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结合艺术研究美

中国从先秦以后,在哲学上系统地研究美的著作很少,而结合艺术创作、艺术鉴赏来谈美的论著却十分丰富。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石器,殷商的青铜器(图3.1),春秋战国的音乐,秦汉的陶俑,汉代的文学、帛画、雕刻,特别是到了魏晋南北朝产生了诗人陶潜、谢灵运,“画圣”顾恺之,“书圣”王羲之,以及后来的唐诗、宋词,宋代山水画,元代的戏曲,明清的小说等等。不但内容丰富,历史悠久,而且形成了自己独具的民族风格。中国可说是一个艺术的王国,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它在世界美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

图3.1 青铜器

在中国美学史上结合艺术探索美的途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

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的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因此,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自然,而是化景物为情思、为意境。它能引起欣赏者的想象,具有深刻的感染力。我国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艺术中,常常以精练的语言、造型、韵律,创造出感人的美的意境。如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表现了春夜怡静的气氛,又表现了诗人的愉悦的心境。短短两句诗,十个字,表现出的意境却是如此深刻细腻;特别是“随”、“潜”、“润”、“细”,这几个字用得精确、微妙,它能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就是所谓“诗或寓义于情,而义愈至;或寓情于景,而景愈深。”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下同),第434页。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说真的没有“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强调的是纯粹的观照。

关于意境问题以后要专门分析,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既要强调内容的决定作用,也不忽视形式对内容的积极作用。艺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王充所谓“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第120页。既强调了美的内容的决定作用,也不忽视形式的积极作用,而把二者看做有机的统一。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篇中说:如果“义华而声悴”,有好的内容而无好的形式,或者是“理拙而文泽”,辞句虽很漂亮,但理义浅薄,那也不是美的作品,这都是强调了内容的决定作用。所以,刘勰认为好的美的作品必须是“衔华佩实”(《征圣》), “舒文载实”(《明诗》),只有做到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才是美的,因此,他要求“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情采》)。那种“繁彩寡情”的文艺作品是不美的,使人“味之必厌”。

唐代画论家张彦远也说:“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赋善彩”。又说:“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都强调了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以及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以,他说:“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以上几段张彦远的论述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第308、309、320页。,是最好的作品。宋初欧阳炯说:“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第320页。也是强调了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文艺作品中要正确处理文与情、文与质、华与实的关系,要求文质相称,既肯定质对文的决定的作用,又不忽视文对质的积极影响,这样的作品才是美的。

在音乐中要正确处理声与情的关系,要求唱声兼唱情,声情并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样才能是美的。白居易曾说:“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声。”同上书,第302页。“声”之感人在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上书,第297页。。“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同上书,第302页。,这是一种声情并茂的美。如果唱歌只有声,没有情,便不能感人心,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美。

图3.2 说书俑

在造型艺术中所谓形、神,也是讲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在中国画论中把“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美的重要标准。所谓“神”指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等,这是属于内容方面的;所谓“形”,指人物的外部表情特征。言语、动作、表情等,这是属于形式方面的。晋代顾恺之所谓“以形写神”,正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表现其内在的精神品质。汉代的陶俑中就有许多传神的杰作。例如四川出土的说书俑(图3.2),刻画了古代民间说书艺人的生动形象。这位民间老艺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体态肥胖,右手扬起鼓槌,左腋下挟着一面鼓,边击鼓,边演唱,充分表现了一个喜剧情节的高潮。究竟是什么具体情节,留给人们去想象,它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听到说书时的哄笑声。这个塑像生动地体现了神形兼备的美学思想。艺术美离开了形,神就无所寄托;同时,形要离开了神,艺术美也就变成了没有生命的东西。

神形兼备不仅指人物形象,也指动物形象。荆浩所谓“度物象而取其真”,即是通过外界物象的观察、研究而表现出其内在的本质美。如东汉工艺品《马踏飞燕》亦名《青铜奔马》(图3.3),巧妙地表现了马的神态。奔马的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燕的背上,暗示奔马的快速,连敏捷的燕子,也来不及躲闪。正好燕子的扁平躯体变成奔马的基座,把奔马升高,表现出凌空飞驰。马的躯体圆实健壮,马尾上翘,马嘴微张,仿佛可以听到喘气的声音。奔马的这些外部特征,生动地表现了马的充沛生命活力。这些艺术杰作不仅显示了两千年前的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和智慧,显示了奔马的美,同时也体现了艺术中形神兼备的思想。

