废水发展灌溉。高平县有39个生产大队利用旧矿井水浇地,保浇面积2730亩。1976年,晋城县巴公公社北板桥村利用煤矿废水,发展喷灌面积2500余亩。20世纪80年代后期,晋城市水利资源状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由于地下水开发不合理,工业用水过量开采,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源急剧减少;二是由于采煤业飞速发展,破坏了地下水资源,造成水源干涸;三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同时,又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1988年,境内开始大规模利用煤矿废水发展农业灌溉。据1988年市水利部门调查,境内年产万吨以上煤矿380个,年排废水2500万立方米,按当时每亩250立方米计,可灌溉农田7~10万亩。

1990年,高平全县投资160万元,建成废水利用工程40处,新发展水浇地4000亩,改善恢复水浇地14000亩;利用废水33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了一处1000万立方米的水库,净化了环境,减少了污染,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高平县的做法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责成水利、环保等部门对全市900多座大小煤矿采煤排水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全市工矿企业年排废水4200万立方米,其中380个年产万吨以上的煤矿排放量2500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市100座中小水库平水年的的蓄水量,开一座煤矿等于兴建一处天然的地下水库。若按50%利用,每亩200立方米计算,可发展水地7~10万亩。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学利用煤矿废水的方案,以此来做为缓解水资源危机,解决工农业用水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灌溉的重要举措。

1990年,晋城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发利用工矿废水的决定》,采取煤矿负责提蓄水工程建设,工程完工后,交付所在乡村使用;煤矿与乡村联合搞工程,投资投工相结合;利用原蓄水工程,修复费用由煤矿负担;各类工程引水渠道统一由乡村政府组织财力、人力进行建设,田面工程统一由受益乡村农户负责等办法,促进了全市利用煤矿废水发展农业灌溉,至1996年底,全市共建成废水利用工程177处,利用废水约1300万立方米,发展农业灌溉面积6.26万亩。

1996年以后,受煤炭开采政策影响,煤矿时开时停,以及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影响,利用煤矿废水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曾一度处于徘徊状态。2008年,全市对矿坑水处理回用的年用水量约为1500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年用水量470万立方米,约70%的水量来自县营及以下煤矿排水。至2014年,全市已兴建废水利用工程70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万余亩。

(四)农业机械

1..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农业机械实行国家或集体投资、所有和经营,农机化发展主要通过行政命令推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机化逐步向民营方式转移,农业机械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全市农业机械化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94年。1983年3月18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允许农村社队、个体农户或联户从事汽车拖拉机营业性运输的通知》,农民由此获得了自主购买、经营使用农业机械的权力。1983—1985年,全市新增拖拉机7438台,增长总量相当于1982年全市拥有量的1.3倍,且93%属于农户和联户购买经营。1986年到1994年,以小四轮拖拉机为主的拖拉机持续增长,9年净增小四轮拖拉机12094台,平均每年增加1344台。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耕作机械增加13432台。此外,农用三轮、四轮运输车迅猛发展,逐步取代小四轮拖拉机成为主角,每年以5800台的速度增加。小麦收获机具达到87台,主要分布在泽州县,以背负式联合收割机为主。

1985年,境内引进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机、铺膜精播机等新机具。至1994年,全市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机674台,化肥深施机325台,播种机951台,精少量播种机137台。

1985年,郊区(今泽州县)、高平县还开展机械化笼养鸡试点与培训,后普及到各县。至1988年推广养鸡笼达3400多组,年养鸡量达32万只。1987年,全省第一家“机械化集体示范农场”在郊区金村镇霍秀村诞生。之后,规模经营在泽州县不断发展。到1994年全市100亩以上规模的集体和个体机械化农场达68个,仅郊区就占63个。

1986年,全市乡镇农机管理站与农机站合并,改为农机管理服务站,开展管理、修理、配件、培训、供油等农机化服务。1987年,在高平县城关镇庞村、河西镇巩村试验“机械化旱作农业”项目,1994年推广应用到郊区、高平市17个乡87个村,实施面积16.8万亩。

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2003年。1994年7月1日,国家正式取消农用平价柴油供应,至此,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台的农机化优惠政策全部取消,农机化进入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期间,以经营农业机械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机专业户迅速崛起,开展跨区耕播收作业,成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主力军。1996年,市农机局联合泽州县农机局从长治屯留县引进大型联合收割机到泽州进行跨区机收作业,经济效益显著。1997年5月,市农机局首次组织全市85台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开展机收小麦作业,开创了晋城市乃至全省农机跨省区作业先河。在这一阶段开展了农机化四大工程:一是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1987年始在高平庞村、巩村试点,1996—2000年作为农机重点工程在全市大力推广。1999年高平市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机械化旱作农业示范县”。2000年,全市机械化旱作农业总实施面积达到75万亩。二是机修农田工程。1996年开始,全市重点抓了机械复垦荒地、废弃工业用地、矿区塌陷地、滩涂开发和小流域治理等,仅1996—2000年机修农田累计面积即达40余万亩。三是机械化“两茬平作”工程。即利用沁河流域和晋城盆地良好的光热资源和部分地区的水利灌溉条件,借助机械化的效率优势,实现一年两作平作种植模式,旨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机械化程度。如泽州县的小麦—大豆和阳城县的小麦—玉米种植模式,示范面积20万余亩。四是南征北战工程。从1997年起,市、县两级农机部门每年组织全市上百台联合收割机南征河南、安徽,中转晋城、长治,北抵晋中乃至内蒙,利用各地小麦成熟的时间差开展异地机收作业,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增加农机户的收入,促进全市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和复种指数增长。

第三阶段,从2004年至2008年。这五年是全市农业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后,全市农机部门启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全市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进程明显加快,农机装备结构逐步调优,尤其是在玉米机收、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等瓶颈环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突破。2007年9月20日,晋城市人民政府为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专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玉米收获机数量从2004年的空白增长到2008年的53台,玉米机收水平也从2004年的空白到2008年的4%。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也从2004年的25.66%增长到2008年的36.56%,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牧草机械化生产技术、小杂粮生产机械化技术、林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械化植保技术等得到巩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首次突破50%,达到51.3%,进入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农机化作业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日益增大,为全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装备支撑。

第四阶段,从2009年至2014年。在这一阶段,一是推进“一区两带”农机化工程。“一区”即综合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分布在6县(市、区)的14个乡镇,总规模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机耕道路通达率达90%。通过整乡连片规划、点面配套跟进,目前示范区建设已取得初步效果。2009年夏季示范区小麦机收率达到100%,小麦亩均增产达15~20%,近70%的面积推广应用了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两带”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精品推广带建设。通过实施整村、整乡推进战略,2009年全市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39.2万亩。在陵沁公路沿线建起10个高标准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推广示范点,实现玉米机播率50%,玉米机收率提高到5%以上。2014年,全市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了71万亩。二是加大对偏远山区贫困农村农业装备扶持力度。在机补政策、农机项目、技术服务、机耕道路建设四个方面向贫困村倾斜。至2014年,全市210个偏远山区贫困农村农机服务户发展达到550个,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小麦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三是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三帮三创”大行动,促使农机服务组织的成长壮大。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实现“一乡一社”的发展目标。全市先后涌现出高平“顺民”、沁水“军轮”、阳城“虎林”等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诞生了全省首家以农机维修为主要业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阳城县“天地粮人农机专业合作社”。至2014年底,全市县、乡、村农机服务组织数量累计达到1095个,其中培育农机中介服务组织23个,培育农机合作社179个。

2..农机装备

机械化收割

1985年,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572979千瓦,拖拉机13063台,农机具主要以小四轮为主,配套铧式犁和播种机,收获机械以机动脱粒机和机动收割机为主,配套比为1∶0.75。九十年代初期,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主要是从事经营创收,拖拉机发展较快,其用途也有了变化,以农业运输为主,其中相当一部分从事专业的商业运输。从1992年开始,农用三轮、四轮运输车以年均5822辆的速度递增。至1994年,全市共有农机总动力1352448千瓦,是1985年的2.36倍。全市拖拉机总量发展到25014台,配套机具23202台(套),机具配套比为1∶0.92。1994年底至1995年初,国家对污染严重的五小工业进行整治,围绕五小企业创收的拖拉机快速淡出运输市场,大量被淘汰。1995年,全市拖拉机集中淘汰报废将近1万台,拥有量降到15980台。1998年跌至最低谷11155台。从1999年开始止跌复增。拖拉机逐步回归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用途,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同期,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技术的逐渐成熟,小麦联合收割机开始迅猛发展,极大地缩短了夏收农时,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农民的农业生产观念也发生转变,投资农机、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增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被机械化生产所代替。进入21世纪后,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特别是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的全面施行,给农机化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至2006年,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1935317千瓦,是1985年的3.38倍,拖拉机及其配套机械发展快速,全市拖拉机拥有量达42288台,(其中大中型1285台,小型41003台),与其配套的耕作机具59589台(套),配套比为1∶1.41。配套机械主要有犁、旋耕机、耙、播种机等,一些精量播种机、免耕(硬茬)播种机、化肥深施机、机引铺膜机、秸秆还田机等新式农机具也开始被农民所接受。2007年起,全市开始大力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机数量直线上升。农机具的品种、数量开始更加丰富,向产后和特色产业延伸。设施农业、畜牧业、林果业等特色农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4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2483885千瓦,是1985年的4.34倍。拖拉机数量达到51772台,其中大中型3901台;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2.96倍和0.65倍;配套农机具达到103386台,比1985年增长了9.5倍,配套比由1∶0.75达到了1∶2。全市拥有联合收获机1665台,比1985年增长了207倍。农业机械对农村劳动过程的覆盖率明显提高。

3..作业水平

1985年,全市机耕地面积155.8万亩,机播面积38.5万亩,机收面积1.6万亩,机械化程度分别为65%、12%和0.49%,机械脱粒占粮食总产量的49%,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14.9%。1997年5月,全市首次组织85台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参加小麦机收,开创了我市跨区作业新纪元。跨区作业开始逐步向耕、播等领域拓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至2006年,全市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77.5、121.3、83.4万亩,机械化程度分别为64.9%、44.3%、30.4%,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6%。保护性耕作、化肥深施、精少量播种等农机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农机作业领域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宽,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牧草秸秆利用机械化作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作业、林果机械化作业等均发展较快。2014年,随着各种农业机械的增加和农机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全市各项农机化作业水平实现较快发展,全市机耕面积达到23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4.31%,比1985年增长50.5 %;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62.93%,达到197万亩,比1985年增长4倍;机收面积占总收获面积的53.98 %,达到169万亩,比1985年增长104.6倍。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8 %,比1985年增长53.9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农机跨区作业已由小麦机收拓展到玉米机收等领域,跨区作业范围由过去的河南,拓展到河北、陕西、内蒙等地,年作业面积已达60万亩,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13.5亿元。

4..农机购置补贴

2004年,市农机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晋城市农机购置补贴管理暂行办法》,并于9月2日在泽州县南村镇召开全市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政府集中采购补贴启动仪式。2004年至2006年,除农机化项目资金外,全市直接用于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达515.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30万元,省级财政105.1万元,市级财政151.4万元,县级财政129万元,引导农民个人投入农机购置资金1600余万元,增加新型先进适用农业机械1110台套。2009年,对偏远山区贫困农村实行优先补贴,对新型玉米收获机械和丘陵山区配套的小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械实行累加补贴,调动了丘陵山区贫困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全市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75万元。农民通过补贴购买各种农机具3773台(套),其中:新增农机资产5642万元,拉动农村消费3667万元,有2807户农民直接受益。同时,积极争取省农机补贴,省补贴资金规模量由原定的15%扩大到了30%,全市新增小麦联合收割机械117台,使小麦收获机械形成大中小型立体式装备构架,能够同时兼顾平川与丘陵、山区地块对农业机械的需求。

2010—2012年,共获得农机补贴资金7633.5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6635.2万元,省、市、县各级配套资金1998.3万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11174台,受益农户总计7812户,全市新增农机资产25305万元。市农机局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偏远山区倾斜,解决丘陵山区小麦收割难问题,对小型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累加补贴,仅2010年就新增小型小麦联合收割机39台,全市小型收割机具数量达到133台。

2004至2014年底,全市十年间共获得中央补贴资金13642万元,省、市、县各级用于农机购置配套资金共4762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7666台,总计受益农户达19901户,新增农机资产49946万元。

5..农机安全监理

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通知》,市农机部门负责对全市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监理,对农机驾驶员进行培训,农机安全监理开始进入“委托”管理阶段。1987年,晋城市农机监理站更名为晋城市农机安全监理所。1994年,对全市管理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实行计算机管理(单机版),所核发的行驶证和驾驶证实现打印机打印,结束了农机监理机构有史以来靠手工填写证件和台帐的历史。1998年6月,国务院在核定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的通知中,正式赋予了农机部门管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职能。1987—2001年,全市千台农机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以下。

2002年,全市建立农机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将全市农村450余个集会、庙会以及节假日期间的旅游景点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实行微机管理和信息发布预警提示服务。200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农机部门管理拖拉机的职责。2005年,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市农机监理所向晋城市交警支队车管所移交33555辆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档案。2006年,全市统一使用《山西省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系统》网络办公软件,实行农机监理业务“县级受理、市级网上审批、委托县级打印”的办公模式。2009年9月,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后,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2010年,开展“平安农机”建设活动。全年共检验合格拖拉机5303台、联合收割机335台,占登记在册数的91%以上。2011年3月1日出台并施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2012年,创建1个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泽州县),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沁水县);创建1个全国“为民服务争先创优”示范窗口(泽州县农机监理站),1个全国示范岗位标兵(沁水县农机监理站常秉政)。截至2014年底,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6..农机技术培训

1985年,市县两级建立农机培训学校7所,有专兼职教师60余人,主要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农机具操作手、农机修理工和基层农机管理人员。2004年,农机驾驶员培训实行社会化办学,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成立农机驾驶培训学校,承担全市农机驾驶员培训任务。至2008年底,共培训农机人员21万人次,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3万余人次。

2010年,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机培训,全年共计培训农机作业服务人员1500人,完成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人数246人。2011年10月,开通晋城市农机技术培训网。该网站是全省首家农机专业技术培训视频网站,可通过文字培训资料、新机具图片展示、实地操作视频等多种方式提供培训资讯,农机手更加快捷、方便、直观的接受免费培训。全年培训新购机农民3190人。2012年,组织全市农机培训教师、教练员100余人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全年共新训各类型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1031名,培训各类新购机农民2047人,培训各类农机作业人员7842人次,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44人。通过晋城市农机信息网、金土地农机合作社网和农机视频培训网进行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生产动态、新技术、新机具等培训。

2013年,组织编写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系列丛书《主要粮食生产机械》《耕整地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等并免费发放给农机手,全年新训各类型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800人,培训新购机农民1867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10人,培训各类农机操作人员6598人。

农业科技下乡活动

2014年,组织编写《农机维护宝典》《拖拉机维修与保养》《联合收割机维修与保养》等并免费发放给农机手,开展“送教下乡”培训活动,加强农机作业人员及新购机农民的培训,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年新训各类型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225人。培训新购机农民2052人次(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机操作手)285人)。培训各类农机作业人员5619人,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有较大提高。

