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拓展指南】

1.陈涌:《鲁迅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简介:全书24万字。作者就鲁迅的道路、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鲁迅与无产阶级文学、鲁迅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做了专题探讨。陈涌认为鲁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家,他的小说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表现是从被压迫人民的角度出发的,其深刻性表现在反映了农民和其他被压迫人民的苦痛,不仅提出了反抗封建统治的问题,而且提出了农民的革命要求问题。鲁迅的现实主义使他正视阿Q思想上的落后性,但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阿Q身上内在的革命要求。辛亥革命没有发动阿Q这样的革命群众,所以才导致了失败。鲁迅在小说中对知识分子的本性也做了深刻描写。知识分子往往最早感受到时代的苦痛,开始时也大多具有勇气和信心,但他们和群众缺乏联系,当革命昂扬的时候拥护和参加革命,但当革命走向低潮或者自己受到挫折时,便往往动摇、消沉、颓唐了,变得与群众和现实更加隔离。鲁迅对知识分子的失望和苦痛寄予了深挚的同情,同时又以冷峻、沉重的心情批判了他们的弱点。鲁迅思想的革命民主主义性质,决定了他的文学活动从一开始便服从于当时中国的政治斗争,这使他善于从阶级关系、从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来观察和表现封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人物,创作的成就超越了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而且在中国的条件下必然会把自己的文学活动逐渐融合到共产主义的思想中去。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这是鲁迅思想发展的根本方向。

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简介:全书40万字。作者在“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的基点上论述了《呐喊》与《彷徨》的本体意义、意识本质、两种观念意识进行对话的基本艺术方式、变动着的观念与变动着的艺术等问题。他认为从1950年代起,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纲、以对《呐喊》和《彷徨》的政治意义阐释为主体的研究系统,这个研究系统曾对《呐喊》和《彷徨》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一些严重缺陷。《呐喊》、《彷徨》的本体意义,首先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是在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面中被折射出来的。《呐喊》、《彷徨》的意识本质,主要不是鲁迅对中国社会政治革命规律和特点的认识,而是与中国传统封建意识尖锐对立的现代中国的新的意识观念,它以社会思想和社会伦理道德的进化发展观、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主体,以彼此的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为基本构架方式,形成了立足于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现状,与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学说不尽相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封建思想体系,这赋予了《呐喊》、《彷徨》以反封建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彻底性。鲁迅对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特点的独特认识和深刻把握,内在地规定了《呐喊》、《彷徨》艺术方法的选择。

3.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简介:全书29万字。第一编论述的重点是鲁迅思想的悖论:在1903—1924年间,是个人、自我及其对启蒙主义历史观的否定与确认的悖论;在1920—1936年间,则是自我的困境与思想的悖论。第二编讨论了历史的“中间物”概念,认为鲁迅小说不仅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精神体系的认识论映象,而且也是鲁迅作为历史“中间物”的心理过程的全部记录。由于鲁迅的“中间物”意识出现在社会危机的时代,因而它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我们民族现代意识觉醒过程中的全部精神史的表现。作者认为,狂人、夏瑜、吕纬甫、魏连殳等人物,作为历史的“中间物”,其精神特征是与强烈的悲剧感相伴随的自我反观和自我否定,是对“死”和“生”的人生命题的关注,他们把生与死提高到历史的高度来咀嚼体验,在精神上同时负载起“生”和“死”的重担,从而以某种抽象的或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中间物”的历史观念。第三编讨论的是鲁迅小说的叙事原则与叙事方法。