图3.3 马踏飞燕

三、从风格上研究美

风格不单是形式问题,而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风格的特色与时代的条件、作家的个性都密切相关。如李白在《古风二首》中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反对“绮丽”的风格,而要求“建安风骨”。他高唱:“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说明他的美的理想放在“清真”两个字上。“清真”是他理想的风格,是他提倡的“自然”的美。他极力反对“雕虫丧天真”。这种反对“雕虫”的绮靡风格、出自自然的“天真”风格的美,是有时代与个性特点的。这是与初唐反对绮靡,提倡“建安风骨”分不开的,这是与他的浪漫主义的创造个性分不开的。正如杜甫所称赞的:“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耆酒见天真”。可见“天真”正是他的风格上美的特点。

古代对艺术的品评,如《诗品》、《画品》、《书品》等,都是从艺术风格上研究美的。例如唐朝司空图撰廿四《诗品》,论述诗歌的风格美,分为雄浑、冲淡、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等廿四目,各用四言韵语形象地描述了每种风格的特征。如描述“洗炼”的特征是:“犹矿出金,如铅出银”。描述“含蓄”的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等。以书法的风格为例,古代对书法风格的品评,实际上就是对书法艺术美的鉴赏。例如:东晋王羲之行书的风格飘逸洒脱(见彩图2)。李白诗云:“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右军”是王羲之的号,是说他书法风格清真潇洒。唐朝李嗣真著《后书品》中,品评王羲之的行书“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如松岩点黛,蓊郁而起朝云;飞泉漱玉,洒散而成暮雨”。王羲之行书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很大的创新,它和汉魏的方劲、质朴的书法风格,迥然异趣。王的行书妍美流便,富有变化。所谓“钟繇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因为钟繇主要擅长隶楷,风格质朴,字与字之间的变化虽不突出,但每个字的点画之间却多有异趣。王羲之主要是写行书,这里所说的“万字不同”,就是指行书在布局、结构、用笔方面的变化。如在《兰亭序》(图3.4)中“之”字多次出现,每处写法都有不同。字与字之间顾盼有情,似断还连,大小、正斜均有变化。在布局上舒展宽余,显出一种潇洒的美。

图3.4 兰亭集序(部分)

唐代颜真卿书法(图3.5)风格雄伟,大气磅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张晏评颜真卿《刘中使帖》)。颜字用笔刚劲如“盘钢刻玉”,改变了王羲之字体敧斜结构,充分表现气势开张、结实饱满的美。柳公权楷书(图3.6)风格特点在于劲媚,所谓“筋骨舒挺,体势劲媚”颜字丰满充实,柳字舒挺劲拔,古人评为“颜筋柳骨”。怀素草书(图3.7)风格狂放。李白写诗表示惊赞:“吾师醉后倚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显示了那种飘风骤雨、豪放气势的壮美风格。

图3.5 颜真卿书法

绘画、雕塑、音乐等,因时代和作者的个性不同,而有各种风格,也有各种不同的美。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就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和风格,那种在空中飘舞,轻若游丝,潇洒飘逸的美,在世界美术史上,也是少见的艺术珍品(见彩图8)。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美学家们,关于艺术美的研究与探讨,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反对以“文字入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区分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不同,主张诗要用形象思维,而不要以抽象的说理破坏艺术形象的生动和美。第二,反对斤斤计较对于事物的外形逼真的刻画,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性,达到高度集中概括,创造出真实、自然、含蓄的艺术形象;以少胜多,计白当黑,引人入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和美。第三,反对“死法”,提倡“活法”。主张“无法是为至法”,把“无法”与“有法”,“规矩”与“变化”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以便生动真实地反映出客观世界的美,自由地抒发艺术家的审美的思想情感。第四,反对一味模仿古人,认为艺术家只有具备了真情实感,有了真正的创作冲动,获得新的创作意图,才能创造出美。第五,注意艺术技巧的训练。在绘画艺术中讲究笔墨的趣味,重视线条和皴法的美。所有这些关于美的创造的理论,不仅接触到艺术创作的关键问题,而且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虽然如此,但还不能科学地全面地解释艺术创造的全过程。因而往往夸大艺术家的个人天赋和灵感作用。

图3.6 柳公权书法

图3.7 怀素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