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初创阶段(1958—1965年)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座谈会和歌舞节目开始试验播出,从而拉开了我国电视艺术发展的序幕。在未来的8年里,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电视艺术始终处于萌芽时期,节目质量较低,受众屈指可数。但它毕竟为日后电视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做了最早的准备。
一、说教目的的灌注
作为一种刚刚诞生的文艺样式,电视艺术还未探索出本体性的艺术规律,其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文艺政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和牵制,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成了“简单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在具体创作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主题先行”,即根据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事先设计完整的“文本”,然后根据“文本”拍摄制作电视影像,这使得电视作品的说教意味浓重,艺术性征萎缩,完全成为教育工具,总体上来说较多的是宣传品而非艺术品。就电视剧而言,这8年期间创作的近百部作品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它的时效性——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动态和党的方针、政策:为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创作了《一口菜饼子》;为歌颂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创作了《女状元》;为反映北京‘十大建筑’的建设情况,创作了《新的一代》……二是它的纪实性——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根据上钢工人邱财康抢救国家财产被烧伤,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的事迹,创作了《党救活了他》;根据与地主阶级作斗争的少年英雄刘文学的事迹,创作了《刘文学》;根据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的事迹,创作了《焦裕禄》……”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同样担负着宣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舆论工具任务,其主要内容为报道新中国取得的各项成就和先进模范,如纪录重大庆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庆典纪实》,反映越南战争的《英雄的越南南方人民》、《战斗中的越南》,表现少数民族新生活的《欢乐的新疆》、《古老西藏换新天》,反映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的《周恩来非洲之行》,以及批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收租院》。其中,虽然有些作品做了不同程度的艺术探索,但基本上还是按图索骥,重于说教。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以宣教为目的的电视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充分表现出了鼓舞人民、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政治至上、主题先行”的创作模式和“一味说教”的创作理念束缚了电视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直播手段的使用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非它所传递的内容。他的观点虽然因为有些偏激而招致质疑,但毕竟说明了媒介技术在媒介发展中的重要性。电视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近代物理学、机械学、光学、声学、化学、电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视艺术的起步和推进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和物质前提,电视技术对电视艺术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还没有掌握电视录制技术,因此,屏幕上的绝大多数节目只能采取实况转播的方式播出,束缚了电视艺术的发展。这在早期电视剧的创作中可见一斑。1958年6月15日,仍处在试播期间的北京电视台,在演播室内直播了根据《新观察》杂志上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正是这部时长20分钟的“直播电视小戏”拉开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序幕。当时担任此剧摄像的文英光回忆道:“这个剧主要是为了配合其时‘忆苦思甜’、‘节约粮食’的宣传而制作的,全剧只有四个角色和一个串场人,场景也比较简单。因为当时电视设备比较简陋,播出条件差,大家认为作为试验应从简单剧目做起……当时演播室只有70平方米左右,地方狭小,还要搭上两场景,笨重的摄像机运动起来需要两个人帮忙……因为当时的电视节目都是直接播出,为保证直播的成功,各个工作尽心尽力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为保证播出万无一失,还专门邀请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化妆师为演员化妆,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各工种摩拳擦掌,在北京电视台试播后的一个半月之际,即1958年6月15日,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诞生了!”