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秦始皇帝陵区文物遗存的分布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秦始皇帝陵墓、陵园、陵区,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的地理空间区域。陵墓是置放秦始皇帝尸体和近身随葬品物的场所,地面上有高大的封土堆,地下墓室有奢华的随葬品。陵园占地2.135平方公里,地下有大量的陪葬坑、陪葬墓,地上有高大的城垣,宏伟的门阙以及体积庞大的地面建筑。此外,在大约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均发现了与秦始皇帝陵园建设有关联的诸多遗存,如陪葬坑有著名的兵马俑坑、青铜水禽坑、马厩坑、动物府藏坑;墓葬有上焦村墓地、陵园西侧砖房村的南北向“中”字形墓葬、“甲”字形墓葬,陵园外侧西南姚池头、赵背后以及五纱厂、馆前区修陵人墓葬等。还有鱼池、丽邑遗址和分布在陵区各处的陶窑。这些文物遗址在空间布局上与当地的自然与水文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遗址布局与河道、台塬的关系

受骊山北麓河流南北向冲刷的影响,以陵园为中心的区域内形成南北向六道台塬,这些台塬宽窄不一,西自临潼东郊的砂轮厂,东到代王镇。占地2.135平方公里陵园的核心区位于其中最大的一处台塬上,它西起岳家沟,东至上焦村西的河道,陵园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设计成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南北长2188米、东西宽976米(图2—1)。陵园有两道城垣,外城垣底部宽8米,内城垣底部宽3.5米;人们在施工时并没有机械地将城垣筑成绝对的同高状态,城垣基础的高低随地势的高低而变化,相应的城垣的顶部也随地势的高低而变化,这样不仅不会增大施工时的工作量,还能克服南北长2188米、地表高差近80米所带来的施工难度问题。

图2—1 秦始皇帝陵园遗址分布及河流、台塬的关系

按照文献记载,秦始皇帝陵园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过程,经历了帝国统一这一划时代的事件。统一前,为了建设陵园,从秦国征召了很多的各种性质的劳力在这里从事经年累月的劳作,统一后,更是源源不断地从新征服的地域征集劳工,最盛时期有七十余万人在这里工作。参与陵园建设的劳工身份地位有很大的不同,有些是自由人,有些是刑徒;自由人多是服居赀劳役者。在劳动强度大、长期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一些人不得不魂断他乡,被埋葬在秦陵附近。

陵园西侧的台塬西以姚池头、赵背户村为界,东至岳沟村,台塬的地势东高西低,在台塬的西南部发现大量的修陵人墓地。姚池头墓地属于肢体不完整者的群葬性质的墓地,死者的身份地位最低,发现的四个墓坑内,人骨上下杂乱无序地相互叠压着,身首异处,躯干与四肢分离,不见一具完整的骨架,说明死者生前是被肢解后埋葬在一起的;赵背户墓地死者的身份地位稍高,肢体不完整者仅占8%,其中有19人有瓦文墓志,墓志内容表明死者来自三晋、齐、楚等地,相当于今天的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等处。该台塬的北部,陵园的西侧,还发现了高级别的墓葬,其中“中”字形墓葬1座,“甲”字形墓葬5座,还有1座陪葬坑。

姚池头村西还有一条自东南向西北流的河道,在河道的西侧五纱厂一处地势较低的台塬上还发现243座墓葬,墓地规模巨大,墓穴排列整齐有序,显然是经过事前规划设计的,墓内构筑有置放棺材的砖室,砖瓦的特征和陵园内的同类物一致,说明其与陵园建设时间相近,埋葬特征显示这处墓地死者的身份要高些。

陵园东侧上焦村河道和王硷村西河道之间的一处台塬上,发现有将近100座马厩坑和17座青年男女非正常死亡者的墓葬。马厩坑南北向排列,与台塬的走向一致;墓葬被安排在马厩坑的东南部。马厩坑内的出土瓦片上的戳记显示出这些陪葬坑象征着帝国宫廷养马机构,有“中厩”、“小厩”、“宫厩”、“左厩”、“大厩”等。从王硷村西侧河道开始到山任村西侧河道,中间还有一处台塬,在该台塬南部发现了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坑,中部发现陶窑和乱葬坑,北部发现了出土青铜水禽的K0007陪葬坑。该台塬北部为一处低洼地带,附近的溪流在此汇集成流动性的湖泊,在东西向的鱼池以北发现了北及新丰塬边的超大型建筑遗址。