7..农机市场监管

1985—1999年,市农机试验鉴定站完成农机新产品投产鉴定24项,推广项目11项,有8种产品投入批量生产。研制装袋式地头脱粒机,1996年获得国家专利,产品畅销全市乡村。1999年11月,市农机试验鉴定站开始每年定期不定期对全市范围内农机产品经销市场进行大检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整顿市场秩序。2002年,市县两级农机部门相继成立农机质量投诉站,设立专门投诉电话并向社会公布,受理农机产品质量问题投诉30余起,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009年,市农机局制订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工作制度,各县(市、区)农机部门都设立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专用电话,由专人负责受理农机户的产品质量投诉。全年全市共受理农机质量投诉22起,结案率达到100%。2010年,建立健全投诉监督机构,全市7个投诉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机构名称统一改为“农业机械化质量投诉监督站”,并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公布投诉电话。加强对定点农机销售企业检查督导力度,下发《关于加强农机购置补贴产品售后服务和规范化操作管理的通知》,对全市定点经销企业售后服务进行规范。通过实地查验和与农机户座谈等形式,对定点销售企业服务质量以及所销售的8大类212个型号的农机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经销企业,督促其限期整改。截至2010年底,共受理农机质量投诉17件,全部予以妥善调解和处理。

2011—2014年,制订《晋城市农业机械监督管理制度》和《晋城市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4年间,全市共受理农机质量投诉9起,结案率达到100%。加强对农机定点销售企业检查督导力度,全市9家定点经销企业按照新三包规定,均建立进货验收制度、销售登记制度、定期回访制度、售前培训制度等,对进货、销售、售后三个环节严格把关。每年开展全市农机市场专项整治,共涉及14大类500多个型号3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3000多台机具,下达整改通知书9份,6家定点经销企业在限期内进行了整改。

8..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方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其关键技术有四项:免耕播种技术、秸秆残茬覆盖与地表处理技术、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技术。1997年,晋城市首次引进该项技术,选择泽州县金村、府城、渠头三个机械化集体农场进行试验示范,实施面积100亩。1998年,高平市开始试验示范。通过试验示范,示范区亩均增产20%以上,亩均投入成本降低40元左右,而且具有显著保土、保水、增肥和保护环境的作用。至2002年,全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6万亩。2003年开始,该项技术作为农业基础建设重点工程之一列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范围,加大推广力度。2005年、2008年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通知》《关于大力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农业的通知》,配套了专项资金。2008年底,全市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到32.8万亩。

机械化耕作

2009年至2014年,围绕“巩固旧点、发展新点、连片推进、重点做精”的思路开展工作。在政策上,出台“三补贴”政策。即购机的累加补贴、作业补贴、中介补贴;在技术培训上,坚持“五结合”:即结合农时、结合技术服务、结合购机补贴、结合农机驾驶员培训、结合大众媒介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技术培训工作;在技术服务上,成立由市、县、乡、村三级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农机管理员和村干部组成的保障服务体系。形成由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组成的作业服务体系,为全市快速发展保护性耕作提供了有力的后盾支持。2012年11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农业专家杰夫教授对全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实施情况进行考察时,予以好评。至2014年底,全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累计实施面积71万亩。

2009—2014年,共争取国家、省、市资金994万元。项目示范区土壤有机含量明显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使因焚烧农作物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等难题迎刃而解,农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以政府政策推动为保障机制,以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依托,村级基层组织和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市场运作机制。保护性耕作是当今最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之一,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综合提高了耕地的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对粮食安全生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9..农机具引进研制及推广

1985—1995年,先后引进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到1995年底,全市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机113台、化肥深施机325台、联合收割机139台、播种机951台、精少量播种机137台。

1996—2000年,首次引进大型联合收割机、播种施肥铺膜机、粮食干燥机、背负式麦稻收割机。高平市引进第一台薯类收获机,每天可机收20亩,相当于60个劳动力。期间,先后成功研制出与机动三轮车配套的流动喷灌装备和地头脱粒机,填补了晋城市农用三轮车配套机具的空白。

2001—2005年,高平市引进薯类播种机3台,每天机播15亩。2002年,晋城市第一次引进植树打坑机,高平市投放4台,泽州县投放7台,在晋长高速沿线植树中进行推广示范,每台每天挖480个坑,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002年,沁水县苏庄引进第一套秸秆青贮机械,包括牧草收割机和牧草播种机、揉搓机、包膜机和打捆机,当年就青贮2000多捆,解决了5000只羊的过冬饲料。同年,在城区推广设施农业配套机械化项目,引进自动卷帘机、田园管理机、CO2增施器和其他机具30余台套。2004年,阳城县农机局研制出第一代“桑蚕立体养殖架”,2005年春天投入试验示范,当年推广50余台。至2005年底,养殖机械化方面成功推广牧草及作物秸秆收获、揉搓、打捆包膜机械192台(套), 14个养殖小区基本实现草料生产机械化。

2006—2010年,引进推广玉米联合收割机227台,玉米机收环节实现历史性突破;在蚕桑生产机械化方面,引进推广桑园管理、蚕桑养殖、桑树出扦等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在设施农业机械化方面,进行CO2增施技术的对比试验工作,改造了卷帘机,引进推广了微耕机等多种设施农业机械;初步形成田间管理、温室环境控制等较为完整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开展薯类机械化种植的试点示范;引进牧草机械化播种、收获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畜牧业机械化机具;引进小米加工成套设备、清洗机、单称颗粒包装机、制粉机、烘干机等农产品加工机械;自主研制出适合丘陵山区条块地作业的微型农机和微型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

2011—2014年,引进谷子精播机、双行灭茬机、水力驱动自行喷雾器、黄芩和党参等中药材收获机械;引进推广滴灌、补光灯、空间磁场、声波助长仪等设施农业先进设备;自主创新“机载水直浇种床播种法”,研发出自走式谷子收获机、小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微型遥控拖拉机等新机具。至2014年底,全市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68.8%,农业机械原值达到16.7632亿元。

二、农作物生产

(一)粮食作物

198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91.8万亩,总产量43.44万吨,平均亩产149公斤。从2010年到2012年,全市粮食产量屡创新高,连续3年大丰收。2012年,粮食产量创建市以来最高,总产达到97.45万吨,平均亩产325公斤。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降至73.01万吨,但仍比1985年增长68%;平均亩产273公斤,比1985年提高124公斤,增长83%。

旱地小麦高产示范田

粮食作物主要有:

小麦测产

小麦1985年,播种面积111.04万亩,总产211875吨,亩产190.8公斤。1996年,播种面积120.59万亩,总产251566吨,亩产208.6公斤。2006年,播种面积99.17万亩,总产234335吨,亩产236.3公斤;高产地块可达400公斤左右,甚至超过500公斤。总产、单产分别比1985年提高了10.6%和23.8%。2007年,播种面积为97.72万亩,总产188206吨,亩产192.6公斤,总产、亩产比2006年均有下降。2008年播种面积为94.62万亩,总产达241973吨,亩产达255.73公斤,总产、亩产比2007年提高28.57%和32.78%。2014年,小麦产量由于受天气干旱的影响,产量为16.7万吨,比上年减产5.1%。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主要有泽优1号、晋麦76号(泽优2号)、长6878、长5608、晋麦54号、运旱21-30及晋麦47号等。

玉米1985年,播种面积为65.38万亩,总产105434吨,亩产161.3公斤。1996年,播种面积为79.82万亩,总产288108吨,亩产361公斤。2006年,播种面积113.6万亩,比1985年增长73.75%,总产458136吨,比1985年增长3.3倍,亩产403.4公斤,比1985年增长1.5倍。2007年播种面积为120万亩,比2006年增长5.63%,总产452880吨,比2006年下降1.1%,亩产377.4公斤,比2006年下降6.4%。2008年播种面积为127.89万亩,比2007年增长6.58%,总产491923吨,比2007年增长8.62%,亩产384.6公斤,比2007年增长1.9%。1986年,境内推广高蛋白玉米品种中单206,推广速度和面积在全国领先。1988年8月,中国农科院在晋城市召开全国推广现场会。90年代,推广农大60、晋单27,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掖单13号、掖单19号、掖单20号及早熟种冀承单3号等一批高产品种,亩产一般在400~700公斤。2008年,境内玉米品种主要以沈单10号、沈单16号、农大84、农大3138、泽玉2号、高玉4号、陵丰2号等为骨干品种。20世纪90年代,主要推广杂交优种、种子包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平衡配套施肥、玉米密植化控、立体种植等综合技术。进入21世纪,重点推广地膜秸秆二元单覆盖、二元双覆盖技术。玉米单产稳定在400公斤以上,高平地块达750公斤以上,部分县区还出现了单产超吨粮的村。2014年,全市玉米产量为47.4万吨,比上年减产23.0%。

谷子1985年,播种面积60.22万亩,总产66765吨,亩产110.9公斤。1996年,播种面积42.89万亩,总产达92036吨,亩产214.6公斤,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播种面积15.8万亩,比1985年下降74%,总产达32310吨,比1985年下降52%,亩产204.7公斤,比1985年增长84%。2014年,谷子总产量达2.5万吨,比上年增长4.4%。境内谷子主栽品种以晋谷20号、晋谷21号、晋谷35号等为主。

绿色杂粮拓宽农民致富路

高粱1985年播种面积7.9万亩,总产15302吨,平均亩产194公斤。1988年突破400公斤,1993年突破500公斤。1996年,播种面积9.36万亩,总产42636吨,平均亩产455.5公斤。其中,高平市播种6.93万亩,占全市的74%。2006年,播种面积1.8万亩,总产10400吨,亩产563.7公斤。20世纪90年代推广品种主要是晋中405、晋中861、抗4、抗7以及晋杂12号等,一般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2001年以后,推广的主要品种有晋杂12号等,但高粱种植面积及产量大幅下降。

豆类 境内豆类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约有20~30种之多,主要有大豆、绿豆、小豆、豇豆、扁豆等。大豆在境内豆类作物中居首位,历来占到同类作物播种面积的80%以上。1985年,播种面积25.37万亩,总产10983吨,亩产43公斤。1996年,播种面积45.39万亩,总产51615吨,亩产113.7公斤。2006年,播种面积65.98万亩,总产91007吨,亩产138公斤。春播大豆一般面积较少,分布于热量资源较差的冷凉山区,占大豆播种面积的5%左右。夏播大豆主要分布于泽州、高平、阳城、沁水等热量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以麦收后复播为主,播种面积占全市播种面积的95%。在栽培上,主要推广品种更新,实行豆粮轮作间种、果园间作等立体栽培技术,增施磷肥和农家肥,增加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单产水平稳定在100公斤以上。80年代,境内推广种植吉林13号、吉林20号、吉林21号夏播品种。以吉林13号种植面积最大,至1989年面积达25.07万亩。90年代,又推广了晋豆11号和晋豆15号,亩产比吉林13号增产10%以上。境内绿豆种植仅次于大豆,栽培上,过去多为农家品种,单产水平为30~40公斤左右。1990年后,播种面积在4万亩以上,1995年达到7.11万亩,总产7079吨。近年推广中绿1号等优种,平均亩产达90公斤以上。2006年,播种面积0.23万亩,总产27吨,亩产12公斤。2014年,豆类总产量达4.5万吨,主要受大旱的影响,同比减产34.8%。

1985—2014年晋城市粮食作物基本情况表

1985—2014年晋城市粮食分县(市、区)生产情况表

(二)薯类作物

境内薯类作物主要是马铃薯和甘薯。20世纪80年代后,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7~10万亩之间。1996年,播种面积为9.39万亩,总产量26791吨,平均亩产285公斤。2006年,播种面积为7.23万亩,总产量26214吨,平均亩产362.6公斤。2014年,总产量1.5万吨,比上年减少10.1%。

马铃薯 建市前主要种植晋薯3号、晋薯4号、晋薯5号等。1995年,引进推广晋薯10号。种植的主要品种还有虎头白、克新1号、紫花白等。马铃薯以春栽为主,6个县(市、区)均有种植,以陵川县面积最大。1993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为6.15万亩,总产达17528吨,平均亩产达285公斤。2006年,播种面积4.77万亩,总产15518吨,平均亩产325.3公斤,比1993年提高14%。

甘薯 在境内6个县(市、区)均有种植,播种面积一直在3~4万亩。以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种植面积较大,1996年,播种面积3.57万亩,总产12797吨,平均亩产达358.5公斤。2006年,播种面积2.46万亩,总产10696吨,平均亩产达434.8公斤,比1996年提高21.3%。在栽培上,主要推广了品种更新更换、高垄栽培、覆盖栽培、立体种植等技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徐薯868、红心王、日本紫色红薯、礼品红薯等。

(三)油料作物

境内历来种植有花生、芝麻、油菜、蓖麻、线麻、亚麻、芥子、向日葵等多种油料作物。20世纪60~70年代,油料作物仅次于棉花居经济作物的第二位。1984年,播种面积12.43万亩,总产7120吨,亩产57.3公斤,总产、单产均为建市前最高水平。1985年以来,油料生产得到较大发展,1995年面积达到22.62万亩。1996年,播种面积21.92万亩,总产16933吨,亩产77.2公斤,人均占有油料达8.26公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播种面积8.97万亩,总产10075吨,亩产112.3公斤。2014年,总产量0.4万吨,比上年减少30.5%。

向日葵 境内主要为油用向日葵,大多为麦茬复播。过去主要作观赏和嗑食,种植面积小而零散。1956年,从国内外引进油用品种,有夫尼姆克6540、“先进工作者”、北葵15等品种。1976年,从墨西哥引进“墨葵”,复播油葵大发展,沁河流域复播油葵达麦田复播作物的1/3。1985年,播种面积0.64万亩、总产288吨、亩产45公斤。1996年,播种面积12.02万亩,总产9377吨,亩产78公斤,面积、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播种面积4.46万亩,总产5647吨,亩产126.7公斤,居全市油料作物首位。主要分布在泽州县周村镇、川底乡、李寨乡,阳城县河北镇、东冶镇以及沁水县东部一些乡镇。在栽培技术上,一是更新品种,用汾葵杂3号、美国G101等代替墨葵和农家品种,二是推广合理轮作技术和科学早管理技术,高产地块亩产达到150~200公斤。20世纪80年代,先后引进种植杂交葵花品种汾葵杂3号、汾葵杂6号、内葵杂1号等,增产1倍以上。1995年,引进推广美国迪卡公司的G101杂交葵,一般亩产200公斤,较原品种亩增50公斤以上。

蓖麻1985年,播种面积10.74万亩,总产量3726吨,亩产35公斤,分别占当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63.7%和58.2%。此后,蓖麻生产逐年滑坡。1996年,播种面积2.03万亩,总产1572吨,亩产77.4公斤,占当年油料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9.3%。2006年,播种面积0.62万亩,总产637吨,亩产104公斤,仅占当年油料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6.86%和6.32%,由1985年建市初的第1位下降到次于向日葵、油菜籽之后的第3位。2008年后,蓖麻仅在山区地边、坡地、路旁零星种植,品种混杂老化,管理粗放,产量偏低。