而弘石把当时的情景描绘得更加细致生动:“过来人曾将此形容为一场高度紧张的多兵种综合战斗:两台电子管摄像机要严格按照导演预先设计好的分镜头计划摄取画面,而助手们则须人工帮助推拉分量颇重的摄像机和移拽后边拖着的粗笨的电缆线,且不能出丝毫声响;演员们根据指示灯的信号在表演区进行表演,并必须严格控制节奏和秩序;至于演播导演,则必须耳目并举,随时将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准确无误地组接和传送出去。一个节目制作下来,现场的所有人员个个都已经是大汗淋漓了。”从以上的描述中不难想象出当时电视艺术创作设备之简陋,条件之艰苦,工作之繁重。同时,我国第一代电视艺术工作者挥汗拓荒的工作热情和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也确实令人感佩。
从此以后,直至1966年,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又诞生了百余部直播电视剧,如北京电视台的《党就活了我》、《火人的故事》、《新的一代》、《耕耘记》、《球迷》、《江姐》,上海电视台的《红色的火焰》、《姊弟血》,广州电视台的《谁是姑爷》、《长征路上》,黑龙江电视台与吉林电视台的《三月雪》,等等。
除电视剧之外,当时的许多电视文艺节目同样采用直播方式。1958年6月26日,北京电视台开始了第一次舞台演出节目的实况转播,电视综艺晚会由此诞生。电视直播的及时传真特性,使观众能在同一时间里看到剧场演出的实况。在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剧场演出的实况转播成为了电视艺术的重要形式,运用直播方式播出的文艺节目大大丰富了电视荧屏。1960年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综合性文艺晚会、1961年播出的毛泽东诗词欣赏晚会、1961年至1962年陆续播出的三次“笑的晚会”等,为电视艺术的发展做了最早的实践准备,丰富了电视观众的精神生活。
三、其他艺术的传播
这一时期的电视在播出原创性节目之外,还发挥着重要的艺术传播平台的作用,即同期转播大量其他类型的艺术节目,除上面提到的文艺晚会之外,还有戏曲、电影、话剧、舞剧等。这一方面扩大了这些节目的传播范围,提高了其影响力度,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我国早期的电视工作者也做出了电视艺术与不同门类艺术形态相融合的最初尝试。
戏剧,尤其是戏曲一直是我国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艺样式在很早就被搬上电视荧屏,使得广大戏曲爱好者“在家中看戏”成为可能。1958年,成立之初的北京电视台便把梅兰芳主演的《穆桂英挂帅》,尚小云主演的《双阳公主》,周信芳主演的《四进士》,马连良和张君秋合演的《三娘教子》,张君秋、叶盛兰和杜近芳合演的《西厢记》等通过剧场转播与广大观众见面。从1960年开始,我国电视工作者尝试性地播出了经过某些电视化处理的戏剧节目,如在中央及地方电视台陆续播出的歌剧《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京剧《红灯记》,评剧《双玉蝉》、《祥林嫂》,昆曲《李慧娘》,川剧《燕燕》,话剧《伊索》、《雷雨》等。这类节目由于少量电视语言的运用,比剧场原样转播有所改进。1961年12月11日至19日,为庆祝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舞台生涯40年,北京电视台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连续转播活动,转播了周信芳主演的《打渔杀家》、《乌龙院》、《打瓜招亲》、《宋世杰》、《张飞审瓜》、《斩经堂》、《四进士》和《海瑞上书》等剧目,让观众大饱耳福。1964年12月底,北京电视台利用黑白录像机录制了常香玉主演的豫剧《朝阳沟》第二场和京剧《红灯记》中的《智斗鸠山》一场,在迎接1965年元旦的文艺晚会中播出。从此,电视文艺从实况直播舞台演出向录像播出过渡。
文艺类节目的转播在当时也是电视艺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有歌舞、曲艺、诗朗诵等,内容多样,品种丰富。1958年5月1日晚,北京电视台试播的第一天便播出了电视文艺节目,当时是在一间约60平方米、由会计室改建的小演播室内直播的,其节目有中央广播实验剧团表演的诗朗诵《工厂里来的三个姑娘》,北京舞蹈学校演出的舞蹈《四小天鹅舞》、《牧童和村姑》、《春江花月夜》。1960年,北京电视台首次在新建的600平方米演播室里排练、播出了综合性春节文艺晚会,有诗朗诵、相声、戏曲、歌舞等内容,演播条件和艺术加工能力有所进步,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舞蹈《赵青独舞》等,都用了电视手段进行艺术再创造。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国庆期间,北京电视台转播了来访的苏联芭蕾舞团表演的《天鹅湖》,乌兰诺娃主演的舞剧《吉赛尔》和《海峡》的片段,从此外国文艺成为中国电视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播放电影和纪录片也一直是电视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北京电视台第一天的试播中就有故事片播出。1959年国庆期间,北京电视台先后播映了4部重点发行的献礼片(《林则徐》、《风暴》、《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4部大型纪录片(《英雄战胜北大荒》、《第十个春天》、《远征沙漠》、《红光照山村》),此后的几年中还陆续播出了数量可观的其他故事片和纪录片。
在我国电视处于幼年的时候,电视艺术还没有真正完成本体认知和自我实现,因此只能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借助其他文艺形态来充斥荧屏,满足观众需求。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电视艺术正是在吸收其他艺术营养的基础上独立和完善,最终壮大繁荣的。1958年至1966年,年轻的电视艺术正在为日后的崛起默默地积蓄着最原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