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第一册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说明】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春秋列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用简括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事物(特别善于写战争),也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为后世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都从中汲取了营养。
关于《左传》的作者和成书时代,历来有许多争论,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后来经过许多人增益。
本篇记载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
烛之武,郑国大夫。“之”和文中佚之狐的“之”同为语助词,置于人的姓名之间。
【原文】
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3]也。晋军函陵[4],秦军氾南[5]。
佚之狐[6]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7]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8]曰:“臣之壮也[9],犹[10]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11]。”公曰:“吾不能早用子[1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3]。然[14]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15]。
夜缒[16]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17]知亡矣。若[18]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19]。越国以鄙远[20],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1]?邻之厚,君之薄也[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3],行李[24]之往来,共其乏困[25],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6],许君焦、瑕[27],朝济而夕设版焉[28],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29],又欲肆其西封[30],若不阙秦[31],将焉取之[3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3]。”秦伯说[34],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35],乃还[36]。
子犯请击之[37],公[38]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40];失其所与,不知[41];以乱易整,不武[42]。吾其还也[43]。”亦去之[44]。
【注释】
[1]晋侯、秦伯:晋文公(公子重耳)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指晋文公出奔之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以,因为。其,代郑国。
[3]贰于楚:和楚国亲近。指城濮之战时郑国出兵助楚。贰,从属二主,这里指郑国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北十三里。
[5]氾(fàn)南:氾水之南,也属郑地,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此水早已干涸。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
[8]辞:推辞。“辞曰”的主语是烛之武。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之,取独。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也已,句末语气词连用。已,同“矣”。
[12]子:您。古代对人的尊称。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代词,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了郑伯。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夜缒而出的主语是烛之武。
[17]既:已经。
[18]若:如果。
[19]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敢,表谦敬的副词。烦,麻烦。执事,办事人员,这是外交辞令,表面上说的是秦穆公下属,实际说秦穆公本人。
[20]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把远地当作边邑。以,表目的的连词。鄙,边境上的城镇,这里用如动词,是作为边邑的意思。远,指郑国。
[2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为。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
[22]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2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以”字后省略了宾语“郑”。后世以“东道主”为“待客的主人”的代称,由这句话而来。
[24]行李:一指行人(外交使节);一指行装,行人外出所带用品。这里指前者。
[25]共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共,同“供”,供给。
[26]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晋惠公是晋文公的弟弟,这句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继位的事。
[27]许君焦、瑕: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焦、瑕,晋国地名。
[28]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打土墙用的夹板,这里指版筑的土墙。
[29]东封郑:以郑国为东边的边界。封,疆界,这里作动词,划定疆界。
[30]肆其西封:延伸它西边的疆界。肆,延伸,扩张。封:疆界,名词。
[31]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损害。
[32]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哪里。之,指代土地。
[33]唯君图之:希望您来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34]说:同“悦”。
[35]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秦穆公)派杞子、逢孙,杨孙留下来戍守郑国。杞子等三人都是秦国大夫。
[36]乃还: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7]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袭击秦军。子犯,晋国大夫狐偃的字。之,代秦军。
[38]公:晋文公。
[3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那人,指秦穆公。
[4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因,依靠。敝,损害。
[41]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与,与国,同盟国。知,同“智”。
[42]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是不符合军事道德的。古时认为武能禁暴戢(止)乱,即所谓止戈为武,意思是用战争来制止战争。这里说晋和秦本来是盟国,现在竟然互相混战,这是违反军事道德的。
[43]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44]去之:离开郑国。之,代郑国。
【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和楚国亲近。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若是派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敌兵就一定能撤退。”郑文公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都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不能及早任用您,现在遇到紧急的事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然而郑国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郑文公的请求。
