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万化:阳明心学的美学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体构架

本体/工夫/境界

阳明的学说是基于生命真性情真体验的学说,他的美学是基于生命真性情真体验的美学。其根本宗旨与品格,可归结为以良知本体、“致良知”工夫、“无入而不自得”的人生境界为最终追求的道德生命和精神境界。良知是其学说的本体,“致良知”是其学说的工夫,其最基本的精神是追究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如何引人进入“无入而不自得”的“圣人”境界。本体——工夫——境界就是阳明心学的基本理论构架。就其逻辑层次为三层,就其存在构架则为一体。

牟宗三先生指出,宋明理学的“中心问题首先在讨论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先验根据(或超越的根据),此即心性问题是也。由此进而复讨论实践之下手问题,即工夫入路问题是也。前者是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客观根据,后者是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主观根据。宋、明儒心性之学之全部即是此两问题。以宋、明儒词语说,前者是本体问题,后者是工夫问题”。“要者是在自觉地作道德实践,本其本心性体以彻底清澈其生命。”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正书局1989年版,第6—8页。可以说,本体是其成己、成物、成圣的依据,工夫是其所以能成即化依据为现实的途径,境界则是本体“无所亏欠”的呈现;本体经由工夫澄明,澄明之境界即现实或当下之本体,本体与境界原本为一。

这种境界,以“诚”为“实理”,以“仁”为“生理”,以“乐”为“情理”;在这种具有层次性的境界系统中,“诚”是基础,“仁”是核心,“乐”是目的;也就是说,以对道德人生的审美体验为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的“乐”是其心学范畴系统中表达理想境界的最高范畴,“无入而不自得”的“乐”的境界是其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既是道德的境界,也是美学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道德与审美是有机的统一,内在的圆融。进入这种境界,离不开“乐”的本体体验,也离不开“乐”的体认工夫,本体与工夫原不可分,因此,这种心学是基于本体工夫论的道德性命之学,这种美学也是基于本体工夫论的精神自得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