在各条南北向的溪流附近,或多或少地发现了陶窑遗址,有上焦村、赵背户、山任村、西黄村、下河村、陈家沟、刘寨等,这些陶窑无例外地均靠近水源(图2—2)。

图2—2 秦始皇帝陵区遗迹分布图

上述情况说明,秦始皇帝陵园、陵区内的文物遗址均分布在由南北向河道分割而成的宽窄不同的南北向台塬上。烧制砖瓦的陶窑因为要方便地用水而被布置在靠近来自骊山向北流动溪流的两岸。

二、防洪大坝与陵园的关系

秦始皇帝陵园南侧最大的山谷是大水沟,从地形图上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今河谷的走向:自大水沟流出的涧水出谷口后分成两支,一支向北流去,流经的线路是:陈家窑村南、杨家村东、李家村西、缝纫机公司东侧、上焦村西、西孙村西,直至向北汇入鱼池;另一支向西北流去,从陈家窑村西流过,经上陈村村中向北直抵陵园内城南城垣下,遇阻后再折向西至岳家沟,然后从岳家沟折向西北穿过陵园的外城西城垣,再北过临马公路。除上述两条北向支流外,大水沟之西的溪水向西北排泄,溪水出谷口后向西北,过董家沟村西南、姚池头与赵背户村之间,顺赵背户村西向西北一直到砖房村。就秦始皇帝陵园南侧的地表径流而言,对陵园构成最大隐患的莫过于大水沟的洪水。因此,当年设计陵园时在陵园南侧的南北向大水沟前修造大致呈东西向的防洪堤,从而使流出大水沟以及其东侧水沟中的水流改变流向,以消除它们对陵园构成的潜在隐患,就成为陵园建设时的必然之举,这一改变水流的举措在文献记载中屡有反映。“始皇陵在骊山。泉本北流,障使东西流。有土无石,取大石于渭(山)[南]诸山”《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关中记》,第266页。,“水出骊山东北,本道源北流,后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水经注·渭水》,岳麓书社1995年版。。由此看来,兴建秦始皇帝陵时在陵南修建防洪设施并改变水流的方向一事在文献中有十分明确的记载。

从水文环境的角度而言,防洪大坝的作用是为了阻挡大水沟及其东侧其他水沟的来水,大水沟之东依次有五条水沟,即大水沟、杨家村东南的无名沟峪、尚家村西南的沟峪、尚家村东南的沟峪以及上杜家村东的沟峪。经过两千年的风雨剥蚀,已使得当年的防护大堤有了较大的变化。时至今日,地面上可以观察到的大堤遗址已保留不多,防洪大坝西起大水沟,从陈家窑村东南向东北逶迤而去,过杨家村东南、李家村东南直到杜家村东南,全长约1700米。

防洪大坝保存较好的一段是杨家村东南至李家村东南间,遗址仍高出现地面许多,杨家村、李家村东南的一段遗址保存尤为完整,宽度为89.2米,现保存的最高处为8.5米。在该处,大坝夯层清楚,走向明晰,李家村村庄基本上背依大堤,许多民居的窑洞或建在夯土层下,或建在夯土层中。大坝系粗夯筑成,夯层的厚度在0.32—0.46米之间,远不如陵园内的其他建筑所用的夯土层均匀,且土质杂乱,呈黑褐色。在夯层内夹含有大量的石块,石块大小不一,从土质土色来观察,当年建防洪大堤时可能是就地取土夯筑而成的。

大坝靠近骊山的一侧,有一条依遗址走向而存在的沟壕,虽然因年久水流的冲刷,人工建造的迹象已难以分辨,但综合沟壕周围的地势、山谷的方向、沟壕南侧的地层等因素分析,这条沟壕应是人工所建,而且建防洪大堤所用的土绝大部分就是从沟壕中挖取出来的。这就是更保证大水沟及其附近来水在坝前改向东流而避开陵园。