夜里,烛之武被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吊着下去。见到秦穆公,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若是灭掉郑国而对君王您有利,郑国冒昧拿这件事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而把遥远的地方作为自己的边邑,君王您知道那是很难的啊。为什么要消灭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实力雄厚了,就等于君王您的力量被削弱了。若是放弃灭掉郑国的打算而让它来做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那么您的外交使者来来往往,我们可以供应他们途中所必需的费用和生活用品,这样对君王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君王您曾经给过晋惠公恩惠呢,他也答应过给君王您焦、瑕这两个地方,早上刚渡过黄河而晚上就背弃诺言筑起城墙来防御您了,这是君王您知道的事。再说晋国,有什么能使其满足!等它灭掉郑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会想扩展它西方的疆界,若是不侵夺秦国的国土,它将从哪里取得它所需要的土地呢?您这样做是损害秦国而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君王您好好考虑一下这件事吧。”秦穆公很高兴,同郑国订立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留守在郑国,就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追击秦穆公。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伤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这个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军事道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导读】
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欣赏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
1.跌宕、生动。《烛之武退秦师》侧重记录人物对话,写得起伏跌宕,毫不呆板。当秦晋大兵压境,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军,没想到却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产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及大敌当前的危机,使烛之武捐弃前嫌,君臣团结一致对外。烛之武说秦君先指出亡郑于秦无益,接着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作为缓冲,然后紧逼一步,说明亡郑不但对秦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不战而返,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生动活泼,扣紧读者心弦,增强作品感染力。
2.简练、透辟。本文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体现辞令的说服力和吸引力,烛之武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一百二十五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既委婉含蓄,又无懈可击。开头两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是问题的提出,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知其难也”是第一层,言亡郑对秦无益。“焉用亡郑以陪邻”三句是第二层,言亡郑只对晋有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四句为第三层,言保存郑国于秦有利。“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四句为第四层,言晋国过去对秦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以此来离间秦晋关系。“夫晋,何厌之有”至“唯君图之”是第五层,言晋贪欲无厌,灭郑之后,必定进一步侵犯秦国,秦国就要受到损害。五层意思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烛之武奉命去见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抓住秦君心理,说辞里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君主,能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
【练习】
一、填空: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______史书,相传为______ 末年______ 国史官______ 所作。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______ ; ______,不知;______,不武。
二、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义项:
1.且贰于楚(① 从属二主;② 离心,背叛)
2.晋军函陵(① 军队;② 驻扎)
3.辞曰(① 致辞;② 拒绝、推辞)
4.越国以鄙远(① 边疆;② 把……作为边邑)
5.行李之往来(① 出使的人;② 行装)
6.共其乏困(① 供给;② 共同,一齐)
7.朝济而夕设版焉(① 渡河;② 帮助)
8.若不阙秦(① 同“缺”,损害;② 宫阙)
9.微夫人之力(① 没有;② 稍微)
10.唯君图之(① 只有;② 句首语气词,表希望)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译文:
3.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
5.吾其还也。
译文:
四、把课文第三段中烛之武的一番话分成五层意思,然后再把五层概括为两层意思。
分析: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概括:第一层:
第二层:
五、请完成下面1989年高考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方括号中是古人的注解),回答1—7题。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王钟侍王,曰:“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吴起①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重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不足保也;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②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禹放逐之。夏桀之国,左天门③之阴,而右天溪④之阳,庐、睾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城非不高也,人民非不众也,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注:吴起列传有小异。史迁曰:“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扬曰:“美哉言乎!使起之用兵每若斯,则太公何以加诸?”二子论之当矣。然其言不可以人废也。〕
〔注〕① 吴起:战国时魏人,曾为魏将,屡建战功,魏文侯任为西河守。文侯死,遭人陷害,逃奔楚国。不久任楚令尹,辅佐悼王实行变法。他严明法令,裁减冗员,整顿统治机构,促进了楚国的富强。悼王死,为旧贵族杀害。② 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③ 天门:山名。④ 天溪:水名。
下面一句话中“重”字的正确读音和解释是( )
1.是重危也。
A.zhòng重大的
B.chóng重复
C.zhòng更加
D.chóng重新
以下两题,例句中加点的字和题目中带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2.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C.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D.其行罚也,非以忿怒妄诛而从暴心也。
3.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 )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4.“然可得并者,政恶故也”这句话的正确译文是( )
A.然而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说明魏国政治不好。
B.然而却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说明魏国政治不好。
C.然而那些地方能够被兼并,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D.然而却能够兼并那些地方,说明魏国的政治不好。
5.本文中夏桀之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是( )
A.左天门之北,右天溪之南。
B.左天门之南,右天溪之北。
C.左天门之南,右天溪之南。
D.左天门之北,右天溪之北。
6.注释中所引史迁、扬雄的观点和注者自己的观点正确的理解是( )
A.史迁肯定吴起之言,否定其行。扬雄既肯定其言,又肯定其行。注者赞同扬雄的意见。
B.史迁肯定吴起之言,否定其行。扬雄既肯定其言,又肯定其行,注者不赞同扬雄的意见。
C.史迁、扬雄、注者都肯定吴起之言,否定其行,只是程度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D.史迁、扬雄、注者都肯定吴起之言,否定其行,表述方式不同而程度并无差异。
7.根据古注,可以知道原文中吴起的话又见于哪一部古书?
答: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