花生 全市播种面积历年保持在0.5~1万余亩。面积产量在油料作物中占6%左右。主要分布于沁水、高平、阳城3个县(市),其种植面积占到全市的90%以上,其余县区也零星种植。在栽培技术上,主要推广海花1号优种和地膜覆盖、立体种植。2006年,播种面积0.56万亩,总产量603吨,亩产108.67公斤。

油菜 境内属冬油菜产区,油菜类型为甘蓝型油菜。过去很少种植,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油菜才得以发展。1985年,播种面积0.82万亩,总产282吨,亩产34公斤;1987年,播种面积2.7万亩,总产达1219吨,亩产45公斤,面积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分布于沁水、阳城二县。栽培上主要推广晋油2号、秦油3号等优种和地膜覆盖技术。高产地块亩产达150公斤以上。1996年10月,全省在阳城县次营镇召开了地膜覆盖冬油菜现场会。1996年冬,播种面积达到2.3万亩,比1985年增长了1.8倍。2006年,播种面积1.35万亩,总产1428吨,亩产70.53公斤。2010年后,油菜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

(四)经济作物

棉花 境内棉花栽培历史悠久,年均播种面积约15万亩。1980年,播种面积达18.29万亩,为历史最高年。1983年,播种面积15.95万亩,总产皮棉5665吨,亩产35.5公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播种面积6.8万亩,总产1019吨,亩产15公斤。1995年,播种面积9.25万亩,总产2647吨,亩产29公斤,面积、总产均为建市后最高的一年。1996年,播种面积8.46万亩,总产皮棉2452吨,亩产28.4公斤。2006年,播种面积0.84万亩,比1996年减少7.62万亩,总产皮棉430吨,比1996年减产2022吨,亩产51.2公斤,比1996年提高80.3%。2007年,播种面积0.65万亩,总产皮棉372吨,亩产57.67公斤。2008年,播种面积0.68万亩,总产皮棉406吨,亩产60.1公斤。2014年,总产皮棉200吨,比2013年减少26.9%。境内棉花主栽品种为晋棉12号、中棉16号、晋棉13号、晋棉17号、运早219等品种。主要分布于阳城、沁水、泽州3县。其中以阳城县面积最大,占全市面积的一半左右。重点乡镇有阳城县的演礼、次营、芹池、西河、寺头,沁水县的郑庄、郑村、端氏、嘉峰,泽州县的周村、李寨、川底等12个乡镇。

烟草 烟草栽培主要分布于沁水、阳城的一些山区。1985年,播种面积0.5万亩,总产450吨,亩产90公斤。1989年,播种面积1万亩,总产767吨,亩产77公斤,面积、总产均为建市后最高水平。1994年,播种面积仅450亩,总产44吨,亩产为97.8公斤,为建市后最高单产。自1995年后,不再进行统计。

麻类 种植多为大麻,又称线麻、白麻。主要分布于陵川、沁水、阳城、高平等山区。种植面积保持在2000~3000亩左右,总产150~200吨。1996年,全市种植面积2700亩,总产192吨,亩产71.11公斤。2006年,播种面积300亩,总产29吨,亩产96.67公斤。

药材 主要有党参、生地、菊花、山药、黄岑、杜仲、白扁豆、瓜蔓、地肤子、板蓝根、山茱萸、当归、枸杞、天麻、连翘等。1985年,种植面积1.28万亩,实现总产值290.84万元。1996年,种植面积仅0.3万亩,总产值43万元。在栽培上逐步由单作药材发展为果药、粮药间作为主的种植模式。2006年,播种面积2.2万亩,总产4830吨,亩产222.07公斤。陵川县被列为全省中药材种植基地。

(五)蔬菜

1985年,全市商品蔬菜种植面积3500亩,总产1750万公斤。仅有晋城市区的西关、西巷2个蔬菜基地,有少量小拱棚、土温室和日本连栋式大棚,面积不足20亩,温室大棚数量不到30栋,且主要用于大田生产配套育苗。

1996年,全市日光温室达2634栋,面积1317亩。保护地总产量达到1317万公斤,总产值达3424.2万元;全市商品蔬菜种植面积2.072万亩,总产量1.5亿公斤,单产8000公斤,上市量达到1.2亿公斤。社会菜田面积发展到12万亩,总产量达2.77亿公斤,蔬菜总产值达1.8亿元。

1997年,泽州县原水东乡投资93万元引进以色列大棚,占地2000平方米。2000年,高平市建成绿绿蔬菜生态园,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该市寺庄镇、建宁乡、原村乡大面积建设了一批新菜地。2004年,高平市建成春秋大棚300亩,每亩年均收入7000元以上。

农民喜获丰收

2006年,全市日光温室发展到5884亩,比1996年增长3.74倍,总产量达到5642万公斤,比1996年增长3.28倍,总产值达9443.3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1.76倍。全市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67万亩,主要有陵川县的马铃薯和旱作甘蓝基地,高平市原村的草莓基地,泽州县巴公镇和北义城乡的大葱基地,沁水县的端氏镇和固县乡的红白萝卜、豆角基地,高平市温室生产精细菜基地等。其中,认证绿色蔬菜基地面积1.7万亩,注册无公害蔬菜商标9个,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20个,有沁水县的“沁农”牌,阳城县的“金谷”牌,高平市的“金田”牌、“金泉”牌和“长平”牌,城区的“绿盛”牌,泽州县的“巴公”牌和“丰青”牌,陵川县的“舜尧”牌。蔬菜品种有黄瓜、番茄、茄子、大葱等。2006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6.33万亩,总产量4.23亿公斤,总产值3.95亿元,人均蔬菜纯收入186.6元,人均蔬菜占有量200公斤,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市人口蔬菜供应标准。全市共引进推广国内外蔬菜新品种150余个,蔬菜优良品种的普及率达到100%。

在生产技术方面,各蔬菜基地先后聘请山东、河北、河南及山西运城等地农民技术人员,包年包地培训指导生产,聘请中国蔬菜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科院等蔬菜专家进行集中技术培训。2001年,高平市石末乡示范W覆盖集雨旱作技术种植蔬菜,至2006年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000万亩。2002年,全市进行麦茬复播番茄示范推广,2006年推广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2001—2005年,实施“山西省农业‘双千创优’工程”项目,1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亩均收入增加200元以上。2006年,推广7.8万亩茄果类、甘蓝、马铃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获得山西省科技厅农村技术承包集体二等奖。2005年,市蔬菜办引进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在泽州县南村镇陈庄试种草莓成功。2000年沁水县嘉峰镇成立蔬菜加工厂—华殷冻干制品有限公司,红萝卜、蘑菇、菠菜、德国小管葱等冻干蔬菜打入国内外市场。2005年,泽州县巴公镇巴公一村耗资800万元引进真空冻干设备,冻干大葱葱花行销国内外。

2009年,全市新建春秋蔬菜大棚900亩、日光温室100亩;推广3万亩蔬菜生产组装配套技术,实行无公害生产。新建设施蔬菜7132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组装配套技术全部完成,无公害蔬菜生产比重达90%。

蔬菜大棚

2010年,全市连片发展蔬菜设施面积在10亩以上的有34个村,连片发展在50亩以上的村有16个,连片发展在100亩以上的村有14个。2011年,市财政列支专项经费1000万元,主要用于对设施蔬菜建设的奖补。各县(市、区)也都因地制宜出台扶持办法,高平、阳城、沁水三县(市)对每栋日光温室大棚分别补助1万元、5000元、6000元,县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近8000万元,拉动民间投资6亿元。全市完成百万棚设施蔬菜建设工程1.33万亩。申报1个部级蔬菜标准园、3个省级标准示范园和11个省级蔬菜标准园。高平市华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列为部级蔬菜标准园。全市集约化育苗苗床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育苗量达8220万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累计达2.5万亩;蔬菜产量达4.8亿公斤,同比增长10.3%,产值达6.8亿元。连片发展、分户经营成为设施蔬菜发展的一个新模式,全市连片10亩以上的有112个,连片50亩以上的有53个,连片100亩以上的有36个。2012年,新发展设施蔬菜1.46万亩,累计达到4.14万亩。全市蔬菜总产量超过5亿公斤,产值达到8亿元。

至2014年底,全市春秋蔬菜大棚发展到1.5万亩,日光温室2.17万亩,食用菌生产面积2.18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85万亩;共建成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个,其中,部级蔬菜标准园5个,省级蔬菜标准示范园8个;全市共引进蔬菜新品种60余个,推广蔬菜种植新技术10项,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63亩,注册无公害蔬菜商标15个,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20余个;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4万亩,总产量达到5.64亿公斤,产值达到9.47亿元,分别是1985年的44倍、32倍和28倍。

(六)蚕桑

境内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沁水县的端氏曾一度为全国蚕桑典型。建市前境内所栽桑树品种主要是由本地选育的格鲁桑等。建市后,先后引进湖桑32号、农桑8号、10号、12号、14号及江苏射阳特山1号、陕桑305号、丰田2号、育71—1等新品种。建市前,桑树栽植主要是地埂桑。1981年开始建设桑园,建市后,桑园面积得到迅速发展。

境内养蚕品种主要依靠从中国农科院和其他省市引进。1996年前推广的蚕品种主要是陕蚕2号、741x703、742x704等。1996年引进871x872、陕蚕3号、陕蚕4号,并大面积推广。20世纪90年代,境内养蚕技术主要是省力化三配套技术。1999年引进大棚养蚕技术。2004年,境内研制出养蚕标准活动大棚,由于搭拆方便,在主产区得到推广普及。

1985年,境内蚕茧产量205.73万公斤,有桑园3.78万亩。1988年,成立晋城市梅花丝绸公司,对蚕茧的收购、加工、销售进行统一管理,蚕茧产量达到261.1万公斤。1988—1995年,出现蚕茧抢购浪潮,形成“蚕茧大战”,蚕茧价格由原来的2.6~2.8元/斤,飚升到8元/斤左右。1995年,蚕茧产量达到316.6万公斤,桑园面积增加到7.85万亩。

1996—2000年,蚕茧价格下跌,每市斤蚕茧售价只有5~6元。2000年全市桑园面积锐减到4.52万亩,蚕茧产量下降到299.88万公斤。2001—2002年蚕茧市场继续低迷,2002年,晚秋蚕每市斤售价甚至不足4元。蚕桑生产逐步向纯农业乡镇转移,实行产业化、专业化生产。

2003年,蚕茧价格好转,产量迅速上升。2004年全市蚕茧产量达到350万公斤,桑园面积增加到8.93万亩。2006年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2万亩,年发种9.3万张,生产蚕茧442万公斤,收入达到1.15亿元。到2006年底,全市年产茧在5万公斤以上的乡镇达到21个,并出现了阳城县次营镇、寺头乡两个桑园面积超万亩、蚕茧产量超过50万公斤的蚕桑生产特大型基地。其中阳城县次营镇桑园面积达到16939亩,产茧71.3946万公斤,收入1850余万元。全市年产茧在50公斤以上的村达249个。阳城县寺头乡的张家庄村、董家岭村,桑园面积均超过了2000亩。其中,张家庄村桑园面积达到2300亩,年发种张数达2500张,生产蚕茧12万公斤,收入300多万元,成为晋城市乃至华北地区蚕茧产量最高的村。规模经营户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经营桑园面积在3亩至5亩以上的农户达6012个,5亩以上的1590个,50亩以上的达50多个。

2007年后,全市桑蚕业稳步发展。2007年产茧482.5万公斤,桑园面积发展到14万亩。2008年,产茧527.2万公斤,同比增长9.26%。2011年,新增桑园面积5400亩,产茧555万公斤,蚕茧收入1.87亿元,蚕茧产量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是年,全市蚕茧产量超5万公斤、25万公斤、50万公斤的乡镇分别达到15个、5个和2个;种植桑园5亩、年养蚕5张以上的大户达到3200多户;推广小蚕共育棚3683个,省力化养蚕大棚3780栋。2012年,全市新发展桑园1.2万亩,新发展养蚕大棚1000栋,蚕茧产量605万公斤,再创历史新高。2013年,全市新发展桑园1万亩,养蚕大棚1000栋,蚕茧产量550万公斤。2014年,蚕茧产量达到540万公斤。晋城市历年蚕桑生产情况统计见下表。

1985—2014年晋城市蚕桑生产情况统计表

三、林业生产

(一)林场 苗圃

1..林场

国有林场2008年,全市有6个国有林场,分别为陵川县西闸水林场、陵川县第一山林场、沁水县大尖山林场、阳城县阳陵林场、高平市董峰林场、泽州县伊侯山林场,均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共有职工400余人,其中在职职工340余人。经营总面积81万余亩。有林地面积61万亩。活立木蓄积110万立方米。以造林营林为主要生产任务,每年造林在6000亩左右,进行中幼林抚育15000亩左右,年生产木材0.8万立方米,同时开展以林副产品为主的小型多种经营活动,增加林场收入。2014年,全市6个县属国有林场,共有职工430人,其中在职职工316人,经营总面积87万亩,有林地面积69万亩,活立木蓄积168万立方米。在6个县属国有林场中,有1个为差补事业单位,2个为定补事业单位,有3个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有林场长期以来坚持以林为主,坚持护林营林相结合,积极开展林下产业发展,增加林场收入。近几年,在国家财政扶持和各林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国有林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场部危旧办公用房普遍进行了改造,基本建成了新房,林场职工住房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工程。国有林场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职工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乡村林场 乡村林场主要指乡(镇)、村、组办的集体林场,也包括由各种所有制成分,通过各种形式联合起来办的合作林场、股份林场、联营林场、联户林场等,是农村集体林业规模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国家后备森林资源建设的重要基地。境内乡村林场主要实行“以林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经营方针。199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林场的决定》,全省在晋城市召开乡村林场现场会,促进了乡村林场发展。至2008年,全市共有乡村林场179个,其中,按经营形式分:集体林场175个(乡办林场39个,村办林场136个),联办林场4个;按经营状况分:自给有余的17个,基本自给的60个,不能自给的102个。经营面积为42.4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为37.31万亩(经济林面积为3.84万亩)。林木蓄积总量为50.4万立方米。2008年以来,全省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地确权到户,集体林场数量大幅下降。至2014年,全市仅有乡村林场17个,其中集体林场16个,联办林场1个。

个体林场 个体林场主要指户(家庭)办林场,其经营权和所有权为个人所有。境内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政策,鼓励个人承包无主荒山进行造林开发。1987年,全市造林专业户894户,植树专业户4179户,造林重点户582户,植树重点户333个,家庭林场5085户。1991年,对家庭林场进行“去劣保优”整顿,全市家庭林场共存184户,经营面积7.3万亩。以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至2008年,全市共有个体林场264个,其中,城区32个、泽州143个、高平1个、阳城15个、陵川3个、沁水70个。2014年,全市共有个体林场67个。

