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语篇阅读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1 阅读与推理研究方法简介

5.1.1 回述

回述是最早用来探测阅读过程推理产生的方法之一。在回述实验中,受试首先阅读整个语篇,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自由回述(free recall),或依据所给线索回述(cued recall)所读内容。研究者收集并分析回述结果(recall protocols),检验读者的回述材料中是否包含语篇中隐含的目标推理信息。这一实验方法的原理是,如果读者在阅读中产生了推理,这些原本隐含的推理信息就有可能出现在回述中。

5.1.2 阅读时间法

阅读时间法是通过测量并比较同一个句子(称为关键句,critical sentence)在推理段和控制段的阅读时间来推断推理的产生。此类实验一般是运用移动窗口技术(moving-window technique),由受试通过电脑对阅读段落进行逐字固定速度阅读(word-by-word fixed-paced reading),或逐句读者自控速度阅读法(sentence-by-sentence self-paced reading)。前者往往阅读材料较短(一般是一到两句),而后者往往采用较长的语篇(4至7句)。由电脑自动记录关键句的阅读时间。以预期推理的研究为例,实验者设计阅读材料,使关键句所表达的内容和目标预期推理(target predictive inference),即实验中设定的预期推理相矛盾。如果受试在阅读中激活了和目标预期推理一致的预期推理,那么,他们在阅读与推理相矛盾的句子时就会用更长的时间。这样,比较受试在推理段和控制段中关键句的阅读时间,就可以推断受试在阅读中是否产生了推理。

阅读时间法主要是基于眼—脑同步和即时加工假设(the eye-mind and immediacy hypothesis),即受试对某个语篇单位,如单词的注视与对该词的心理加工是同时进行的。受试只有在对注视的语篇单位完成所有的加工之后,才会继续进行阅读。读者的阅读速度是和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加工相匹配的,阅读速度是加工过程的一个反映。因此,句子阅读时间反映了理解加工的难易。

5.1.3 眼动记录法

眼动记录法(eye movement recording)是使用眼动仪记录受试阅读过程中眼运动轨迹的一种方法。与阅读时间法一样,眼动记录法也是基于眼—脑同步和即时加工假设。研究者利用这一方法可以获得阅读过程的很多重要数据,如注视时间(fixation duration)、注视位置(locus of eye fixation)、注视次数、回视(regressive fixation)次数和眼跳(saccade)距离等眼动指标(阎国利,2004:48—52)。收集到的眼动数据成为研究者分析阅读中实时认知加工的指标。在以往的推理研究中,眼动记录法已被用来探测基于词汇的语义推理(如O'Brien et al.,1988)和预期推理(如Calvo et al.,2001;2003)。

以预期推理的实验研究为例,读者在阅读完推理段和控制段后,要阅读一个后续句子,在这个句子中包含有代表目标推理概念的目标词汇(target word)。研究者们利用眼动仪记录读者在阅读目标词汇区域时的眼动情况,分析各种相关的眼动指标,如对目标词汇的首次注视时间(first-fixation duration),凝视时间(gaze duration),二次阅读时间(secondpass reading time)以及回视概率(probability of regressions)等来推断推理的产生以及推理的时间进程。

5.1.4 反应时法

反应时法是通过测量并比较受试对目标词汇做出反应的时间来探测推理的产生。反应时法一般也是利用自定步速阅读技术,受试通过电脑对阅读段落进行自定步速阅读,并由电脑记录反应时。反应时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实验范式:

5.1.4.1 再认

在再认(recognition)实验中,基本的做法是,在阅读一个段落的过程中或阅读之后立即呈现一个或多个代表目标推理概念的探测词(probe word)。这个段落有可能是推理段,即含有潜在推理的段落,也有可能是控制段,即不含有潜在推理的段落。受试必须用按键的方式表明这个目标词是否在段落中出现过。再认的实验原理是,如果受试在阅读推理段时产生了目标推理,那么推理概念就会被激活。这样,受试区分推理所得信息和显性信息的难度就会增加。在推理段中,探测词没有在语篇中出现,受试就很难做出判断,也更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控制段中,探测词在语篇中出现过,受试就容易做出判断。对探测词的再认潜伏期(recognition latency)包括测试词的词汇提取时间、将探测词对照语篇记忆的时间和受试做出判断的时间。

