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日常思维中的推理和论证
被省略的前提和假定
在人们的日常思维和交往中,推理、论证是用来交流思想的,而交流总是在具体的个人、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交际双方的大脑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是承载了大量信息,其中许多信息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或至少是其中一方以为另一方知道的,故在交际过程中没有明确说出。由此,推理表现为省略形式:本来是“A和C一起推出B”,由于C属于(或以为属于)共同的背景知识,故被省略。但这种省略也有可能造成这样的问题:一是被省略或被假定的东西本身可能不是真的;二是这种省略推理中可能暗含着推理方面的逻辑错误。因此,常常有必要把这些被省略的前提、假定、预设补充到推理过程中来,以便考察它们的真实性以及推理过程的有效性。在做这种补充时,往往存在多种不同的选择,这时应该坚持“宽容原则”,即尽可能地把推理者设想为一个正常的、有理性的人,除非故意,他一般不会使用虚假的前提,一般不会进行无效的推理。在做了这些工作之后,再来看被省略的前提是否真实,推理过程是否正确,即对推理者的推理进行评价。
例14
考古学家发现的证据表明,甚至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存在着灵魂不死的信念。在靠近古代部落附近的墓地遗址发现的像衣服、工具和武器这样的随葬品,就是有关灵魂不死信念的最早证据。
以下哪一项是上述论证所依赖的假设?
A.部落附近墓地的布局表明了对死者尊敬与怀念的感情;
B.灵魂不死的信念是大部分宗教信仰的核心;
C.只有人们相信灵魂不死,才会随葬衣服、工具、武器这类物品,以便供死者死后的灵魂享用。
D.如果在墓地附近没有发现随葬品,就证明那时人们还没有灵魂不死的信念;
E.在墓地遗址所发现的衣服、工具和武器,其年代距今并不特别遥远。
解析 如果补充C作为大前提,以考古发现作为小前提,就可以通过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只有p才q
q
——————————
所以,p
必然得出题干中的结论:“甚至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存在着灵魂不死的信念”。而增加其他选项都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正确答案是C。
例15
交通部科研所最近研制了一种自动照相机,它对速度有敏锐的反应,只要(并且只有)违规超速汽车经过镜头时,它就自动按下快门。在某条单向行驶的公路上,在一个小时内,这样一架照相机摄下了50辆超速汽车的照片。在这条公路前方,距这架照相机约1公里处,一批交通警察于隐蔽处正在进行目测超速汽车的能力测试。在这同一个小时内,某个警察测定,共有25辆汽车超速通过。由于经过那架自动照相机的汽车一定经过目测处,可以推定,该警察对超速汽车的目测准确率不高于50%。
要使题干的推断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
A.在该警察测定为超速的汽车中,包括在照相机处不超速而到目测处超速的汽车。
B.在上述一个小时中,在照相机前超速的汽车,都一定超速通过目测处。
C.在上述一个小时中,在照相机前不超速的汽车,到目测处不会超速。
D.在该警察测定为超速的汽车中,包括在照相机处超速而到目测处不超速的汽车。
E.在上述一个小时中,通过目测处的非超速汽车一定超过25辆。
解析 B项是题干的推断所必须假设的。只有当在照相机拍摄处和警察目测处通过的超速汽车至少一样多(选项B),并且照相机所拍摄下来的数目是准确的(题干中所隐含)情况下,才能由“该警察所目测到的超速汽车的数目大大低于照相机所拍摄到的数目”,得出“该警察对超速汽车的目测准确率不高于50%”的结论。否则,如果在照相机前超速的汽车,到目测处并不超速,则通过目测处的超速汽车就可能少于50辆,则上述警察的目测准确率就可能高于50%。所以答案是B。
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不太严格地说,语义预设是一个命题及其否定都要假定的东西,是一个命题能够为真或为假的前提条件。它包括:
(1)存在预设,例如:
① 中国的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女性。
② 中国的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是女性。
都预设了“存在着中国的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不预先假定这一点,这两个语句都是无意义的。
(2)事实预设,例如:
① 包公铁面无私使贪官污吏心惊胆战。
② 包公铁面无私并没有使贪官污吏心惊胆战。
都预设了一个事实:“包公铁面无私”。
语用预设。
如果只有当命题B为交谈双方所共知时,话语A才是恰当的,则A在语用上预设B。语用预设有这样一些特征:
① 共知性,即预设必须是交际双方或一般人所共知的讯息,或者是说话人暗示出来、能够被听话人所理解的讯息。考虑两个同学之间在图书馆的对话:“甲:借到了吗?”“乙:没借到。”显然,这里预设了某本书的存在。此时若有第三个人在场,而他又不知道该预设的话,可能会问:“什么没借到?”
② 可取消性,指特定的预设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被取消。例如,“小张的妻子很漂亮”,明显预设“小张有妻子”。但如果说“小张的妻子很漂亮,只可惜前几天跟他离婚了”,原先的预设就被取消了。语用预设决定某句话语是否恰当。例如,“请关门!”这道命令,只有当那扇门开着,听话人能够辨认出那扇门,并有条件把它关上时,才是恰当的。
如果用S代表一个特定的语句,非S表示它的否定形式,T表示它的预设,则我们可以这样一般性地定义预设:
S预设T,当且仅当,若S真则T真,并且,若非S真T也真。
但是,如果T假,则S和非S都无意义。例如,
① 所有的鬼都是青面獠牙的。
② 有些鬼不是青面獠牙的。
这两个互相否定的句子都预设了“有鬼”。如果无鬼,则关于鬼的任何谈论都没有真假方面的意义。普通的逻辑理论只考虑真、假两个值,通常称为“二值逻辑”;而预设逻辑则要考虑真、假和无意义三个值,因此它是三值逻辑。
预设除在命题、陈述中出现外,也出现在问句中。例如,
③ 你已经停止打你的老婆了吗?
就预设了一个事实:听话人经常打自己的老婆。一个有虚假预设的问句叫做“复杂问语”,无论对它作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回答,都接受了那个预设,因此,回答此类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指出其中那个预设为假。例如,一般人回答问题③的正确说法是:我根本没有打过老婆,何谈停止不停止。
回答问题的另一个办法是回避,即重复该问句的预设。
例16
三国时,大将军钟会去看望当时的名士嵇康。嵇康光着身子正在打铁,不理会钟会。当钟会看了一会儿正要离开时,嵇康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解析 钟会的回答只是重复了嵇康问话中的预设,没有新的内容。但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所以流传下来了。在外交场合和礼仪场合,对于不便回答或不好回答的问题,就可以采取回避的手法,它比单纯的拒绝显得更有礼貌和更有修养。
例17
“赵科长又戒烟了。”从这句话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赵科长一直吸烟,且烟瘾很大。
B.赵科长过去戒过烟,次数可能不止一次。
C.赵科长过去戒烟都没有成功。
D.赵科长这次戒烟很可能又不成功。
E.赵科长这次戒烟一定能成功。
解析 题干“赵科长又戒烟了”,在语义上或语用上预设了:(1)赵科长吸烟;(2)赵科长过去戒过烟;(3)赵科长以往的戒烟没有成功。选项A、B、C、D或直接就是题干的预设,或是根据预设所作的推论,只有E与题干及其预设没有推出关系,因此正确答案是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