2..苗圃

2011年,全市有苗圃1210处,育苗面积3.14万亩,其中新育苗1.45万亩,总产苗达1.4亿株。全市7个花卉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000多万元。上海枫彩集团枫彩彩色苗木产业项目在沁水县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总规模2.3万亩。2012年,围绕“沁河、丹河、芦苇河,陵沁线、曲坪线、长晋线”三河三线,实施大苗定植、经济林育苗、花卉培育、容器育苗、骨干苗圃等5项重点工程,育苗总面积达到3.3万亩,年出圃苗木达1.52亿株。

2014年,全市育苗面积达到4.27万亩,有苗圃1300余处,上海、北京、河南、江苏、湖北等省市客商大规模育苗基地落户晋城市,当年新育苗1.55万亩,总产苗量约2.5亿株,全市苗木总产值近70亿元。其中,通过招商引资落户沁水上海枫彩集团彩色苗木产业项目最突出,经过3年发展,培育出66.6万株以红枫为主的彩叶苗,已成为商品苗,产值33.3亿元,对全市苗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起到了领头羊作用。

国有苗圃2008年,全市有5个国有苗圃,分别为晋城市国营苗圃、高平市国营苗圃、阳城县国营苗圃、陵川县国营苗圃、沁水县国营苗圃。主要培育的苗木品种有泡桐、国槐、刺槐、红枣、花椒、板栗、龙爪槐、红叶杏、侧柏等公路绿化和小康乡村生态园林化的风景花卉苗,以及经济树种。均属财政差补的全额事业单位,经营面积956亩,其中可育苗面积559亩。年产苗量约450万株,年经济总收入在250万元以上。共有职工85人,其中在职职工59人,离退休职工26人。2014年,全市5个国有苗圃,新育苗完成253.5亩,年产苗量约450万株,年经济总收入1049.7万元。

集体苗圃20世纪80年代,境内集体苗圃地近2000亩,育苗量占全市育苗总量的70~80%。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深入,渐渐缩减,育苗总量仅占全市育苗总量的10%以下。2008年育苗面积约为900亩。

个体苗圃1987年,晋城有育苗专业户1053户,育苗重点户2538户。1990年,建成第一批个体苗圃,当年育苗达6000亩,占全市当年育苗总任务的29%。1991—1996年,个体苗圃完成育苗3.5万余亩,占全市总育苗的50%,其中容器育苗9000万袋。2000年以后,个体苗圃、股份制苗圃成为全市育苗体制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农业专业合作社育苗在非公有制育苗所占比重呈增长态势,新育苗占全市育苗总量的80%。2008年,育苗面积0.93万亩,从业人员达930人。2014年,全市育苗面积达到4.27万亩,其中股份及个体育苗面积4.7万亩,占总育苗面积的98%,从业人员也由2008年的930多人增加到5000多人,已经成为全市苗木产业的主力军和新兴产业之一。

(二)森林蓄积(见本篇第五章)

(三)林木采运

采伐198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林木采伐必须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申请采伐许可证,除个人房前屋后和自留山上的零星树木外,采伐必须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进行,但审核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不得超过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年采伐限额。2008年,全市林木采运业实现总产值408万元(高平市3万元,阳城县152万元,陵川县165万元,沁水县88万元),其中村及村以下林木采运产值192万元(高平市3万元,阳城县101万元,陵川县47万元,沁水县41万元)。2009—2014年,全市共采伐林木60053.65立方米,实现林木总产值5080.8万元(泽州县305万元、高平市140万元、阳城县1349万元、陵川县1621.8万元、沁水县1665万元),其中村及村以下林木采运产值2060万元(泽州县156万元、高平市84万元、阳城县585万元、陵川县623万元、沁水县612万元)。

运输1985年1月,按照《森林法》规定,从林区运出木材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运输证件。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城市境内设立12个木材检查站,负责检查木材运输及林业局委托的相关业务,实行凭证放行,无证扣留,非法运输没收。2006年,省人民政府对公路设卡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境内由原来的12个检查站减少为9个。2010年以后,全市木材检查站减少为2个。

(四)林产品产业

1..林木种子

全市采种林类较多,平均每年采集林木种子40万公斤。1985—2008年,共生产各种林木种子约960万公斤。主要造林树种有油松种子10万公斤左右,侧柏10万公斤左右,华山松7.5~12.5万公斤,刺槐7.5万公斤左右,臭椿5万公斤,橡子树50万公斤,五角枫5万公斤,山桃15万公斤,山杏10万公斤,国槐1万公斤,漆树2.5万公斤,核桃优种50万公斤,花椒25万公斤,黑椋子7.5万公斤,野生山楂5万公斤,山茱萸种子25万公斤。2009-2014年,全市林木种子平均年产量20万公斤,共生产各种林木种子约120万公斤,主要包括油松、华山松、侧柏、山桃、山杏、刺槐、连翘、山茱萸、花椒、核桃等。

2..水果

晋城是山西重要的水果产区,高平市的黄梨、酥梨,泽州县的山楂,陵川县的苹果、核桃,阳城县的柿子闻名遐迩。

1985年,全市水果面积为18.79万亩,水果产量5355.1万公斤。1986年,中共晋城市委、晋城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大力发展经济林、建设山地果园的决定》,苹果、山楂等水果种植面积发展很快。1990年,全市果园面积达27.82万亩,水果产量3191.1万公斤。从1991年起,果树生产由分散经营走向规模经营,不少地方政府把果树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开发,增加农民收入。1994年9月20日,晋城市人民政府在陵川县召开经济林工作会议,决定今后境内经济林生产要贯彻“因地制宜抓发展,重点突破上规模,强化管理上质量,依靠科技上水平,注重加工增效益,完善服务活流通”的指导思想。到1996年,全市果园面积达到28.08万亩,总株数1235.04万株,总产量1.05亿公斤。其中,苹果15.56万亩,4318万公斤;梨3.72万亩,2143万公斤;山楂6.02万亩,1706.95万公斤;葡萄0.17万亩,65.27万公斤;桃0.22万亩,77.37万公斤;杏0.11万亩,14.98万公斤;杂果2.03万亩,1873.93万公斤。

在果树发展过程中,各地积极引进国内外苹果、梨、葡萄、山楂等优良品种。据1996年果树资源普查,引进苹果品种有60个以上;引进梨品种30个,本地梨品种13个;引进桃品种10个,本地桃品种1个;引进葡萄品种17个;引进山楂品种6个,本地品种2个;引进枣品种5个;柿子品种13个;引进李子、杏、草莓品种各3个以上,总计160多个品种。生产上推广的有39个品种,其中苹果14个,梨8个,桃4个,山楂4个,葡萄4个,枣5个。在新技术推广方面,有10项果业新技术得到普及。全市推广果实套袋0.48万亩、铺反光膜0.4万亩、疏花疏果5.1万亩、滴渗灌2.05万亩、高接换优4.05万亩、生物覆盖7.6万亩、穴贮肥水0.85万亩、壁蜂授粉2.57万亩、病虫害防治20.6万亩。1996年,全市果品总收入为7860.28万元,占当年农业总收入的7.89%,人均果品收入为40.3元。

1997年到2014年,境内水果生产由于受到市场影响呈现出起伏波动状态。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7年到1998年,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果树面积稳定在28.8万亩,产量1997年为1.02亿公斤,1998年达1.2亿公斤,创历史最高产。其中苹果面积17.4万亩,产量5910.7万公斤;梨4.0万亩,产量2198.8万公斤。此间,由于果品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优质果品生产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山西省果业工作总站的要求,晋城市组织实施省级优质水果示范园建设工程。该工程从1997年开始,到2001年经过5年建设,共建成省级示范园93个,面积达8189亩,总产达1700万公斤,平均亩产2076公斤,比全市亩平均产量净增1585公斤,起到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第二个阶段是1999年到2003年,由于出现“卖果难”,果业效益持续低迷,果树面积逐年下降,果业生产进入结构性大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果树面积由1999年的28.75万亩,下降到2003年的21.34万亩,年平均减少1.48万亩;产量基本保持在1.1亿公斤左右,但产值逐年下降。其原因主要是老品种市场价格大幅下降,果业生产步入低谷。苹果主栽品种红黄元帅和国光由1996年的每斤0.8元下降到0.3元,山楂由每斤0.6元下降到0.2元,极大挫伤了果农生产的积极性,一大批老果园开始淘汰。与此同时,果品加工和果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在结构调整方面,以黄金梨、水晶梨为主的梨果,以京亚、京秀、红提、黑提等为主的葡萄,以凯特、新世纪、红丰、金太阳等为主的杏及早露蟠、中华圣桃、新川中岛等为主的桃等树种都有了大面积的发展。2000年历两年多时间,全市完成28.75万亩果园300个点的土壤取样和化验分析,开展果园配方施肥。在加工方面,各级政府积极加大对果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市水果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高平市为做大黄梨产业,新建厦普赛尔饮料有限公司,年可转化黄梨2000万公斤。泽州县针对山楂生产持续下滑,组建晋园食品饮料集团,年可转化山楂500多万公斤。陵川县扩建“渴望饮料有限公司”,阳城县在巩固固隆乡万亩苹果基地的同时,组建“帅源牌”苹果汁饮品有限公司。到2005年底,全市年果品加工能力达5.17万吨,总加工量3100吨。

第三个阶段是2004年到2014年,果业面积趋于稳定,结构得到优化,果品质量不断提高,果业效益呈现恢复性增长。这一阶段,以果业增效、果农增收、果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提高果农生产能力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启动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04年,市果树站主持完成《优质水果示范园建设综合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完成《欧李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重点推广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生草覆盖、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至2008年底,全市认证无公害果园面积3.25万亩,注册果品商标4个,分别是城区的“优尔特”、泽州的“丰青苑”、高平的“四明山”和沁水的“沁河牌”绿色无公害水果。全市果园面积稳定在20.1万亩,产量保持1.0亿公斤左右,产值开始逐年上升。2004年果品产值为1.02亿元, 2005年达1.05亿元,2008年达到1.33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79.2元,比1996年增加近1倍。2014年,全市水果产量6279.4万公斤,其中苹果产量2520.9万公斤,梨产量2248.4万公斤,葡萄产量54.3万公斤。

晋城市若干年份水果产量表

3..干果 经济林

1985年底,全市经济林总面积21.8万亩,“四旁”经济林2253.1万株。其中木本油料林1.2万亩,占5%;木本粮食林0.3万亩,占1.2%;其他经济林2.1万亩,占8.8%。

1996年底,全市经济林发展到37.1万亩,“四旁”经济林2752万株,产量1.3亿公斤。

1996—2000年,建基地,强管理,重品质,规划建设名优经济林基地乡镇、基地村和生态经济观光园区,基地规范化,产业园区化,涌现出一批林业主、私有林业庄园和泽州县巴公一村黑山经济林示范园区、高都镇卧龙山生态经济林园区等一批经济园区。

2001—2005年,重点抓产品品质,提倡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在良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应用、集约经营等科学技术方面也有较大发展,如果实套袋技术、红枣应用喷打激素和微量元素增产技术、老树更新复壮技术等推广,使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同时延伸产业链,向精深加工方面转化。沁水县建起核桃分级初加工企业,阳城县建起山茱萸、红枣、柿子、桑椹加工企业,泽州建起山楂加工企业,高平建起黄梨、钙果加工企业。2004年,高平市黄梨面积3.2万亩,产量1365万公斤,通过厦普赛尔食品有限公司的就地转化升值,当地25500户黄梨种植户增收4000多万元。2005年,阳城县红枣及其加工产品浓缩汁和红枣桑椹汁收入1000多万元,提高红枣附加值900万元。2006年,全市经济林面积68.8万亩,产量达6933万公斤,果品收入16095万元。

2009—2014年,先后出台《晋城市2009-2015年干果经济林发展规划》、《晋城市干果经济林带建设扶持办法(试行)》,泽州、高平、阳城、陵川各县(市)也分别出台制定了经济林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狠抓干果经济林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2009年,全市共完成干果经济林1.57万亩。2010年,全市铺开建设10个重点干果经济林基地乡镇。2011年,全市新发展经济林12.64万亩。泽州县投入1000万元,在南部6个乡镇发展2.5万亩核桃经济林,山河镇31个村25个大户发展核桃园5600亩,达到人均半亩核桃林。高平市连片发展千亩以上基地3处。陵川县政府免费为农户提供苗木,建成2万亩核桃林。沁水县政府对经济林每亩当年补助300元,后5年每年补170元,仅寺庄镇王报村就投资150万元,发展优质核桃园1000多亩。全市建成5000亩以上的核桃之乡18个。2014年,全市食用坚果产量达0.57万吨,核桃产量达0.54万吨。

1985—2014年晋城市经济林生产情况表

4..林产品加工

2011年,共引进落地林业投资项目4个,拟引资项目3个,投资总额26.02亿元,拟引进资金24.8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4亿元,为当年目标任务的134%。2012年,全市建成中晋药业、彤康食业、绿茵草业、坤歌木业等13家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涉及合成药、饮料、蜂产品、茶及精油等10大类30多个产品,每年可带动5万多农户创收7500余万元。

2013—2014年,鼓励乡村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开发。陵川县马圪当乡横水村65户村民联合成立食用菌合作社,年产食用菌50万公斤,销售收入100余万元,户均收入1.5万元。泽州县绿成林果专业合作社以发展核桃、中药材、林下养殖为重点,吸纳社员279人,实现总收入163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00元,被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九部委评为“国家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中国50佳合作社”。扶持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林产品附加值。坤歌木业在年生产加工3万立方米细木工板、3万立方米多层板高等木工板的基础上,新建年产10万套套装门生产线,获山西省著名商标、中国著名品牌,产品销往全省各地及内蒙、河南周边地区。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为依托,进一步推动森林旅游业。阳城县北留镇华阳山森林公园、东冶镇蔡节阳光森林公园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陵川县棋子山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晋城市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五)林业科学研究

晋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4月,原定编制为15人,2010年核定编制6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工人2人。主要承担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林业科学研究项目;开展林业科技攻关横向联合,完成有关研究项目;承担全市有关单位的专项林业技术难题的攻关项目;开展林业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工作,建立示范基地。

至2006年,共开展研究项目16项,完成13项,正在研究3项。有11项分别通过省、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进行鉴定,其中有2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有2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有1项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有1项获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分别是:《欧美杨中林159等系号选育及区域研究》,系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是“平原农区速生阔叶树良种选育及品种区域试验”课题的山西部分。该项目在全国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山西部分在全省获科技进步三等奖;《榆风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的研究》,1994年通过省级鉴定,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稀土对苹果、黄梨、山楂座果及果品品质影响的研究》,1991年通过市级鉴定,1995年获得晋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被选入《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全》;《树杆基部打孔注射内吸剂农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试验》,1991年通过市级鉴定,1995年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被选入《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欧美杨胶合板材、纸浆材新品种选育》,1998年通过市级鉴定,同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优良山楂品种引种的研究》,1994年通过市级鉴定,1995年获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截至2006年12月,有3个科研项目通过市科技局验收。分别是《北海道黄杨引种试验》、《四倍体刺槐引种及区域化栽培试验》、《金丝楸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同时还有3个科研项目正在进行中,有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联合攻关的《金丝楸优良无性系选育试验》项目、省科技厅2006年下达的《育苗综合技术推广》项目、市科技局2005年下达的《彩叶树引种试验》项目。

