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田汉与丁西林
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县人,原名寿昌。他是中国早期现代话剧的奠基者、开拓者,其20年代的剧作具有鲜明的“诗人剧”特色,按郁达夫《戏剧论》中的观点,这是“不以事件、性格或观念的展开为目的”,而“专欲暗示一种情念的葛藤或情调的流动”的抒情剧,代表性的有《梵峨嶙与蔷薇》(1920)、《咖啡店之一夜》(1920)、《名优之死》(1927)、《古潭的声音》(1928)、《湖上的悲剧》(1928)、《南归》(1929)。田汉剧本的戏剧冲突不是外在的社会现实矛盾或命运悲剧,而是现实与梦幻、世俗与艺术的冲突。《湖上的悲剧》讲述诗人杨梦梅与其弟同游西湖,夜半在一座荒废的古宅中创作以个人爱情经历为蓝本的小说,却不意在此重逢了昔日的恋人白薇。当年殉情自杀而被救的白薇在看到杨梦梅写出的他们二人的爱情故事之后,毅然选择了第二次投湖。在这看似非现实的剧情中,女主人公第一次自杀是为捍卫爱情,而再次自杀则是为了捍卫艺术。人物以生命殉道艺术,正表达了田汉对灵肉冲突、艺术与现实分野的观念。《古潭的声音》创意来自日本著名诗人松尾芭蕉的诗句“古潭蛙跃入,止水起清音”。正是出于对这种唯美意境的向往,《古潭的声音》更像一部神秘化和象征化了的诗剧:在一个远离尘嚣的深山中,有一处古潭,古潭上是一座孤立的高楼,一个诗人与他的老母亲和一个舞女美瑛在此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诗人把舞女从尘世诱惑中救出,让深山的古潭高楼“给一个肉的迷醉者以灵魂的醒觉”,但不料舞女真的顿悟艺术对生命的拯救时,她的灵魂又发生了新的蜕变,受到象征着更高境界的“寂灭”的古潭的诱惑,从高楼上跃入了古潭,而不知情的诗人却从远方给她带回了异乡的珍宝。愤怒的诗人由此领悟到,比起被他拯救的舞女来,他的艺术领悟是妥协的,仍然是羁留于人世的,而舞女在跃入古潭的一刹那,才真正悟到了艺术与人生的真谛。于是他也不顾老母亲的反对,跃入潭中。整个戏剧浸透着生命的升华和净化。
相较而言,他的《获虎之夜》更好地结合了话剧的特殊形式。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的偏远山村,猎户之家的女儿莲姑与孤儿黄大傻自幼相恋,而她父亲魏福生出于门第观念却嫌弃黄大傻,想把女儿嫁给城中大户家。为给女儿筹办嫁妆,魏家在山中设置了捕虎铳枪,正在所有情节指向获虎之夜的高潮来临时,山中枪响,众人捕虎归来,抬进来的却是中枪的大傻。戏剧气氛急转直下,由喜悦紧张突转入哀怨感伤,男主人公用大段的抒情台词抒发了在严酷现实面前失去恋人的思念和痛苦,推动着戏剧冲突向高潮的发展。女主人公莲姑则勇于追求婚姻自由,坚毅勇敢的性格彰显无遗。全剧矛盾冲突扣人心弦,加上山野猎户的传奇色彩、人兽世界的爱恨情仇,使之成为一部具有田汉个性特色的佳作。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江苏泰兴人,是著名的喜剧家。从1923年发表第一个剧本《一只马蜂》开始,连续写了独幕剧《亲爱的丈夫》(1924)、《酒后》(1925)、《压迫》(1925)、《瞎了一只眼》(1927)、《北京的空气》(1930)等。这些剧作聚焦于事件的冲突本身,充分展开戏剧动作和人物关系的横截面,同时“二人三元”的三角式戏剧矛盾也切合于精巧的环节构思。
《一只马蜂》作为丁西林的处女作,就显出妙趣横生的幽默风格,成为五四时期脍炙人口的一部佳作。它不同于《终身大事》、《获虎之夜》的悲剧呈现方式,也没有将五四时代两种思想、两种道德的激烈斗争作为戏剧的主线,而是用富于生活情趣的巧合与人物情感关系的错位来激发矛盾,从而达到机智巧妙、变教化控诉为曲尽其妙的喜剧效果。作为家长的吉老太太不是面目乖张的专制派,而是“愿天下有情人无情人都成眷属”的老糊涂,作为子辈的相互爱恋的吉先生和余小姐也不是誓死冲破封建罗网的激进青年,而是“只有发烧时才敢说真话”的互窥心意者。戏剧在真实与谎言、言彼而意此的曲折中引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喜剧冲突。比起同时期激烈尖锐的婚恋自由的文学主张,丁西林的幽默喜剧给时代的新旧更迭提供了另一种反抗方式,以轻松活泼的喜剧性表达出时代青年的价值选择和实现途径。
《压迫》也是丁西林早期喜剧中的代表作,因突出的思想艺术性而被洪深赞誉为同时代“喜剧中的唯一杰作”。作者写一位单身男客想求租住房,遇上一位房东太太只租给带家眷的人,而房东女儿偏偏只租给不带家眷的人,男租客把定金交给女儿,搬家时却被房东太太挡在门外。僵持不下时,闯进来一位单身女客,两人将计就计,假扮夫妻,既争得了房子,也没委屈自己。最后,顽固的房东太太灰头土脸地交出了房子,还被蒙在鼓中。这出戏剧一开始就将人物置于令人哭笑不得的荒唐社会规则中,房东太太母女各怀心计,男女主人公玩世不恭,机智应对,喜剧意味浓厚。
丁西林的独幕喜剧不仅在结构形式上表现出精巧和成熟,更主要的是在美学风格上开拓出中国现代话剧的幽默喜剧样式。他的喜剧性不是插科打诨式的搞笑闹剧,而是源于生活趣味,围绕现实矛盾,在人物与社会时代的冲突争斗中去引发喜感,让人回味深思。对喜剧内在幽默性和现代乐观精神的挖掘,是丁西林对中国现代话剧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