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和对人类先进文化思想的批判继承中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其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理论、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剩余价值学说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学说等基本原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论来源。
1.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社会大生产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西欧国家。当时,资本主义在西欧许多国家已经从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阶段跨入机器大工业阶段。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法、德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开始并完成了产业革命。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革新,生产规模的扩大,交通运输的发达,世界市场的建立,使人们对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获得了相对科学的认识。随着大工业基础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提高竞争能力,一方面通过不断改善技术装备、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产品数量来实现“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却竭力通过下压工人工资、形成产业后备军来降低生产成本。这两个方面互相作用的日积月累,导致社会购买力大幅下降,国内市场极度萎缩,最终在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生产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从而提出了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任务。产业革命不仅是一场伟大的技术革命,同时也引发了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那就是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社会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后,欧洲相继发生了三大著名的工人运动。通过这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的力量得到充分展示,使人们认识到无产阶级是革命性最彻底的阶级,无产阶级一旦掌握了先进的思想理论,一定能承担起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在这样的情形下,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要求一个崭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当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离不开前人优秀思想材料对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源虽然深藏于资本主义的物质和经济事实之中,但却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吸收和改造的基础上创造的新理论。
1842—1844年间,马克思通过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办《莱茵报》期间与广大群众的深入接触,恩格斯通过写作《英国状况》和在曼彻斯特深入调查工人阶级状况,实现了世界观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写出了《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两部论战性的著作中,他们既清算了论敌的唯心主义体系和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在社会历史观中的表现,也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清理和总结。以此为标志,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开始形成。在1844—1847年的笔记中,马克思还写出了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出了被列宁称为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哲学的贫困》。在进行理论创作与深入工人群众生活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实现推翻资本主义、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建立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1846年春,他们在布鲁塞尔成立了一个宣传性的团体,即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他们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共同起草了同盟的章程,即著名的《共产党宣言》。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投入了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创办了《新莱茵报》并亲自担任主编。革命失败后,他们及时写出了总结这次革命经验教训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和《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提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等一系列新原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为了彻底批判资本主义,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马克思把他的研究重点转向经济学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其中,《资本论》中关于剩余价值的发现,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及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评价说:“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马克思恩格斯于1864年创立了第一国际,并同国际内部各种机会主义派别进行了原则性的斗争。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总结公社的历史经验和痛斥资产阶级对公社的诽谤和诬蔑,马克思以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法兰西内战》这篇光辉著作。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极其关注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1875年,马克思写出了《哥达纲领批判》,在对纲领草案中拉萨尔机会主义观点进行严厉批判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理论,阐述了共产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并论述了两个阶段的分配原则。1878年,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成。1880年,恩格斯发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时,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做了科学预测。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和出版了《资本论》第2、3卷,晚年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理论创作,出版了一系作品。1884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这部著作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始社会史的空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被列宁赞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1886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出版,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成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部重要著作。晚年的恩格斯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和反击敌对思潮与错误倾向斗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都是为了实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和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而进行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明确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规律。要求对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进行研究,不仅要对世界进行科学的解释,更应致力于对世界进行革命的改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完成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恩格斯称赞马克思对于唯物史观的发现,“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研究的对象,恩格斯曾明确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他详细阐明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出路,以及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作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从而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居于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归宿,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是完整而又严密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就无法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无法认识到共产主义未来的历史必然性和基本特点,就无法引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去,因而对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意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不同情况,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既具有针对当时形势需要的指导作用,又具有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革命运动的普遍适用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首要指导意义就是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批判性和创造性。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不使用空洞的说教和死板的命令,而是通过与资产阶级进行思想斗争、与资产阶级争夺意识形态阵地、与资产阶级争夺群众来进行。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批判史。马克思恩格斯对旧理论和旧制度批判的力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在批判的过程中,许多似是而非的内容被澄清,错误的思想得以清理,正确的思想得以传播。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无情批判,根本目的在于创立新理论,批判旧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离开了创造性,马克思恩格斯就不能对资产阶级社会思潮和腐朽思想进行有效批判,就不能有效地为无产阶级指明前进的方向,也就不能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有效地掌握群众。
马克思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实践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揭示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得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结论。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不仅说明了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通过认识的来源、目的、发展动力及真理的检验标准等方面说明了社会实践也是认识发生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和人的思想为实践对象的活动,现实的人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主体,而人的思想虽属于主观形态,但其产生的根源、发展变化的动力都是来自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因此,无论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动力还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其基础都是现实的人类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架构理想和现实、价值和事实之间联系的桥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发展是通过人在实践中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再通过人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唯物史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这种能动性表明,人是实践的主体,通过实践改造世界、认识世界,随着实践的发展也不断发展着自身的本质。由于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所以,人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然具有某种局限性。