2007年以来,共开设林业科研项目4个,分别是:《杂交马褂木引种试验》,2007年省科技厅下达的科研项目已完成;《控根快速育苗技术示范及推广》,2008年省科技厅下达的科研项目,已完成并通过专家验收;《干旱石质阳坡山皂角造林技术研究》,2008年省林业厅科技处下达的科研项目,已完成;《山茱萸优树选择研究》。2010年,省林业厅科技下达的科研项目,现正在进行中。同时《北海道黄杨引种试验》、《四倍体刺槐引种及区域化栽培试验》两个项目于2008年分别获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四、畜禽生产

(一)扶持政策

畜牧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进入市场的高投入、高风险的农业基础产业,其稳定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和引导。为此,晋城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2004年,出台《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畜牧业发展资金扶持办法》,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户进行扶持。

2007年,出台《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和《扩大畜牧业发展扶持范围的决定》,加大扶持力度,尤其对建设沼气工程的养猪户预付一半扶持资金。

2009年,出台《关于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办法》,建立生猪发展风险基金。

2012年,出台《对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进行调整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大对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

自2004年以来,全市通过宣传、初验、复验、公示、国库直接划拨等一系列程序,共扶持规模养殖场(户)超过6600户,市级扶持资金达到1.2亿多元,加上六县(市、区)配套资金,总数超过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30亿元以上,不但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农民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力促进了全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013年和2014年,针对生猪市场价格跌至低谷、广大养猪场户普遍亏损的严峻形势,晋城市在全省首家创立和启动生猪发展风险基金,连续两年对规模猪场能繁母猪和种公猪按照每头100元的标准发放饲养补贴,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13年,全市市、县两级财政共发放生猪生产风险基金资金754.91万元,2014年共发放生猪生产风险基金资金775.4万元,均全部按照“三公”(公开、公平、公正)和“四见”(见人、见猪、见档、见榜)的原则发放到养殖场户手中。

(二)产业化发展

全市畜牧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致力于产业化建设。2006年,畜牧业总产值由1996年的4.6亿元提高到1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2.9%提高到42.3%。人均畜牧业纯收入由2000年的117.76元提高到2006年底的263元。截至2008年底,全市有大牲畜32889头,生猪存栏79万多头,出栏99万头,羊40万余只,肉类产量达83511吨,鸡蛋产量达到32830吨。2009年,全市肉、蛋产量分别达到14.64万吨、5.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05%、7.74%。全市猪、羊、鸡出栏分别达到180.64万头、37.96万只和285.9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8.19%、0.03%和11.09%。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7.7%,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338元,同比增长4.5%。养殖业实现了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畜牧兽医工作先进市。2011年,全市肉、蛋总产量分别达到18.07万吨、6.8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1%、16.6%,分别为年计划的105.3%、112.4%。生猪存栏144.13万头,出栏231.58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0.7%、11.9%。家禽存栏720.29万只,出栏473.4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8.9%、49.5%。羊存栏70.14万只,出栏41.6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6%、6.3%。

2012年,全市肉、蛋总产量分别达到20万吨、7.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8%、9.0%,分别超出目标任务的5.6、4.9个百分点。生猪存栏155.9万头,出栏258.4万头,同比分别增长8.2%、11.6%。家禽存栏836.8万只,出栏682.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6.2%、44.1%。羊存栏74.7万只,出栏45.3万只,同比分别增长6.4%、8.6%。畜牧业初步实现品种优质化、饲养规模化、管理标准化、营销品牌化。

2013年,全市肉、蛋总产量分别达到22.86万吨、8.5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2%、14.3%。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180.37万头、287.43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1.2%。鸡存栏达到896.37万只,鸡出栏达到833.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0%和54.4%。羊存栏达到79.95万只,出栏达到48.9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7.1%和8.1%。

2014年,全市肉、蛋总产量分别达到24.31万吨、9.3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35%、8.85%。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191.21万头、302万头。家禽存、出栏分别达到1000.05万只、1053.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0.32%和7.92%。蛋鸡存栏突破800万大关,达到800.01万只,同比增长4.73%。羊存、出栏分别达到85.99万只、51.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7.55%和5.30%。

在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晋城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优选品种

1991—1995年,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进行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建设。高平市、泽州县相继完成以技术服务中心、二级种猪场、畜产品加工和批发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均为省级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猪的品种在1996年前以饲养土杂猪为主,到2008年底,全市以饲养杜大长的外三元为主,还有部分皮皮杜大长双杂交猪,瘦肉率提高到62.5%,出栏重的生长期缩短到5~6月龄,猪的优种覆盖率达到95%。蛋鸡品种主要有海兰36、海兰98、罗曼、宝万斯和迪卡,全部为配套系,蛋鸡的优种覆盖率达到96%。牛的品种以西本杂交牛为主,正在积极推广夏西本三元杂交牛,牛的优种覆盖率达到82%。羊的品种以波尔山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等优质肉羊为父本进行改良为主。2009年,全市猪、牛、羊、蛋鸡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3%、78%、51%和95%。2010年,全市有9个祖代种猪场, 21个生猪扩繁场,成为山西最大的良种猪繁育基地。生产的优质种猪销往西北、东北等地区。2011—2012年,大力开展杂交改良工作,推广三元优种猪366万头,改良绵羊18.24万只、山羊27.26万只。2013-2014年,推广三元优种猪423.5万头,改良绵羊20.8万只、山羊31.65万只。

2..规模饲养

1996年前,养殖业以散养为主。从1997年开始,规模养殖涌现出高平市正易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平市华康猪业有限公司、高平市融生牧业有限公司等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猪企业,泽州县东晋禽业有限公司和泽州县旭胜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存栏在3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企业,肉牛、肉羊等规模养殖也正在兴起。至2008年底,规模养猪出栏量占到总出栏量的75%,规模养鸡的鸡蛋产量占到鸡蛋总产量的87%。

规模化养殖

2009年,全市建成11个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点,新建养殖小区49个,猪、牛、羊、鸡等各类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10636个,养殖规模达到1300万头(只)。

2011年,城区形成蛋鸡、生猪、肉鸡、肉牛、鹌鹑养殖的多元化格局。泽州县初步形成以环城高速公路和长河流域为主的畜禽养殖带,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养殖企业达到146个,并建成100个养殖示范村。高平市建成“一村一品”猪、鸡、兔等养殖专业村14个,生猪大乡6个,并形成“玉米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猪肉加工-猪血深加工”完整的生猪产业链条。阳城县畜牧产业有48个村达到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标准。陵川县以山地散养土鸡、围栏种草养畜为主,建成规模养殖场700余个。沁水县建成养羊、养猪、养蜂、养禽专业村28个,建成养羊园区110个。

规模化养猪场的现代化监控室

2012年,全市总投资22.57亿元,新上养殖项目7个。全年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155.9万头、258.4万头,同比分别增长8.2%和11.6%。全市年出栏生猪千头以上的养殖场户达到430户,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养殖场户达到35户,生猪出栏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晋城市成为全省最大的商品猪生产、商品猪外调和种猪繁育基地。高平市、泽州县、阳城县、陵川县获得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和生猪生产大县奖励。新引进了泽州雨润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高平无抗猪项目、陵川正邦集团生猪项目。蛋鸡存、出栏分别达到744.9万只、365.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9.5%和8.3%。至2012年底,全市建成五大畜牧业优势产业板块:即以高平、泽州、陵川为主的肉猪产业带,阳城、泽州、高平、沁水为主的养鸡产业带,陵川、沁水为主的养羊产业带,阳城、泽州为主的养牛产业带,沁水、阳城、泽州山区的蜂蜜产业带。高平市、泽州县分别成为国家、省级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省政府确定的7个“一县一业”生猪示范基地县。其中高平市生猪的存、出栏量均位列全省第一,获得国务院全国优质生猪生产基地示范市、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产业拉动该市农民人均增收96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5%。陵川县、沁水县成为肉羊生产基地。阳城县成为肉牛生产基地。阳城、泽州县成为禽蛋生产基地。全市省定专业村达到49个,从事主导产业人数达到1.1万余人,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1.44亿元,主导产业人均收入达到2593元,占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的54.1%。

2013—2014年,全市以规模化为重点,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着力打造现代畜牧业,生猪、养鸡两个主导产业发展迅猛。一是生猪产业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2014年,全市生猪出栏突破300万头大关,饲养量达到490余万头,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达到381户,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养殖场户达到27户,生猪出栏连续多年全省领先。晋城市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商品猪生产、商品猪外调和种猪繁育基地。同时,狠抓畜牧业产业链建设,从高平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上海杰隆猪血蛋白生物制品、凯永等3个30万吨饲料加工厂,到发展大型沼气,利用沼渣沼液发展设施蔬菜、果园,形成“猪—沼—菜、猪—沼—果、猪—沼—苗”等生态循环产业链,有效降低了养殖业的市场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2012年,山西省在高平召开全省生猪产业发展现场会,对晋城市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二是养鸡产业成为全市畜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2014年,全市家禽存栏突破1000万只大关,饲养量超过2000万只大关,跨入全省千万级家禽生产大市行列。其中肉鸡出栏达到531.3万只,年出栏10万只以上肉鸡养殖场户达到15个。蛋鸡存栏突破800万只大关,年存栏蛋鸡万只以上养殖场户达到199户。引进的沁水大象肉鸡项目全面投产后每年可提供可孵种蛋4200万枚、商品雏鸡4000万只、配合饲料20万吨、屠宰肉鸡4000—6000万只,带动全市养鸡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全市6个县(市、区)根据各自的地域特征和经济基础,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区域产业格局。高平市、泽州县分别是国家、全省的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两地的生猪饲养量占到了全市近80%,其中高平市生猪存、出栏多年来均位列全省县级第一,泽州县也跻身三甲;陵川县、沁水县、泽州是肉羊生产基地,肉羊饲养量占到了全市近80%;阳城县是肉牛生产基地,其肉牛饲养量占到了全市肉牛饲养量的35%;沁水县、阳城县、泽州县是养鸡生产基地,饲养量占到了全市蛋鸡饲养量的70%。特别是生猪“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高平市河西镇仙井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养猪示范村,高平市、泽州县分别建成国家、省级生猪生产基地,并跻身全省首批7个“一县一业”生猪示范基地县行列;阳城、陵川也进入全省生猪大县行列。全市生猪出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出栏量占到全省的五分之一强,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商品猪生产、商品猪外调和种猪繁育基地。

3..技术管理

2002年,高平市畜牧中心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的帮助下,制定出台《高平市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范》。2003年7月,阳城县发布县级地方标准《优质肉牛生产技术规范》和《肉山羊生产技术规范》。2004年11月,发布晋城市地方标准《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规范》和《无公害蛋鸡生产技术规范》。2005年11月,阳城县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发布《集约化蛋鸡生产技术规范》和《规范养猪生产技术规范》等。2005年8月,华康牌生猪和丰青源牌鸡蛋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着晋城市畜牧业管理逐步实现标准化。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13个公司的15个畜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9年,完成5个养殖场的无公害产地认证、5个畜产品的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位于全省第一。2011—2012年,新认证无公害畜禽养殖场5个,无公害畜产品7个,全市有44家兽药经营企业通过兽药CSP认证。2013—2014年新认证无公害畜禽养殖场4个,无公害畜产品4个。2014年高平市制定和发布了《“高平生猪”养殖技术规范》。

4..品牌建设

2001年1月,晋城市第一个畜牧业商标“强民”牌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标志着晋城市的营销品牌化工作正式启动。2004年1月,高平市的生猪商标“华康”牌正式注册,这也是山西省的第一个生猪注册商标。接着又有“正易”牌生猪、“丰青源”牌鸡蛋、“盘松”牌蜂蜜、“太岳”牌肉羊和“华强”牌牛肉等共20余个商标成功注册。2006年,“华康”“强民”“祥牛”和“沁花”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2014年,高平市南阳兔业“益德寿”兔肉、圣康蜂业“沁河浪花”蜂蜜、晋大乳业“晋大”牌牛奶及牛奶制品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注册成功畜牧业商标30余个。

(三)畜禽养殖

境内大牲畜主要有牛、马、驴、骡,家禽主要有猪、羊、鸡、兔等。1985年底,全市大牲畜为151900头、猪326700头、羊136200只,肉类产量18952吨,产奶324吨、绵羊毛166吨、山羊毛18吨、羊绒9吨、禽蛋7157吨、蜂蜜55吨。至2008年底,除大牲畜减少为32889头外,其余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猪发展到790941头、羊401605只,肉类产量增至83511吨、奶5165吨、绵羊毛414吨、山羊毛122吨、羊绒58吨、禽蛋39234吨、蜂蜜1270吨。至2014年底,除役用大牲畜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而基本淘汰外,其余皆有大幅增长。

全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高平市举行

养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猪用配合饲料,改造圈舍猪出栏率有所提高。20世纪90年代,基本形成传统经营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家庭经营与专业服务组织相结合、高密度与规范化饲养相结合、工厂化管理和阶段育肥、流水作业与现代养猪相结合的4种生产模式。1996年前良种猪推广以良种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为主,良种公猪主要饲养在泽州县种猪场、高平县种猪场和各乡镇人工输精站。1998年规模猪场开始引进良种公猪和良种母猪,尝试生产杜长大和杜大长三元杂交猪。2002年起,高平市正易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高平市华康猪业有限公司和泽州县种猪场等种猪场和规模养猪场除本场实行三元猪生产外,还向全市提供良种二元母猪。2003年,高平市和泽州县先后开始筹备祖代种猪场,至2006年底,共建成高平市正易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泽州县亚华晋宏祖代种猪养殖基地和泽州县兴宏牧业有限公司3个祖代种猪场和10个父母代种猪场,基本可以满足全市对良种种猪的市场需求。2008年底,全市生猪出栏990009头,其中良种猪占93.3%。至2014年底,全市共建成一级种猪场9个,二级种猪场25个,成为全省最大的种猪生产和繁育基地。

1990年以前,生猪饲养方式基本采用的是残羹剩饭加野菜和磨粉渣浆作饲料为主,采用稀汤灌大肚,“吊架子”的饲养方式。1990—1995年逐步开始推广配合饲料养猪,采用直线育肥的饲养方式,到2005年8月,“华康”牌生猪在全省第一个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6年又有“佛龙”牌、“正易”牌、“龙威”牌、“丹河”牌、“融生”牌、“金琴”牌、“晓香”牌等7个品牌的生猪先后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着晋城市生猪养殖逐步向标准化转变。生猪养殖基本实现了五配套,即品种良种化、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全价饲料、标准化养殖和程序化免疫技术。生猪出栏率达到174.29%,饲养周期由过去的10个月以上缩短到5~6个月。

