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说明】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赵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敬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他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临淄县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过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比喻。《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原文较长,前一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着重讲述学习的方法。这篇课文节选自前一部分。劝学,意思是勉励人们勤奋学习。
【原文】
君子[1]曰:学不可以已[2]。
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5],[6]以为轮,其曲中规[7]。虽有槁暴[8],不复挺[9]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10]则直,金[11]就砺[12]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3],则知明[14]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15]之所学也;吾尝跂[16]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17]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19]也,而闻者彰[20]。假[21]舆[22]马者,非利足[23]也,而致[24]千里;假舟楫[25]者,非能水[26]也,而绝[27]江河。君子生非异[28]也,善假于物[29]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30];积水成渊[31],蛟[32]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3]。故不积跬[34]步,无以[35]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36]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37],功在不舍[38]。锲[39]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1]。蟹六跪[42]而二螯[4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44]者,用心躁[45]也。
【注释】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diàn)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也叫蓼(liǎo)蓝,叶子可制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青。《史记·三王世家》:“传曰‘青采于蓝,而质青于蓝’者,教使然也。”后来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5]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中,符合,适合。
[6](róu):使……弯曲。木工用火熨木料,把直的弄成弯曲的。
[7]其曲中规:它的弧度符合圆规。曲,弯曲的弧度,名词。规,圆规。
[8]虽有槁(gǎo)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晒。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经墨线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2]就砺(lì):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3]参(cān)省(xǐng)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验、检查。省,省察、反省。乎,相当于“于”。
[14]知明:智慧明达。知,通“智”。
[15]须臾(yú):片刻。
[16]跂(qì):抬起脚后跟站着。
[17]博见:见得广。
[18]见者远:意思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19]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20]彰:明显,显著。
[21]假:借助,利用。
[22]舆:车。
[23]利足:脚走得快。
[24]致:达到。
[25]舟楫(jí):泛指船只。楫,划船的短桨。
[26]能水:指善于游泳。能,动词,善于。
[27]绝:渡。
[28]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
[29]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0]兴焉:兴,起。焉,还有下面“生焉”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备焉”的“焉”是助词。
[31]渊,深水。
[32]蛟:古代传说中能生发洪水的一种龙。
[3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养成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神明:精神和智慧。
[34]跬(kuǐ):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5]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6]骐骥(jì):骏马,良马。
[37]驽(nú)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8]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39]锲(qiè):用刀刻。
[40]镂(lòu):雕刻。
[41]用心一也: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2]六跪:六条腿。蟹实际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
[43]螯(áo):蟹钳。
[44]寄托:寄居托身。
[45]躁:浮躁,不专心。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直的程度,符合木匠的墨线,如果用火把它弯曲成车轮,它的弧度可以符合圆规;即使又经风吹日晒枯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由于用火熨使它弯曲成这样的缘故。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使它更直,金属制的刀剑放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使它更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那就能智慧明达,行动没有过错。
我曾经一天到晚沉思默想,却不如短时间内用功学习所得的收效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更远更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的人却感觉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比别人走得快,但是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借助于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禀性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啊。
积土成为山陵,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精神、智慧就会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聚涓涓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越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丢掉,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它之所以能上吃尘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如果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没有地方居住托身,是用心浮躁的原因啊。
【导读】
节选的课文,全文不足三百字,但已充分透彻地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应坚持的原则。文章通俗易懂,说服力强。这种显著的论证效果,除得力于中心明确、突出,论证精练严谨等因素外,运用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多角度、多层次地阐明中心的论证方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全文共用比喻二十一个,下面我们对此作具体分析。
文章开头点出中心论点以后,接着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两个比喻暗示,学习不仅可以使人获得长足进步,而且可以胜过前人。青从蓼蓝中提炼出来和水变成冰,是一个飞跃性的质变,这个质变,不是自然完成的,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人要由“恶”变“善”也是如此。荀子是“人性恶”论者,他认为,人虽性本恶,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才能气质也不是先天就有的。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关键在于后天的教与不教,学与不学。所以文章接着用木为轮做比喻。直木之所以能够造成为“虽有槁暴,不复挺”的轮子,就因为有木匠的精心制作和它本身的可塑性。文章运用这个比喻说明了物性可变的道理及其条件之后,进而把道理推而广之,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类比,引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的结论,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学习可以改变劣性,培养品德,增长知识,把自己造就成有用人才,但必须经过主观努力的道理。
初步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后,第二段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具体生动地说明利用客观条件对于达到预想目的的作用,从而启发人们必须善于学习的道理。然后从比喻中引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第三段阐述学习的态度方法,先用“积土”“积水”两个比喻引出“积善”的道理,从正面说明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的过程。继而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反面说明不注重逐步积累,就不可能有成就,就会学而无成。四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积累的道理和作用。接着用“骐骥”“驽马”“朽木”“金石”两对比喻作比较,从正反两面说明学习取得成绩与否,决定的因素不在客观条件的优劣,关键在于“舍”与“不舍”,强调学习要有恒心,要锲而不舍。最后以“蚓”与“蟹”一组正反比喻说明本身条件不好的人专心致志,就会取得成绩,有所进取;反之本身条件很好的人,不专心,好急躁,也必定一事无成。
这些比喻的喻体多采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明白、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使文章内涵丰富,发人深省。比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了作者的观点,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灵活富有变化,读来无板滞之感。
【练习】
一、填空:
1.《劝学》节选自 ____________,这部书是____________ 时期 ____________家学派 ____________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 ____________篇。
2.青,____________,而 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锲而舍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注意其古今意义的区别: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2.声非加疾也
3.假舆马者
4.金就砺则利
三、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注意其用法特点:
1.木直中绳,以为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四、归纳多义词不同义项:
五、翻译下面句子,特别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六、完成2003年北京高考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邴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三国志》卷十一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悲伤
B.崧辞曰。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识:见识
D.君乃舍之。乃:就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原过其旁而泣。
子路拱而立。
B.一则羡其不孤
秦贪,负其强
C.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D.当以书相分
斧斤以时入山林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