但是,不仅是“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也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永不停息的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而社会实践在本质上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本身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也是源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只有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检验。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造性的发展中批判错误思潮。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对旧理论的批判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仅仅为了让人民群众摆脱旧理论的束缚,而是为了向无产阶级提供一个崭新的理论,通过这个理论指导人民群众去创造一个新世界。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承认自己的理论是终极真理,而是要求人民群众根据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实践不断丰富、创新、发展这些理论,从而保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性质,保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批判性、战斗性和创造性。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起,马克思就开始从历史观领域系统地批判包括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在内的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提出了“生产方式”这个范畴,强调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去认识某一个时期的历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完成了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彻底清算,初步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交往形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唯物史观进行科学概括之前所作的最为完整的表述。1847年上半年,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关系”的科学概念。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通过对蒲鲁东价值理论的批判,接受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并逐渐接近了对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和对剩余价值来源的揭示。1856年,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派经济学家达里蒙的劳动货币理论时,超越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提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批判的结果。与其他各种学说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新世界的。这一点,在《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用他们一生对新经验的总结、新问题的探索这一过程,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错误思潮的批判中掌握群众。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础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群众、争取群众、掌握群众的重要手段。为了使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摆脱各种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控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因此,离开了批判性和战斗性,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动力基础。在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反对一切把旧制度、旧事物看做凝固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反对一切为旧制度辩护、抵制和打压新生事物的论调。他们坚信,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为此,他们对无产阶级运动及新制度的建立,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作为一种以批判性为本质特征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每一步胜利都是在同错误理论和思潮战斗中取得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逐渐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在1864年成立的第一国际中,马克思主义最初并不占据统治地位。究竟如何确定第一国际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在纲领和章程起草委员会上同英国工联主义、法国蒲鲁东主义、意大利马志尼主义等形形色色的思潮进行了斗争,最终取得了修订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的权利,并成功地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写进了成立宣言,而且明确提出了“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的反改良主义思想,极大地消除了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宗派对无产阶级的控制。之后,为了和各种社会主义宗派争夺阵地和群众,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批判了英国工联主义在工会运动问题上的改良主义观点、法国蒲鲁东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观点,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中的指导地位。从1869年开始,马克思同机会主义宗派争取群众的斗争不断升级,从一般的理论层面进一步向工人运动方面接近,集中体现为同巴枯宁主义者的斗争。经过一系列争取群众的准备工作,1872年9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国际工人协会海牙代表大会上同巴枯宁主义者展开决战。大会通过了恩格斯关于巴枯宁的社会民主主义同盟进行破坏活动的调查报告,将巴枯宁等人开除出国际工人协会。由此,马克思主义战胜了工人运动中一切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成为欧美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理论必须经过斗争才能掌握群众,因此,无产阶级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战斗性。恩格斯在给倍倍尔的信中对此进行了总结:“谁要是像马克思和我那样,一生中对冒牌社会主义者所作的斗争比对其他任何人所作的斗争都多(因为我们把资产阶级只当做一个阶级来看待,几乎从来没有去和资产者个人交锋),那他对爆发不可避免的斗争也就不会感到十分烦恼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初期,往往很难将之与旧的思想观点与错误的思想观点进行正确区分,新旧思想较量的过程通常伴随着质疑与困惑、烦忧与不解,甚至思想的停滞与倒退。坚持深入、理性的批判,坚持针对错误思潮和整个资产阶级的批判,是争取群众重要窗口期。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明了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马克思主义要求从最本质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角度,观察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复性和常规性,以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又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等。思想关系又可再分为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科学、法律、政治思想等方面,这些关系通过不同时代的阶级、阶层、国家、民族、种族、宗族、家庭等多种关系得到体现。唯物史观认为,这些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正如列宁所说:“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已有一些思想家注意到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但是还不能把它归结于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即生产力的高度,因此还是无法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才有可能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成是自然历史过程,才能观察到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复性和常规性。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们的现实存在倘若在自然的状态下自发地前进,其发展必定是十分缓慢与曲折,这种发展状况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应生产力积极向前发展的主动要求,人们应该通过接受先进的、科学的思想,在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进行自为的、自觉状态下的发展,通过确立和追求理想信念,从而改变人的现实存在,主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实现人的自觉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要求透过历史人物的思想动机,研究隐藏于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以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有规律可循,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则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唯心主义者据此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无数个人主观意愿的纯属偶然的堆积,社会历史完全由偶然性支配,而偶然性的发生是由于个别伟大人物或神秘力量的出现,而对于伟大人物或神秘力量背后的动因,却无法做出解释。恩格斯认为:“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唯心史观把个别杰出人物的思想动机看成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的不足,而仅将之视为起点,并由此继续研究在个别杰出人物背后使民族、阶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原因,进而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结论。在对唯物史观进行推导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也开始显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的实际思想意识水平之间的矛盾,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人们实际的思想意识水平的提高。人的思想和意识,是人的一种自觉能动性。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恩格斯也指出:“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这种人的自觉能动性决定了人对思想和精神的绝对需要,而人们头脑中发生的这种思想过程,即便是“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恶,或者甚至是各种纯粹个人的怪想”,在其背后,也都隐藏着客观根源,这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观点,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即无论是研究思想意识、思想过程的产生、发展、变化,还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人们的思维活动,都应该从人们的实际生活,即“社会存在”中去寻找根源,离开了“人们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空洞抽象的说教。
马克思主义要求从人的本质出发,通过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分析各种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它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时代,这是由社会意识的阶级本质决定的。一切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非常重视对人的理解,以更好地引导或控制人的思想和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法律是人们自由的圣经。当他们发现在现实中所碰到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无法用这种观点得到解释时,逐步意识到物质利益的重要作用,开始察觉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经济事实,才是全部现实斗争和政治历史的基础。从马克思恩格斯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转变的过程来看,他们是在清算抽象人性论把“人的理性”作为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影响中,在深入接触和剖析社会物质生活现实的矛盾中,逐渐得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的历史唯物主义结论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任何“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现实的人为实践对象的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只能是实践。人的思想虽然属于主观形态,但思想所产生的基础和根源,以及思想发展变化的动力,都只能是实践活动和客观实际。因此,对不同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必须结合人的实践活动和客观条件,寻找发展变化的实践基础和客观原因,这样才能对不同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象、手段等做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