养鸡20世纪80年代,境内先后引进推广罗斯鸡、京白鸡、星杂288、星杂579、海赛克斯白鸡等蛋用型优良品种,开始转向集约化经营,成为农户的一项主要家庭副业。1996年底,境内存栏鸡328.7万只,年产鲜蛋2.1万吨。集约化养鸡户发展到1262户,共养鸡97万只,多为体型大、产蛋多的优良鸡种。近年来,鸡主要以集约化饲养为主。全市饲养的主要品种有海兰36、海兰98、罗曼、宝万斯和迪卡。有晋城市书龙种鸡场和高平市凤和种鸡场等四个父母代种鸡生产企业。在2000年前,以生产白壳蛋为主,2001年逐步转向生产褐壳蛋,到2006年底,已转为生产褐壳蛋为主。

现代化规模养鸡场

2002年,全市蛋鸡存栏量为200万只左右。2004年,受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影响曾有波动。落实程序化免疫技术,实行封闭管理,对圈舍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和对粪便、污物堆积发酵等综合性防疫措施,有效地抵御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侵袭。2006年夏,与晋城市毗邻的长子县暴发大面积高致病性禽流感,晋城市的蛋鸡存栏不仅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上升至344万只。2006年鸡蛋产量达到3.3万吨。

2005年8月,晋城市第一个鸡蛋品牌产品“丰青源”牌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6年又有“东晋”牌、“丹河”牌、“晓香”牌鸡蛋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优质西门塔尔肉牛

2013年,蛋鸡生产又向专业化生产迈出一大步,晋城市旭胜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专业生产青年蛋鸡供应市场,蛋鸡养殖场省去了育雏的环节,蛋鸡生产更加专业化。

养牛1992年,集约化养牛场不断发展,牛的育肥饲养逐步向品种优良、圈舍标准、管理科学发展。1995年秸秆微贮技术很快普及全市。养牛由役用为主转变为肉役兼用,并逐步向肉用型方向转化。1997—2006年间,全市养牛业逐步从肉役兼用为主转向以肉用为主。奶牛饲养量很少。

1997年开始,全市牛出栏数量持续下滑,至2003年降至20855头。2004年后,开始逐步回升,至2006年底出栏数升至34447头。

2003年初,阳城县组织赛牛会,共设5个赛场,分片决赛,每个赛场表彰奖励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1997年前黄牛改良父本以西门塔尔为主。1997年3月,开始引入夏洛莱牛父本精液,进行三元(夏西本)杂交改良试验示范,1999年在全市推广。1999年开始引进细管冻精输配技术,逐步淘汰颗粒冷精。2004年市畜牧局从北京奶牛育种中心引进高产奶牛冻精进行黄牛改奶牛试验,到2006年底共产黄改奶母犊506头。

2008年以来,全市养牛产业处于低迷状态,存、出栏量持续下滑。至2014年底,全市牛存栏33225头、出栏19066头,奶牛存栏仅有138头。

优质波尔山羊

养羊1987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出访新西兰期间,新方赠送的5只考力代种公羊,委托沁水示范牧场饲养管理。1988年10月,阳城县开展安哥拉毛用山羊的品种改良工作。1992年9月,全国首届安哥拉山羊改良工作会议在阳城、沁水两县召开。1993年,省畜牧局从法国引进夏洛莱肉用种羊92只,交由沁水示范牧场饲养管理。1997年泽州县东下村乡引进小尾寒羊。1999年陵川县和阳城县引进波尔山羊冷冻精液开展肉用山羊改良试验,杂交优势非常明显。2000年引进波尔山羊种公羊,改良本地山羊。2001—2002年阳城县畜牧局进行羔羊当年育肥当年出栏试验示范。

1987年6月,省农牧厅确定山西省沁水示范牧场为省级重点种畜场,并于1991年从澳大利亚引进安哥拉毛用山羊13只,1992年4月又从介休羊场调入安哥拉毛用山羊96只。1993年4月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52个重点种畜禽场之一。1993年11月从法国引进夏洛莱肉用绵羊。1999年10月引进10只波尔山羊。2001年9月引进17只内蒙白绒山羊。2002年9月执行农业部“948”项目,从澳大利亚引进42只南非肉用美利奴种羊。截至2006年底,沁水示范牧场共有各类优质种羊3000余只。其中安哥拉山羊183只,白绒山羊100只,南非波尔山羊254只,夏洛莱绵羊40只,考力代绵羊50只,山西肉用绵羊新品种200余只,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130只,地方品种羊2000余只。

2004年,全市养羊园区发展到25个,2006年发展到92个。养羊园区实行半舍饲半放牧的饲养方式,逐步推广羔羊当年育肥当年出栏技术。2006年沁水县被山西省养羊协会列入百万肉羊育肥基地。

种草养畜基地

2004年,市关工委组织实施“两只羊”扶贫助学工程,至2006年底共购母羊3226只,救助贫困家庭1613个,使1783名贫困学生受益。

2006年12月,晋城市沁河绿园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太岳”牌肉羊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013年至2014年,全市养羊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种草养羊、养殖园区发展较快。2014年底,全市羊饲养量达到133万只。陵川黑山羊、沁水黑山羊先后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养兔 以肉用品种为主,兼有少量长毛兔和獭兔,养殖量随市场价格的起落而波动。20世纪80年代,全市的养兔业稳中有降。1995年,城区西上庄乡山西底村,由集体、个人共同参股投资10万元建起全市唯一的“新兴股份万只规模养兔场”,引进加利福尼亚、比利时、青紫兰和日本大耳白兔等优良品种100只,开始大量繁殖。到1996年底,肉兔出栏达3000只。

2002年,高平市南阳兔业有限公司成立,是境内唯一一家集獭兔饲养、兔肉加工和裘皮服装加工为一体的企业。2014年,高平市南阳兔业“益德寿”兔肉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至2014年底,全市兔存栏276602只,出栏623821只。

肉用兔的饲养以传统方法为主。獭兔和长毛兔的饲养开始逐步推广标准化,基本实现颗粒料、标准化兔笼、环境控制和程序化免疫技术。

养蜂 晋城市有蜜源植物上百种,尤以荆条、黑刺、槐花和油菜等蜜源植物最为有名。1996年,境内主要以意(大利)蜂和中(华)蜂为主,分别存栏2.02万群和0.97万群。其中尤以沁水县最多,养蜂1.41万群,年产蜂蜜420吨,单产收入200元左右,养蜂数量和蜂蜜产量居全省各县之首,被列为全省的养蜂基地。

2002年,由泽州县东下村农民钱保发带头组建泽州县养蜂协会,通过二年努力,成功地解决了蜜蜂越冬的技术难关。

2006年2月,晋城市盘松蜂产品开发中心生产的盘松牌蜂蜜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年,沁花蜂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沁花牌蜂蜜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到2006年底,蜂种主要为意大利蜂。全市共存栏3.6万箱。沁水县郑庄镇庙沟村已成为养蜂专业村,存栏蜂520箱,养蜂已成为一项主要收入。2014年,全市养蜂达到94505箱,蜂蜜产量达到2183吨,均居全省首位。圣康蜂业“沁河浪花”蜂蜜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此外,近年来晋城市特种养殖发展较快,养殖品种有野鸡、野兔、野猪、狐狸、鸵鸟、鸽子等。

(四)动物防疫与安全监管

2003年,农业部批复了晋城市兽医实验室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5万元,市级配套25万元。2006年,本项目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2005年,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认真做好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建设的通知》,要求用两年时间,在全市新建31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每个站分别由市、县两级财政各投入10万元资金进行建设,并列入当年为农办实事项目。2005年,首批建成沁水郑庄等15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2006年,建成阳城凤城等16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

2006年3月,成立晋城市动物疫病诊断控制中心。2007年,根据《晋城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将晋城市动物疫病诊断控制中心更名为晋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预防、控制等工作。

到2014年,全市建成80个基层畜牧兽医站,41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畜牧兽医中心站,原来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线断、网破、人散”的困局得到改变。

承保到户,维护国家和养殖户利益

在动物防疫方面,全市扎实开展春防、秋防工作,认真落实散养户春秋集中免疫、月月补针和规模场程序免疫等制度,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均达到了100%。同时,在全省首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规范化管理等措施,将各项专项整治的内容常态化、机制化。到2014年底,全市连续十一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在全省地级市中是唯一一家。

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2011年起,全市畜牧兽医系统开始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市政府下发《进一步加快推进《乡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挂牌建设60个乡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全部覆盖了84个乡镇。市、县两级对每个乡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等给予6万元的补助,共补助360万元。

2012年,晋城市全省首创“瘦肉精”抽检巡检制度。各县每月最少抽检10个场,每场5-10头。市畜牧局每月抽检2个县,每个县5个场。从2012年至2014年,市、县两级畜牧部门共深入2746个场抽检样品13084份,经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全部为阴性,检测合格。此外,还印发18000余本《畜产品质量安全台账》,强化养殖场户依法经营责任意识。截至2014年底,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五、水产品

晋城市水产资源较贫乏,20世纪80年代,境内大力推广“池塘丰产”、“小水库精养”以及网箱养殖等,群众渔业得到较快速的发展。90年代中期对养殖结构进行调整,由传统养殖逐步向名特优水产品转移,由单一品种逐步向多品种发展,渔业效益稳步提高。进入21世纪后,渔业管理机构逐步完善,水产养殖方式与技术不断提高,渔业快速发展。

迄今为止全市发现的鱼类共8目12科34种(包括引进的种类),其中大多数属鲤科鱼类,有23种,占总数的70%。

1985年境内有两个国有渔场,一是位于任庄水库大坝下河滩上的晋城市郊区渔场,1973年建成,有渔池38亩,职工17人,1986年因任庄水库污染被迫停产;二是位于高平市东仓水库坝下的三甲渔场,有鱼池26亩,1989年因鱼池渗漏、水源枯竭停产。

1985—1994年,主要是发展网箱与小水库综合养殖技术,先后在长河、杜寨、寺河、陈区、山泽、山耳东等水库大面积铺开。1991年于沁水县郑庄乡孔必村兴建晋城市渔场,设计年生产能力2.5~4万公斤,60万尾鱼种。1992年建成,是集苗种生产、技术培训、科研示范于一体的水产试验基地。但由于排进水不配套,1993年8月5日又遭洪灾,始终未达产达效,年生产能力1万余公斤。1993年全市共设置网箱43只,生产成鱼17.7万公斤,占当年渔业总产量的62.3%。

1995年后,调整养殖结构。由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逐步向名特优水产品转移,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在传统鱼类养殖方面,引进武昌鱼、银鱼、胡子鲶、建鲤、彭泽鲫等新品种;在特色鱼类养殖方面,从单一的虹鳟鱼养殖发展到10余种,如北方鳖、罗氏沼虾、三文鱼、鲟鱼,河豚、黄鳝、锦鲤、乌鳢、斑点叉尾回等;养殖产量由过去年产不足5000公斤发展到50000余公斤;效益由过去的10余万元提高到近200万元。

进入21世纪后,渔业管理机构逐步完善,水产养殖方式与技术不断提高,水产渔业快速发展。1985年生产成鱼11.1万公斤,1990年达22.2万公斤,1996年达56.2万公斤,2006年达到121.2万公斤, 2008年为117.8万公斤,2014年达到170万公斤,其中,名优水产品达到了42万公斤。渔业产值2008年按现行价格计算达1006万元。2010年,全市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泽州县赵良泉水产养殖中心被省水利厅确定为水产健康养殖亮点工程。城区渔业发展由池塘养殖向休闲垂钓方向发展,共建成垂钓池6个。加快无公害水产品一体化认证工作,全市通过无公害水产品产地2家,无公害水产品认证1家。2012年,全市成鱼产量1639吨,产值达到2508万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22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9.2%、27%、43.8%。

1985—2014年晋城市渔业生产情况表

六、农业综合开发

(一)农业区划设置

在全国综合农业区划中,晋城市属第一大区的第二小区—黄土高原区的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在山西省农业综合区划中,晋城市属第三区——东山区,该区分为4个二级小区,本市分别划入“太岳、中条山水源林牛羊桑蚕区”“晋东南盆地冬麦线麻城郊农业区”“太行山水源林杂粮羊牛区”。其中划入“太岳、中条山水源林牛羊桑蚕区”的有沁水、阳城县的全部,泽州县的山河、晋庙铺、大箕、南村、南岭、李寨、周村、川底、东沟、下村等10个乡镇,高平市的马村、原村、野川、寺庄等4个乡镇。划入“晋东南盆地冬麦线麻城郊农业区”范围的有高平市的3个办事处及米山、三甲、河西、寺庄、永录等5个乡镇,城区的全部,泽州县的金村、犁川、高都、巴公、大阳等。划入“太行山水源林羊牛区”范围的有陵川县全部,高平市的神农、陈区、建宁、北诗、石末等乡镇,泽州县的北义城、高都、柳树口等乡镇。

结合中央和山西省对晋城市的区划,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市区划办将全市划分为两个一级农业区和5个二级农业区。一级综合农业区包括两个区,分别是:

中部盆地丘陵区 该区系晋城盆地、高平盆地及沁河流域向外围山区延伸过渡的丘陵地带,共1276个行政村,总人口128.2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4%。面积3760.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9.62%。海拔一般为600~1200米。≥10℃积温(80%保证率)3290~3680℃,年平均气温9.8~11.7℃,年降雨量550~630毫米。无霜期(80%保证率)160~180天,大部分为温暖和温和轻旱作物区。地貌以平川和丘陵为主,分别占到区域总面积的30%和70%。土壤大部分为褐土类、碳酸盐褐土性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油类、芝麻、向日葵、甘薯及各种北方蔬菜和棉花等,是全市主要麦、棉基地,蚕茧基地和商品菜基地,大部分乡镇为两年三作,部分乡镇可一年两作。

外围山地丘陵区 包括陵川县全部及泽州、阳城、沁水、高平的外围丘陵山区,共1131个行政村,人口77.2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7.6%。面积573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0.38%。海拔大部分在1000~1500米,山地占78.6%,丘陵占21.4%,地势起伏,沟深崖陡,高低悬殊较大,最低处290米,最高处2322米。≥10℃积温(80%保证率)2500~3500℃,年生理辐射量70.6~72.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一般为9~10℃,年降水量650~750毫米,无霜期(80%保证率)140~170天。陵川东部山区和沁水西山为温凉夏不旱气候区,泽州和阳城南部山区属温暖轻旱气候区。土壤大部分为褐土类,山地褐土和粗骨性山地褐土,有少部分棕壤土。土壤较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而不稳。林地及牧坡面积大,分别占到全市的76.2%和75%,是晋城市的林牧业生产基地。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大豆、黍子、马铃薯、线麻、紫苏、一般性北方蔬菜。南山区部分乡村可两年三作,其余大部分乡村为一年一作,是本市杂粮、林牧、干果的主要产区。农村经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民收入较低,不发达乡都集中在本区内。农业基础设施差,生产水平低是该区的主要特征,但林牧资源丰富。

二级综合农业区包括5个区,分别是:

盆地城郊农业区 该区范围共511个行政村,人口62.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9.33%。土地面积1092.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1.5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73人,为全市人多地少区。该区自然条件优越,海拔一般为600~800米,年均气温9.8~10.8℃, ≥10℃积温(80%保证率)3290~3500℃,无霜期(80%保证率)160~180天,年降雨量600~630毫米。高平盆地属温和轻旱气候区,晋城盆地属温暖轻旱气候区。土壤大部分为褐土类,碳酸盐褐土性土,土地平坦、肥沃,为全市小麦主产区之一,大部分乡镇可二年三作。农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电力充足,水利设施较好,村镇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充沛,市场兴旺。该区还是全市最大的蔬菜商品基地、瘦肉型猪基地、红果主产区、黄梨主产区。