5.1.4.2 命名

在命名(naming)实验中,受试在读完语篇之后,会看见一个代表推理概念的词汇,受试需要把它读出来。命名潜伏期(naming latency)或称命名时间(naming time)包括词汇提取和发音时间。受试所阅读的段落有的是推理段,有的是控制段。如果受试在阅读推理段过程中做出了推理,就会对代表推理概念的词汇提取产生启动效应,词汇提取时间就会缩短,命名时间也就会相应缩短。而在阅读控制段时,由于读者没有做出推理,不会产生启动效应,命名时间就不会缩短。因此,通过比较推理段和控制段命名时间是否有差异,就可以判断受试是否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目标推理。

5.1.4.3 词汇判断

在词汇判断(lexical decision)实验中,读者在阅读完推理段和控制段后,要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是词。这个字符串代表目标推理概念。词汇判断包括两个部分:词汇提取和判断过程。词汇判断实验的原理类似于命名实验。如果受试在阅读推理段过程中做出了推理,就会对代表推理概念的词汇提取产生启动效应,词汇提取时间就会缩短,词汇判断时间也就会相应缩短。而在阅读控制段时,由于读者没有做出推理,不会产生启动效应,词汇判断时间就不会缩短。

以主题推理的研究为例,研究者设计实验阅读材料以及目标词汇(包括主题词和控制词)。受试首先阅读一段简短的文字,这个语篇的意义是围绕着一个同形异义词建构的,测试段落以一个同形异义启动词结尾。每个段落的同形异义词呈现后接着呈现词汇判断目标(lexical decision target)。测试段落使用适当的推理词(主题词)或者不适当的推理词(控制词)以确定受试是否对适当推理词的反应更快。如果读者产生与主题相关的推理,那么其对主题词的反应时应该比对控制词的反应时短。

5.1.5 有声思维

有声思维(或称共时内省法,Horiba,1993;1996)是Newell和Simon 1972年开始使用的。Newell和Simon指出,阅读可以看成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有声思维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阅读过程。有声思维实验要求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说出脑子里所想的内容,实验者录下这些口头材料,并进行分析。这些口头材料可以揭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短时记忆里的信息(Ericsson &Simon,1993),因此,可以反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的即时加工过程,包括推理过程。

5.1.6 fMRI和ERP方法

语言是大脑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功能,因此,研究者们试图通过研究阅读时大脑相关区域的活动来推断阅读加工过程。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已使各种脑功能探测技术日趋完善。常见的探测方法有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术(fMRI)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

fMRI是以脑功能活动所致的血氧浓度改变为标志,在超快速磁共振图像上直接实时显示脑功能的变化。如果某一脑区在单位时间内血氧消耗量比正常状态时大,就说明此脑区是处于被激活状态的,而且依据单位时间内血氧消耗量的大小可以分辨出不同的激活程度。通过设计语言刺激方案,观察语言刺激与脑区的范围、激活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研究语言功能与人脑之间的关系。ERP指凡是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撤销刺激时,在脑部所引起的电位变化。ERP实验的研究指标分行为指标和ERP指标。一般情况下,行为指标为反应时和正确率;ERP指标为潜伏期和波幅值。一般情况下,反应时越长、正确率越低的实验反映出人脑对刺激的加工强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潜伏期越长、波幅绝对值越大的实验结果反映出人脑对刺激的加工强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杨亦鸣,2003:56)。与语言加工有关的ERP研究大多集中在语言理解方面,研究者们分别发现了与语音、语义、句法等相关的ERP成分。由于具有高时间分辨率,ERP研究可精确地揭示出认知加工中不同信息作用的时间进程(任桂琴,2006: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