三、秦陵地宫和地下潜水的关系

水文地质资料显示,骊山属弱富水性的中山基岩裂隙水亚区,地下水属基岩裂隙潜水或承压水,是陵区地下水的补给源。

在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勘探中,于秦始皇帝陵周围发现了秦代深层地下阻排水系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新发现》,《考古》2002年第7期;秦陵考古队:《聚焦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帝陵近年考古发现大检阅》,《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15日。。已经发现的陵墓地下深层阻排水系统由前、后两段组成,前段为阻水设施,后段为排水设施,阻水设施和排水设施共同构成秦陵地宫的阻排水系统。阻水设施全长778米,均以质地细密的青膏泥夯填,上层则以填土夯筑;后段排水系统目前已发现明井暗渠遗迹。阻水设施将封土也即地宫以东、以南、以西区域与地宫隔断,使得不同深度的外围潜水不能进入地宫。

这组地下阻排水系统随陵园的自然地势而精心布设,可以看出当年的设计者和施工者,对陵区地质状况的了解已达到相当程度,并具备极为高超的测量技术。将近绕陵一周的阻排水渠,环行在高低不平的地貌上,这样渠底的水平掌握就需要测量得非常精确。勘探表明阻排水渠的底面绝对高差在1米左右,这样则保证了阻水系统阻截下的地下水能够按照设计意图流向一处,排出陵园。

四、K0007陪葬坑和鱼池水系的关系

从秦始皇帝陵向北,地势越来越低,但到现陈王村、岳芋村及鱼池、吴中之间,形成一东南窄西北宽的东西向低洼地势,来自陵园东西两侧、骊山的溪水在此汇集形成湖泊即为鱼池,鱼池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以北约1.3公里处,据《水经注·渭水》:“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淤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似乎鱼池是因为修建秦始皇帝陵才形成的人工湖,实则不然,所谓的鱼池在修陵以前即已存在,或许只不过因为修陵取土才使得湖面扩大而已;尤其是在陵南建造防洪大坝,来自骊山的一部分溪水改道东北流后汇集在这里,更使得湖面愈加壮阔旖旎。

建造在鱼池南岸的陪葬坑的东西向过洞、东侧南北向过洞均为模拟河道式水环境的地下建筑形式,东西向过洞底部在靠近坑边的部位用夯土、垫木铺成台子,其上自东向西依次置放着天鹅、仙鹤、鸿雁等青铜水禽;台子之间,是凹形模拟河槽,表面涂抹着青泥。陶俑被布置在南北向过洞内的壁龛内,它们席地而坐,一应乐器操持在手中;清清的河水潺潺流过,岸边是亭亭玉立的水禽。当年人们在设计时有意利用了鱼池水位较高的水环境,营造出人、水、鸟之间幽雅灵动的氛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2期。。K0007陪葬坑与先前秦始皇帝陵园内发现的陪葬坑结构相同,皆为土木结构的地下坑道式建筑,但相比之下,仍有不同之处,其构筑时根据各区域所展现的内涵不同而施以不同的结构形式。

河道式的建筑式样和壁龛性空间是该陪葬坑两项富有创造性才华的体现。青铜水禽摆放在模拟的河道两岸;坑体两侧用立柱、厢板木将坑壁完全包镶起来,搭接于二层台面上的双层棚木将过洞封闭;置放陶俑的过洞底部高于置放水禽的过洞,人为地营建出一处干燥的环境,建筑时于坑底敷设铺地木,紧依坑壁垒砌厢板木及立柱,过洞东西两侧设有11个高出底部的壁龛,那些演奏乐器的陶俑放置在全木结构的壁龛内。

模拟的河道、放置水禽的平台、立柱厢板、双层棚木、壁龛等建筑结构之间有机结合,它们和空间一起形成合乎需求的艺术表现力,这些均不同于过去所发现的陪葬坑。其与鱼池水系的位置关系更明显地反映出对鱼池水资源的利用。

秦始皇帝陵区现有的文物遗址分布状况、格局充分说明,秦时期的建筑师们在秦始皇帝陵园的设计过程中,对当地的河流、台塬、地表水等有着丰富的知识,并且还制定出分别对待的一套应对措施:如防洪大坝从外围给陵园以切实的保护;K0007陪葬坑设计在鱼池岸边,利用靠近水流的优势因势利导,实属富有智慧的设计;如果说这些还只限于对地表水文知识的了解,那么,秦陵地宫周边地下阻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就更显示出人们对秦陵地区地下潜水、地质状况、水流方向、水位高差等方面有了超乎想象的掌握。陵园的布局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将陵、山、水浑然融合为一体;作为核心区的陵园置放在最高的台塬上,其他附属陵寝项目则摆放在较低的台塬上,以自然河道分割,主从关系明确;防洪大坝、陵园围墙等设计顺乎自然,利用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