沁河流域麦棉区 该区特点是:气温高、无霜期长,适宜棉花等对积温要求较高的作物生长。共413个行政村,总人口37.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7.6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96人。土地面积为126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3.37%;耕地5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9.78%。海拔一般为600~900米,≥10℃积温(80%保证率)3500~3680℃,年生理辐射72.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1~17.7℃,年降雨600~650毫米,无霜期(80%保证率)170~190天,为温暖干旱气候区。土壤为红黄土质褐土性土。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油菜、葵花、棉花及喜温类北方蔬菜。大部分乡镇为稳定的两年三作区,部分乡为不稳定一年两作区,是全市小麦、棉花、油料、蚕茧等主要产区。农村经济较为发达,大部分乡镇有煤铁资源,村镇工业发展较快。水资源丰富,有特种水产养殖业。蚕桑生产历史悠久,为全市蚕茧集中产区。

丘陵小麦果桑区 该区共352个行政村。人口26.3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3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8人。面积1398.7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74%。有耕地44.7万亩,林地60万亩,牧坡24.6万亩,未利用地66.7万亩。海拔一般为600~1200米,≥10℃积温(80%保证率)3100~3500℃,年生理辐射72.6~73.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9~11℃,年降雨量650~700毫米,无霜期(80%保证率)160~180天。属温暖轻旱和微旱型气候区。其特征为,地形高低起伏大于1~2区,气温与积温低于1~2区。土壤大部分是石灰岩质褐土性土。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为主,油料作物为芝麻和蓖麻,药材种植也有一定的规模。该区土层较厚,耕地较肥,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发展蚕桑、水果、干果及木本粮油经济树种有良好条件,畜牧业也较发达,肉牛养殖占到全市的1/4。

山地林牧杂粮区 该区大部分为全市的深山区,共613个行政村。人口35.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5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8.6人。土地面积450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7.44%。耕地58.5万亩,林地321万余亩,牧地103万余亩,未利用地150万亩。本区山大沟深,高低悬殊较大,气候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林牧资源丰富,干鲜果品种繁多。海拔一般为1500~2000米,≥10℃积温(80%保证率)2000~3500℃,年生理辐射70.6~72.8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气温7~11℃,无霜期(80%保证率)130~170天,年降雨量650~800毫米。陵川东南部和沁水西北部为温寒夏不旱气候区,泽州县与阳城县南部为温暖夏微旱气候区。土壤大多数为山地褐土,沁水舜王坪一带部分为淋溶褐土和山地棕壤土。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为主。马铃薯面积较大,为全市杂粮主产区。大部分乡镇为一年一作。本区经济、文化、交通比较落后,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较低。林牧业是本区优势,黄牛饲养量占到全市的47.2%,羊群占到全市的38%,林地占到全市的70.6%。

丘陵杂粮水果区 该区以高平东部丘陵带和陵川县西部丘陵区为主,共518个行政村,人口40.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8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7.5人。土地面积1227.4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93%;耕地60.45万亩,林地26.5万亩,牧地17.5万亩,未利用地58.26万亩。海拔一般为1000~1800米,≥10℃积温(80%保证率)2600~3100℃之间,年生理辐射72.3~72.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7.9~9.4℃,无霜期(80%保证率)140~170天,年降雨量600~650毫米。气候类型:陵川为温凉夏不旱型,高平为温和微旱型。土壤大部分为石灰岩质褐土性土和石灰岩质淋溶褐土,局部地区为粗骨性山地褐土。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小麦为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总产占全市的26.4%,其中玉米产量占全市的40%。果园面积8万余亩,是全市水果集中产区,生猪饲养量占全市的1/4强。农村经济中等,乡村工业产值占全市的15%。

(二)开发项目

2000年,阳城县被批准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中央财政当年投资150万元。至2008年底,全市先后有阳城、泽州、高平、沁水4个县(市)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共立项实施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2个,其中土地综合治理项目22个,产业化经营项目12个,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8个,项目区涉及20个乡镇99个行政村。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7700万元,其中获得中央财政资金4280万元,省财政资金3107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688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781万元,农民和企业自筹资金7369万元,银行专项贷款1475万元。2009至2012年,全市新上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62个(国家、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82个,市级优势农产品基地项目80个)。其中,国家、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2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8个、农业生态工程项目5个、产业化经营项目38个、科技推广项目9个、退耕还药、中药材开发项目6个、农业综合开发培训项目2个。中央、省、市、县各级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逐年增加,2009年项目总投资5705万元,2010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465万元。2012年达到19230.35万元,四年间项目总投资达47309.55万元。2010年,陵川县被列入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从2000年至2012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204个,投资总额达79882.47万元,其中,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26569.4万元,市县财政投入3869.4万元,农民和企业自筹26296.77万元,银行贷款23146.9万元。项目涉及全市6县(市、区)的47个乡镇226个行政村、56个龙头企业、5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1..土地综合治理项目

2000—2008年,累计投入资金8322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治理项目22个,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8个。项目区完成的主要工程量为:新打和维修机电井93眼,新建和维修蓄水池47座,截潜流3处,开挖疏浚渠道87公里,衬砌防渗渠道48公里,埋设地下输水管道262.8公里,配套固定、半固定喷灌机组180台套,安装农用变压器15台,架设输变电线路80.8公里,修筑田间机耕路292公里,道路两旁植树19.5万株,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项目区实现了人均一亩节水灌溉的目标,农作物增产幅度达30%。

2002年,阳城县实施以农田林网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综合治理工程,在北留、演礼等地进行农业生态综合治理3万亩,累计发展生态林1万亩,经济林1.7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节约水资源200万立方米,为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起到了屏障作用,成为全市农业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

2009—2012年,投资15393.67万元,完成土地综合治理12.62万亩。至2012年底,全市共投入资金23715.67万元,完成土地综合治理37.1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8.06万亩,生态治理6.0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86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41.6万公斤,新增蔬菜生产能力776万公斤。

2..产业化经营项目

农业产业科技园

2000—2008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9078万元,先后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12个,其中种植基地项目3个,养殖基地项目4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5个。分别为:阳城县三利珍农业开发公司百亩淡水养鱼、北留镇金谷农业开发公司百亩温室蔬菜大棚种植、华萸公司年产300万公斤山茱萸系列保健食品加工项目;泽州县晋大奶业公司奶牛养殖及乳制品加工、巴公双峰林果公司巴公大葱系列产品加工项目;高平市华康公司万头商品猪养殖、牧源猪业公司万头优质商品猪养殖、厦普赛尔年产2000吨PET瓶黄梨系列饮料加工、绿是金年产6000吨杂粮系列食品加工、绿洁公司蔬菜基地建设、金田公司优质草莓种植基地项目;沁水县华殷冻干年产60吨冻干蔬菜加工项目。2006年,12个企业带动优势农产品基地83个、农户4.3万户,规模化养殖基地带动养殖户2000户;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实现销售收入46398万元,利税953.4万元。

2009—2012年,全市共投入资金4288.2万元,完成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73个。其中, 2009年完成沁水丰田万吨绿色杂粮食品加工扩建、山西厦普赛尔公司30000吨果汁饮料、山西源源醋业有限公司5000吨精品醋生产扩建3个农产品加工龙头项目;高平金茂万头猪标准化养殖园区扩建、高平融生3万头优质种猪基地扩建2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项目;国家级退耕还林2000亩中药材种植、陵川县潞城镇4200亩山地中药材开发、晋城市泽地萃绿农开发公司400吨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城区800亩优质玫瑰种植基地建设等11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2010年,完成泽州县兴宏千头祖代种猪养殖基地扩建、沁水县兴盛年出栏2万头优质商品瘦肉猪养殖基地扩建、高平市华康年产8000头现代种猪繁育基地扩建、阳城县金田园2000亩脱毒红薯繁育种植示范基地扩建等6个产业化项目;当年新上产业化经营项目13个,其中泽州县2000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高平市融生牧业千亩鲜果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阳城县3000亩无公害谷子种植基地扩建项目、泽州县年出栏4000只优种羊,15000只优质育肥羊养殖扩建项目、晋城市强民乳业公司年新增5万吨乳饮料系列产品扩建项目、泽州县晋宏实业有限公司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阳城县佳美茧丝公司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等7个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和建设任务。陵川县万亩连翘基地建设项目、城区食用菌项目、晋城市丰青源生态农业园区项目等9个市级项目全部建成。

2011年,新上产业化经营项目10个,其中高平市凯永养殖公司300亩设施蔬菜种植项目、高平市丰运养殖合作社万头优质生猪养殖扩建项目、阳城县悦凯养鸡合作社3.5万只蛋鸡养殖基地扩建项目、泽州县康鑫良种养殖合作社5000头优质商品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泽州县年新增7000吨谷物饮料加工扩建项目、高平市红樱桃种植合作社150亩优质樱桃标准化种植扩建项目、沁水县绿友食用菌种植合作社30万袋食用菌种植扩建项目等9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完成全部投资和建设任务。2012年,完成高平市300亩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扩建项目、高平市万头优质生猪养殖扩建项目、沁水县30万袋食用菌种植扩建项目、阳城县新增存栏3.5万只蛋鸡养殖基地扩建项目、泽州县年出栏5000头优质商品肉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高平市150亩优质樱桃标准化种植扩建项目、泽州县年新增7000吨谷物饮料加工扩建项目、高平市华康猪业公司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泽州县伊健食品公司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阳城县佳美茧丝公司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等10个产业化项目建设任务,启动实施山西彤康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山楂果酒加工扩建项目、阳城县阳之源醋用高粱农民专业合作社3000亩优质高粱种植示范基地扩建项目、晋城市泽地萃绿农开发有限公司年产500吨灵芝、虫草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山西厦普赛尔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项目等9个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此外,市级立项的25个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投入财政资金240万元,支持建设中药材开发项目11个、食用菌种植项目6个、小杂粮种植项目3个、现代农业采摘园等其他项目5个。

3..优势农产品和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2006年,首批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点扶持陵川4000亩山地中药材开发、城区1000亩玫瑰种植基地建设、阳城300亩优质桑苗基地建设、沁水十里1000亩干果林基地建设、泽州3000亩巴公大葱基地建设等8个优势农产品项目。建成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1.8万亩,新增特色农产品4330万公斤,新增产值3830万元,为项目区农民增收1770万元。

2001—2008年,市政府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六大调产项目,利用退耕还林、“四荒”、“四旁”、次生林地种植药材,集中连片进行山地中药材开发。到2006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2.4万吨,产值2亿元。陵川县和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山西大学等科研部门合作,先后实施了科技部“党参种质资源评价”项目、党参特征性成分苍术内脂含量测定方法项目等基础研究工作。2004年党参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GAP认证,为提高中药材品质和产量打下基础。市中药材协会申报注册了“历山珍”“太行本草”“蟒河红”三个中药材产品商标,陵川县注册了“潞党”商标。

200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完成25.3万亩,总产量1900万公斤,总产值2.6亿元。陵川县20万亩连翘基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连翘育苗1000亩,并在潞城、秦家庄两个乡镇铺开6万亩连翘基地建设。国家级退耕还林2000亩中药材项目全部完成。陵川县潞城镇4100亩山地中药材开发项目,规划设计面积4100亩,实际完成4200亩。

201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完成30.5万亩,总产量1900万公斤,总产值2.6亿元。陵川县20万亩连翘基地建设项目完成15万亩。山西瑞丰摩根养生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中药加工项目、陵川县太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中药材植物提取项目,“五花芯”党参饮品开发合作社等一批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

2011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完成38.7万亩,比2010年增加8.2万亩。中药材产量达14694吨,产值达到18646.8万元,农民人均药材收入达到89.4元,比2010年增加16.9元。陵川县完成20万亩连翘基地建设任务,项目覆盖全县12个乡镇332个村、8个专业合作社和5个种植大户。阳城县新发展中药材近5万亩,出现河北、东冶、蟒河等万亩种植乡镇。中药材产业化开发取得长足发展。山西瑞丰摩根养生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完成4个生产车间、综合办公楼和锅炉房主体工程建设。陵川县太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公司等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新上的中药材加工项目,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广东丽珠制药集团在陵川县启动党参规范种植基地建设等前期工作。全市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5个,比2010年增加14个。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信息交流、药材流通、中药材咨询培训企业——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陵川县,就利用中药材天地网的资源优势,建设中药材网上交易平台签署合作意向。

2012年,全市共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48.64万亩,比2011年增加9.94万亩,产量达到25164吨,产值达到40314万元,农民人均药材收入194.3元,比2010年增加104.9元。山西摩根汇丰养生堂公司中药材深加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800万元,建成提取车间、口服液车间、综合办公楼等建设。太行中药材开发公司药用植物提取项目基建工程基本完成。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公司党参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完成以“同仁堂”品牌开发党参系列产品的合作意向。此外,与山东贝隆杜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五维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制药集团、华润三九制药、辽宁御颜堂生物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分别就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和产地加工等达成合作意向。六泉乡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投资200万元,建成全市首个中药材交易中心。

4..科技推广与新型农民培训项目

2008年,泽州、高平及陵川分别承担省级或国家级玉米、小麦科技入户项目,沁水县承担国家级新型农民培训项目。2009年,泽州县5000亩小麦良种推广项目、阳城县4000亩“潞鑫四号”玉米推广项目、泽州县1000亩无公害蔬菜科技推广项目全部竣工,年增产玉米66万公斤,增产小麦25万公斤,增产蔬菜80万公斤,受益农户达到2000户。2010年,高平市“先玉335”玉米新品种高产示范区项目、沁水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推广项目和当年立项的泽州县4000亩“泽玉54号”玉米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沁水县1000亩“徐薯26号”优质高产红薯栽培科技推广项目全部竣工,年增产玉米100万公斤,增产蔬菜150万公斤、红薯200万公斤,受益农户达到2300户,农民纯收入增加314万元,户均增收1365元。2011年,泽州县4000亩“泽玉54号”玉米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沁水县1000亩“徐薯26号”优质高产红薯栽培科技推广项目、阳城县400亩“郑杂五号”西瓜高产示范项目和阳城县东城办100栋日光温室优质蔬菜新技术推广项目全部竣工,年增产玉米100万公斤,增产蔬菜150万公斤、红薯200万公斤,受益农户达到2500户,农民纯收入增加314万元,户均增收1365元。同时,在项目区狠抓10余项农业良种良法推广应用,重点围绕测土配方、农产品良种推广、农作物精播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标准化生产、野生中药材抚育等先进、成熟、实用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2009至2011年的三年间,全市农发系统共举办各类培训举办各类培训290多期,培训农民5.5万多人次。

