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讲 文本细读的意义和方法

一、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

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一个转折。在上一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那时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流派和治学方法都是从古典文学研究中派生出来的,学习、研究现代文学者,也多是从古典文学的治学方法中寻找路径和方法。比如,作家的著述系年和年谱的编写、作家资料的收集以及文本细读等等。但从整体上说,由于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现代文学研究不得不从以论带史的立场出发,使学术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文革”以后,学术界为了纠正原先过于强调意识形态而导致的以论带史倾向,着重强调了学术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研究方法似乎又回到作家作品的具体研究。1980年代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几乎都是从系统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开始起步,他们的第一本论著,多半是具体的作家研究和作品论。这也就意味着后来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和“重写文学史”的一代学者,都是在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后再提倡推动宏观研究的。1985年以后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一来是学术风气强化了宏观研究的必要性,二来是西方理论学说的不断引进,导致了学术界盛行新方法和新理念,对文学史的理论研究逐渐取代了具体的作家作品研究,文本逐渐不被重视。现在二十年过去,一届届的研究生都被笼罩在宏观体系的理论的阴影里。

当轻视文本的治学方法渐渐成了一种风气,问题就有些严重起来。我这样说,当然是有感而发——我每年主持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些相同的现象:许多考生对几本流行的文学史著作准备得相当充分,对一些流行的学术话题和读物也相当熟悉,但是当你抽样地选一些文学作品作为问题的话,立刻就会发现破绽,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不仅相当少,而且几乎不具备解读作品的能力。曾有一位考生诚实地告诉我:他的导师对他说,做学问就先要建立起一个理论框架,然后把符合理论框架的作品往里面填。我听了当时就很想告诉他,如果你学习现代文学史没有成百成千地阅读作品,对文学作品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如数家珍,那么所谓的文学史理论体系都是别人的,而与你无关,你将永远被排除在这一专业的门槛之外,不会产生真正的独立见解和自己的学术观点。现在考研究生的考生只注意招生章程上开列的参考著作,其实再详细的参考书都不可能把阅读作品的细目开列出来,但这恰恰是专业基础是否扎实的关键所在。

我常常想,所谓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关系,类似于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就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就像夜幕降临,星光闪烁,每个星球彼此都隔得很远很远,但是它们之间互相吸引,互相关照,构成天幕下一幅壮丽的星空图。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文学史。我们穿行在各类星球之间,呼吸着神秘的气息,欣赏那壮丽与清奇的大自然,遨游太空。研究文学史是一种遨游太空的行为。星月的闪亮反衬出夜幕的深邃神秘,我们要观赏夜空,准确地说就是观赏星月,没有星月的灿烂我们很难设想天空会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魅力又何在呢?我们把重要的人物称为“星”,把某些专业的特殊贡献者称为“明星”,也是表达这样的意思。当我们讨论文学史的时候,就不能不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样一批类似“星”的文学名著上。

对文学作品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我们才会有好奇心去关心:这些作品是怎样诞生的?作家是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下创作这部文学名著的?作家的生活经验与创作之间构成怎样的关系?于是才进入文学史的第二个层面即文学史的掌握。文学史的知识包括文学思潮流派的发生原因和经过,包括作家的生活环境与命运遭际,也包括文学与外部社会的各种关系,诸如出版、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关系。所有这些因素都是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和传播服务的,离开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所有文学史知识都成了文学的外部因素,而文学的外部因素只能说明外部世界,并不能针对艺术审美本身。所以,文学史的构成因素用于社会研究或文化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并不能为文学的审美自身提供什么新的证据。我们把文学史上的精品视为艺术奇观,其生成原因似乎很难从具体的生活环境给以准确揭示,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欣赏与体验中来感受其价值所在。

在充分掌握了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感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它的并不长远的历史过程本身体现了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寻思。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世界格局观照下并不能说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但它是活的文学、有血有肉的文学,这意味着文学创作中体现和包容了知识分子的巨大的精神探求动力。这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的精神传统,或许我们正是其中的一员,如果我们在这个意义上学习现代文学,那它就直接关联到我们的人生道路和行为模式。但是,即使在这样一种比较崇高的目标之下,我们借助了现代文学来完成,同样是从审美出发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性力量普遍缺失的环境下,拜金主义、追名逐利思想盛行,人心干枯就仿佛土壤的干枯,它无法再生出新鲜活泼的生命意义。为了寻求精神甘泉,有许多人走宗教的道路,这也是人们精神不死的证明之一,但我更相信人文精神的力量,我相信人依靠理性和美好的感情,可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信。在中国这样一个宗教传统薄弱的国度里,坚持和弘扬人文精神是凝聚民族信心的主要力量,而对美的感受和美的创造是人文精神的基础部分。我想阅读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审美的训练,训练读者对文学语言和文学美感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进而洞见人性的丰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丰富滋润起来。

我常常以胡风为代表的七月派创作为例来说明这个过程。第一个层次需要我们认真细读文学作品,从诗歌里领悟诗人们的美好感情,第二个层次需要我们掌握有关七月派诗人的遭遇和整个胡风事件的来龙去脉,而第三个层次,我们将学习和讨论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种种特定环境的精神反应以及他们自觉的使命、追求和他们所遭受的灾难的教训。然而,对胡风事件的三个层面的理解,都是从对七月派创作的美好的感性认识开始的,只有在审美上认同诗人们的创作价值,才能提出质疑:创作了这么美好的作品的人们为什么会遭受如此残酷的灾难?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一切都是从阅读作品开始的,如果离开了第一个层面的感性认识,整个理解都会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