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与中国文化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收录“纟”字旁的共有267个字。我手里有一本十年前在香港出版的《普通话、粤音商务新词典》,收录“纟”字旁的也是267个字。这至少说明“纟”字旁的字在两千年里没有多少改变。
许多常用的汉语词汇都和丝有关:组织、维系、绨结、继续、经纬、绰约、缴纳、纤维、缤纷、编纂,等等,简直不胜枚举。一个人想避开含有“纟”字旁的字而写一篇文章还真是不容易。
当然还有成语。“作茧自缚”、“络绎不绝”、“一丝不苟”、“千丝万缕”这些都是最常见的。最有意思也最重要的是“锦绣山河”,把祖国山川之美比作丝织品,我们文化里面最美丽、高贵、精致的就是锦绣这样的丝织品,所以把壮美的山河叫锦绣山河。
诗词里面,白居易的《琵琶行》提到“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只是描写晚唐时的社会风尚;李商隐的《无题》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表达他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宋朝张俞的《蚕妇》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就有社会公义的意识在里面了。
另外我国的四大发明里据说两大发明都是从制丝术转化而来的。纸的造价比较便宜,造纸工序比丝要简单,但是历史上其实是丝先行,因为蚕吐丝的时候是唾液卷着丝出来的,而制丝却是只要丝不要唾液,所以制丝要有“漂絮”这样一道工序,一根蚕丝的直径大概是50微米,要蒸煮沉淀,还要把原料浸水;造纸要用酸把原料纤维化了,再沉淀。这两道工序是一个道理。中国造丝术很早就已经很发达了,而造纸在后,所以“纸”字是“纟”字旁,说明两者一定有联系,但是先贵后贱,先难后易。印刷术当然在造纸术的后面,因为造纸的灵感是从制丝那里来的,那么印刷术当然一定也受到制丝术的影响。织成丝以后,还要印染,用一个凸起的东西印在丝上。刻板印刷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原理,所以印刷术的灵感可能也来自丝绸印染技术的凸版印花。
丝从表面上看只是衣着和装饰的一部分,可是它的实际用途却远不仅于此。在我们旧时的文化里交税可以不用钱,因为皇家赏赐给很多人的都是丝帛。《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年间岁入绢达740万匹,棉180万屯。要和北方民族缔结什么盟约也都是每年给多少万匹绢,等等,政府就直接从老百姓那里收丝帛,然后拿去进行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