2013年,全市国家和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泽州、高平、阳城、沁水、陵川五个县(市)的12个乡镇29个行政村、6个龙头企业和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农户11824户、人口35547人。土地综合治理主要建设任务为:改造中低产田0.5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2.23万亩,总投资427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003万元;产业化经营扶持项目为:高平市320万株集约化育苗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高平市300亩黄梨经济林种植基地扩建项目、沁水县11700吨杂粮面加工扩建项目、沁水县1000吨蜂产品储藏保鲜项目、阳城县新增出栏12.5万只育雏育成鸡养殖基地扩建项目、泽州县新增800万棒标准化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线改造项目、泽州县新增2000箱优质种蜂培育基地扩建项目、高平市年产10万吨果汁系列饮料加工项目、阳城县收购蚕茧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泽州县收购原材料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泽州县收购玉米、树苗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总投资16156.6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24.5万元。

2014年,各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后,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70.85万公斤,新增蔬菜生产能力523.5万公斤,年新增总产值11975.24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2621万元,年新增就业人数307人。

(三)农业综合开发成果

资源区划方面,研究制定了《晋城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从1997起,先后在阳城县芦沁河省级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泽州县柳泉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进行牧坡牧草改良,引进优种育肥肉牛发展畜牧业;在沁水县尉迟村建设蔬菜、水果观光生态农业园区。同时加强对阳城、泽州两个省级网点县的农业遥感动态监测,重点抓了小麦产量监测和八大地类监测,基本掌握了资源数据、质量、分布、消长变化和农业生产情况,为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2002年,市农业综合开发局成立课题组,在全面总结试验区经验基础上,开展优质专用农产品种植区划研究。如对全市具有良好资源基础和生产条件、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进行区域布局研究,狠抓了冬小麦、玉米、大豆、中药材、蚕桑等5个种植业品种。对影响生产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水平以及种植结构、种植制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于2003年10月完成《晋城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种植业)》。此项研究成果加快了区域性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深化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在农业土特名优产品开发和外经贸工作方面,1996—2000年,晋城市争取省名优产品开发资金开展土特名优产品开发,择优扶持了沁水固县虹鳟鱼养殖示范基地、高平优种长毛兔种兔场、阳城县优良乳鸽场、党参系列产品加工、陵川优质杂粮开发、阳城桑椹饮料开发等项目。连续组织全市农副产品加工、经销企业参加一年一度的“山西省名优土特产品贸易洽谈会”,并组织参加了1995年和1997年两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通过经贸洽谈,扩大了晋城农产品的知名度,产品销售额达1000万元,签订贸易合同50余份,意向金额为1.5亿元。晋园山楂奶、厦普赛尔黄梨汁、帅源桑椹饮料、沁花蜂蜜等产品获得国家名牌产品奖。2004年5月,从全市众多的名优特产品中精选了200多个品种,编成《晋城名特产》一书,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详细记述了全市被省和国家评为优质产品的165个名优产品。在获省优的103个产品中,金奖21个,银奖9个;在获国优的62个产品中,金奖28个,银奖10个;打入国际市场的出口产品有75个。

在中药材资源普查方面,与山西大学、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组织专业力量对全市野生药用资源进行全面的科学调查研究,编制完成《晋城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该书详细介绍了全市现有的野生药用植物639种,隶属383属116科,其中蕨类植物16科19属29种,裸子植物3科3属5种,被子植物97科362属605种,并依据疗效将这些药用植物分为清热解毒类、止咳化痰类、祛湿散寒类、理血类、滋补肝肾安神类、健胃舒气降压类等11类,分别介绍。全书包括自然地理概况、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方法、野生药用种子植物区系分析、野生药用植物概况、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等章节,从数据分析、资料整理、实物标本、科普挂图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全市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分布范围、开发价值和利用状况。

七、水能开发利用

晋城市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全市主要有沁河、丹河两大河流,水电资源分布在泽州、阳城、陵川、沁水四县,水能理论储量2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9万千瓦,占全省的23%,居山西省各地市之首。水电是清洁、环保、绿色的能源,具有成本低、电力调度灵活、能源回报率高等优点。平均每发1度电,水电比火电节约标准煤0.4千克,同时,减排0.27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和0.015千克氮氧化物,而且上网价格分别为煤电的2/3、核电和风电的1/2。以2014年为例,全市小水电全年发电1.5亿度,共节约标煤4800万千克,减排碳粉尘3240万千克、二氧化碳1.2亿千克、二氧化硫360万千克、氮氧化物180万千克。小水电在改善生态、节能减排、平抑物价、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85—1990年,重点开展农村水电建设。据《晋城市水利经济效益分析报告》,截至1987年底,全市水利经济效益按当年价格计算为27.19亿元,扣除负效益0.37亿元、总投入4.09亿元,净效益为22.37亿元。据1989年调查,全市10个自供区工农业总产值23695万元,比未建水电站时提高2.8倍;总收入5903万元,人均产值1139.2元,人均收入284元。

1992—2005年,全市开展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水电电气化、水电农网改造、小水电代燃料等建设,把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作为支撑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培育,治水办电并重,供电输电共举,整合优化水能资源,实施“改小建大”建设骨干电源工程,提高水能开发利用综合效益。

2006—2014年,全市注重水能综合开发利用,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市新增水库库容6500万立方米,提高水能综合效益。一是继续大力发展水电,全市水电装机容量由2.23万千瓦发展到7.2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由0.15亿千瓦时提高到1.5亿千瓦时。二是利用水电设施,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的风景区,如太极湖景区(东焦河电站)、山里泉景区(拴驴泉电站)、九女仙湖景区(杜河电站)、凤凰欢乐谷景区(古石电站)、武家湾景区(汇源电站),既解决了群众用电、吃水、灌溉等困难,又促进了旅游业发展。三是大力促进清洁环保绿色发展。以2013年为例,全年全市小水电发电1.2亿度,粗略估算,共节约标准煤4800万千克、减排碳粉尘3240万千克、二氧化碳1.2亿千克、二氧化硫360万千克、氮氧化物180万千克。

(一)水能资源

晋城市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之间,山岭纵横,坡陡流急,丘陵起伏。境内河流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其中海河水系占面积较小,沁河和丹河两大流域均为黄河水系。

沁河是境内第一大河流,据沁河流域规划报告开发方案,自安泽西里以上至沁河河源为上段(在安泽、沁源境内);自安泽县马壁村以下的沁水、阳城为中段,该段长106千米,落差179米,年径流量4.62~9.7亿立方米,理论储能6.4万千瓦;自润城至紫柏滩为下段,河道长57.5千米,落差190米,河段年来水量9.7~13.9亿立方米,理论水能储量6.9万千瓦。沁河流经境内168千米,平均纵坡2.8‰,理论储能总量为13.3万千瓦,可开发11.76万千瓦。

丹河是境内第二大河流,发源于高平市赵庄丹朱岭,流经高平、陵川、泽州出市境,于河南沁阳的北金口汇入黄河。小会泉以上至高平境内无清水流量,小会泉以下依次有小会泉、白洋泉、郭壁泉、三姑泉补给,清水流量逐渐加大,主要支流有巴公河、白水河、白洋泉河、原平河、廖东河等5条支流。境内河长86千米,纵比降6.1‰,落差460米,理论储能2.46万千瓦,可开发9010千瓦。

此外,还有陵川县境内的香磨河、武家湾河、昆山河等,汇入卫河(海河流域)。全市水能资源除以上两大河流及主要支流外,加上陵川县的小泉小水,水能理论储量达23.8万千瓦,可开发量18.9万千瓦,占理论储量的79.4%,其中已开发6.96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36.8%。

1985年后,相继完成泽州、沁水、阳城、陵川4个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建成拴驴泉、杜河、古石、佛圪咀4大骨干电站。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建成水电站66处,装机容量8.01万千瓦,居全省之首。其中,2014年在运营小水电站47处,总装机7.2万余千瓦,年均发电量1.5亿千瓦时。同时建成110千伏升压站2处,35千伏变电站11处;110千伏输电线路41千米,35千伏输电线路212千米,10千伏供电线路1525千米。建成泽州、阳城、陵川、沁水4个水电自供区,供电面积达3100余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1%,担负着19个乡(镇)、466个行政村、约22万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全市水电累计发电量达35亿度。全市的水电可开发量,建成水电站处数,装机容量,发电量,水电自供区面积都位居全省之首。可以说全省最大的水电站在晋城(拴驴泉2.15万),全省最高水头的水电站在晋城(东双脑238米),全省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水电站在晋城(东焦河、马圪当),全省环境最漂亮的水电站也在晋城(东焦河)。

(二)农村水电建设

1..初级电气化建设

晋城市的水电建设从1957年兴建第一座64千瓦的沁水樊庄水电站开始,大部分都是乡村自建,投资以群众投劳折资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大部分电站开发难度小,投资少,这期间小水电的发展解决了偏远山区农村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至1979年底,共建成小水电34处,1000千瓦以上的电站5处;除供县镇农村生产生活用电外,同时还向国家电网输送电力,减轻了大电网的供电压力,改善了电力工业布局,为改革开放后开展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试点和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有效的政策、体制保障。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晋城市建市后,全市水电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务院以国发〔1983〕190号、国发〔1991〕17号和国办通〔1996〕2号文件,部署“七五”“八五”“九五”分三批建设6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县,“七五”100个、“八五”100个、“九五”400个。“七五”期间晋城建成了山西省最大的小水电站拴驴泉水电站。

1991—1995年,沁水县列入全国第二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至1995年底建成并达标验收。①通过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沁水县实际通电村率达100%,通电户率达95.2%,人均年用电量达280千瓦时,供电保证率达99%,户均生活年用电量达229千瓦时,综合网损率控制为8.8%,达到或超过国家初级电气化县标准。1996—2000年,泽州、阳城、陵川3个县列入全国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小水电作为建设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重中之重,市、县二级成立电气化领导组,统一组织和协调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筹集、征地赔偿、移民搬迁等相关事宜。②到2000年底,泽州县实际通电村率达99.1%,通电户率达98.8%,人均年用电量达459千瓦时,供电保证率达85%,户均生活年用电量达291千瓦时,综合网损率控制为8.3%;陵川县实际通电村率达90%,通电户率达94%,人均年用电量达243千瓦时,供电保证率达97%,户均生活年用电量达232千瓦时,综合网损率控制为10%;阳城实际通电村率达90%,通电户率达100%,人均年用电量达231千瓦时,供电保证率达99%,户均生活年用电量达228千瓦时,综合网损率控制为10%。

上述4县均通过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达标验收。相继建成佛圪咀、杜河、古石等一批骨干电源工程,新增装机容量2.3万千瓦。

2..电气化建设

2001—2005年,泽州、阳城、陵川、沁水4县列入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计划。因资金投入不到位,上述4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推迟,作为“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全国水电电气化建设项目。期间,共建设骨干电源工程4项:泽州曹河电站,装机容量9000千瓦,投资9397万元;阳城磨滩电站,装机容量6000千瓦,投资8706万元;沁水湾则电站,装机容量1000千瓦,投资6793.06万元;陵川秦家磨电站,装机容量7560千瓦,投资8205万元。

截至2012年,上述4个电气化县建设全部通过水利部验收。4个骨干电源工程,曹河、磨滩水电站因省水利投资不到位进展缓慢,直到2011年后方才重启项目建设。秦家磨电站因保护红豆杉的原因,工程只建成四级水电站。湾则电站于2014年底全线完工。

2011年,泽州县三姑泉二级水电站列入水利部“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项目上。该电站地处山西省与河南省交界,是晋城市最后一级电站,工程设计装机890千瓦,总投资2301万元,2014年底主体工程完成建设任务。

(三)代燃料电源工程建设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示范项目是国家解决农民燃料和农村能源,巩固退耕还林,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03年12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批准全国第一批5个省26个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泽州县南岭和陵川县马圪当列入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5590千瓦,总投资8199万元。其中,泽州县南岭东焦河水电站装机容量1500千瓦,投资8644万元。2004年11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底投入运行,2013年通过竣工验收;陵川县马圪当、汇源水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2700千瓦,总投资1861万元。马圪当水电站于2004年10月投产发电,汇源水电站于2008年投入运行。两县三个项目建成后,共解决6990户、23621口人的代燃问题。泽州县代燃料户电价为0.3元/度,陵川县代燃料户电价为0.2元/度。

2006年和2007年,陵川县和阳城县又有两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列入全国扩大试点范围,即陵川县夺火乡和阳城县东冶镇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总装机4040千瓦,其中陵川县夺火乡装机1640千瓦,阳城县东冶镇装机2400千瓦。项目区建成后解决4901户的代燃问题。

2008年,陵川县秦家磨双底水电站作为陵川县夺火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电源工程开工建设,装机容量1640千瓦,工程总投资1601万元。该工程共解决了王圪台河、伏水村、凤凰村等行政村1350户5130口人代燃用电,保护森林植被面积2.58万亩。

2009年4月,沁水县佛圪嘴电站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开工。佛圪嘴水电站总装机2400千瓦,更新装机1600千瓦。工程总投资878万元。项目实施后,为王峪、龙渠等行政村1890户5405口人提供代燃料用电,保护森林植被面积2.4万亩。

截至2014年,全市共有泽州、阳城、陵川、沁水4个水电自供区,供电面积达3100余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供电人口2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水电自供区建设大大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同时,大大改变农村脏、乱、差环境,增加灌溉面积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万亩,发电以电代柴1.2万户,年节约木材18万立方米,初步形成“以水发电,以电养水”的良性循环。

(四)水电电网改造

1998年,国家提出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00年9月4日,省计委批复晋城市4县(陵川、泽州、沁水、阳城)水电自供区第一批农网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12567万元。2002年7月1日,又批复上述4县水电自供区第二批农网改造工程,总投资6496万元。两批农网改造工程批复总投资19063万元。农网改造工程于2003年底完成。整个工程计有:①东背110千伏变电站1座,容量3150千伏安,杜河至东背110千伏线路15千米。②35千伏变电站5座,容量20700千伏安。即:夺火35千伏变电站,容量1250千伏安;小番底35千伏变电站,容量1250千伏安;东冶35千伏变电站,容量12600千伏安;北留35千伏变电站,容量4000千伏安;郑庄35千伏变电站,容量1600千伏安。③佛圪咀35千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④35千伏线路191千米。⑤改造10千伏线路1170千米,低压线路2426千米。⑥更换高耗能变压器749台,容量21150千伏安。农网改造共完成投资19063万元,改造行政村410个,户数53999户。

2010年,财政部、水利部启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主要是对老旧水电站进行更新改造、实施增效扩容。阳城县北留水轮泵水电站、泽州县拴驴泉水电站、沁水县韩王水电站和石室水电站纳入该项目,工程于2012年6月经省有关部门批复,共改造2.334万千瓦的装机,总投资4574万元。2014年底完成上述4座电站的改造。通过增效扩容改造改造,4座水电站发电量增加15%—30%,水电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边远山区农民用电质量明显改善。

2014年6月,水利部对晋城市申报绿色水电的东焦河、杜河、拴驴泉、古石、佛圪咀、东双脑、曲堤等7家水电站进行现场评审,对这7个试点水电站在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支农惠农、强化安全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标志着晋城市争创“全国绿色小水电站”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改造后全市农村水电网运行情况见本章第三节电力内容。

晋城市水能资源、开发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